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聊天群-第18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海兰珠一听,一双眼睛顿时盯住了满桂,对于他的威名和出身,草原上大部分上层人士都是听说过的。从一个蒙古普通牧民成为大明的高级将领,实在是个传奇!
茅元仪和满桂则也在打量海兰珠,脸上都带着惊讶之色。过了一会后,茅元仪忽然出声问道:“你是科尔沁族塞桑之女,博尔济吉特氏海兰珠?”
他久在关宁军中,对于草原部族的情况自然要比崇祯皇帝熟悉得多了。而海兰珠在草原上艳名远播,个性又那么鲜明,被她爹宠着,二十来岁还未嫁人,实在是个异数。
茅元仪这么一问,满桂顿时也想起来了,指着海兰珠厉声说道:“陛下,她是建虏最大走狗科尔沁族人!”
周围的人一听,目光都盯着海兰珠,绝对不是赏花那种。
海兰珠的侍女一见身份暴露,顿时面容惨白,可还是跨步到海兰珠面前,伸手护住海兰珠。可无奈周围左右都是虎视眈眈的明国男人,让她不知道护住那边好,脸上几乎是要哭出来的表情。
“对,我就是科尔沁部族的海兰珠!”海兰珠就盯着崇祯皇帝,昂首挺胸地说道,“要杀要剐,随便!”
崇祯皇帝一见,不由得呵呵地笑了。你就一个女人,是科尔沁族的又如何?
“你笑什么?”海兰珠却是误会了,银牙暗咬道,“你堂堂一国皇帝,难道……难道还要欺负一个女人……”
崇祯皇帝没等她说完,便把手一挥道:“你想哪里去了?朕不会和你一个女人计较!不过要是在战场上遇到,就不会这么放过了!”
说到这里,他想起去年的事情,便冷了脸说道:“科尔沁族为建虏最大帮凶,去年更是入关烧杀劫掠,我大明多少老人孩子还有女人都死在你们科尔沁族手中。”
说到这里,他提高了点声音道:“犯大明者,虽远必诛!前次的两个部族就是明证!其他部族,不是不报,只是时候未到。”
说到这里,崇祯皇帝又转回身一指在训练中的新军将士道:“等朕新军练成,对于顽冥不灵,坚持和大明为敌的部族,就唯有血债血偿一途!”
431 大同总兵人选
(全本小说网,HTTPS://。)
海兰珠听得脸色骤变,看着崇祯皇帝,几次想张口却发现不知道说什么好。
崇祯皇帝在说完之后,冷冷地说道:“客人来了,朕很欢迎!可你们还是算了吧,为了安全期间,还是回草原去吧!”
说到这里,他转身看向满桂道:“满卿辛苦一下,派一队骑卒护送她们两个女人到关口吧!”
“末将遵命!”满桂一听,大声应道。
崇祯皇帝吩咐完之后,也就不管海兰珠了,转身离去。
一直到他快消失在视野中时,海兰珠才回过神来,不由得又气又恨,狠狠地跺了下脚。
她长这么大,还从来没有人在她面前这么说话过。虽然你是明国皇帝,确实身份尊贵,可你也是男人,难道就对如此美貌无动于衷,还能这样说话?第一次,海兰珠对自己那美貌容颜的自信心受到了打击!
正在这时,忽然海兰珠看到崇祯皇帝低声向身边一人说了句话,而后那个人快速过来,似乎是来找她的。
海兰珠一见,顿时心中一喜,该不会崇祯皇帝觉得自己刚才在自己面前说得过份了吧?
只见来人果然快步到了她面前,而后对她说道:“陛下有旨,不得暴露普渡众生的身份,否则踢!”
这话一说出口,满桂和茅元仪等人就愣住了,这是什么意思?普渡众生是谁?踢又是什么,踢死这个女人?
海兰珠却是知道,崇祯皇帝让她不要在聊天群里说出他的身份,否则会被踢出群去。她原本也没想特意要说,可如今这么一道旨意下来,她就觉得有点憋屈,当即扭头道:“哼,我又不是你们明国的长舌妇!”
听到侍卫回来复旨,崇祯皇帝也不在意,不过转念一想,便又吩咐一名侍卫,回头让他去传旨给满桂,交代他护送海兰珠回草原的时候,绕道永平和遵化,让她看看建虏和他们的蒙古帮凶在大明犯下的罪行。
之后,他便不再关注海兰珠这事了。看看日头,发现在这女人身上花费了不少时间,便直接起驾回宫。
路上的时候,他进入聊天群看了下左下角,成就值还行,出宫一趟也有3000多点收获。
而后他又关注了下聊天群的内容,倒没什么特别需要注意的地方,便准备退出群去了。
可就在这时,却见张凤仪发了一条私聊过来:“陛下,末将和夫君一直追击流贼,约有五千流贼的骑军从大同方向逃出长城,蹿入草原了!”
崇祯皇帝一听这个消息,顿时眉头一皱。五千流贼骑军蹿入草原,这会给草原,给大明带来什么样的变化?
虽然说他在最开始布置山西的围剿策略时,就有定论,宁可让流贼蹿入草原,也不能让流贼越过黄河南下蹿入中原。如今这结果真是这样,又事关重大,他不好立刻下结论。
于是,崇祯皇帝回复,先让马祥麟在大同休整,等待进一步旨意。而后他一到了宫中,就传旨召集内阁和六部尚书开大明高层会议。
“陛下,五千流贼逃入草原,他们没有粮草,必定要找地方解决才行。臣以为,或者这些流贼将和草原部族发生冲突!”辅臣闵洪学知兵事,在听明白情况后,立刻就从后勤角度奏道。
见到崇祯皇帝点点头,兵部尚书申用懋也立刻奏道:“陛下,也须得防止那些流贼从别的关口蹿回关内,当尽快下旨九边军镇严加防范!”
这个说得也有道理,崇祯皇帝点点,而后看向其他人,看是否还有什么查漏补缺的。
“陛下,臣以为,当尽快查清有那些流贼蹿入草原。”温体仁作为首辅,也是发言道,“五千流贼骑军不是小势力,之前草原动荡,顺义王和林丹汗已在相争,这流贼突然出现在草原,局势将会如何发展,实在难以预料。因此,臣以为,当尽快摸清草原形势!”
听到这话,闵洪学便再次开口奏道:“陛下,臣附议。另延绥巡抚领军追剿山西。如今晋地流贼已灭,但令其尽快返回延绥,并出探草原。臣记得之前已令延绥巡抚打听草原消息。朝廷可下旨意,令延绥巡抚之后重点关注草原局势,整军以待机会,图谋土默川!”
这一直是崇祯皇帝所在意的事情,因此,他一听之下当即点头说道:“善,那就让延绥巡抚尽快返回延绥吧!”
在这里的这些大明最高决策层的官员,自然对他几次表明图谋土默川,也就是河套平原的决心很了解。因此在闵洪学说了之后,申用懋稍微一想,又紧接着奏道:“陛下,土默川所在,乃我大明延绥和大同之间。因此,臣以为,这两处所在,必为我大明能征善战之精锐,一有机会,从这两处兵出草原,当能左右夹击,事半而功倍之!”
崇祯皇帝再次点点头,不过紧接着眉头一皱道:“延绥这边,有洪承畴坐镇,朕很放心。不过大同这边,这次围剿流贼之事上,如今的大同总兵太让朕失望了。”
如今的吴襄只是在戴罪立功,搜捕散落山林的流贼余孽。对于他临阵脱逃,致使五千流贼逃出包围圈这事,还没最终定罪。但不管如何,这人是不适合继续领军坐镇边关重镇的!
“陛下,马祥麟部不是正在大同么?”申用懋马上提醒道。
没等崇祯皇帝回应,温体仁却摇头道:“宣府总兵已出自石柱,而马祥麟更是石柱宣慰使,可不能长期在外。”
“臣附议!”闵洪学跟着奏道:“白杆军多为步军,擅步军结阵对敌,对敌草原部族,实乃用其之短也!”
崇祯皇帝一听,皱着眉头扫视底下臣子道:“诸卿可有大同总兵之人选?”
刚才的结论,这大同总兵必须是能打仗,且要是能征善战才行。这样的人选,谁都不敢随便推荐,万一关键时刻掉链子怎么办?
因此,一时之间,殿内没人说话,一下安静了下来。
温体仁看看没人回答,而崇祯皇帝又皱着眉头似乎不满意,想了想,便推荐了一个。
432 孙传庭升官
(全本小说网,HTTPS://。)
只听他奏道:“陛下,征虏将军一战成名,就是和草原部族之战。臣以为,可调其出任大同总兵,以对察哈尔部族!”
征虏将军,也就是锦州总兵官吴三桂,当初他率八百骑,在建虏归路垒两千多蒙古军的京观,而后又突袭草原,报复了两个部族,屠尽立威而归,本身并无多少损失。
崇祯皇帝回想起吴三桂的功绩,便笑着点点头道:“吴将军有初生牛犊的锐气,敢打敢拼,确实是一员猛将。诸位爱卿,觉得如何?”
首辅提名,皇帝明确赞同,其他人只要不是利益攸关,谁会出来找理由反对。不过也就是闵洪学提醒道:“陛下,宁锦一线调走一位总兵官的话,兵力便薄弱了一些。”
崇祯皇帝一听,稍微一想,便摇头道:“让宁锦军主动进攻建虏,就前阵子两位总兵派军围剿少得可怜的建虏,都没有尽全功,被建虏逃走了大部。事后互相指责,彼此之间并没有默契。朕要光复辽东,怕是指望不上他们。现有兵力,用来守城,却是没多大影响,那就这么定了吧,调征虏将军出任大同总兵。”
底下这些臣子没想到皇帝对关宁军的印象竟然这么不好,不过想想也是,刚之前的仗都打成那样,事后两个总兵官还互相指责,搞不好,确实还不如一个总兵官驻守,说不定效果还更好。
他们正在想着,就听崇祯皇帝又说道:“至于吴襄,作为一名统兵一方的总兵官,却临阵脱逃,情节恶劣;且还放走了五千左右的流贼,影响甚大,本应严惩,以儆效尤……”
听他说出对吴襄的判决,底下臣子便马上把注意力集中了过来,心中都在叹这个吴襄,为什么不坚持会,或者说稍微再镇定一点,是贼人溃散,而不是进攻,如此大同军作为朝廷最大军力在战场,军功绝对不会少,可最终却因为主将的胆小,演变成了这种局面,还真是活该!
“但念其为大明培养了一个好儿子,罪减一等,夺伯爵之位,降为大同游击,戴罪立功,如有再犯,必不轻饶!”
听到崇祯皇帝对吴襄的最终判罚,底下不少臣子便回过神来了。皇上这是逼吴三桂不得不出任大同总兵啊!否则要不是儿子担任大同总兵的话,吴襄这个游击只要再作战不力,就是决不轻饶的下场!
这么一想,闵洪学不由得看了下老乡的背影,再看看上面的崇祯皇帝,又多明白了另外一层用意:皇上是不是在追究祖大寿溃散回山海关的责任?
当初祖大寿竟然能领军从京师城下逃回山海关,说明关宁军已多为祖大寿把控。之前调任祖大寿到京师,后来又调吴襄去大同,如今再调吴三桂去大同,如此一来,关宁军中的原有势力便为之一换。这些措施环环相扣,一步一步而来,每一步都让原有关宁势力不得不遵守。这手段……
他这边正在吃惊地想着,崇祯皇帝却在对温体仁吩咐道:“内阁就按此拟旨吧,对于征虏将军那边,其少年英雄,须多加勉励之,可适当透露朝廷战略,令其做好对土默川各蒙古部族的作战准备!”
“臣遵旨!”温体仁和崇祯皇帝已经有了不少默契,立刻便回应道。
这时,一直没发言的吏部尚书出列奏道:“原大同巡抚张宗衡已升任宣大总督,如今职位空缺,陛下既然决定用兵土默川,臣以为,此职位不宜再一直空缺!”
在原本的历史上,张宗衡是要到崇祯四年才出任宣大总督,如今因为蝴蝶效应,已经有所改变。
崇祯皇帝一听,觉得很有道理,便马上想到了一个人选,就是剿灭流贼时立下大功的原郎中孙传庭。其有带兵能力,也有胆识,担任巡抚坐镇边关应该是合适的。
这么想着,他正要宣布时,却又听首辅温体仁出列奏道:“陛下,臣刚收到闽地来的奏报,请陛下御览!”
这不是还在说大同的事情么,温体仁却突然扯到闽地去,这是什么鬼?
崇祯皇帝也不明其意,不过他知道温体仁不会无的放矢,便点头让内侍呈上奏章先看了起来。
这奏章自然是何乔远所上,崇祯皇帝一看之下就明白了温体仁的用意,是想借机调福建巡抚熊文灿改任大同巡抚。
得到这个结论,他马上借着看奏章的机会考虑了起来。
过了好一会后,崇祯皇帝才放下奏章,微笑着说道:“福建巡抚熊文灿在巡抚福建期间,招安贼人,平定海事,功劳不少。如今晋地流贼虽灭,可贼人散落各地不少,其对贼之事上经验丰富,特调任其出任大同巡抚,诸位爱卿以为如何?”
熊文灿和这些大佬没多大关系,在原本的历史上,他是一直待在福建和郑芝龙凑一伙。后来因为剿贼平复海事的功劳,而流贼肆虐中原,无人可用之际,被人举荐给崇祯皇帝,让他负责总督剿灭流贼。于是,他在再三推辞不得的情况下,用他拿手的招安手段招安了张献忠等人,结果被张献忠坑死了!
朝中这些大佬对皇帝的意思并没有反对,只是有点奇怪,皇上刚之前说大同巡抚的重点职责其实是要关注草原,以待他日用兵。可此时说来,却是在说大同巡抚要平复贼事,这中间,皇上是另有用意吧?
他们没看到那份何乔远的奏章,自然不知道崇祯皇帝这么做的原因,其实是要让开海禁能顺利实施,因此这熊文灿就必须要调走。
圣意已决的情况下,调任熊文灿的事情就这么定下了。于是,原本历史上由福建人接任大同巡抚的事情不变,只是人却变了。
崇祯皇帝接着又宣布道:“原稽勋郎中孙传庭剿贼之八里铺一役中,立功甚大,朕心甚慰。如此国之栋梁不可荒于朝野。传朕旨意,封孙传庭为左都副御史,巡抚福建!”
433 和张献忠的比较
(全本小说网,HTT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