大明督师-第14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月一月的根本就料理不完,而一旦巡查御史再给自己上个折子点点眼药,那就更是倒霉透顶。
但这次还好,城外过军,只是通报了自己一下,不但没有要自己供给,更破天荒的还自己掏钱采买军资,而且扎营时候还严肃纪律没有扰民,没给自己添乱,这让陈大人暗暗庆幸。
本来想着就这样,自己做个缩头乌龟,你不见我我不见你,你走人我安心就得了,没成想,却闹了商行客栈那么一出,这一出一出,彻底的吓坏了陈知州,才知道,感情这军营里不但有个世子,还有个县主,更要命的还有个钦差,还是双料的,还是皇上的红人,这下子算是彻底的傻眼了,从五品的文官你可以不理二品武官大员,但对于大自己一级的文官,那是无路如何也不敢不理的,于是连忙打理礼物出城拜见,希望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这时候一见吕汉强匆匆忙忙的从城里出来就打算拔营,当时就急忙挽留。
吕汉强解释道:“大人误会,这次出来本来就不是正式行军,不过是英国公世子去边地历练,我和王公公不过是搭了一个顺风车,也不想惊扰地方百姓士绅。”
陈知州闻听忙欠身笑道:“大人爱民之心真的可以感天动地,不过下官也怕百姓惊扰了钦差大人,因此就在您刚刚离开城垣的时候,我就已经吩咐徭役三班,封锁了四门,只许进不许出,因此大人尽可放心。”
吕汉强与王公公对望一眼,心中都是雪亮,这哪里是怕百姓惊扰大军,根本就是怕百姓闻风告状,这个陈老倌有办法。
不过既然人家这么识趣的做了这些事情,吕汉强当然要表示感谢,于是吩咐手下赶紧置备酒菜,自己要在大营里款待陈大人与诸位同僚。
酒宴这个东西好,无论多么隔阂的人,只要在酒桌上,三杯下肚,绝对就消除了所有的隔膜,大家都称兄道弟了。
尤其陈老倌等人在试探了一下吕汉强绝对不想插手地方事物之后,更是放下心来,不但献上了许多礼物,而且还主动要求为大军置备军资,一应物资从丰,这让小胖子高兴的不行,这是意外之财怎么能不要?接着就咋咋呼呼的吩咐手下不要起营了,继续扎营,于是外面就又是一阵忙碌。
看看世子高兴的样子,陈老倌更加高兴,这点粮草不但巴结了钦差,更能搂草打兔子,顺带着也结交了一下英国公,这国公可不等同其他武人,那是在大明绝对有实权的存在。
中国的酒宴就是一个耗费时间的事情,大家有说不完的话,聊不玩的天,就连王公公也喝的面红耳赤废话多多。
正这时候,外面又是一阵吵嚷车马嘶鸣,有家丁进来汇报,却是商行的采买和知州的供应双双赶到。
吕汉强这时候心中大定,有了这双份的物资,那下步就好走的多了。
感谢了陈知州的盛情,同时也答应在朝堂上为这位老倌美言之后,大家就醉醺醺的告别。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242章 长弓出世(二更啦)
一夜无话,大军第二天天亮之后就拔营启程,这次已经走出了京畿地区,行军速度就彻底的慢了下来,吕汉强有意无意的跟王公公说,是在沿途发现有形迹可疑的人,已经窥探队伍多日,恐怕是哪路杆子要对自己不利,因此上,大军行军要保持谨慎,保存人马体力,万一疲惫之间被贼人所乘丢了赈灾银子,那大家就不好向皇上和山陕几百万官民交代了。
王公公对于吕汉强这冠冕堂皇的说辞只是哈哈一笑:“我是搭顺风车的,大军行止全凭领军的世子与吕伴读做主,没必要请示我个闲人。”然后也就不再过问。限制在王公公称呼吕汉强多是伴读,这是一个亲近的表示,说明的意思就是,大家都是皇上身边的人,都是自己人,没必要生分,吕汉强当然懂得其中的内涵,既然人家王公公如此豪爽大度还亲近,那自己就不能再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雅量了。
于是,大军就按照正常规定的一日三十里路的行进速度前进,这其间,吕汉强还是要求家丁下马,牵着马行军以保证马力,不过,自己却不在这个规定之中。
倒不是吕汉强搞什么特殊化,而是他要学习逃跑必备的技能——骑马。
吕汉强在刚刚离京的时候,闹了一个大笑话,这已经是众人皆知的事情,因此在头两天紧急行军的时候,吕汉强也就没丢人现眼的骑马拖慢行军速度,就和赵梓挤在一个马车里,倒是看着小胖子和陈亮呼啸往来,好不意气风发,更时不时的看到两个红妆女孩骑在马上在自己的车前耀武扬威,更是羞愧的连车帘都不打开,在车里一阵阵的喃喃:“丢人啊,丢大人啦。”
这时候行军速度放慢,当然就可以让吕汉强熟悉战马,锻炼骑术了。
每次那些家丁民夫看着呲牙咧嘴骑在马上受罪的吕汉强,被四个人夹着狼狈往来,都报以善意的大笑,时不时的还有兄弟在那欢呼叫好,给吕汉强打气助威。
而一天下来,吕汉强走路都如鸭子一般,不鸭子不行啊,大腿的里面都磨破了,想想已经肿的多高了,在被汗水一浸泡,立刻疼痛钻心。
但吕汉强还是咬牙坚持,即便张子涵心疼的不行也坚持着,而那些原先大笑的家丁民夫,也被吕汉强的坚韧所感动,不再哄笑,而是用敬佩的眼神看他了。跟着这样坚韧的主帅,说不定这艰辛的路程也能平安往回了。
越往西北走,大旱的特征也就越发明显,天气也越干热,大地也就越荒凉,吕汉强的双腿里面,被汗水拿的红肿处,火烧火燎的疼,站在马镫上,让自己的双腿离开战马透透气,也顺便张望下四周,眉头就越皱越紧。
一冬天没有片雪,这开春都到了五月,大多的地方滴雨未下,土地干涸的都冒了烟,放眼望去,从大地上蒸腾的热气在天地之间摇晃,将视野扭曲起来,有种怪异的迷茫。
“不出京城,不知道这天下已经到了这般地步,若是再没场透雨,今年不知道又要饿死多少人啊。”也在努力练习骑马的王公公,并马在吕汉强身边,愁眉不展的感慨。
“是啊,这还是京畿附近,越是往西旱情越重,这样下去,可怎么得了。”望着路边已经被刨光了树皮,露出白惨惨的树干的榆树,还有那远远的,爬在树上撸着树叶的孩子,吕汉强现在已经没了当初对什么事情都无所谓的心情,变得沉重起来。
人是有感情的,人是很容易被感动的。
“我们这十万银子真的是杯水车薪,但毕竟还是一杯水,对山陕百姓虽然起不到太大作用,但也聊胜于无,因此,这笔银子是无路如何也不能有什么闪失。”
“吕伴读说的是。”王公公看看远处探头探脑的几个形迹可疑的人,不无担心的道。
官军过境,本来就是一种灾难,当然沿途百姓都紧闭了家门,恨不得将脑袋都钻到炕洞里去,求满堂神佛保佑官军不要看到自己而抓了自己做服役。因此别说百姓围观,就连乞丐都远远的跑开,能够在路上窥探的,绝对不是良民。
“可是,这次出来,只有世子的三百家丁,万一被几倍的杆子围住,那下场可就令人担心了。”
吕汉强等的就是这个话头,因此不动声色的装作痛苦的道:“王公公说的是,但如果沿途一直要求卫所保护,也不行,现在的卫所已经霉烂到了这种地步,战斗力已经很是值得怀疑,尤其沿途保护还要给他们吃喝,这样的抛费我们也实在不忍心再从这笔银子里出了,能省一点就是一点吧。”
王公公皱眉看着逶迤前行的队伍,突然眼睛一亮。扭头转向吕汉强:“我看这次你招募的民夫都是真正的青壮,这些时日好吃好喝,一个个身体也恢复了过来,我看不如就将他们训练一下,增强一下我们的实力,你看这样可好?”
吕汉强心就一跳,哈哈,总算是让这位监军吐了口,“可是,我是文臣,文臣拥有武力这与国朝体制不和啊。”吕汉强故意装作为难的样子。而后又加了一句,“如果这事情落在了皇上眼里,说不定就要有东林嚼我舌头根子了,三人成虎啊。”
“吕伴读,这个你倒是大可不必多心,老哥哥我虽然是个太监,但在娘娘面前还是有点说话的地方,这个我大可将沿途状况与皇上说清楚,想来应该没什么大事。”然后又看看那躲躲闪闪的身影,“事急从权,万事变通吗。”
吕汉强就皱眉沉思,似乎很为难。
“吕伴读,山陕饥民嗷嗷待哺,万一闪失了赈灾的银子,那可就是天大的事情啊,到时候不要你怎么想,那些东林也绝对不会放过你的。”王公公焦急的苦劝这心中已经万般愿意的吕汉强。
“好吧。”吕汉强似乎下定了决心,以一种我不下油锅谁下油锅的大无畏神态决然道:“好吧,既然走到了这一步,那我就训练这些民夫,而一旦赈济完成,我便解散了他们。”
“好,吕伴读深明大义,真让咱家佩服,那我们今天就早早的安营,然后就开始训练那些民夫。”
看着豪爽的王公公,吕汉强还是心中有点愧疚的,对于一个好爽的人动小心眼,多少在心中还是感觉有些不得劲的。但这种愧疚也不过是一闪而过,自己到山西,还要做一番手脚呢,怎么能面对滚滚的流寇束手就擒?
“只是民夫是有了,但这兵器却是难办啊。”王公公再次皱眉了,“我们不可能让一群民夫赤手空拳的对阵漫山遍野的流寇杆子啊,那样他们不用上阵,吓就吓跑了,抓着哪怕是一个樱枪也能让他们壮胆不是?”
对于这个,吕汉强早就有了打算,于是再次站在战马上往四处观察,这里山峦起伏,满山都长满了坚韧的札木。
很好,很好,只要有了札木,那便可以制造出他心目中的利器——英格兰长弓。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243章 紧锣密鼓(又三更了)
弓箭这东西,照现在这个时代的要求和制作工艺,那是要几十种材料和无数道工序三年的时间,才能有了一石弓和二石弓一直到据说贺人龙能开的变态十石弓。但如果摊上一个懒惰的匠户,对不起,五年十年也是他,究其现在大明的军队不缺弓箭的原因,一是大明的匠户多的数不胜数,二来,这大明的弓箭的质量已经坏的一塌糊涂。
而传说中贺人龙的十石弓?还拉开自如?那就等于贺人龙提着一吨重的东西飞奔上楼,而且还是八搂——大家快出来看火星人啊。
工期也就算了,质量也就算了,而古代中国的弓箭有一个致命的误区,那就是用火烤来把弓箭做成一个优美的外形,他们以为那样能增加弓箭的射击威力,岂不知,那恰恰破坏了弓臂的植物纤维的自然韧性,损伤了射击威力,于是只能用更大的力气拉开弓,瞬间发射的时候,让弓先抵消了大部分损失的韧性,使得长箭初速度大大降低。为了弥补这个缺陷,只能延长工期,或者降低质量做更为复杂的复合弓,用更加稀缺的牛筋牛角等等来做原料,配合着加大威力,但最终不如欧洲的长弓来的威力大了。
弓箭有了,当然要有弓手,而训练弓手的要求却是要百步穿杨,百步是多少?合现在的八十米,穿透杨树的叶子,我都怀疑,你要不是个远视眼,你能看得清八十米外杨树的一片叶子吗?
但古人就这么固执,他们需要弓手的射击精度必须是百步射中靶心,结果的结果就是,训练一个弓箭手,要一年多的时间才合格。
其实,古代对阵,讲究的就是一个集团冲锋人海战术,密密麻麻的敌人冲过来,你闭着眼睛对着大致的方向射出去你手中的利箭,绝对没有失效的,而这样的有效办法就是朝空中漫射,然后让羽箭以重力加速度的方式落下来就行了。这就好比二战中无往而不利的喀秋莎火箭炮,我不要精度,我只要覆盖,只要我在单位面积上有足够的火力覆盖就万事大吉。
这个方式当初在战国时候,秦军是这么搞的,结果秦军统一六国,汉军是这么搞的,结果大汉天下无敌。
但后汉不行了,到五代十国更不行了,原因是他们的国力不行了,不能支撑漫射所需要的巨大的箭簇,不能提供更多的因为漫射而造成的箭矢的浪费,他们需要节约每一两铁,每一根箭,其实是弃本逐末了,不但让弓箭手的训练大大的延长,而且轻飘飘的箭簇是怎么也穿不透敌人的铠甲,最后连厚点的棉甲都穿不透了,要不后金八旗为什么不穿铁甲而只是穿着和棉被一样的钉几个钉子做样子的甲胄冲锋,也就是当初大家看着八旗子弟,满身插满箭簇依旧大呼酣战而惊为天人,这不是他们开挂,是因为箭簇的威力已经减小到可以忽略的地步。
英格兰长弓正是这个欧洲漫射弓箭的代表,制作起来,简直简单的让人发指,就是以札木,或是高档的檀木自然为弓臂,增加弓背长度来加大射击距离和力度,在现在这个时代,这是欧洲唯一比中国先进和实用的武器,当然,这英格兰长弓也有缺点,不但弓身长大,而且箭矢也需要加长,以现在中国人普遍的身高,却是携带不便,但威力能遮掩一切瑕疵。这就是当初吕汉强招揽民夫的时候,为什么严格要求一米七八的个子的目的。
做英格兰长弓这种简单实用的武器,来武装自己招募的民夫,这是自己很久以前就已经算计好了的,当时还悄悄的做了一把长弓实验了下性能,不错,真的很不错,同时这东西松开弓弦就是一根不错的木棍,一旦与敌近战时候,也是非常有威力的家伙,大明是不限制百姓携带木棍的。
望着满山札木,吕汉强满意的点头,还是这个时代好啊,没有滥砍滥伐,这才在这西北之地漫山遍野存留大面积的原始森林,这种状况一直到民国的时候才改变,要不毛太祖也没有张思德烧炭,南泥湾开荒打虎的千古名篇。
钻进赵梓的马车,吕汉强扇着袖子,得意的对看书的赵梓道:“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