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朝假太监 >

第85部分

明朝假太监-第85部分

小说: 明朝假太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是可能,是一定!

    怎么办?

    叶珣头一次有了无助的感觉,这段时间以来,朝堂上有关他的弹劾就从未断过,而万历之所以还选择支持他,最主要就是女真未灭。

    现在努尔哈赤主动向万历低头,某种程度上已经满足了万历的虚荣心,或许在万历想来,如果不是努尔哈赤要不行了,又怎会低头?所以一个总是给他惹祸的太监,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这一手缓兵之计可谓高明至极,叶珣不是看不起现在大明在辽东的文臣武将,他们真就不是努尔哈赤的对手,说难听点,他们也根本不配,因为努尔哈赤也根本没瞧得上他们。

    辽东的形势可以说正在一天天好转,无需太多时间,只要给叶珣半年,他就有把握让建州发生内乱,到那时,根本不用出动太多兵力,就可以彻底让建州女真无法再翻身。

    可是朝廷会给他那么多时间吗?

    思虑良久,叶珣打算再争取一下,随即提笔以最快的速度给万历写了封密信,然后派人八百里加急送往京城。

    叶珣在信中提醒万历这是努尔哈赤的缓兵之计,不用搭理他,只要再给自己三个月,自己就将彻底击溃女真军队。

    叶珣是真的拼了,只要能让他继续留在辽东,已经不惜主动与女真开战了。

    信送走了,叶珣也无心再关注其他事情,他现在能做的事只有等。

    等待的日子是十分难熬的,叶珣是个闲不住的人,信送走的第二天,他就把孙洞找了过来,然后两人躲进书房,谁也不知道两人在谈什么,反正是一直谈了两个多时辰,孙洞才告辞离去。

    站在庭院中,感受着清风吹拂,向着京城的方向,叶珣不由深深地叹了口气。。。

 第182章 变数

    万历其实也很为难,一个人所处的高度不同,想的问题肯定也不一样。全本小说网,HTTPS://。.COm;

    叶珣着眼在辽东,身处对抗女真的第一线,他当然更了解现场的真实情况,所以他希望万历能再多给他一些时间。

    而万历要考虑的却是整个他朱氏天下,开始的时候,他确实恨不能一天就剿灭努尔哈赤,但这个想法已经逐渐被现实所击碎,通过萨尔浒一战,大明帝国暴露出来的问题可谓是触目惊心,也让万历开始正视努尔哈赤这个敌人,并重新审视自己这个看似庞大的帝国。

    好在叶珣不但为万历找回了颜面,顺带还有万历将要消失的信心,原来我大明并不是打不过女真,只是用人不当而已。

    现在叶珣已经让努尔哈赤扯着白旗来投降,这说明万历没有看错人,不过既然快要天下太平了,一些隐藏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

    通过一些其他渠道的了解,叶珣麾下已有不下十几万大明目前最精锐的军队,听说更有无数辽民甘愿为他效命,而草原上的蒙古部族,也是唯叶珣之命是从,说严重些,叶珣现在怕是能调动几十万大军。

    这个情况可就有点敏感了,既然能调动这么多军队,为何迟迟不灭了女真?难道是想学李成梁养匪自重?

    起初万历的想法没这么复杂,是宫中几个宫女太监在闲谈时无意中提到了这件事,才让他有了这个想法的。

    猜忌就像一颗有毒的种子,一旦在人的心中生根,就会慢慢发芽,再加上朝中对叶珣的各种弹劾,让万历终于起了调叶珣回来的心思。

    叶珣立的功劳已经够多,是不是该歇歇,把功劳分给别人一些了?

    其实让万历对叶珣心有不满的还有另外一件事,那就是福王给叶珣写信的事。

    万历相信,以叶珣的精明,不会不知道是自己授意福王接近他的,可这小奴才竟然对自己最疼爱的儿子不屑一顾,这小奴才的胆子也太大了吧?真以为辽东缺了他就不行吗?

    过河拆桥,一贯是当权者的拿手好戏,而且万历隐身幕后这么多年,得罪人的事从来都是不露面的。

    想好之后,当即命人传旨,传方从哲觐见。

    调叶珣回来好办,一道圣旨即可,但谁去接替叶珣,却不得不慎重考虑了。

    如今大明京城可谓是颂歌一片,歌颂的主人公当然是英明神武的万历皇帝了,就是那些御史言官们都出奇地没有跳出来喷万历,转而力主接受努尔哈赤的投降。

    天朝上国嘛!当然要有天朝的胸襟,而女真不过一蛮邦小族,赏他几根骨头,就够他啃的了,何须再劳民伤财地出动大军?

    于是朝臣们纷纷上奏,请万历接受女真的投降,并重新册封努尔哈赤。

    所有的奏折第一个要送的当然是内阁,而内阁却依然还是方从哲老哥一个。

    方从哲虽然年岁已高,却还没有老糊涂,他一眼就看出了努尔哈赤的缓兵之计,只是他也知道,这事不是他能说了算的,什么决定最后还得由万历拍板。

    方从哲心中也不无感叹,叶珣这小子实在太能得罪人了,这个时候,满朝居然没有一个为他说话的。

    其实不是没有,只是目前还没有露面而已。

    听到万历传见,方从哲长叹一声,这个黑锅怕是又要由他来背了。

    强打精神来到万历的御书房,见礼以毕,还没等他开口,万历就先道:“阁老以为谁可接替叶珣?”

    果然不出所料,这件事关乎将士生死国家荣辱,方从哲可不想成为千古罪人。

    摇了摇头,道:“微臣愚见,此时还不宜撤换叶珣,待。。。”

    话未说完就被万历不悦的声音打断了。

    “朕心意已决,崔文升为辽东镇守,拟旨吧!”

    方从哲的回护,更坚定了万历召回叶珣的决心,而之所以派崔文升去,是因为万历知道崔文升与叶珣不和。

    一朝君主、一朝臣,那个新上任的主帅不会使用自己的嫡系?

    崔文升虽没什么大本事,却是个听话的狗腿子,只要让他逐步裁撤掉叶珣的嫡系,就可逐渐消除叶珣对辽东的影响,至于战事方面,则必须完全听从辽东经略袁应泰的安排。

    万历同时还会给袁应泰下旨,让他配合崔文升的清洗。

    要么不做,做就做彻底,这就是万历的做事风格。

    在方从哲想来,叶珣应该是触怒万历了,其实这不过是万历的一种帝王手段而已。

    至于叶珣回京之后如何安排,万历却还没想好,原来是想让叶珣进司礼监的,但一来他太年轻,二来他把郑贵妃得罪的太狠,再有就是这小子揣着明白装糊涂。。。

    林林总总的一大堆,万历甚至突然有种想法,或许这小叶子是该死了。

    方从哲有他的为官之道,就是从不违逆万历,哪怕是万历不对,也不会开口劝解的。

    但当老方走出御书房的时候,却突然有种极度疲乏的感觉。

    或许自己也该告老了。。。

    圣旨同样以八百里加急的方式送往辽阳经略司,而不是叶珣在沈阳的镇守府衙。

    这时代比马还快的送信方式就是鹰信,所以在万历的八百里加急还在路上的时候,努尔哈赤已经知道了万历的决定。

    “哈哈。。。”

    整个大殿都是努尔哈赤猖狂的笑声,这口闷气憋在心里,实在是憋的太久了。

    只要叶珣小贼离开辽东,辽东还有何人是他的对手?

    崔文升是个什么东西?袁应泰行吗?

    努尔哈赤不由撇了撇嘴,垃圾一样的文官,也配做我努尔哈赤的对手?

    兴奋之余,努尔哈赤命人把皇太极叫了过来,女真大军憋闷太久,必须要有一场酣畅淋漓的胜仗了。

    皇太极来了之后,当看完那封鹰信,狂喜之色也是溢于言表。

    “恭喜父汗,大事可成,儿臣的意思是先打叶赫,这样就不会引起万历的警惕”

    努尔哈赤摇了摇头,道:“叶赫不急,宽甸六堡才是最为重要之处,现如今辽东皆是阉贼提拔起来的将领,他这一走,肯定会让那些人失去斗志,我军必可一战夺之”

    皇太极点点头,却也不无担心地道:“万一明朝皇帝再把叶珣派回来呢?”

    听了儿子的话,努尔哈赤讥笑一声,道:“人家是天朝皇帝,怎么会犯错?”

    话不说不透,努尔哈赤这么一点拨,皇太极顿时明白过来,躬身施礼道:“父汗英明,儿臣这就去准备”

    努尔哈赤点点头,道:“注意保密,同时还要密切关注阉贼的行踪”

    “儿臣明白,儿臣告退”。。。

 第183章 旨意

    叶珣面前放着一个酒壶和两个酒杯,此外再无一物,在他对面坐的却是辽东经略袁应泰。(全本小说网,https://。)

    袁应泰的脸色也有些沉重,可以说他也很不理解皇帝为什么会下这样的旨意?

    他不是昏官,来到辽东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从开始对叶珣不满,到逐渐认可叶珣的所作所为,他知道,辽东能有今天,叶珣功不可没,而如今辽东整处在一个稳中有升的阶段,正需要好好加以巩固,可皇帝却不知吃错了什么药,竟要把叶珣调回去,这不是要让辽东的大好局面毁于一旦吗?

    “公公不要急着走,本官已经向陛下写了奏折,奏请陛下将公公继续留在辽东,即便要调公公回去,也不应该是现在”

    叶珣的表情很平静,这些天他有过愤怒、有过不甘,但更多的还是无奈,这是个君权至上的时代,皇帝的话就是法律,没有人可以违抗。

    可以说他已经想开了,让他放不下的唯有辽东的军民,近半年的时间,已经让他和这里的军民结下深厚的情谊,好日子才刚刚开始,他却不得不走了。

    淡然一笑道:“不用了,袁大人此举,只会让陛下更忌我”

    “可是。。。”

    袁应泰还想说什么,却被叶珣挥手打断了,只听叶珣继续道:“我要送给袁大人一场天大的功劳,以此来换取袁大人一个承诺”

    袁应泰也非常人,叶珣就是不说,他也知道叶珣想让他承诺什么。

    沉声道:“能打的军队都是你带出来的,你尽可放心,于公于私,本官都不会自毁长城的”

    叶珣笑了,是发自内心的笑。

    奋、勇、忠、诚四大营,加上尖刀营和敢字营,都是他从铁岭带出来的,军官也是他任命的,到现在兵部还没有给那些军官下正式的任命状,可以想见,一旦他离开,兵部肯定会委派新的军官,新上任的镇守太监也会清洗他们。

    这些都是辽东的希望,也是未来新军的种子,叶珣不能任由别人毁掉他们。

    而听了袁应泰的话,叶珣才算放下心来,在没有辽东巡抚的掣肘下,辽东经略是辽东军政一把手,新来的镇守太监根本斗不过他。

    脸色一整,道:“若我所料不差,知道我离开的消息后,努尔哈赤必然兴兵夺取宽甸六堡,所以我会半路返回,在宽甸迎击女真军队,此战若胜,必可大伤女真元气,使其短时间内再无力进犯我辽东”

    “这场大战由我来指挥,但必须要让朝廷知道仗是你打的”

    叶珣说完,就目光炯炯地望着袁应泰,他相信袁应泰能明白他的苦心。

    果然,片刻后,袁应泰苦笑一声,道:“从前我一直认为公公是个桀骜自私又有野心的人,现在才知公公的胸襟谋略,既然公公已经安排好,我就冒领这份功劳吧!”

    顿了一下,又道:“公公要走的消息已经传出去,怕是军民都舍不得让公公走啊!”

    听了袁应泰的话,叶珣也沉默下去。

    这里是叶珣的书房,而外面厅堂中已经聚集了几乎所有他提拔起来的将领。

    叶珣知道,这些人不是来告别的,心中虽有不舍,但有些事还是必须要面对的。

    这种场面,袁应泰显然不能参加,不然很有可能被那些愤怒的将领生吞活剥了,所以说完话后,直接就起身告辞离开了。

    叶珣又坐了片刻才起身,刚来到院中,就见程瑜一身青衣小帽站在院中,他的表情也很平静,没有一丝愤懑和不甘。

    朋友相交,贵在知心,彼此一笑,千言万语已尽在不言中。

    “程兄打算去那里?”

    “回家,等!”

    叶珣点点头,却没有再说什么,直接从程瑜身边走了过去。

    看着叶珣的背影,程瑜深深地一躬到地,然后转身出了府衙,上了外面停靠的马车,随即扬鞭而去。

    此时叶珣府衙的大堂上已经吵翻了天,都是叶珣一手带出来的,还想着跟叶珣荣华富贵呢,现在叶珣却要撇下他们回京了,事情来的太突然,让他们如何接受得了?

    待叶珣刚一踏入大堂,所有人就都围了上来。

    “公公,你不能抛下我们啊!”

    “就是啊公公,您不能走,辽东不能没有你。。。”

    一声声呼唤,都是叶珣最熟悉的声音,放眼望去,张起、韩林儿、阿勒坦、曹变蛟、祁秉忠等等。

    这世上有一种感情,叫战友之情,那是男人间任何感情都无法比拟的。

    叶珣同这些人相处的时间虽短,却是在战场上摸爬滚打厮杀出来的感情,他们舍不得叶珣走,叶珣又何尝愿意离开?

    叶珣在听袁应泰宣读完圣旨后,甚至都想过扯旗造反,可他知道那种行为是最为不智的,首先在道义上就站不住,另外不管他成功与否,最遭罪的还是辽东军民。

    叶珣不能为了一己之私,就搭上无数汉人百姓的身家性命,那样他就会成为一个遗臭万年的千古罪人。

    叶珣有时候是挺阴险,但也要分对谁。

    “都给老子住口!吵吵嚷嚷的成什么样子?是不是以为老子走了,就管不着你们了?”

    被叶珣这么一骂,所有人顿时都老实下来,却见阿勒坦站出来,大声道:“如果公公真的要走,就去我们草原吧!省得回去受那狗皇帝的鸟气”

    “大胆!来人,把他给我拿下,推出去打二十棍子”

    叶珣真有点怒了,这种话能乱说吗?以后还想不想在军中混了。

    曹变蛟也跳了出来,叫道:“要打连我一起打,反正公公若走,老子就不干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