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新传-第17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回主公,”一饮而尽,张燕似乎知道了杜长醉倒的原因所在,这酒,当真是好酒啊!回味的品着唇齿间留下的残香,张燕说道:“本来,黑山军虽不富贵,倒是能够自给自足,但是,自主公入主冀州以来,却是生活紧迫,无奈之下,多次想迁徙他州,以作生存。”
“这是为何?”凌风奇道。按理说,他好象还不曾短了百姓的好处吧?可这是……“难道是冀州官员昏庸所致?”
“非也!主公,若是冀州官员昏庸,燕也不会为生计着恼,就是因为民生安泰,政策清明,才至我黑山军如此也!黑山军虽为贼,但也是源自农民,也有燕的严加约束,自然不会去抢劫百姓的财务,而清廉的官员,燕也不好为难,是以……哎,无奈黑山军人口众多,百万上下,这才……”
“原来如此,张将军,不知你麾下这黑山军现有兵多少,将领几何?”好个纪律严明的黑山军,怪不得历史上会成为众诸侯头疼的一方势力!能养活这百万人口,这张燕可不只是有两把刷子那么简单啊!
“回主公,黑山军现有精兵十万,全是挑选自百万之中的精壮汉子。战将包括武艺较高者如杜长、张方、王当等大小共计六十多员,只是,这能力出众者,甚少,哎!”张燕说到这,忍不住叹息了一声,接着问道:“主公,眼下,幽州人满为患,冀州却也容纳不下百万的人口,若燕一人却也罢了,可这百万兄弟父老,却当如何安排?还请主公示下,也好令燕心安!”
“这个简单,我看关中不错,就安置在那里吧!”。。
aa2705221
第三百二十七章 争先锋
(全本小说网,HTTPS://。)
“不过,却不是眼下就能迁徙的。毕竟,这关中,呵呵,还不是本王的治下,所以,还是要请黑山军的乡亲父老,在冀州再过上些时日。”
“关中?莫非主公的意思是……”张燕一愣,虽然他听赵云已然说及凌风欲问鼎天下之事,心中早有了准备,但不想,这一切来的居然这么快,这么突然!
“嗯,既然咱们都是一家人了。那本王也不会对你有所隐瞒,不日之后,本王就欲取那关中。只是所虑者,一为人才的缺失,二为百姓的流失。自光武帝起,弃长安而就洛阳,已然将昔日旧都荒废了二百多年,百姓多有流失者。虽然前有董卓迁都之举,将洛阳百姓转至长安,却也造成了洛阳民事的贫瘠。再加上后来李傕、郭汜等乱贼烧杀抢掠,以至于这关中百姓多数流离,一部分入了冀州,另一部分,颠沛到幽州,这也是造成幽州原本少民,现在却人满的局面。而再观关中诸地,却是十室已至九空,函谷关、陇蜀的沃野千里,却是廖无人烟,实是可悲也!这,也是本王一直不曾去取关中的理由所在,无百姓可依,几乎是荒凉之地,要来何用?若说言及迁民之事,本王又不忍令幽、冀二州的百姓再受颠沛流离之苦,每想到此事,愁眉不展也!却不想将军今日送了本王百万人口。如此,充实关中之地,却是足矣!”凌风想取关中久矣,沃野千里,远非幽州之地可比。平日间也没少与众军师商议,只是,这一百姓问题,却是难倒了终为足智之士,没有百姓,这一州,取来何用?
“却不知主公欲何时取关中之地?”关中?不错!那里却是个好地方,若是能在关中落下脚,回去,我张燕也算是对众兄弟有了交代了!眼下,他最关心的,只剩下这何时才能取关中,百万的兄弟父老才能搬迁过去。
“眼下还不是时机,虽然,这百姓的问题得到了解决,但是,还有一个因素。所以,这取关中的计划,哎,不得不往后推延啊!”凌风长叹道。
“哦?可是主公方才所说的人才的缺失?”张燕想起凌风适才所说的两个顾虑,既然百姓不愁了,那愁的一定是人才了!
“是啊,张将军,你初到本王帐下,还不曾知晓,本王这里,缺的就是中下阶层的人才啊!有道是,这打天下容易,治天下却是难。想打关中,又有虎牢关在本王的手中,司州一境,可以说得上是千里平川,本王麾下足有骑兵三十六万之多,取他司州,自然不废什么吹灰之力。只是,这治理起来,却是难矣。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需长治才能久安。本王经与众军师商议后,决定日后,若无足够的人才,断不开疆拓土,如不然,即便是取了天下又如何,只会留下诸多的诟病。断不能久安矣!”凌风熟悉历史,对一个个朝代的更替,有着足够的了解。再加上有后世诸多名家的讲说,对于治理国家一说,却是也有着足够的认知,远超这个时代人的思想。凌风浅饮了一口酒,润了下有些干涩的喉咙,接着说道:“本王今日已同天子言明,拟旨传达各州郡,欲在天都开放文武科举,不问出身,择才能录取人才以予以重用,这样……”
“好!主公……呃……”张燕猛然击案而起,兴奋的他,或许感觉只有这样,才能抒发他心中的感想,全然忘了仪态,失声赞了一声,随即醒悟,面色微红,尴尬的礼道:“主公,张燕一时欣喜,却是失礼之至。还请主公责罚!”
“张将军却是真性情,又何罪之有?不必拘谨,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放开一些就是!”凌风不介意的说道。
“谢主公!”张燕感激的说道:“主公,如此一来,天下寒门之士却是无须再愁无出头之日也,实乃是大快人心!不过,主公,这一制度的实施,怕是要招致世族的反对,主公是不是……”
“愿意反对。他们就去反对吧!本王做的事,还轮不到他们指责!更何况,本王做出他们不喜的事,还少么?又何必在意多出这一项?本王做事,但求这问心无愧,如此,足矣!”凌风言语中,甚是霸气。只要老子实力够强,纵是得罪天下的诸侯、世家又如何?不服?那就打到你服为止!真理,只掌握在有实力的人手中!没实力,靠边站!
“那主公打算何时开放这个科举制度?”涉及到黑山军百万之众的后路,由不得他张燕不为此上心。甚至,他现在比凌风还要心急!
“关于这个,虽未向想皇帝提及,但是,本王心下早有了计较,就定在九月初九这一天。自战国时起,九月初九在民间就有登高之风俗,汉中叶以后的儒家阴阳观,有六阴九阳。九是阳数,固本王欲将这重九命名为‘重阳’,取意九九重阳,步步登高之意,这一天,也为重阳节,一庆科举,二庆天下学士、武人,子龙、张将军,你二人以为如何?”
(重阳节名称见于记载却在三国时代。据曹丕《九日与钟繇书》中载:“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因此,重阳节被定为农历的九月九日。)
“金秋九月,天高气爽,正是这收获的时节。而在这一天。举办文武科举,却也正是对天下学士、武人所学的考验,一朝得中,却也正是他们的收获时节!而且,又抛弃了门户之见,天下寒门之士终于有了出头之日,主公之名定会广为流传,成为一代佳话!”张燕赞道。
“不错!这九九重阳,步步登高之意,却是更为贴切,言简意赅,云赞成!”
赵云和张燕都是寒门出身,自然能体捂到这科举制度一开,会带给那些报国无门的寒门人氏带去多大的福音,抛却世族的反对,却不失是为国为民的壮举,真要施行开来,凌风之名,单凭这一项制度,就足以名垂青史!
“广为流传什么啊,不被那些世家骂死就不错了!”凌风风趣的说道:“本王尚有自知之明,此举,说是抢了世家的饭碗也不为过,会对本王心存怨念的,当不会在少数。不过……”
凌风擎着酒杯,狠狠的一口灌下,微笑着朗声道:“不过,本王又何惧之有!九月初九,一旦人才有足,即刻取关中!不过,此间时日,却是还要黑山军苦上些时日,粮草方面张燕你不用担心,本王自会派大军押运粮草过去,只待取下司州,就将这百万人口尽数迁将过去!”
“谢主公多黑山上下的照料!”张燕深深的向凌风一礼,他知道,百万人的粮草,那可不是小数目!现在还不及六月,到出兵攻取关中,也要有四月上下的时间,四个月,百万人的口粮……张燕想想这个数字就为之头疼!寻常百姓,不过是一家吃饱,别无他管,可是,他……虽然说他投了凌风,但是,凌风就能二话不说的给予粮草上的支援,要知道,那百万人,还是听他张燕的指挥,凌风就不怕张燕得了粮草不降?是胸有成竹?还是信任?应该是两样都有吧!
“呵呵,这是应该的,张将军又何必多理呢!来,喝酒!今日,不醉不归!”凌风着搀起张燕,拍了拍他的肩膀,道。
“是,主公!”没有了后顾之忧,张燕的神情也是轻松的许多,兴奋的对黄逍说道:“主公,取关中之时,燕愿领一军请作先锋,还请主公应允!”
“主公,先锋还是由云来担任!”一听涉及到了打仗,赵云也来了精神。虽然他赵云看上去很是儒雅,但是,这骨子里,却还是好战的血液。逢战,冲锋在前,不只黄逍这样,他赵云,也不让别人锋芒!
“云弟,你怎也来与为兄相争?不行,这先锋为兄当定了!”
“兄长,战场无父子,许你争,就许小弟争,这先锋……”
……
头疼的看着这二人,凌风是既欣慰又是好笑,见二人争起没完,忍不住说道:“停了!这还有三四个月的时间才要出征,你二人急得是什么?”
听黄逍凌风发话,兄弟二人这才住了口。不过,看眼中的神色,还是对这先锋之职恋恋不舍,一脸幽怨的看着凌风,若是女子的话,绝对是两副经典的深闺怨妇的表情!
“好,好,算本王怕了你二人了!你二人也别争了,免得伤了兄弟间的和气,这样吧,就令你二人同为先锋!”
“谢主公!”。
aa2705221
第三百二十八章 鬼才之智
(全本小说网,HTTPS://。)
这张燕的酒量,还真是不咋地。比那个杜长也强不到哪去!平日里很少喝酒的赵云,今日或许是因为和张燕兄弟重逢,今天,却是也放开了量,喝了个烂醉如泥。天下少有人敌的常山赵子龙,这酒量,甚至还不如张燕!
高兴,也是会喝多酒滴!而且,更容易醉!因为,高兴,会忘记了节制滴!想不到,平日里律己甚严的赵云,竟然也有喝醉的一天,却是出了凌风的意料。
令下人将喝醉了酒的赵云、张燕安置在了厢房,时间已是近了黄昏时分。凌风摇着头再度走进了书房,又谴侍卫前去将郭嘉等五人唤来。既然已确定下了攻打关中,凌风自然要早做些准备,既然现在五大军师都在天都,此时不一起商议,待到个人离去,怕是一时间再难聚矣!
三个臭皮匠。顶得一个诸葛亮。更何况,这五人,才智与那诸葛亮,上下也不差上很多,而有甚者,比上诸葛也不遑多让。集思广益,难道放着他们不用,自己瞎琢磨?凌风还没那么傻!毕竟,一人智短,两人智长,这么浅显的道理,凌风还是懂得的!
“主公,既然这张燕已投,待人人才落定之后,这关中,足可取之也!主公有虎牢关在手,扫平这关中指日可待也!唯一值得顾虑者,长安与潼关。潼关者,北临黄河,南踞华山山腰。乃是关中的东大门,进入长安之通道,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想那张济必然在此设下重兵把守,如若强攻,必然是损兵折将,于我军是大大的不利。可是,取巧易是万难,除非能自黄河沿水路而上。攻其后方,如此,或许能容易一些。但是,我军中,无一船,更无水军,哎……”
当得知凌风说明意图之后,五人也是兴高采烈,只是,这一分析关中的局面后,每个人的眉头,却是又皱到了一起,方才的兴奋,不翼而飞。平日诙谐的郭嘉、戏志才,这时,也是一本正经,再没有了半点的玩笑之态。
见空气甚是沉闷,田丰轻咳了一声,叹道。
“元皓此言甚是,”徐庶捻着胡须,慢慢的说道:“司州全境。虎牢关已为主公所得,二者,无甚了得人物,这潼关之东,取之如探囊取物,不废吹灰之力。只是这潼关,除却水路一途,也唯有强攻硬憾了,实无良策也!”
郭嘉、戏志才、沮授闻二人言,也是点了点头,神情甚是落寞,想不到,他们平日里,自以为足智多谋,今日,却被一小小的关卡难住。他们素来知道,凌风爱民如子,舍不得将士有太大的牺牲,这方面,凌风堪比铁公鸡一般,强攻,定然非他本愿。
“如此,也唯有强攻一途了!”要是有水军在就好了,何必为此头疼!不过,总是听说潼关易守难攻,不想,却落到了自己的头上!他凌风宁可在草原上对付为数十万的、人人为之色变的骑兵,也不愿意去触及只几千人把守的城池!
攻坚战,不是他的专长啊!取中牟。乃是仗奇谋,若不然,哪会有那么轻易。不过,想想凌风,久经战阵,还真就没打过什么攻坚的战役,或许,攻打匈奴的最后一战,勉强算得上是攻坚战吧,不过,那也只是他凌风的个人表演秀。
“若是只有张济的军马,只一潼关,尚不足惧。张济经洛阳一败,元气已是大伤,二者,其麾下多为西凉之军,西凉军者,善攻不善守,善野地不擅攻坚,如此,虽会折损一些军马,但若取之,也不甚难。怕就怕张济会有援兵啊!”郭嘉忧虑的说道。
“援兵?奉孝是指……”沮授眼前一亮。指指西边,复又指了指南边,道。
“不错,正是西凉以及汉中两地。张济此人,不是无谋无智之人,定然会料到主公早晚会取关中,要说其会孤军奋战、坐以待毙,嘉第一个不信。其必然是联合各路诸侯,以求自保。而西凉,诸侯有两家,一为州牧马腾马寿成。二为韩遂韩韩文约。两人十成却是有九成会出兵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