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假太监-第17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男朔堋
“呵呵!没想到最后来送我的会是叶公公,老夫终于走了,叶公公这回满意了吧?”
李待问自顾自地说着,语气中不无愤懑之意,走进凉亭后,直接坐下,也不用别人帮忙,自己就把酒满上喝了一杯。
叶珣静静地看着李待问,片刻后才道:“知不知道你错在那了?”
“老夫有何过错?让权力回归中枢,有什么不对吗?”
叶珣微微叹了口气,自行坐在李待问对面,倒上酒喝了一杯后,才道:“不可否认,李大人为官清廉,办事能力也强,假以时日,朝中肯定会出现一个以你为中心的李党,李大人,我说的可对?”
李待问微微一愣,这个问题他还真没想过,不过很快就说道:“老夫行得正,走得端,管他别人说什么?”
叶珣能感觉得到李待问心中的怨气不小,也难怪,换做是谁被扣上这么个屎盆子能高兴的起来?
“是啊!你李大人可以行得正,可以洁身自好,别人呢?李大人博学多才,当知道历史上有多少祸端是党争所惹出来的吧!”
“叶某今天来送你,即不是来看你笑话,也不是要向你解释什么,只是希望你能想明白后,能重新站起来,言尽于此,告辞!”
叶珣说完起身径直走出凉亭,跨上战马后,扬鞭而去。
李待问呆呆地看着叶珣绝尘而去的背影,久久未曾移动分毫。
他感觉得出来,叶珣还是想用他的,只是需要他好好自我反省一下,可自己真的错了吗?
有些事就这样,越想不明白越是要去想,这一路上,老李同志估计都要睡不好觉了。
还没等李待问返乡,一道圣旨就追了上来,任命他为真定知府,即刻上任。
真定之前被徐鸿儒祸害的不轻,也正需要一个有能力的人去治理。
就这样,人人都以为要黯然退场的李尚书,直接转道去了真定,重新开始了他的官宦之旅。
李待问的意外落马,立刻就让内阁名存实亡,很快,宫里传出圣旨,迁礼部尚书杨嗣昌为吏部尚书,东阁大学士,被程瑜替换回来的原登莱巡抚袁可立任礼部尚书,督察院都御史方振儒接替程瑜留下的空缺,任左都御史。
这样以杨嗣昌为首的内阁再次组阁成功,仍以轮流执政事笔的方式主持内阁日常事物。
杨嗣昌自不必说了,袁可立和方朕儒经过暗中调查,都是忠直且身边不纯在乡党的官员,而且都不排斥叶珣的做派,所以才最终被叶珣选出来的。
至于王寅和赵赢之流,则因为没什么大毛病,就暂时留在了内阁。
新内阁的第一个议题,就是叶珣之前提出来的开海禁。
杨嗣昌很谨慎,没有直接在内阁拍板,而是先让朝臣讨论,最后才是内阁出结果。
叶珣很赞同杨嗣昌这种做法,毕竟这不是一件小事,而他要的也不是只在辽东开海,而是让大明所有口岸全部开通,这样才能让大明尽快富裕起来。
现在朝堂的官员嗅觉都很灵敏,都很清楚叶珣才是朝政的真正操控者,而开海又一直是叶珣主张的,如果谁在这个时候跳出来,恐怕邵辅忠就是榜样了。
所以当杨嗣昌提出就这件事进行朝议的时候,竟出奇地一个反对的都没有,就连那些逮谁喷谁的御史言官们,都老实地闭紧了嘴巴。
这件事说起来容易,可真要落实下去,却不是一天两天能办成的。
选址、选派官员,建船厂等等,那一件事都不是一蹴而就的。
而最让官员们开心的则是,朝廷直接将口岸交户部管理,不另外增设内监。
要知道大明建国二百余年,从军队到地方,还很少有太监不跟着参合的事,但从这一点,就再次让满朝文武见识了叶珣的胸襟和气度。
事实上叶珣也不信任太监,这帮身上缺零件的生物,对银子有种近乎疯狂的热衷,矿监和榷场的税监,已经让各地百姓怨声载道,若在让他们参合进油水最大的开海通商中去,指不定那些口岸衙门得让他们祸害成啥样呢。
现在的大明朝廷可说是非常神奇,最有权势的是太监,但除了叶珣之外,却没有一个太监能沾染朝廷半点权势的。
这种情况可说是官员们最喜闻乐见的,另外辽东那笔银币送进户部后,经过内阁商讨,官员们的俸禄都上调三层。
明朝普通官员俸禄都不高,许多京官甚至都要举债度日,所以叶珣此举就如同给官员们打了一针鸡血,顿时就激起了所有人的干劲,朝廷办事效率大大提高。
叶珣当然是不需要感谢的,所以这一界内阁,可以说是深受官员们好评,连带着杨嗣昌他们处理政务,也顺畅多了。
在一片如潮的好评中,文武官员以及在京的各番邦使节们,都接到一份请柬,请柬由五军都督府所发,内容是邀请接到请柬的人参加阅兵,时间定在三月初十。
为什么要定在这一天?
很快就有小道消息传出,原来是辽东已经基本平定,叶公公要将这一天作为纪念日,以后每年都要搞一场相应的庆祝活动。。。
第387章 金国来人
没错,叶珣确实要搞一场盛大的阅兵。/全本小说网/https://。/
在这个时空,没有人比叶珣更知道一场阅兵的重要性,通过阅兵,不但可以震慑敌人和那些心怀不轨的人,还可以提升普通民众对国家的信任和认可,同时也是一种提升民族自豪感的手段。
想要达到理想阅兵效果,单凭京营那些老爷兵肯定是不行的。
皇太极跑了,代善也被孙承宗亲手干掉,辽东短时期内已经不再需要大批军队。
所以叶珣一声令下,除了沈阳、宽甸一线仍布有重兵,像铁岭、广宁、山海关等地的军队都开始陆续向关内进发,这也是叶珣为何要将阅兵日期定在三月初十的令一个原因。
不但的辽东军队,察汗浩特的祁秉忠部也将派军队参与阅兵。
这样加上京营原有人马,这次京城附近集结的总兵力达到二十余万。
这二十多万当然不可能都参加检阅,不然得检阅到什么时候去。
阅兵之后,一些京营军队将开赴辽东,施行第一次的换防任务。
叶珣之前带来的两万人马,有五千余人成为了京营的各级教官,这也是叶珣控制京营的一种手段。
按照叶珣与张维贤达成的私下协定,不论是空饷还是空额,叶珣都不得再行追究。
叶珣说到做到,再说之前的事也没必要再去追究,闹腾起来,除了得罪一大堆勋贵,根本就解决不了什么。
已经荣养在家的王象乾老将军也被叶珣请了出来,甚至已经逃到朝鲜的皇太极都收到了请柬。
拿着请柬,皇太极是哭笑不得,这死太监的想法还真是够天马行空,你阅你的兵,干老子屁事?
想归想,皇太极还是派出安费古扬等人来观摩阅兵,同时皇太极也让安费古扬跟叶珣谈谈。
国与国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也不会是永远的敌人,只要利益足够,朋友可以变敌人,敌人也可以变朋友。
不单是皇太极,日本的德川秀忠也派人来了,不过他们来的属于巧合,因为叶珣成亲时被几个日本浪人行刺,叶珣借题发挥,要日本必须给出解释。
德川秀忠并不想得罪大明,所以就派人来解释这件事,刚好也就赶上了这场阅兵。
阅兵分为几大块,首先是分列式,向民众和观摩团展示军威,然后是实兵对抗演练,最后是新式火器的展示。
作为这次阅兵的总指挥,几乎所有事情都要由叶珣过问,从送完李待问回来后,叶珣就一头扎进军营,每天带着各级将领进行推演阅兵中的各种情况,忙得不亦乐乎。
在距离阅兵还有三天的时候,侍卫来报大金国使节安费古扬已经到了,现住在礼番院中,并向叶珣府中递了帖子,求见叶珣。
叶珣这些天也着实累坏了,好在基本都算达到预定标准,正好借这个机会回去休息一下。
离开军营后,一边往府中赶,一边命人去通知安费古扬来见他。
叶珣很清楚,皇太极想跟他谈的事,无非就是如何瓜分朝鲜,或想让他不要管朝鲜的事。
金自点的事,可以说叶珣很不爽,不过他并未派人去找李倧的麻烦,叶珣准备跟皇太极好好研究一下,是不是可以把朝鲜从大明藩属国中抹掉,以便将来变成大明正式的国土。
在军营当了二十多天和尚,叶珣也有点想念家中的几个老婆了,回到府中一问才知道,家里所有女眷,包括大玉儿都被接进宫了。
好不容易变回男人了,却经常要独守空房,那种滋味还真不是一般的难受。
叶珣很清楚,宝珠独自在宫中固然很需要陪伴,同时也是变相地告诉叶珣,没事就进宫陪她,别有了新人就忘旧人。
宝珠已经有了叶珣的孩子,再怎么样,叶珣也不敢惹啊!唯有把一肚子邪火尽量往下压,以免忍不住冲进宫去。
舒舒服服地洗了个热水澡,换上一身宽松轻便的衣服,派人将多尔衮喊过来后,才迈着方步来到会客厅。
安费古扬已经来了有一会,不过却没有一点不耐之色,因为他很清楚,大金强盛的时候,叶珣尚没惯着他们女真人,更何况现在如丧家犬般躲在朝鲜了。
一见叶珣进来,就主动起身施礼,道:“参见叶公公,见过小贝勒”
多尔衮看见安费古扬,眼睛却红了起来,先看了眼叶珣,征得叶珣眼神同意后,才大声道:“我兄长是怎么死的?”
阿济格在攻打沈阳的时候被弹片击中,被侍卫拼死救回后,在皇太极后撤的路中就死了。
虽然没有明显证据表明是皇太极派人所害,但皇太极有逼死阿巴亥大妃的前科,所以多尔衮很自然就把仇恨安在了皇太极身上。
当然了,对这种事,叶珣也是十分喜闻乐见的,甚至还会煽风点火地加上几句,来坚定多尔衮的猜测。
被多尔衮这般质问,安费古扬的表情也有些不自然,要说害死阿济格的罪魁祸首应该是叶珣才对,但在这能说吗?
干咳一声才道:“阿济格贝勒是伤势过重,才丢掉性命的”
“你胡说,明明就是皇太极害死的,他先是害死我母妃,现在又害死我兄长,等我的武功练成了,我一定会去杀了他,你回去告诉他好好活着,千万别提前死掉”
一个八九岁的小孩恶狠狠地说出这番话,倒也别有一种威慑之力。
安费古扬不由暗想,也不知道叶珣这死太监给小贝勒灌了什么迷药,怎会如此痛恨自己族人?
“好了,小孩子不要总想着打打杀杀,要学会以德服人,去后面练功吧!回头我还要考教你”
叶珣发话了,多尔衮不敢再说什么,躬身向叶珣施了一礼后,转身大步而去。
叶珣不但教多尔衮练武,还给他请了汉人老师教他读书写字,多尔衮绝对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所以待他长大,叶珣打算把他放出去祸害别人,反正是肯定不会让他接触到大明军队的。
待多尔衮消失在门外,叶珣才淡淡道:“说吧!皇太极要你来干什么?”
“是这样,我家大汗知道朝鲜绫阳君对公公多有不敬,所以希望公公能把处置李倧的任务交给我们女真,不知公公意下如何?”
听了安费古扬的话,叶珣不由笑了,皇太极这借口找得实在太强大了。。。
第388章 爱好和平
得说朝鲜真是很神奇的国度,国力虽然不强,却有一股坚韧的小强精神,最主要的就是不要脸。(全本小说网,https://。)
树要没皮、必死无疑,人若没脸、天下无敌,此乃千古不变的道理。
作为一股二十一世纪穿越而来的大好青年,叶珣对棒子民族的不要脸精神,那绝对是深有体会的,所以他对这个民族,从来就没安过半点好心。
听了安费古扬的建议后,叶珣笑着道:“本公一直都是个实际主义者,说说你们的具体计划,本公也好知道这件事对本公有什么好处?”
安费古扬虽然头一次听说什么实际主义者,但叶珣的大概意思还是能听懂的。
“我家大汗的意思是希望公公能承认我们对朝鲜的占领,作为回报,大金将向大明称臣,同时严惩朝鲜境内对公公不利的人,公公以为如何?”
叶珣吧嗒吧嗒嘴,道:“这件事幸好是对我说,不然朝堂上那些老顽固肯定会把你赶出去的,所以说皇太极还是挺聪明的,知道来找我,不过我觉得你们还是搞错了,你们应该让光海君对朝鲜臣民下一道禅让诏书,这样本公在朝中也好替你们说话不是?”
“至于说纳表称臣一事,我觉得先不急,待你们肃清朝鲜境内的反叛势力后再说吧!”
“本公是个爱好和平的人,不喜欢打打杀杀,如果你们能做到不跨过鸭绿江,不组建水师,本公可以考虑不参合你们对朝鲜的侵略”
安费古扬听了叶珣的话,真想冲上去烀叶珣两大嘴巴,你他娘的还爱好和平?女真人都快让你赶尽杀绝了,有这样爱好和平的吗?
这些事都不是安费古扬能做主的,所以待叶珣说完后,安费古扬沉吟片刻,才道:“公公的诚意和条件,在下一定如实转奏大汗,请公公耐心等候,很快就会有消息传回的”
叶珣点点头,道:“最好是快点,绫阳君的使臣也要到了,朝鲜毕竟是大明的藩属国,如果朝廷的文武百官站在他那边,本公也会很为难地”
安费古扬想要捏死叶珣的冲动越发强烈,现在谁不知道你叶珣才是大明真正的掌权者,大明内阁不过是你的传话筒,你说要尊重他们的意见,骗鬼呐?
从叶珣这告辞出来,连忙赶回住所去给皇太极写信了。
看着安费古扬的背影,叶珣不由撇了撇嘴,老子大婚的时候,也不知道送点礼来,实在太过小气,不收拾你们收拾谁?
叶珣忽然发现自己貌似越来越贪了。
休息一下,正打算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