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朝假太监 >

第94部分

明朝假太监-第94部分

小说: 明朝假太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像干坏事的人,总是爱搞一些阴暗的氛围,似乎不如此不足以显示他们干的是缺德事一般。

    魏朝把知道的都已经告诉许显纯了,他掌控东厂的时间还短,而且他知道论起潜势力,东厂还得称呼锦衣卫一声大哥,所以他希望许显纯能想出个办法,不让叶珣把西厂开起来。

    京城也如同一块大蛋糕,有油水的地方,基本都被锦衣卫和东厂瓜分了,如果再来个西厂,就等于是在跟他们抢食了。

    而且叶珣的手段摆在那呢,假以时日,恐怕东厂和锦衣卫都要看着西厂的脸色过活了。

    乍听到这个消息,许显纯也很吃惊,按理说有东厂和锦衣卫在,已经完全能完成皇帝鹰犬所担负的职责了,却不知皇帝为何还要重开西厂。

    不过许显纯毕竟不是第一天混在万历身边了,微一琢磨就明白过来,以叶珣的功绩,进司礼监太年轻,总凉着也不是那么回事,所以干脆就整个西厂给他玩,权当是安抚他了。

    想明白之后,许显纯立刻就打了退堂鼓,刚跟叶珣缓和些,他可不想因为这事彻底跟叶珣闹掰,况且他也相信,魏朝根本不是叶珣对手,所以还是别跟着参和为妙。

    明白归明白,魏朝也是个实权派,也是不能得罪地。

    沉吟片刻,才道:“按照魏公公的说法,陛下什么都让叶公公自己弄,怕是他一时半会也弄不起来吧?况且大臣们也不会答应啊!”

    说到大臣,许显纯忽地拍了拍脑袋,道:“魏公公啊!这种事何须我们出头,只要让朝臣知道,他们自会拼命反对了,你我只需看热闹即是”

    听了许显纯的话,魏朝也反应过来,可不是吗,那些文官们天天吃饱了没事干,不就是爱操心内廷的那点事吗!而且这样即不用担心皇帝生气,更无须担心会因此得罪叶珣了。

    点头笑道:“还是许都督有办法,杂家回头就命人去做这件事”

    说到这又压低声音道:“杂家刚收到消息,郑国舅正在暗中网罗高手,目标应该是叶珣,我们也要多注意些,别让那些人在天子脚下惹出别的事端来”

    许显纯皱了皱眉头,其实关于这件事,他也听到一些风声,只是一来没有证据,二来叶珣若死,好像对他也没什么坏处。

    转头望去,却见魏朝的眼中闪烁着狡黠的光芒,顿时明白过来,这死太监是在试探老子啊!

    当即道:“无凭无据的不好乱说,若此事是真就应当提醒叶公公多小心了”

    看着许显纯一脸凛然之色,魏朝不由撇了撇嘴,心说装什么装?当爷们不知道你什么人吗?

    两人说话的地方是在魏朝的办公房,侍候的小太监早就被赶走了,两人并不知道,在窗外的阴影中,正站着一个无声而笑的人,赫然就是还未展露头角的大太监、魏忠贤。

    叶珣今天本来是万事皆顺的,唯独到了兵部被吃了闭门羹,张鹤鸣竟连门都没让他进,理由是尚书大人不在,别人不管事。

    叶珣十分清楚张鹤鸣的心思,所以也不生气,带着女扮男装的红袖等了一会后,就直接回府了。

    倒是把红袖气的够呛,直接就要下毒毒死张鹤鸣,却把叶珣吓得不轻,这里是大明皇城,可不能由着性子来,若是看谁不顺眼就下毒,估计他也快混到头了。

    不过叶珣的为人跟红袖也有异曲同工之处,就是从不按套路出牌。

    吃过晚饭后,叶珣将红袖叫到书房,然后直接问道:“给我弄一些你们的佛像或是标语传单什么的,我有用”

    红袖白了叶珣一眼,道:“又冒什么坏水了?”

    说话间,却如变戏法一般,从怀中掏出几副写着无生老母转世当主彼世界什么的条幅。

    叶珣见状也不由笑了,这妖女快赶上自己肚子里的蛔虫了,自己想什么她都能猜出来。

    却听红袖又道:“白天你也说了,他是一部尚书,如果我们强行栽赃的话,怕是会起反作用,我们应该从他的家人下手,找到他的弱点,然后一击而中”

    叶珣发现红袖的头脑有时候确实很精明,有时候又比较幼稚,真搞不懂什么时候才是真正的她。

    沉吟片刻道:“我回京城的时间尚短,很多事情还不了解,你可有什么具体的情报?”

    红袖摇了摇头道:“我到京城的时间也不长,而且我跟你走了之后,以徐鸿儒的为人,那处据点怕是已经毁了,就是想找点什么有价值的东西,估计也是没可能的”

    叶珣相信红袖说的是真的,这也是他为什么没有回头去找徐鸿儒的原因。

    点头道:“那就先容老贼逍遥几天,回头再收拾他”

    叶珣跟张鹤鸣算得上是新仇旧恨了,如果这家伙还要跟他对着干的话,只有将其彻底毁掉了。

    接下来几天,叶珣没有再去找张鹤鸣,每天不是监造西厂的各项建设,就是亲自训练那一千士兵。

    叶珣的这种反常举动,倒把列开架子等着跟叶珣掐架的张鹤鸣弄得好生郁闷,心说你叶珣就这么点本事啊!还以为你有多厉害呢!

    叶珣虽然没什么特别的举动,朝堂上却悄然刮起了一阵反对重开西厂的不正之风。

    这件先是在一些大臣中悄悄流传,再然后就是有人去了叶珣那里实地调查。

    叶珣那虽然还没挂牌,但那副热火朝天的景象,却无不告诉所有人,这里将要有大事要发生。

    综合这些情报,立刻就有御史写了奏折递进内阁。

    方从哲是知道这件事的,而且他历来支持叶珣,所以对这种奏折根本就不予理睬。

    内阁的这种态度,顿时激起了御史言官们的斗志,纷纷写奏折揭发此事的同时,顺带连方从哲也给骂了。

    老方同志是个久经考验的老同志,对这种骂战经历多了,所以依旧是该干什么就干什么。

    有道是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方从哲可以不在乎别人的骂声,却没想到已经有人把主意打到了他的家人身上。。。

 第202章 开张(第四更)

    在朝堂上的一片口水中,由万历亲笔提名的大明西辑事厂终于挂牌成立了。(全本小说网,https://。)

    西厂占地三十余亩,周围是丈许高的围墙,朱红色的大门两侧是一对威武的石狮,二十名带刀番子昂然分立左右,透过敞开的大门,是一道只写着“忠”字的照壁。

    转过照壁,是西厂巨大的广场,院子中没有过多的摆设,各色旗帜在两侧飘扬,旗帜后面是成排的士兵营房,正中间则是西厂的办公之处。

    宽敞的厅堂,巨幅猛虎下山图矗立在帅案后面,显得格外庄严肃穆。

    西厂开张,硬是没有一个朝臣过来道贺,就连许显纯和孙纶算是跟叶珣不错的,也只是送了些贺礼,却连面都没有露。

    而西厂的倡导者,张维贤这个老狐狸,也同样没有露面,不过他虽没露面,却还是在西厂挂牌的前三天,将一千士兵的制式武器配齐了。

    尽管如此,叶珣却毫不领情,这些都是他应得的,凭什么要感谢?

    而另一个送贺礼的人则属不能见光之列了,他就是福王朱常洵。

    各地藩王不得结交朝臣,这是大明祖制,所以尽管万历纵容,朱常洵送礼的使者也同样跟做贼似的,将礼物送到之后就急匆匆地走了。

    对于西厂挂牌第一天的冷清,叶珣仿若未觉,直接就下了第一道命令,缉拿白莲教徒。

    胡久成他们尽管很上心,但白莲教在京城走的都是上层路线,普通的信徒几乎没有,所以根本就查不出什么有价值的线索。

    不过不要紧,叶珣虽然要以打击白莲教为西厂树名,但第一个目标却是张鹤鸣。

    随着叶珣的命令发出,几十名如狼似虎的西厂番子,当街就将一个商人模样的人逮捕。

    这个商人并不是张鹤鸣的家人,而是他儿子小妾家的亲戚。

    叶珣深谙斗争之道,就是绝不直接向目标下手,直到所有证据链完整之后,才会向敌人发出致命一击。

    随着这名商人的被抓,西厂抓捕白莲教的事情,也开始在京城蔓延。

    白莲教的事一出,几乎是满朝皆哑,谁敢在这个时候说话?之前因为阻挠西厂重开,这些大臣们可是没少辱骂叶珣和方从哲,现在叶珣若是打着打击白莲教的幌子报复他们,保不齐谁就会遭殃。

    锦衣卫的诏狱恶名昭著,谁敢说西厂的诏狱不会跟锦衣卫诏狱一样?几番大刑下来,谁能扛住啊!

    大臣们熄火了,张鹤鸣的儿子还没等找上门来,上次叶珣回京时,方家的那个老家人却先找来了。

    对于这个老家人的到来,叶珣感到十分意外,忙命人将老家人让了进来。

    老家人进来向叶珣施礼后,不待叶珣发问,就主动掏出一封信递了过来,然后道:“我家老爷不便出面,所以请叶公公帮忙详查”

    叶珣疑惑地打开信,只看了两眼就皱起眉头,却原来是方从哲的长子方世鸿摊上了人命,被刑部抓了。

    自己的儿子自己知道,方从哲根本不信儿子会杀人,但他身为当朝阁老,无法亲身参与调查,所以就求到叶珣头上,希望叶珣帮忙还他儿子清白。

    方从哲的帮是必须得帮的,因为叶珣还欠老方人情呢。

    叶珣就是个善搞阴谋的人,从这件事上,他也嗅到了阴谋的味道。

    醉翁之意不在酒,这些人的目标应该是方从哲,可方老头平时只关心朝政,很少得罪人,是什么人要对付他?

    这个问题可有点复杂了,毕竟叶珣对官场上的事还不是很了解,而且方从哲为官这么多年,谁敢保证他真的没得罪过人。

    “你家公子怎么会惹上官司的?”

    既然要帮忙,一些基本情况还是要了解的。

    “顺天府的差役说我家公子在酒楼与人争风,遂将人杀死”

    老家人显然知道的也不是很多,说完就眼巴巴地望着叶珣,想来是把希望都寄托在叶珣身上了。

    叶珣倒是有些明白了,这位方大公子恐怕是在青楼与人争风吃醋,才失手伤人的,至于那个人为什么会死,这却不好说了。

    沉吟片刻,忽地招手将阔木尔叫了过来,笑道:“好久没跟人打架了吧?”

    阔木尔一愣,事实上阔木尔生性憨厚,还真的很少惹事,现在听叶珣这么说,还以为自己什么地方做错了,刚要辩解,却被叶珣摆手打住了。

    “你拿着我的条子去刑部,就说我要看方公子的卷宗,他们肯定不会给你看的,甚至还会出言讥讽你,你知道该怎么做吧?”

    阔木尔虽然憨直,却不傻,听了叶珣的话后,那还不明白叶珣要他去干什么,当即答应一声,随即出去喊了十几个兄弟直奔刑部而去。

    没错,叶珣就是要阔木尔去惹事的,只有这样才能让别人知道他要替方从哲出头,而知道了叶珣要插手后,那些人也肯定会投鼠忌器,当然,也不排除狗急跳墙的可能,如果是那样的话,就更给了叶珣插手的机会和理由。

    让老家人回去等消息后,叶珣把胡久成叫了过来。

    叶珣的银子是不少,但养军队是最费银子的,所以不能只出不进,之前王家的商路虽然是很好的一条来钱道,但随着支出的日益加大,单凭那些已经无法满足叶珣的需要了。

    王家这条线,一直都是胡久成负责的,所以叶珣打算让他琢磨一下,再多开辟几条商路。

    听了叶珣的话后,胡久成沉默片刻,才道:“其实有一条商路是最赚钱的,只是公公怕也无法完成”

    “哦!是什么?”

    叶珣一听就来了兴趣,只要能弄到银子,还有他不敢干的事吗?

    胡久成盯着叶珣缓缓道:“海运!”

    一听这个词,叶珣的眉头顿时皱了起来,他知道,禁海令是朱元璋提出来的,后来虽有松动,但总体来说还是在禁海的。

    但叶珣也知道,在江浙一带,禁海令已经明存实亡,很多还是朝中大臣的亲眷在组织这个行当,然后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就在朝堂上大肆宣扬不能违背祖制什么的,这样的结果就是,这些官员越来越富,朝廷却越来越穷,到最后连银子都快拿不出来了。

    这是条好商路,但得慢慢来。

    转了个话题道:“山西那几家可有什么消息?”

    叶珣指的是山西那几家跟王登库一样,一直在往建州倒腾东西的晋商。。。

 第203章 动手(第五更)

    就在叶珣与胡久成商量怎么弄钱的时候,刑部门外已经打成一团。(全本小说网,https://。)

    阔木尔即然是成心来找事的,当然要把莽汉的角色扮演好,到了刑部门外,直接就让守门的兵丁去拿方世鸿的卷宗。

    刑部守门的兵丁还从没遇到过这种事,顿时就哄笑起来,尤其是当阔木尔亮出西厂和叶珣的招牌后,这几个士兵更加不知死活地说叶珣是什么东西,西厂又是什么东西。

    这下可给阔木尔找到动手的理由了,当即冲上去,一拳就打掉了为首士兵的满口大黄牙。

    阔木尔都动手了,身后那十几个早得过嘱咐的西厂番子们,顿时也跟着冲了过来,片刻间就将刑部门外值哨的几个士兵打翻在地。

    赶巧有一队五城兵马司的城管路过,本来是要上来询问情况的,结果也被阔木尔不分青红皂白地放倒了几个,这一下可捅了马蜂窝,几十个五城兵马司的城管眼见伙伴挨打,立刻也跟着加入战团。

    几个人的殴斗,转眼间就变成了打群架,而对方人数多,阔木尔他们开始边打边退,并有意将这伙人引向人更多的地方。

    这时候刑部尚书李志已经得到消息跑了出来,一见外面的情况,顿时又惊又怒,这伙人的胆子也太大了吧!竟然都打到刑部门口了,真把大明刑法视若无物了。

    可当李志问明那伙人是西厂叶珣手下以及来的目的后,竟奇迹般地压下了怒火,转身回到刑部院里,一面派人去向五城兵马司求援,一面派人以最快速度将消息报告给左都御史胡嘉栋和兵部尚书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