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塞之贼主天下-第35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怎么哭了?谁欺负你了?”江川看见了,一边用手指轻轻戳着女儿饱满的小脸蛋,一边随口问道。
“回陛下,奴婢没有哭,奴婢这是高兴的。”小雯急忙抹了一把泪水回道。
“奴婢从小到大一直跟着皇后娘娘,知道娘娘受了多少苦。这几年娘娘又为了陛下东奔西走,四处奔波,更是辛苦,奴婢看在眼里,一直都很心疼娘娘。现在好了,娘娘成了皇后,又剩下了小公主和小皇子,陛下对娘娘又这么好,奴婢是为娘娘感到开心,所以一时激动眼泪就下来了。”
小雯认识江川的时间跟自家小姐一样长,以前也帮了江川不少,所以在江川面前也不拘束,有什么就说什么。
江川从心里也把她当做一个小妹妹一样看待。
“朕知道,你的心情朕很能理解。辛苦的日子都过去了,以后朕不会再让皇后那么辛苦了,该是到了享福的时候了。你这些年跟着你家小姐也辛苦了,年级也不小了,要是有心仪的人就告诉朕,或者告诉皇后,朕给你们赐婚。”
江川一边轻轻摇晃着女儿,一边笑着对小雯道。
小雯脸一下子红了,急忙摆手道:“奴婢才不要嫁人,奴婢要一辈子伺候皇后娘娘。”
江川还要再说,却被妻子的眼神给制止了,也就憋了回去。
“小雯的事情我操心就是了。川哥哥,你还是想想给咱们的儿女取什么名字吧?”白锦绣轻声道。
取名字?江川一下子愣住了。
这个问题还真没有想过,之前只顾着高兴了,压根就没想起这一茬来。
皱着眉头想了半天,许多个名字在脑子里过了一遍,都没有一个中意的。
“取名字这事还真是为难我了。你这个当娘的给起一个嘛。”江川想不出来,只好把球踢给妻子。
人给自己的娃儿取名字的时候,都是犹豫不决的,这个也好,那个看着也不错,最后就剩下纠结了。
白锦绣闻言也是凝神细想。
江川在一旁启发道:“你看咱们女儿将来跟你一样一定是个美人坯子,又是在今年的第一场大雪天降生的,就从这些方面想。”
白锦绣瞪了他一眼,嫌他打乱了自己的思路。不过心中一动,又被丈夫的话给提醒了,酝酿了一下后道:“不如就叫芸雪如何?芸出自《淮南子》,是一种传说的中的香草,据说有起死回生的功效。臣妾这次分娩,有惊无险,也算是在鬼门关走了一会,这个名字也算应景。陛下以为如何?”
江芸雪?江川琢磨了一下,点头道:“不错,还是皇后比朕有学问啊,就叫芸雪好了。”
自己的想法被丈夫采纳,白锦绣也很开心,又柔声道:“女儿的名字我想了,那儿子的名字必须得你这个父皇起。”
江川受到女儿名字启发,哈哈一笑,也不推辞,想了想道:“诗云:‘长风破浪终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就给儿子起名叫做云帆,正好云和芸同音,也算是跟他姐姐名字相连,也希望将来咱们的儿子能够志存高远,敢有乘风破浪,披荆斩棘之魄力。”
白锦绣点头赞同:“芸雪,云帆,各有其义,又同音相连,臣妾很喜欢。”
说着翻身坐起,抱着儿子,又要过女儿,没口子地云帆,芸雪的叫了好一阵子,两个小家伙却是呼呼大睡,毫无反应。
江川今日也是给自己放了半天假,政务什么的全都推掉了,专心的陪着老婆孩子。
………………我是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分割线…………
说来也奇怪,这场大雪在皇后刚开始阵痛的时候开始下,却在她刚生产完之后片刻就停了下来,然后很快天气就晴朗起来,整个京城的天空就想被洗过一样瓦蓝瓦蓝的,再加上雪后的清冷的空气,直让人有一种神清气爽的感觉。
皇后娘娘顺利产下一对龙凤胎的消息传出之后,很多人就把这件事跟这场雪结合在一起,大呼这是吉兆,是大秦帝国将要大兴的吉兆。
民间尚在议论闲谈的时候,朝中百官就开始纷纷上书,为大秦皇帝贺,为大秦王朝贺。
回到乾清宫,看着堆满了御案的奏表贺章,江川还沉浸在荣升父亲的快乐之中,龙颜大悦,当即下旨大赦天下。
圣旨中规定:凡是不涉及谋逆,杀人等判了死刑的罪犯,一律释放回家。
按照封建时代的传统,这也是为刚刚出生的小皇子和小公主积福的一种常见手段。
圣旨一下,民间舆论更是沸腾,许多人都大呼万岁,感激涕零。
第一百一十三章 给朕的大红包
大秦武德元年十一月二十九日,西南战区元帅狄青以降兵为先驱,在西南千刃山一线天地区大破杨绍元叛军。
是役,斩杀叛军士兵六千余人,伤者不计其数,俘获近万人,收缴辎重物资无数,叛军首领杨绍元身中两枪,重伤。
十二月五日,官军再次大胜,击毙杨绍元长子在内等十几名叛军将领,歼灭俘虏叛军共计五千余人。
十二月十五日,官军将叛军首脑杨绍元等三千多人于杨绍元老巢五峰山中,至二十日,叛军死伤殆尽,杨绍元畏罪自杀,杨氏满门数百人被官军俘虏。
二十五日,西南叛乱基本平定。
腊月二十九,乾清宫东暖阁,皇帝江川正在召集内阁阁老,总参以及六部尚书召开年末工作总结会议。
这也是应有之意,明天就是除夕了,诸位大臣要将今年的情况对皇帝做一个汇总说明,并且对于明年要做的事情列出一个计划,以及相应的财政预算都要获得皇帝审批。
宽敞的东暖阁之中,都已经安装了地龙,厚厚的门帘挡住了外面的寒气,整个房间里面温暖如春。
一张长长的会议桌被摆在房间中间,内阁阁老和各位大臣根据品阶官职在两侧相对而坐。
会议桌最上首的位置坐的是内阁首辅刘基,对面坐的是次辅苏秦,其他大臣两侧就坐。
江川则斜倚在不远处的塌上,背后垫着一个软垫子,一副闭目养神的样子。
“今年的支出刚才户部都说了,因为西南叛乱导致的军费支出增加了不少,超支了一千一百多万法币。根据前几日狄元帅发回来的战报看,西南平定就在这几日了。所以明年的重点是战后的建设。改土归流可不光是咱们把流官派过去,还要让那些土人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才行。户部说一下明年的预算吧。”
总揽朝政的内阁首辅刘基喝了一口茶说道。
被点到名的户部尚水挺了下身子开始说起了今年的预算。
说完之后,各部尚水又开始提出不同意见,工部说要修路,修水利,要增加预算。
礼部说明年还要增加多少所小学,也要增加预算。
刑部也不甘落后,说是要增加各级衙门的正式差役人数,也要增加预算。
兵部更是花钱大户,说明年要多建造多少艘战舰,还要采办军装,提高军人待遇和抚恤等,要求增加军费。
兵部和总参的职能分工就类似现代国防部和总参的分工一样,兵部主建设,总参主统。
苏秦这个理藩院大臣,内阁次辅也梗着脖子要为理藩院多争取一些经费。
其实户部的预算都是提前跟各部通过气的,大家都是心中有数。这次不过走个流程让皇帝听听,各部也都想再争取一点,说不定陛下一点头就同意了,毕竟钱多了可以做的事情就多了。
江川把会议交给刘基主持,他自己闭着眼睛听着。除非觉得有需要的时候才会说话。
前世的时候他就很不喜欢开会,尤其还是年终总结会议这种形式大过实质的会议更是无聊的紧。
吵吵嚷嚷的会议开了足足三个时辰才在皇帝点头后结束了。
江川伸了一个懒腰从榻上站了起来,诸位大臣也都赶紧站起来垂手而立,准备聆听圣训。
“明天就是大年三十了,时间过得真是快啊,一眨眼武德元年就要过去了。今年是咱们大秦立国第一年,虽然有点小波澜,但是总算平平顺顺的过来了。能有今天这局面,全仰仗诸位爱卿同心协力为朕分忧,朕这心里感激的很。”
江川的目光从每一个身上扫过,不急不缓的道。
“臣等惭愧,全赖陛下圣明。”大臣们急忙躬身齐声道。
“拍马屁的话就不多说了。这么大的天下,朕就是再能耐,也不可能一个人管好。朕的态度你们应该都很明确,大秦这艘大船,朕就是把舵的,让咱们这艘大船不至于跑偏了方向。但是这艘船能跑多快,能抗击多大的风浪,那就要靠诸位爱卿了。诸位爱卿,朕与你们共勉!”
“臣等定然不负陛下所望!”大臣们齐声道,声音都有些激动。
眼前这位陛下虽然年轻,但是在用人方面却很睿智,给了大家足够的信任,这让臣子们都很感激。
“好,朕相信你们一定不会辜负朕的信任和期望的。张海。”江川满意的点点头,冲着暖阁外面喊了一句。
厚厚的门帘被掀开,皇帝身边的随侍太监张海带着十几个小太监鱼贯而入,每个人手中都端着一个红木盆子,上面用红绸子盖着。
“陛下,都准备好了。”张海上前躬身轻声道。
江川点点头,看向诸位大臣笑道:“诸位爱卿,要过年了,民间都讲究发红包,收红包。朕今天也给大家发个红包,祝各位爱卿儿孙福顺,身体康健,吉祥如意。”
说着,从红木盘子里拿起事先准备好的红包一个个亲手塞到了各位大臣手里。
红包就是效仿的后世的红包设计的,不过上面写的则是大秦武德元年等字样,里面装的也是厚厚一沓的法币。
每个臣子根据官职大小红包大小自然有所差别。
不过能领到皇帝亲手发给的红包本身就是一种极大的恩荣,至于里面装了多少钱那都不重要。
诸位大佬显然没想到还有这一出,愣了一下之后都激动不已,纷纷跪倒谢恩。
“陛下如此厚爱,臣等感激不尽。臣也祝陛下万寿无疆,吉祥如意。也祝我大秦千秋万代,国祚绵延。”
臣子们在内阁首辅刘基的带领下也集体给江川拜早年。
一时间满堂和谐,人人喜笑颜开,君臣之间其乐融融。
忽然门外一个小太监叫道:“启禀陛下,通政司送来西南八百里战报。”
江川一听,知道肯定是狄青那里有了结果,道:“送进来。”
小太监应了一声,急忙掀开门帘,小心翼翼的将手中密封的战报送了上来。
江川打开,匆匆看完,大笑道:“狄卿果然是朕的福将啊,这是看着过年了,给朕发了一个大红包啊。”
说着便将手中的战报递给了刘基,刘基等人看完之后也是欣喜不已。
西南叛乱平定,首脑杨绍元自杀,还有什么比在过年前收到这样的好消息更让人开心的。
第一百一十四章 伴君如伴虎
前世的时候,人们往往感叹过年的年味淡了很多,大家聚在一起,面对着满桌子的菜却没有多少胃口,敷衍的聊天,刷着手机,抢着红包,看着无聊又不可或缺的春晚,等到正月里再完任务似的跟着父母,拎着几样礼物走上几家亲戚,这年就算过完了。
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甚至根本都不喜欢走亲戚,宁愿待在家里玩手机,也不愿意去应付亲戚们的各种盘问。
江川记得以前曾经看过一个新闻,大年三十晚上,一个老人掀翻了年夜饭的桌子,只因为苦苦盼着的儿孙们面对着满桌佳肴却都在低头玩手机。
这在前世几乎都已经成了常态,人们的日常生活已经被手机紧紧统治了。
今天是武德元年的第一个除夕夜。
如今的皇宫里面人数并不算多,除了皇帝本人之外,后宫嫔妃也就皇后一人,贵人一人而已。
虽然白锦绣也打算让江川将柳如是纳入皇宫,但是却还没来及开口,柳如是便赶回了江南去了,毕竟过年还是要跟自己的哥哥在一起过的。
柳永在秋季的时候也成亲了,在高邮当地娶了一个贤惠的女子作了妻子。
以前江川还没称帝的时候,柳如是借着跟着白锦绣学剑术的理由还能待在王府。如今江川成了皇帝,她再待下去却没一个正式名分就不好看了。
宫里如今的太监宫女也不过千人左右,基本上都是前朝遗留下来的,从中挑选了忠实可靠的入宫伺候,也算是给了这些人一个前程和归宿。
前朝最盛的时候,皇宫中的太监宫女约莫有十万人之多。而如今这千人散在这偌大的皇宫之中的确显得很有些冷清。
所以,江川跟皇后商量了以后,准备今年这个除夕夜过得热闹一些。
年三十一早,算是大内总管的大太监张海领着一群小太监搬着梯子就给皇帝居住的乾清宫,皇后的坤宁宫,以及萱贵人的毓秀院门口和廊檐下都挂上了红彤彤的大灯笼。
就连各宫之间通道的树上也都用红色丝带缠绕了上去。
几个宫殿大门两边都贴着长长的红对联,对联上的字遒劲潇洒,自然是皇帝的手笔。
宫女们则在女官邓小金的带领下忙里忙外,布置各个宫室,准备皇帝皇后,贵人以及小公主小皇子的新衣等等,忙得脚不沾地。
皇后白锦绣也带着一群宫女一起忙活,既要照顾小家伙,还要筹备今天晚上的年夜饭,以及明天晚上皇帝跟各位大臣的新年宴。
祁萱自然也要跟着忙活,所以江川这个皇帝到成了最闲的那个。
左右无事,江川今天也不打算当劳模,干脆让人拿了许多的对联纸开始写对联。
他前世每年回家都会给家里和左邻右舍写对联,很多对联的内容都依然记得清清楚楚。这些对联的内容古今通用,并不违和。
皇帝挽开袖子写对联,一个小太监在旁边磨墨。
等到小太监磨墨磨的手腕发酸的时候,皇帝这才意犹未尽的停了下来。一上午下来竟然写了四十多副对联,整个御书房地上桌上摊的到处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