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朝假太监 >

第257部分

明朝假太监-第257部分

小说: 明朝假太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宝珠在叶珣面前,是个心里藏不住事的小女人,没走几步,就把木铮的话以及自己的担心说了出来。

    叶珣撇了撇嘴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这帮家伙心里想的只是如何让自己的官位更进一步,却从不想想自己有多大能力”

    宝珠恍然道:“原来夫君早就知道朝中的情况,真是够坏的,害得人家白白担心了一场”

    “很多时候,一件事情一旦成为习惯,所有人就都会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之前我组建内阁,别人觉得是再正常不过,这次几位阁臣一起落马,别人都以为新内阁很快就会产生,我却偏偏不让他们如意”

    宝珠垂帘听政的时间虽然不长,但冰雪聪明,叶珣的话音未落,她就听出了问题所在。

    “夫君,皇儿年纪尚幼,没有内阁的辅佐,夫君又不能出现在朝堂上,我一个妇道人家,怕是处理不好那么多繁杂的事物,要不就让朝臣们把折子都送到后宫,由夫君负责处理,对外则宣称是我批阅的,你看这样可好?”

    宝珠的话算是说到叶珣心里了,儿子没长大,他又不便出面,同时还不想让内阁分权,目前宝珠的提议显然是最好的办法。

    微微叹息一声,道:“只是苦了你,不过你也可以从中积累一些经验,日后我不方便的时候,也好教导震儿”

    宝珠点了点头,心中忽地闪过一个念头,嘴唇动了动,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

    叶珣并未注意宝珠的表情,自顾自地道:“我要带着云娘再下一次江南,那边还有些收尾没做好,我不在的时候,遇事多请教方大人和袁大人他们,我会告诉他们不要再提组阁一事,吏部和礼部都有左右侍郎在维持运转,出不了什么岔子,相反,这些人为了上位,肯定会更加卖力表现的”

    叶珣虽然在用心教导,宝珠的心思却显然不在这上面。

    “夫君,你、你说将来皇儿若知道你是他父亲,他、他会怎么对你?”

    颤抖着问出这句话的时候,宝珠美丽的大眼睛里已经泪光隐现,常年住在深宫,就是没经历过,该听的也都听过了,尤其那些为了皇位,父子兄弟间相互残杀的事,每每都让她心惊肉跳,她可绝不希望这种事发生在自己身上。

    叶珣轻轻将宝珠揽在怀里,用手拭去宝珠眼角的泪水,柔声道:“放心吧!这种事不会出现在我们家的,我已经想好了去处,待儿子可以独自理政的时候,也就是我们离开的时候,我们去开创一片属于自己的新天地”

    虽然知道叶珣不会骗她,可这件事仍如一个疙瘩般,横恒在了她心头。。。

    四月的第一天,叶珣终于从宫中返回自己府邸,一问老管家,他不在的这段时间,门槛都快被人踏破了,家里的各种礼物更是快堆成小山了。

    叶珣要再下江南的消息,已经由胡久成传达给项彪,西厂这边也无需嘱咐什么,正准备派人去把袁应泰和张铨找来,田尔耕却第一个找上门来。

    内宫侍卫是西厂的人,外围仍是锦衣卫,所以田尔耕能知道叶珣的行踪也就不意外了。

    派人将田尔耕请进书房,下人端上茶水刚下去,田尔耕就一脸严肃地道:“公公,具可靠消息,有人在金陵码头见到了信王”

    叶珣一愣,要知道自打朱由检被人劫走之后,西厂包括卫字营的兄弟们,一直都在秘密查找他的行踪,却始终都没什么收获,没想到锦衣卫倒是先收到消息了。

    见叶珣似有不信,田尔耕挠了挠脑袋,略显尴尬地道:“非是下官要跟胡大人他们争功,实在是下官知道公公一直挂怀这件事,所以就比较上心些”

    叶珣笑了,历史上这家伙可是个阴狠的主,缺德事没少做,但也不可否认,这家伙确实很有办事能力。

    “知道他出海去那了?”

    “弟兄们私下查了,他乘坐的商船是跑南洋那条线的,不过这个人具体会在那里下船,就不好说了”

    “船是那家的?”

    “江南商会,沈东主家的”

    听了田尔耕的话,叶珣不由再次愣住了,江南商会沈家,那不就是沈长山家?不应该啊!以沈长山的精明,怎么可能会参与进这种事中来?

    盯在田尔耕沉声问道:“消息可准确?还查到什么了?”

    自己跟沈长山的关系,田尔耕不可能不知道,既然这样,就不存在栽赃嫁祸的可能,但也不排除确是沈长山所为,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历代的富绅豪门都会有这毛病。

    田尔耕点头道:“金陵南镇抚指挥使是下官的义兄,公公的事,他是绝不敢怠慢的,据他所报,沈家同南洋一个叫兴明商会的组织,一直都有秘密往来,因为远隔重洋,兄弟们对那个商会的了解不多,要不是发现了那个人,甚至还不知道有这么个商会”

    叶珣知道,田尔耕口中所说的南洋,大概就是吕宋或是文莱一带,那里也是中西方交易的重要枢纽,尤其是马六甲海峡,更是一条必经的航道。

    不管沈长山有没有参与这件事,他显然都对叶珣隐瞒了很多东西。

    兴明商会!

    听这个名字就有问题,大明又没亡国,需要你们来振兴吗?如果真有那个心思,为何不直接回内地?

    沉吟片刻,忽地一笑道:“田兄的武职已经到顶,应该还差一个爵位了吧?如果田兄有意去地方为官,本公也可以替你去向太后说项”

    一听叶珣的话,田尔耕不由大喜,这番功夫总算没有白费,不过锦衣卫最高指挥官,那还有兴趣去做那受气的地方官?

    当下毫不犹豫地道:“下官是世袭的武职,不敢贸然放弃”

    这么说就是等于在告诉叶珣,给我弄个爵位吧!我对地方官不感兴趣。

    “本公知道了,回去安心等候,很快就会有旨意下到你府的”

    “谢公公提点”

    田尔耕高兴的就差没抱着叶珣亲两口了,要知道大明皇帝都比较吝啬,开国之后,鲜少有封爵的。

    叶公公可不管那些,有功就要赏,不单是田尔耕,跟随他从辽东起家的那些文臣武将们,也都要一并封赏的。。。明朝假太监

    zj190128g

 第557章 临行嘱托

    让叶珣没想到的是,对于封赏一事,袁应泰和张铨竟然全都反对,而且态度还很坚决,反对的理由也很奇葩,祖宗有法,非开疆扩土之功,不得封爵。(全本小说网,https://。)

    听了这理由,倒把叶珣气乐了,他率领手下们平女真、定蒙古、镇青藏,那一样算不得开疆扩土?

    就说面前这二位吧!虽然没有跟着冲锋陷阵,但一样功不可没,正是有他们的默默付出,叶珣才可以心无旁骛地在前方征战,大明王朝才有了今天的稳定繁荣,难道这还不值得一赏吗?

    眼见叶珣脸色不好看,袁应泰苦笑道:“公公啊!我等知道您是一片好心,封赏令好下,可公公或是太后,也必将成为众矢之地,细数一下,自永乐之后,国朝已经鲜少有封爵的了,除非是叶公公您,就是给您加上王爵的封号,也不会有人说什么的,别人,还是算了吧!”

    张铨在一旁附和道:“是啊公公,公公的心意,我等心领了,对边关那些将士,多加些俸禄就是了,至于封爵一说,还是算了吧!”

    叶珣决定的事,是轻易不会更改的,更何况已经说出去的话。

    原本想着要出门了,朝廷的事再嘱咐他们一下,现在被这件事一打岔,之前想说什么都快忘了。

    深吸了口气,道:“二位也是随我从辽东一路走过来的,个中艰辛,即便是我不说,别人不知道,二位也应该心中有数吧!将士们抛头颅洒热血,受些封赏不应该吗?”

    “二位应知叶某为人,纵是被千夫所指,只要是对百姓、对国家有利,吾即在所不惜”

    正如叶珣所说,这两人都是深知叶珣为人的,之所以奉劝叶珣,也完全是出于一片对叶珣的爱护之心。

    但此刻叶珣的态度却也深深地震撼了他们,包括他们在内,那些高高在上的官员们,有谁真正把前方的将士当回事的?更别说民间那些升斗小民了。

    沉默片刻,二人一起躬身向叶珣深施一礼,道:“我等愿听从公公之命,必誓死追随公公”

    话题有点沉重了,叶珣忙摆摆手,道:“扯远了,回头你们把有功将士统计一下,具体事物还得你们操持,我的态度就是必须封赏,好了,我们说下一件事”

    “我还要去一趟江南,内阁的事先放放,据我私下了解,吏部右侍郎陈善才,礼部左侍郎刘文光,这两人平日官声不错,吏部和礼部的事,就暂时由他们署理,大事由你们及方大人共决”

    直到今天,叶珣才对这件事表态,严格来说,叶珣的这个决定,不论对他们二人还是方振儒,都是利大于弊的,毕竟权力这东西,是没人愿与其他人分享的。

    二人点头答应后,却听叶珣继续道:“江南兵工厂和成都兵工厂的建设要抓紧,另外对青藏地区的投入还要加大”

    自打叶珣年前离开藏区,军队和官员就开始陆续进驻,但藏区条件太过艰苦,想要一下改变过来,根本是不可能的,只能一点点加大投入力度。

    另外藏区也不是只入不出,藏区的毛皮、药材以及马匹等物资,在中原也是非常受欢迎的,这种互补式经济,无疑也极大地减轻了朝廷很大负担。

    另外解除海禁之后,朝廷收入已经在成倍增长,所以不管干什么,都非常有底气。

    将叶珣的吩咐一一记下,二人这才告辞离开。

    好像算好了似的,二人刚走,方振儒求见。

    老方来干什么,不用问都知道,也好,省得自己挨个去嘱咐了。

    将方振儒让进来,请坐上茶后,还没等叶珣开口问,老方就主动说明了来意。

    “公公,今春大考将至,为国家招贤纳士,不知公公可有什么要交代的?”

    叶珣一愣,心说这事怎么还找上我了?

    按照往年惯例,会考一般都是由礼部、吏部、国子监、翰林院等部门联合组织的。

    微一转念就明白了,吏部和礼部,两部堂官都主动请辞,老方这是要通过这件事试探自己的态度啊!

    袁应泰和张铨还没有跟方振儒碰面,所以老方才会有此一问,估计这段时间来找他的人也不少。

    不过这件事倒也提醒叶珣了,是不是也该举办一届武举大考了?

    将刚才对袁应泰他们说的两个人选又提了一遍后,才道:“说到看法,本公希望能从此次大考中,多选拔一些忠直之士,充实到督察院中,然后由方大人亲自督导,让这些新晋御史到各地去历练,历练中对我大明各地的风土人情,做下详实的记录,从中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然后上报朝廷,将来官员的晋升,也以此份记录作为一个重要参考,方大人觉得此事可行否?”

    叶珣这么说,当然不是因为督察院有问题,恰恰相反,方振儒为人正直,对手下的要求也比较严格,在他的带领下,现在的朝堂上,已经很少出现从前那种逮谁咬谁的御史了。

    叶珣来自后世,深知纪检监察的重要,虽然这个时代不可能做到完全透明,但派些年富力强有冲劲的御史督察下去,对吏治的清明肯定是有好处的。

    见叶珣如此重视督察院,方振儒不由心中大喜,向叶珣深施一礼,道:“公公有心了,老夫一定不负所望”

    “陛下年幼,太后的年岁也不大,正需要您这样的老臣多提点扶持,本公相信方大人不是那种结党营私之人,所以才会同老大人说这些话,老大人,拜托了!”

    说着,叶珣竟然躬身向方振儒施了一礼。

    人是敬出来的,况且老方也确实没那么多私心,能被当朝第一人这般敬重,顿时让老方也起了士为知己者死的想法。

    再次向叶珣深施一礼后,转身就走,这次却是一句话都没说。

    看着方振儒的背影,叶珣不由欣慰的一笑,朝廷有这三架马车在,他终于可以安心出行了。

    安排完朝中的事,叶珣吩咐人去把德川秀忠的特使渡边找来。

    这家伙贪恋中原的繁华,打着方便与叶珣联系的借口一直没有回日本。

    此次叶珣下江南不但要对付盘踞在琉球的小野,现在又多了个什么兴明商会。

    既然已经决定出行,就该让渡边这家伙提前跟德川秀忠打好招呼了。。。明朝假太监

    zj190128g

 第558章 布局海外

    一路南行,春天的气息越发浓重,顽强的小草纷纷破土而出,开始展现娇嫩的身姿,放眼望去,大地已经呈现出一片绿色。//全本小说网,HTTPS://。)//

    叶珣一行这次仍没有直接下江南,第一站来的却是登州。

    两百护卫,加上小箩和云娘,每次出行的标准配置。

    登莱巡抚是叶珣提拔起来的张冠长,一个爱搞阴谋诡计的家伙,挑拨日本天皇和德川家族内讧的事,一直都是由他在秘密主持。

    这也是个能信得过的手下,对这样的手下,叶珣是从不搞突击检查的。

    两人见面,简单的客套之后,就一同来到登州码头。

    解除海禁后,登州也是一处交易口岸,同时也是一处交换情报的重要港口,因为这里最主要的交易对象就是来自日本和朝鲜的商人。

    港口处不时有船只进出,码头上有海事衙门的官员差役检查收税,海面上还有巡检司的船只在游弋,码头另一侧则停靠着几艘大型的海军战舰。

    现在海上有辽东海军在看护,已经很少有商船遭遇海盗的情况了,张冠长告诉叶珣,这几艘军舰是停靠补充给养的。

    一切都是那么的井然有序,单从这一点就不难看出张冠长的能力。

    站在码头上,感受着冰凉带着咸味的海风,倒也很有提神的作用。

    “后九尾那家伙应该知道德川与我们联合出兵一事了吧?”

    “他不知道,我也会让他知道的,为了鼓励他,我还特意命人冒充京城勋贵,倒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