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锦绣大明 >

第247部分

锦绣大明-第247部分

小说: 锦绣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被他这么一问,江浩顿时就有些不知该如何作答了。其实在他这种人心目中,那些将士的生死根本算不得什么。但他看得出来,杨震却很看重这事,所以为了不刺激对方,他只能沉默以对。

    “你知道吗?在从鞑子刀口下逃生的那一刻,我就对自己发过誓,只要我不死,这比帐我一定要向那些凶手讨还。现在,其中一个凶手已经落在了我的手里,”杨震说着看了一眼不远处那个如行尸走肉一般的脑毛大——他因为察哈尔部的败亡,早已没了之前的模样,看上去了无生气——然后才用森然的语气道:“而你们那些世家作为真正的罪魁祸首,你觉着我会放过他们吗?”

    被他的眼神以及语气一吓,姜浩不禁打了个寒噤,但他还是勉强道:“可你也应该知道,你想报复的人势力太大,你未必能得逞。你为何要如此死心眼呢?”

    “这是我自己的选择,与你无关。”杨震在说了这番话后,刚才生起的一丝犹豫又已不见:“而且别看你们李家势力庞大,似乎不是我这样的人能轻易招惹的,但我告诉你,总有一日,我会让他们知道我杨震并不是他们眼中那么好对付。”说完这句近似于宣战的话后,杨震把手上最后一点饼子吞下肚,然后大声道:“都上马,继续赶路。这天气是越发恶劣了,我们得赶紧回到大明地界才是。”

    他们的对话身边众人其实都听在了耳里。之前,当姜浩说那番带有威胁的话时,众人也不觉有些被他说动了,毕竟他们也有家人朋友,虽然不知那李家什么的有多可怕,但从他们能交通外族,还与官场如此熟悉就可看出他们手眼通天,若是真与之为敌,确实很不明智。但在杨震那番反驳的话后,他们又觉着他所说的不错,那么多兄弟不能白死,他们可是为了掩护自己而战死的,自己怎能不想着为他们讨回公道呢?

    所以当听到杨震这一声招呼后,几人当即大声答应,随即利索地跳上马去,竟看不出半点疲惫的感觉来。

    杨震看到他们的模样,脸上也露出了一丝笑容来,同时心里也转起了念头:“我确实该改变一下既定方针了。”

    别看杨震回绝对方时显得很是干脆,其实他心里也有着自己的盘算。就这么直接去和几大家族以及刘应箕等人对质,实在很不可行,这只会让自己陷于彻底的绝地。

    这时,他就不禁想起了在从杭州去北京之前,和洛悦颍的一番对话。当时他就曾向她保证过,自己绝不会做像于谦那样一心只为江山社稷谋而不虑自身安危的所谓忠臣。

    在这件事上,为朝廷把这些蠹虫给挖出来固然很重要,可保障自身的安全与利益也同样重要。至少在现在,自己还无法做到两者兼顾,那就该想想怎么在保证自身安全之余,再给这些家伙以足够大的打击,为死去的兄弟们出口恶气吧。

    这个姜浩他是绝对不会放的,这是能置那些世家于绝地的底牌。至于这个脑毛大嘛……

    在接下来的一路南行中,杨震的心里构思了无数念头,想着在回到大同后自己该如何行事。是公然露面,还是躲在暗处行事,又或是直接带了人回去北京,通过朝廷来对付他们?

    众人并没有迷失方向,在又经过数日跋涉后,他们终于终于穿出广袤的蒙古草原,看到了熟悉的明朝堡寨时。此时,杨震心里已有了一个决定。他觉着,这或许是对自己最有利,也最能叫那些世家付出足够的代价的方法。

    在确信大家已安全后,杨震停下了马来,对胡戈以及向鹰道:“你二人带着姜浩回去京城,找个隐蔽的所在先藏起来,直到我安全回来。若我没能回京,你们把他送去张居正府上,并把一切都告诉他。”虽然他一心想着对付张居正,但若说朝中还有什么人是他觉着能对付得了山西这里的豪族的,那也只有张居正。

    “大人……你这是?”胡戈闻言便是一惊,就是一向冷漠的向鹰也面色一紧。虽然他没有把话说完,但意思已很明显,杨震这不是想要保他才将他支回北京去的吗?

    杨震此时没有跟他们细说自己用意的心思,只是道:“你们此行关系到我之生死,所以一定要把事情半妥当了。这是我的军令,明白没有?”

    见他都这么说了,两人自不敢再有异议。随即,七人分为两拨,四人入大同,三人向东而去……(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三百八十八章 重回大同(上)

    (全本小说网,。)

    堂外是漫天的飞雪,寒风刺骨。可一门之隔的堂内,却是暖融融的,上好的无烟金丝碳在兽炉里合着龙涎香慢慢熏烤,将热量充斥了整间屋子,还使得淡淡的清香也满溢屋中。

    大同巡抚刘应箕只着一袭轻袍,很是闲适地站在长案之后,正端详着自己刚刚写就的一幅字。那是一首唐人刘长卿所写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虽然直到现在叛军也尚未被彻底剿灭,聂飞及其他几路乱军都躲进了易于藏匿的太行山中,但刘应箕这些日子来却没了之前的急迫感了。

    反正这罪名是免不了的,但在把钟裕这个钦差拿捏住后,他也不怕会在此事上担太大的责任。既然如此,那何不放开心怀,好好享受一下生活呢?

    虽然以刘巡抚如今的身份,实在难以和这诗中所描述的生活联系起来,但看着那漫天飞舞的大雪,他就不觉想到了最后那句风雪夜归人,也很享受这种寂静的氛围,于是便写了这么一幅字来。

    刘应箕作为进士出身的官员,自然写得一手好字,而在闲适的心情下,这一幅字还大大地超出了他以往的表现,尤其是那最后的一个人字,虽然只是一撇一捺,很是简单,却给他一种从纸上跳将出来的灵动来。

    这幅刚写就的字看得刘应箕连连点头,脸上还挂上了淡淡的笑容:“唔,我平生所书,当以这一幅为最佳。看来得送去装裱一下,也好流传给子孙后代。”想到这儿,他又提起笔来,在诗后续写题跋,再写上自己的姓名与日期。

    可就在他写上自己的姓名,还在写万历二字时,门就被人敲响了。这打扰让他的眉头不觉轻轻一皱:“最近不是没什么要务吗?怎么还有人来打扰我?”虽然心里有些不快,他还是答应了一声:“进来吧。”不过手上的动作却没有停。

    “大人……”进门来的,是他的一个亲信下人,一见刘应箕头也不抬地自顾继续写着字,到了嘴边的话便是一停。

    “有什么话就说,别吞吞吐吐的。”刘应箕抬眼看了他一下,颇有威严地道。

    “是!刚才外面有人急急来报,说是……”说着他又顿了一下,但在看了自家大人一眼后,还是把话说了出来:“那钦差副使,锦衣卫千户杨震回来了,现在正往钦差行辕那边去呢!”

    “什么?”刘应箕闻言身子陡然就是一震,手上蘸满了墨汁的笔也跟着一抖,一大滴墨就随之滴落,落在那幅字上,瞬间就使这幅让他颇为满意,打算着留给后人的字给毁于一旦。但此刻的刘巡抚根本就没心思去心疼这幅字了,难以置信和深深的忧虑同时充满了他的胸臆。

    其实在经过这段时间的了解后,刘应箕已知道在钦差队伍里,杨震才是那个更难应付的家伙,而且钟裕还受了他不小的影响。本来想着既然已借蒙人之手将他铲除也就没什么需要担心的了,可没想到,此人的命竟如此之大,这都过了好几个月了,所有人都以为他必死无疑了,他居然就又回来了?

    “真是祸害遗千年哪!”在恨恨地道了这么一句后,刘应箕便把笔一丢,吩咐道:“来人,给本官更衣。”

    虽然外面天寒地冻,还下着不小的雪,但他却不能不遭这罪,去附近的钦差行辕见见杨震了。不然他还真担心这个家伙会在那边搞出什么幺蛾子来,虽然他相信如今的钟裕已不再是威胁,但小心才能驶得万年船哪。

    就当刘应箕急匆匆要过来时,在钦差行辕这儿,已起了一些变故,而引发这变故的,自然就是才刚进城的杨震几人了。

    其实在进入大同城时,杨震就与守门的军卒间有过一次矛盾。虽然大同并不禁止蒙人进出,但像他们这样看着很是狼狈的蒙人打扮之人还是引起了守卒的疑心,顿时就有不少人将他们给围了起来。

    好在夏凯亮出了一直带着的锦衣卫腰牌,才吓退了这几名小卒。而后,杨震他们便从这些人口中打听到了钦差并未离开此地,并且早已从华严寺搬出,进驻到了官府为他们准备的行辕之中。不过同时这也暴露了他们身份,让人早早地就赶去巡抚衙门报了信。

    不过对此杨震并不怎么放在心里,反正自己回来的消息他们总会知道的,而且他也希望他们知道自己回来了,并有了跟他们叫板的筹码。

    现在他觉着当务之急还是去见见钟裕,看这位钦差大人在经历了之前的变故后会是个什么态度,看情况,他的日子应该很不好过哪。

    主意既定,杨震便让格勒黑押着早已没有多少精气神的脑毛大去不起眼的小客栈中投宿,而他则和夏凯一道直奔着钦差行辕而去。

    在穿过整个大同城,从北走到南后,杨震才来到了之前也曾到过几次的钦差行辕之外。不想他们才一靠近,就被守在内外的兵士察觉有异,警惕的他们当时就迎了上来,沉声喝问道:“你们是什么人,钦差行辕不得随意靠近!”说话间,还有几名军士端起了长枪,戒心十足地对准了他们。

    杨震只一眼,就瞧出他们并不是从京城跟来的那些京营钦差卫队之人,心下便也有了一个判断:“看来钟大人果然处境不妙,应该是被他们给软禁了吧。”想到这儿,他脸上便挂上了一丝冷笑。

    见这个穿着邋遢,打扮怪异的家伙竟还露出这等诡异的笑容,这些军卒就更是认定他不怀好意了。当即,就有人逼上一步,拿枪尖对准了杨震的胸口:“最后再警告一次,若你们再不退走,就格杀勿论了!”

    “怎么?钦差行辕连靠都不能靠近了吗?钦差大人不是为民做主的吗,我们不远千里而来,怎么就不能见他一面?”杨震调侃地问了一句。

    “你废什么话,一个贱民也想见钦差,做你的梦去吧!”那为首的兵卒啐了一口唾沫,随后又恶狠狠地举起了手中钢刀,一副就要劈过来的模样。

    杨震叹了口气,给夏凯打了个眼色。夏凯会意地一点头,这才拿出腰牌来在几名军士面前一晃:“瞧仔细了,我们是锦衣卫的人,这位乃是钦差副使杨大人,你们竟敢阻拦我们见钟大人,真是好大的胆子!”

    众军卒听他们报出身份,都是一怔,随即脸上便现出了异样的表情来。他们自然也是知道杨震是什么人,以及他之前的遭遇的。可没想到这位居然没死,还跑了回来,这下他们可就不知该怎么处置才好了。

    这里的所有人都不认为这是有人冒充顶替,虽然他们没有见过锦衣卫的腰牌,但这天下间还没有人胆大到冒充锦衣卫,冒充钦差使者。

    见他们已确信了自己身份,杨震便欲继续朝里走,不想几名兵卒却还是挡在了他的面前,一副不放他进去的架势。

    “怎么,到现在你们还怀疑我?那不如这样,你们可以进去向钟大人通报,我想他应该是很希望见到我的。”杨震也不着恼,提议道。

    几名兵士面面相觑了一会儿,却还是摇头:“大人见谅,我等做不了这个主,还请大人暂且稍待……”这些兵士早得了严令,除了有数的几名大同官员,以及得了巡抚大人手令的人外,其他任何人都不得进入这钦差行辕,不然就唯他们是问,所以即便确认杨震所言不假,也不敢让他进去。

    “哼,既然如此,那本官只好自己走进去了,谅你们也不敢阻我!”杨震眉头一皱,便直接拔步而行。

    若是寻常百姓,敢这么做这些兵士早把他给格杀当场了。可他的身份摆在这儿,兵士们是万万不敢伤到他的,见他上前,他们之前平举的长枪反而往下一垂,身子也不禁朝后退去。

    随着杨震不断向前,守卫们就不断向后退,不一会儿,就已来到了门前。只要他们再退上几下,杨震就进到行辕里去了。见这情形,众守卫的脸色就更加难看,却又有些无可奈何。

    正当这时,身后突然传来了一个声音:“前面的可是杨千户吗?”

    杨震应声回头,就看到巡抚刘应箕正疾步走过来,因为地上积雪的缘故,中间还差点滑了一下,足可见他心里有多么急切了。直到来到近前,他仔细打量了杨震一番后,才道:“果然是杨千户,你总算是回来了,还真是老天保佑哪。”说话时,脸上满是欣喜之色。

    面对着这个演技十足的刘巡抚,杨震嘴角也微微一扬:“刘抚台真是这么想的?”

    “杨千户这话是什么意思?你我乃是同朝官员,你出了事,本官自然会担心,之前还派了不少人去找你呢。”说着,他又把脸一板,冲那些军士道:“你们好大的胆子,竟敢拿兵器对着杨千户,本官定要重重责罚你们!”

    杨震可没心思看他继续演戏,便直截了当地道:“这难道不是你刘抚台安排下的人吗?他们看着可不是钦差卫队的人哪,不知刘大人为何要派人守在此地,还不准人随意靠近?”(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三百八十九章 重回大同(下)

    (全本小说网,。)

    被杨震对着手下兵卒如此质问,要说刘应箕心里没怒那是不现实的。但他城府颇深,即便如此,神色也没有太大的变化,甚至还露出了一丝苦笑来:“杨千户你是有所不知哪,本官也是无奈之下才出此下策的。”

    “哦?却不知是何缘故呢?”杨震定定地看着刘应箕,眼中还带着一丝嘲讽的笑意,看他怎么圆自己的话。

    刘应箕上前几步,压低了声音道:“杨千户你也是知道的,之前钟大人在白登山遇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