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宋帆 >

第85部分

宋帆-第85部分

小说: 宋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日头高高地挂上天空,日光照进睿思殿,殿内金兽香炉中冒出的瑞脑香雾,便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过于缭袅,仿佛给人一种如坠云雾的感觉。

    事实上,睿思殿内,面对一摞摞弹劾自己的折子,杨帆的确有种如坠云雾的感觉。

    “枉顾皇恩,因私废公……”

    “欲篡祖制,动摇国本……”

    “贩夫俗子,有失体统……”

    “畏敌如虎,沽名钓誉……”

    ……

    赵佶似笑非笑地宣读着杨帆的“罪状”,并随手将一个个的奏折扔给了杨帆……

    “哈!贪恋美色,暗通魔教……”赵佶拿起一个折子,略看一遍,正欲像其他折子一样,扔给杨帆之时,却突然停住,又端详一遍,才扔出去,然后冷笑道。

    “臣冤枉!”杨帆这折子却是不接。前面弹劾他的那些罪状本就牵强,基本是冲他拒绝南下之事而来,杨帆早已抱定“任你云里雾里的胡说,我自拾着就是”的想法,不予辩驳。反正这些罪名,既虚且大,根本没有既成的行动证明,赵佶也不会治他的罪。

    可这“贪恋美色,包庇魔教”又是从何而来?这种具体的罪名,自己可不能担下来。

    “冤枉?”赵佶冷着脸道,“凌千秋弹劾你与那妖女唐盼兮来往甚密,呃,据说你还曾经夜宿于她的闺房之内。这难道不是事实?”

    杨帆一听,赶紧拣起折子快速浏览一遍,然后便在心中将那凌千秋的祖宗八辈问候了一遍:

    凌千秋这折子实在恶毒,他弹劾自己与唐盼兮有染,纵然抛开魔教层面的事情,也会让赵佶感到不爽——哪个男人对于自己曾经喜欢过的女人的过往,能真正地做到毫不在意?

    “臣的确冤枉!”杨帆合上折子,躬身对赵佶斩钉截铁地道。

    “噢?”赵佶脸上的肉抽了两下,酸溜溜地道,“你倒说说看,哪里冤枉你了?”

    “回陛下,这凌大人说臣贪恋美色,可臣家中只有一妻,即便我那妻子身怀六甲,臣也从来没有纳妾或是收个通房丫头的想法。臣与那唐盼兮虽多有交往,但也仅限于乐曲方面的交流。去年中秋之时,臣确实在那漱玉阁住了一晚,可当时臣已喝得酩酊大醉,只是在一楼的地板上睡了一夜,与那唐盼兮并无半点苟且,而且,当时臣也不知那唐盼兮便是魔教中人。至于说臣包庇魔教,那便更是无稽之谈了。陛下请细想,若臣有意包庇魔教,臣怎会在得知魔教的阴谋之时,立刻通知开封府与皇城司,并与他们一道将那阴谋打了个粉碎?”

    听了此言,赵佶微微点头,脸色稍霁。

    “朕当然知道爱卿不是这种人,可是爱卿啊,你这两天对于众臣举荐你南下剿灭魔教之事,推三阻四,这样难免会让人产生误会。爱卿啊,这里没有其他人,你跟朕说句实话,你此前所言是否是推脱之辞?”

    “回陛下,臣虽有推脱之心,可此前所言却非推脱之辞。”杨帆答道。

    “此话怎讲?”

    “臣之所以有推脱之心,并非是像他们弹劾的那般,是舍不得京中富贵安逸,舍不得臣的美官家业。而是确实担心东南之地的民心不稳,处理起来稍有差池,便会引发大规模的民变。臣……担不起这个责任!”

    赵佶皱着眉头,在殿中来回踱了几步,才狐疑地问道:“东南之地的形势果真如此危急?”

    杨帆深吸一口气,沉声回道:“据臣了解——是的!”

    “呵!”赵佶摇摇头,“没那么不堪吧!不过,爱卿既然如此言之凿凿,朕还真放心其他人前去。当然,对于爱卿所提要求,朕也不会答应。朕只能承诺你,若是真引发大规模的民变,朕不会加罪于你!”

    杨帆沉思片刻,便觉若再是推辞,恐怕真的就触了赵佶的逆鳞,好在赵佶已经答应,若有民变,罪不在自己。如此去一趟倒也无妨,只要自己处处小心,最多便是无功,断不会有罪。而且,自己对于如何阻止方腊起义,心中还是有些突破点的……

    权衡过利弊,杨帆终于还是暗自叹了口气道:“臣遵旨!”

    第二日的大朝会,出乎众人的意料,杨帆异常干脆地答应南下剿除魔教、平定匪患,而赵佶也亲发圣谕:若是东南之地发生大规模民变,罪责不在杨帆。对于这样的决定,满朝文武亦无人提出异议,杨帆与王黼等人的扯皮,就此止住。

    朝会之后,杨帆便开始着手准备南下的诸多事宜。只是朝堂阅历尚浅的他,却不知自己正在走向危险的边缘。

    在杨帆看来,他已经不惮于用最坏的恶意来揣测朝中的奸佞之人,可仍然出乎他的意料的是,这些人竟会无耻凶残到那种地步……

    东府政事堂,王黼的值房之内,凌千秋正在遗憾地抱怨着:“好不容易才逼得那外来子答应南下,可没想到皇上却给他一道丹书铁券,否则等他回来,我等非参死他不可……”

    王黼诡秘地一笑,然后端起桌上的茶盏,摇着头,似是吹盏中的热茶,又像是在否定凌千秋的说法。

    “他回来的时候,你们随便参就是。哈哈,死人……什么罪都得担着。”(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一三〇章 铁骨柔情

    (全本小说网,。)

    西府枢密院。

    关于统兵之事,杨帆必须要请童贯参详一番:“……属下想从太原抽调三千西军,再辅以当地的禁军,重点对睦州的帮源山一带进行清剿,待睦、翕一带的局势稳定下来,属下便继续南下,进入福建路,对魔教总坛进行清剿……”

    童贯端起茶盏,摇着头,像是在吹盏中的热茶,又像是在否定杨帆的建议……

    “子航啊,些许几个毛贼,怎用得着如此大动干戈?如今北伐在即,太原西军不宜抽调,对付几个江湖中人,两浙、福建几路的禁军足够了……”

    “我担心那边禁军的战力……”

    “呵!子航的胆子怎么越来越小了。”童贯又放下茶盏,不以为然地笑道,“两浙、福建路共有禁军三将两万余人,即便战力比不上西军,可去剿灭几个山贼、一个江湖帮派还是绰绰有余的。”

    “若单是几个山贼或是几个魔教妖人,任他们本事再大,我也不怕。我还是担心东南之地民心不稳,万一有大规模的民变,那边的禁军恐怕弹压不下。”

    童贯听杨帆在他面前还是这副说辞,便摆摆手,不奈烦地道:“子航杞人忧天了,莫说是那边不会发生民变,就算有大批的百姓作乱,他们也不过是一群手无寸铁的乌合之众,又岂会是当地禁军的对手?”

    “可是……”

    “子航莫要多言!”杨帆本欲再争辩几句,童贯却打断他的话道,“老夫给你调拨东南宣威、崇胜两将约一万五千人马,只要你利用得当,莫说一个魔教,便是整个东南,也能够给它平了!”

    杨帆知道自己多说无益,便不再废话——那些当地禁军若是出师不利,他日你亲率十五万西军精锐南下之时,就莫怪我今日没有提醒你了。

    告别了童贯,领取了兵符,杨帆便只得根据现有的条件制定相应的平叛计划……

    这日回到府上之时,已经华灯初放。妻子周若英等人正在等着他开饭。

    这顿饭,杨帆吃得有点心不在焉:自己原本打算无论如何也要把南下的事情推脱掉,可今日受形势所迫,自己只能无奈地答应下来,这件事,该如何向即将生产的妻子开口呢?

    杨帆不是那种儿女情长的人,便是在后世他的军旅生涯中,与父母亲人也是聚少离多。离家,对他来说本不算什么。

    可是,已经经历了一次与亲人永别的惨痛,他又岂会不更加珍惜眼前的幸福?更何况,周若英眼见着便要生产,他若不在身边,如何对得起自己的妻子,还有即将出世的孩子?

    此种情况,任你是条铮铮铁骨的汉子,也不可能不被心中的柔情牵绊几许。

    大约是看出杨帆今晚略有异样,上床歇息之时,周若英便问道:“相公今日心事重生,可是遇到什么不顺心的事情?”

    杨帆习惯地摇摇头,旋即又叹息一声。

    见他欲言又止的模样,周若英便猜道:“相公可是应下了官家所派之事……”

    杨帆沉重地点了点头。

    执手相看,片刻地沉默之后,周若英强颜道:“好男儿志在四方,相公放心地去便是,我和咱们的孩儿在家安心等你回来。”

    杨帆轻抚着妻子的肚子,叹口气道:“只是这样对你们太不公平。”

    “没有啊!”周若英红着眼,声音略带哽咽,“相公已经做得很好了……有时臣妾便在想,这天下有几个男子能像相公这样,每天都会抽出时间来陪他的娘子……妾身已经……已经很满足了。”

    说到这儿,周若英的眼泪便从眼里吧嗒吧嗒地往下掉出来。

    “这是干什么呀……”杨帆拥过妻子,“那些本就是男人应该做的,倒是这次,本想将那差事推脱掉,可形势逼人,竟不得不答应下来。唉!在你分娩的关键时候,我却不在你身边,咱们的孩儿,也不能第一时间见到。我心里愧疚得紧!”

    “我们没事的,倒是相公,此次南下,切记要保护好自己,林师兄、智深师兄、飞儿他们,你便全带在身边吧!”

    杨帆摇摇头:“林冲正在扩编神机营,脱不开身;智深大师便让他留在京城,也好与你有个照应。我只带阿飞他们几个就行。本次南下,我带不得北方禁军,这一路之上,应该是我防卫最薄弱的时候,但有百十名神机营火枪手和弓弩手的保护,我应该安全得很,待到了南边调集好当地官兵之后,安全便更不成问题。何况,你家相公的‘六脉神剑’也不是吃素的。”

    听杨帆又在厚着脸皮吹嘘自己的“神功”,周若英破涕为笑:“知道你那火器厉害,不过也不能太过大意。”

    “知道!”

    “嗯!还有啊,待咱们的孩儿出生之后,你怕是不在我们身边,咱们的孩儿叫什么名字呢?相公还是先给他起个名吧!”

    杨帆点点头,深思片刻,道:“咱们一家人接下来其实是要面对许多风险的,希望上天能够保佑我们平平安安,咱们的孩儿便叫佑安吧。”

    “佑安……嗯!”

    ……

    杨帆做事向来果断,既然南下已成定局,他便不再瞻前顾后,而是全力做好一系列的准备工作。

    摆在杨帆面前最棘手的问题,便是自己对南方的具体情况几乎是一无所知。所谓知彼知己,方能百战不殆,杨帆所准备的第一件事情,便是差人通知京东水泊梁山的宗泽,让他从梁训班选取五十名学员,组成一个情报体系,立即出发前去浙西、福建之地,赶在杨帆到来之前,进行一场实战演习。以便杨帆到后,能够第一时间掌握当地的真实情况,从而避免被当地官员牵着鼻子走。

    方腊起义的确切时间,杨帆并不清楚,但就像排除一颗定时炸弹一样,越早下手,成功的几率便越大。因此,杨帆不打算在京中耽搁很长时间,只待抽调的人马到位,便即刻起程。

    三月里的晚上,春风沉醉。然而杨府之内却笼罩着一层淡淡的离愁。

    后院的卧房内,周若英挺着肚子,亲自又将明日要带的衣物整理一番。杨帆从书房里过来,看着正在整理衣物的周若英,便笑道:“娘子都快理了八遍了,不会拉下什么的,还是快休息去。”

    “我又不累,相公不是也说,适当的活动有助于生产嘛。知道你夏日里穿不惯那些长袍,便再给你加几件你设计的背心短裤……”

    “哈,夏天还早着呢,说不定那时便回来了。”

    “有备总是无患……相公那边忙完了?郭经理他们那收并醉杏楼的报告怎么样?”

    “很好!我们的樊楼正缺少一个好的经理和一批演艺上的台柱子,那李妈妈和李师师等,正是我们需要的人才,醉杏楼那块地,更是黄金楼盘的地段。他们醉杏楼能整体上入股到神工集团,的确是个双赢的结果。方案我已经签字用印,明日叫他们放心去做便是。”

    “好的!”周若英答道。

    ……

    如今的神工集团,已成为大宋最大的财团之一,而它的组织形式,也呈现出后世托拉斯的模式雏形。

    在缉捕唐盼兮之时,醉杏楼不但被大火吞噬殆尽,楼内的众人更是被带入官府严加盘查,按理这醉杏楼应如先前的明月楼一般,被官府查封拍卖。老板李妈妈借了童贯的关系,又打点了大量的金银,醉杏楼才得以保留在了自己手里。

    可是经此一劫,那李妈妈便有些心灰意懒:醉杏楼虽然未被官府查封,可已经付之一炬,若想再建,耗费巨额的钱财不说,单是要操的那份心神,自己这五十来岁的年纪,又如何受得了?

    而恰在此时,神工集团便向她提出了收购意向。李妈妈自是有意将醉杏楼出售,可对于自己一生的心血又多有不舍。见她有些犹豫,神工集团又提出醉杏楼入股合作的兼并方案:李妈妈将醉杏楼所有人财物折合成股份加入神工集团,然后由她带领醉杏楼的原班人马进驻樊楼,继续从事饮食、娱乐行业;而醉杏楼的土地则由神工集团开发为住宅向京中官民出售,至于报酬,除了她的工钱之外,还会每年按她的入股比例进行分红,整体算来,收入竟是比她单独经营醉杏楼要高得高。

    这样的方案,即令她省心省力,又让她能够继续从事自己的事业,并且获得更高的报酬,这李妈妈自是乐得同意。于是负责此次兼并的神工集团郭经理团队,便向杨帆递交了收并报告。

    ……

    三月的春风微微地吹过田野和山坡,柳枝绿了,草地渐茵,大地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开封城外,百骑铁骢在田野间的道路之上延绵开来,十辆黑色马车夹杂其中,这些马车只有三辆带有篷子,其余七辆则是战阵冲锋用的敞篷铁车,车上坐满端着火枪戒备的神机营将士。

    三月初十,杨帆辞别亲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