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假太监-第7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事后统计,此次内乱,共有十几个重臣贝勒家遭到洗劫,死了三个贝勒、五个贝子,还有十几个大臣,这些大臣几乎都是各部门的精英,他们的死,给大金造成的损失不亚于一场战败,甚至更有过之。
而乱兵虽然杀了不少,可那伙最为凶悍的乱兵却人间蒸发了,再也没有被找到。
到了这个时候,傻子都知道这场内乱是有人从中挑拨了。
严刑逼问了莽古尔泰的手下后,大金立刻下发了对孙洞的海捕文书,可这东西只在建州管用,出了女真的地盘,就是手纸一张。
随即代善以及被手下抬着的皇太极亲自去汗宫向努尔哈赤请罪。
努尔哈赤确实很愤怒,被他寄予厚望的皇太极居然也会干出这么蠢的事来,而更蠢的还是那个被人挑拨依然不知情,同时又野心勃勃的莽古尔泰。
不过怎么处置莽古尔泰,却有点让努尔哈赤为难了,因为他已经赐死过一个儿子了,莽古尔泰和褚英的性质不同,虽有夺权之心,却还没诅咒过他,也不像褚英那般为众大臣所忌。
思虑良久后,努尔哈赤终于下旨,将莽古尔泰贬为庶民,永远圈禁。
出于对皇太极的不满,努尔哈赤正式将镶蓝旗交于代善,命其重整镶蓝旗。
这个消息对代善来说,是好事也是坏事,好的方面自然是又掌握了一旗的兵力,坏的方面则是女真缺人啊!
杀的时候挺过瘾,现在才想起来,女真一共才六万多兵力,抛去这几次铁岭之战,在加上昨晚的损失,也就剩五万多人了,现在鼓励生产肯定是来不及了,那兵员该从何来?
努尔哈赤不是不知道这个现实的问题,但困难从来都不是领导想地,不然要你们这些儿子大臣们有什么用?
老爹没有进一步的指示,代善唯有硬着头皮去自己想办法了。
其实兵员的问题固然重要,但努尔哈赤心中想的却是更重要的事,那就是如何应对明朝接下来的反应,准确的说是如何应对叶珣。
宽甸六堡的丢失,无疑成了扎在努尔哈赤心中的一根刺,他相信,接下来叶珣一定会利用这个地方更好地遏制建州的发展,而朝鲜也会跳出来去勾搭叶珣。
朝鲜不足为虑,但是朝鲜的战略资源却对建州的发展很重要,所以必须尽快夺回宽甸六堡。
只是怎么样才能除掉那个小阉贼呢?
想起叶珣那张欠揍的嘴脸,努尔哈赤不由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第169章 重镇
内乱之后,努尔哈赤最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全本小说网,HTTPS://。m;
此前努尔哈赤率领女真大军几乎是每战必胜,战胜之后,必然会掳掠回大量的人口和物资。
如果女真始终把这种战无不胜的态势保持下去,或许就什么都不会发生了。
但因为叶珣的横空出世,让那些被掳掠来的明朝百姓对明军又重新拾回了信心,再加上叶珣为了吸引流民,开出许多惠民政策,以至于百姓们开始纷纷外逃,不再给女真人当奴隶。
一个两个或许还引不起努尔哈赤等人的注意,可随着逃走的人越来越多,并与抓捕的女真军队发生冲突后,努尔哈赤终于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随即努尔哈赤传下旨意,但有逃跑的奴隶,直接杀其全家,看护不严的奴隶主也要跟着受牵连。
努尔哈赤和女真贵族们希望用这种高压血腥的手段震慑住治下百姓,殊不知却也埋下了更大的隐患。
那里有压迫,那里就有反抗,这是千古不变的真理,更何况受压迫的百姓们已经找到了希望。
被百姓们寄以厚望的叶公公最近很忙,事实上他一直都忙,从叶赫城返回来之后,就马不停蹄地前往宽甸六堡视察。
曹文诏一万大军以雷霆之势重夺六堡之后,辽阳的一万两千人马也随之进驻在这里。
叶珣知道,宽甸六堡想要恢复昔日的繁华,不是一天两天能做到的,既然如此,就干脆将这里变成军镇,将士兵的家属迁过来,然后分土地给这些军属。
之前叶珣给流民或是回归百姓开出的是每户四十亩田地,而军属则增加一倍,有阵亡的家属再倍之。
土地是百姓的根,只有让百姓把这里当成家,他们才会安心住下,同时有军队撑腰,他们也会誓死捍卫自己的家园。
骄阳似火,无数明军士兵光着膀子在阳光下劳作着,他们干的活是加高加固宽甸的城墙。
这里原来的女真人杀的杀、跑的跑,而被解救出来的汉人百姓,总不能再逼着他们干活吧,于是在曹文诏的率领下,士兵开始自己动手。
其实在大明的卫所里,很多军户都已经蜕化成农户,现在叶珣虽然让他们重新拿起刀枪,但这点小活对他们来说,却是根本不当回事的。
叶珣到了这里后也没闲着,带着几个临时在沈阳找来的建筑工匠,开始巡视宽甸的城防。
这里原来被称作堡,顾名思义,堡距离城还有很大一段距离,所以在防守方面,必须重新规划。
虽然曹文诏已经开始了这方面的工作,但他自己也知道不是这方面的行家,所以在叶珣到了之后,就跟在叶珣及这群专家身后听取建议,得到好的建议后,立刻就会命手下开工。
忙忙活活一上午的时间很快过去,士兵们也纷纷回到阴凉处休息用餐。
叶珣和曹文诏也没有搞特殊,两人在城墙的一处阴凉地方席地而坐,面前摆着两只大碗,边上一个大号水壶。
不知道的,还以为这也是两个干活的士兵呢。
“公公,上次你让我们不要再喝生水,都喝凉开水,还真别说,闹肚子的弟兄少多了,现在弟兄们都说公公是神仙转世呢!”
无需假装,曹文诏看向叶珣的眼神中写满了敬佩。
“你这家伙,什么时候也学着他们拍马屁了?这可不像你的性格”
叶珣笑着说道,随即接着道:“我已经向陛下请旨,在宽甸六堡建卫所,由你出任卫指挥使一职,不知你觉得如何?”
“咳。。。”
曹文诏正在喝水,听到叶珣这番话后,激动之下,竟然呛着了,一连咳了好一会才止住。
奇袭宽甸六堡成功,曹文诏虽然知道叶珣会奖赏他,却没想到叶珣会把他直接提拔到指挥使的位置上去。
脸红脖子粗地道:“公公,末将从前的官职太小,若贸然登上高位,怕是不符合朝廷的章法啊!”
叶珣知道曹文诏在担心什么,事实上他之前提拔的那些将领,到现在兵部的委任状还没下来。
叶珣虽然可以不在乎这些,但将领们肯定在意,有朝一日他离开辽东,朝廷随时都可以派一个手持印信的将领替换他们,那他们之前的努力岂不全都白费了?
这是个问题,叶珣不知道是兵部张鹤鸣的主意,还是有万历的指示,但这个问题却是必须要尽早解决的。
叶珣打算辽东的局势再稳一些,就回京城一趟,彻底把这件事解决了。
拍了拍曹文诏的肩膀,道:“不要妄自菲薄,你有这个能力,我自信不会看错人,如果我所料不错,努尔哈赤会派兵效仿我们,以袭扰为主诱你出战,军属们即将搬迁过来,所以一味的防守也不是办法,你要适时改变策略,不给女真以可趁之机”
“公公放心,这种袭扰战术是您首创的,女真人玩的都是咱玩剩下的,末将有办法对付他们”
胜不骄、败不馁,叶珣要的就是曹文诏这种稳重又有急智的将领,不然也不会一步就把他推上指挥使的位置。
“卫所新建,构架由你自己搭建,官员将领也都由你任命,其他方面可还有什么困难?”
简单的一句话,就显示了叶珣对曹文诏的绝对信任。
曹文诏心中感动,不过表面却没有表露出来,沉声道:“困难都是暂时的,只要有公公的信任,末将有信心克服所有困难”
叶珣知道曹文诏这么说不过是在宽慰他,别的不说,首先粮草就是个大问题,现在辽东各地的粮食都已经种下,离秋收还有近三个月时间。
虽然还在从江南不断地运粮过来,但远水解不了近渴,必须再找一条供应粮食的渠道。
叶珣没有说破这件事,从怀中掏出一本小册子递了过去,道:“这是我在闲暇时写的一些东西,你看看,然后尽快推广下去”
这是叶珣凭着记忆整理出来的一些急救常识,比如说高温消毒,士兵要保持个人卫生,不喝生水吃生食物等等,粮食不够用,酒精消毒就暂时不能用了。
竟然是叶珣亲自写的,曹文诏顿时如获至宝,不住地道:“公公放心,末将这就派人去办”
两人正说着话,就见一个侍卫快步而来。
“启禀公公,朝鲜光海君派人求见”。。。
第170章 使节
这位光海君是朝鲜第十五位国王,这哥们得说还是很有眼光的,在萨尔浒大战之前就预感到明军会败,所以密令统兵参战的姜弘立出工不出力,能观望最好,见势不好掉头就跑,总之就是要以保存实力为主。全本小说网;HTTPS://щWW。.COm;
事实证明光海君果然没有看错,不过让他没想到的是,尽管他已经秘密修书努尔哈赤,表示会和明朝划清界限,绝不搞阴阳合同,可努尔哈赤在萨尔浒大战之后,还是派兵在朝鲜境内划拉一通。
这些女真兵都跟蝗虫一样,所过之处可谓是寸草不生,光海君求助明朝不成,只好向带兵的阿敏投降,又奉上一大堆金银珠宝后,才算打发走了阿敏。
其实这个时候的朝鲜文武大臣还是比较倾向明朝的,只有光海君一人奴颜屈膝。
光海君到后来已经里外不是人,朝臣要求他抵抗女真,并重新与明朝修好,但他却知道明朝此刻已是自身难保,所以坚决不肯再联系明朝。
可是让光海君没想到的是,一个神奇的太监突然闪亮登场,不但扭转了辽东的局势,而且还隔断了女真直接进攻朝鲜的通道。
这样一来,内忧外患的光海君马上从善如流,派人来与叶珣联络了,也巧,正好叶珣在宽甸六堡视察,所以就碰到了。
叶珣对棒子民族从来没什么好感,不过听说光海君派人来了,却不由得眼前一亮,心说这家伙来的可太是时候了。
来人叫朴鼎吉,是个什么叫承旨的官员,反正叶珣也没打算深入了解朝鲜的官职,也就更不会在乎来的是什么人了。
回到临时住所后,就命人把朴鼎吉叫进来。
叶珣不知道,这个朴鼎吉开始的时候是个典型的反明派,后来见国内亲明势力强大,这边又有叶珣异军突起,就又改变了主意,开始大力主张与明朝联合抗金了。
对待这些朝鲜人,叶珣也无需装什么礼贤下士了,大马金刀地坐在那,看着进来的朴鼎吉,直接道:“光海君胆子不小啊!居然对我大明皇帝陛下的旨意阳奉阴违,今天你来的正好,回去告诉光海君准备退位让闲吧!不然就别怪本公出兵干涉了”
朴鼎吉身材不高,偏瘦,一张大饼子脸,眼睛略有些浮肿,再配上惨白的面孔,一看就知道是个酒色过度的货。
听了叶珣的话,朴鼎吉不由吓了一跳,光海君的心思他当然知道,但这件事属于绝对的机密,不应该传出来啊,却不知叶珣是怎么知道的?
嘴里忙辩解道:“公公何出此言?这一定是有人在中伤我家大王与天朝的感情,还请公公明查”
“明查?本公可没那么多时间,想要证明自己就拿点诚意出来,不然待本公腾出手来,就说什么都没用了”
“对了,你干什么来了?”
朴鼎吉被叶珣东一拳西一脚的说法弄的哭笑不得,再次躬身道:“我家王上听闻公公大败女真,所以特派小臣前来恭贺”
听了朴鼎吉的话,叶珣再次上下打量了他吉眼,疑惑道:“你是空着手来道贺的?你们光海君也太抠门了吧!”
“公公不要误会,礼物是带了一些,如果公公觉得不满意,小臣回去再准备就是”
朴鼎吉从前没少跟明朝官员打交道,那些大明官员那个不是满口仁义道德,对待他们这些籓属国虽有些傲慢,但却从不吝啬,那次去都会弄个盆满钹满的回来?
怎么到了这位叶公公这全变了样?张嘴就要礼物,你是穷疯了吗?
叶珣十分清楚这些藩属国的嘴脸,一大堆不费本钱的好听话送出去,然后就会从那些妄自尊大的皇帝大臣那里骗取大笔赏赐,这种买卖简直比劫道来钱还快。
只可惜他们流年不利,这次碰到属貔貅的叶公公了,貔貅只进不出的优点也一直被叶公公所遵循,并大有发扬光大的趋势。
看着朴鼎吉那张虚伪的面孔,叶珣摸了摸下巴,刚要说话,却猛然感觉自己好像长胡子了,顿时吓了一跳。
太监长胡子,这突破也太大了吧?从前忽略了这件事,看来今后还真的注意了。
见叶珣不说话,朴鼎吉心中更加没底,小心地道:“我家王上其实是有心意要给公公表达的,只是下臣来的匆忙,下次一定给公公带来”
暂时放下胡子的事,叶珣皮笑肉不笑地道:“不用下次了,你现在就回去,告诉光海君给我准备一百万两银子充做军费,如果银子不够,用粮食抵也行”
听叶珣报出的数目,朴鼎吉吓得差点没坐地上,这死太监也太黑了吧?开口就是一百万,你当我们朝鲜是造银子的吗?
刚想开口,却听叶珣又道:“最近女真的日子也很不好过,在你之前,努尔哈赤还曾派人来与本公商量,想要借道去你朝鲜的事,本公虽然不想答应,可觉得女真人民也挺苦的,去你朝鲜搞点粮食财物的,也未尝不可,嗯!这件事还真得考虑考虑”
叶珣说完就直接拿起了茶碗,站在一旁的侍卫见状,忙高喊道:“送客!”
自始至终朴鼎吉连十句话都没说上,就被叶珣赶了出来。
朴鼎吉也是做官的,那还不明白叶珣在说什么,什么努尔哈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