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秦帝子婴 >

第58部分

秦帝子婴-第58部分

小说: 秦帝子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于一般老百姓而言,去战场上杀敌立功便是实现自己人生转折的唯一途径。

    而且秦国实行的是类似义务兵役制的征召制度,每名壮年的秦人都有义务为国而战。

    况且从秦军近年来的战绩来看,少有能匹敌者,出征不过是去赚取军功罢了。

    然而与百姓的欢愉不同,子婴听到这条消息立时变得忧心忡忡起来。

    “君上怎么看上去有心事的样子?”长安君府中,给子婴送来一杯驱暑冰饮的雪姬好奇地问道。

    回到咸阳之后,子婴把雪姬的遭遇同母亲杜凌一说,立时便激起了杜凌的同情之心,如今雪姬正居住在长安君府中,同夏可一般处于非主非仆的身份。

    “吾所忧者伐楚一事!”子婴眉头紧锁,忧虑的回道:“着人备马,去王翦大将军府中!”

    别人不知道,子婴可是清楚地记得,李信将兵二十万伐楚,可以说是秦国统一历程之中最大的一次惨败。

    而如今子婴只能寄希望于,秦军中资格最老的老将王翦能够言语一二,改变秦王的主意。

    到了王翦府上,接待子婴的并非王翦而是王翦之子王贲。

    有着一同伐魏的经历,二人之然是极为熟稔。

    “不知王老将军可在,子婴有万分重要之事,欲得见老将军!”子婴方一坐定,便开门见山的问道。

    “不瞒长安君,家父已于今早归老频陽,不再过问政事。”王贲如实答道。

    听闻秦王派李信将兵二十万伐楚的消息,王翦也明白,自己如今在秦王心中地位已经颇不如前。

    一时间也有些心灰意冷,加之自己的儿子王贲已能独当一面,便派人打点了行装返回了频陽老家养老,很不巧子婴来前不久刚出咸阳而去。

    “不知长安君所言何事?事出紧急可同君上一同去往频陽。”王贲接着问道。

    王贲也不是外人,子婴便直言道:“将军可知王上欲令李信将兵伐楚?”

    “此事一早便已传遍咸阳,吾自是知之。”

    “吾正是为此事而来,望老将军可进宫劝诫一二,求王上收回成命,至不济可增派军队,二十万人伐楚唯恐有去无回!”子婴把自己的忧虑同王贲说了出来。

    “家父正是因此而归老,先前王上已探问家父,对曰:‘非六十万人不可。’王上不听,奈何为之!”王贲回道。

    子婴一听,明白了问题的严重性,王翦都未能劝得了秦王,以秦王的性格,其他人恐怕更难另秦王改变心意了。

    虽然知道可能无用,而且会令秦王恼怒,同王贲告辞之后,子婴还是来到了秦王宫中求见赵政,只为了那万一的希望,万一秦王能够改变意见,那便可以挽救无数的秦军将士。

    “婴儿有何事来此?”秦王赵政出声问道,虽然秦王对其信任有加,不过子婴单独觐见可是不多。

    “臣请王上收回伐楚成命!”子婴行一稽首大礼,跪在地上恭恭敬敬的向秦王言道。

    赵政听完眉头一皱,秦王性格向来由不得他人违逆自己,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秦国疆土的日益扩大,赵政心中更是有一种唯我独尊的心态。

    若不是子婴乃是自己的弟弟所留下的唯一子嗣,而且功勋卓著,忠正耿直颇受自己看好,单凭这一句就就早被侍卫丢出去了。

    “李信伐燕之时,亦曾在汝麾下从事,是李信勇武不足?”赵政冷冰冰的问道。

    很显然,对于子婴的违逆,此刻赵政已经有一些气愤。

    满朝文武,对于伐楚的决定没有一人敢多说一言,就只有子婴一人反驳自己的决定。

    子婴此刻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只得硬着头皮说道:“荆楚雄踞东南,麾下带甲之士数十万计,李将军固然勇武异常,臣唯恐李将军轻敌冒进,中了楚人的计谋。

    以二十万人攻楚,难有成效,故而臣请王上收回成命。”

    秦王长袖一挥,厉声言道:“攻楚一事,已然定论,勿需多言。”说罢不再搭理子婴径直离去。

    显然子婴一而再的反驳自己的决定,让秦王赵政极为的不满。

    见事不可为,子婴只得单会见见李信,诫之,攻楚一战需步步为营,不可轻敌冒进。

    面对子婴,李信自然是一口答应,不过入耳之言能有多少付诸行动,就只有天知道了。

 第131章 变故横生

    哪怕是子婴再是焦心,郊祭天地之后,李信还是率领着二十万秦军浩浩荡荡的向楚国扑去。

    没多久,前线便传来军报,李信和蒙武兵分两路,李信率军攻打平舆,蒙武则与李信互为犄角,把寝丘作为了目标,两支部队进展顺利,皆战而胜之。

    李信的方案很明确,从最短的距离上,直接南下攻破楚国都城寿春。

    听闻战况子婴更是心急火燎,此段战事历史上记载较为模糊,然而有一点很明确,李信正是先胜后败,败于楚将项燕之手。

    伐楚大军根本未能南下,至于为何遭此惨败,则有些语焉不详。

    眼睁睁的看着李信的路线和历史上的惨败别无二致。

    寝食难安的子婴再次入宫求见秦王,因子婴身份尊崇,宫中侍卫验明身份之后,便放子婴进了宫中。

    来的正不是时候,秦王此时尚未起晌,子婴只得在秦王寝宫之外暂候一二。

    环顾四围,只有几个宦官在殿外侍候,其中一个正是曾和子婴在邯郸有过一面之缘的赵高。

    要说赵高最近在秦国宫中的地位可以说是青云直上,因为其善书大篆,又精通秦律,被秦王任命为少子胡亥的老师,能够为公子师,这地位自然不同于一般的宦官。

    论起察言观色,子婴绝对相信赵高的眼光。

    “赵府令,这几日王上心情如何?”子婴缓缓移步到赵高跟前,附耳问道,说着手中取出数粒金丸,就要塞到赵高手中。

    赵高何许人也,那可是把秦王的心思算计到骨子里的人,虽然众人都以为长安君因为燕国之事为秦王所不喜,然而他确是知道秦王对这个侄子可以说是极为看重。

    子婴的金丸赵高并没有接下,而是附着子婴的手背一握,让子婴把金丸握在了手中。

    “长安君多礼了,王上近日听闻前线战报极为欢愉,连胃口都好了几分。”赵高低声对子婴言道:“长安君年少有为,高为内臣,宫外之事还请君上多多扶持!”

    “那是自然。”子婴回道,赵高的意思很隐晦,简而言之便是希望能和子婴结盟,宫内之事赵高负责传递,宫外要是有什么需要的地方则是子婴出面。

    赵高此时极为受宠,子婴虽然明白此人乃是亡秦的罪魁祸首之一,然而却没有能力搬倒他,如今虚与委蛇与他,借其力行事也未尝不可,不过自己可不是李斯,到时候倒霉的还不一定是哪个。

    “王上已经起晌,宣长安君觐见!”就这这时一名宦官小步跑过来,对子婴和赵高说道。

    “长安君请,赵高另有他事就不陪君上觐见了。”

    “谢过赵府令,改日有暇出宫,婴再单独谢过。”

    子婴跟着这名宦官进了秦王寝宫,虽然刚睡醒然而赵政精气神显得十分的足,显然前线的初胜让他颇为欢喜。

    “李将军破楚之大城,臣为王上贺之!”子婴一开始先是向秦王贺喜李信在前方的大胜。

    赵政一听,果然喜上梢头,好的开端便是成功的一半,在他看来灭楚已经指日可待。

    “婴儿免礼,汝此番前来难道仅仅是为了向孤贺喜?”赵政笑着问道。

    “此其一也,其二亦是攻楚之事”子婴硬着头皮说道:“臣请王上下令李将军,暂缓攻取寿春,以稳健为上固守平舆、寝丘二城。”

    子婴说完,秦王脸上的表情在可见的时间里晴转多云。

    子婴的话,归根结底还是和他第一次觐见一个目的,反对攻楚,一而再再而三的质疑他的决定,哪怕子婴是自己的亲侄赵政此时也有些恼怒。

    “汝可知,逆君之罪否?”赵政铁者脸说道。

    子婴向前一步跪拜言道:“臣知违逆君王乃大罪也,然为大秦二十万将士计不得不言,楚国雄踞东南,披甲数十万,更有项燕等百战之将,以二十万兵攻楚,必败无疑!”

    子婴这一段话彻底点燃了秦王赵政的怒火,特别是最后子婴所说的攻楚必败之语,更是对赵政赤裸裸的打脸。

    “一派胡言,我大秦悍卒怎么可能会败给区区荆楚蛮夷!”

    愤怒至极的赵政,一脚踹翻了身前的王案,犹不解气的他更是顺手抄过几卷竹简,向着子婴砸去。

    子婴低着头,一言未语。殿内的宦官和侍女更是在一旁噤若寒蝉。

    “来人,将长安君逐出宫中,未经传唤不得觐见!”

    秦王令下,便有两名侍卫一左一右架起子婴,向宫外走去。

    “还请王上三思!”

    这是子婴留在秦王寝宫之中,最后的一句话。

    子婴走后,秦王赵政犹未气消,若不是看在子婴是自己弟弟唯一的孩子,而且对自己忠心耿耿的份上,换其他人如此,这会脑袋在不在都不一定。

    在宫中花园略一闲逛,正巧遇上赵高正在园中小亭教胡亥习字。

    胡亥为赵政幼子,自然较为得宠,见到活泼可爱的孩子,赵政的怒气也就消散了许多。

    善于察言观色的赵高自然是发现秦王此时面色不是很好看,便有意将话题撤向小公子胡亥:“胡亥公子甚是聪颖,寻常字符仅需略习一二次,便可熟记,当属众公子之首。”

    作为胡亥的老师,赵高自然是希望胡亥能够继承大统,那么他赵高将来的地位自然是水涨船高,所以他不放过任何一个能够在秦王面前表现胡亥的机会。

    宫中之事暂且不提,傍晚时分一道王令,被一名宦官送到了长安君府中。

    “长安君子婴,屡违上意,理应重责。然念其年少无知,免于责罚,特命其闭门悔过一载,未经上令不得见客。”

    这一次的觐见,换来的却是再一次的禁足,比上次长点,也严厉些——禁足一年,不得见客。

    然而此次闭门思过仅仅过了两个月便被打断,这一日一名宦官急匆匆的冲进了长安君府中。

    “殿下,王上急召君上入宫,还请快快动身。”

    子婴一听,当即便明白过来。自己是因为反对李信伐楚而遭禁足,而现在时间未到秦王急匆匆的派人宣召自己,定然是攻楚前线有变!

 第132章 一溃千里

    急急忙忙来到秦宫,一看除了自己杨端和、王贲、司马常等秦国如今叫得上名来的武将都已经在宫中候着了。

    低头不语的秦军将领,宫中散落一地的竹简,都昭示着秦王的怒火,一看这些子婴心中已然确定,自己的猜想恐怕八九不离十了。

    “臣子婴叩见王上!”子婴一到,自然是首先向秦王行礼。

    “婴儿免礼。”一进来时板着脸的赵政,叹了一口气继续说道:“这两个月来委屈你了,汝可怨孤?”

    “婴儿不敢,此王上关怀子婴是也,雷霆雨露,莫非王恩,子婴岂敢以为怨。”

    赵政的问话,让子婴突然想起了明代御使杨涟在诏狱之中所留下的“雷霆雨露,莫非天恩”一句,改一个字用字此处,极为应景。

    秦王赵政听完子婴的回话,脸色果然舒展了许多,一回想自己之前对子婴的态度,不由得又有了一些内疚,自己被一连串的胜利烧昏了头脑之时,也就只有子婴敢于直言而已。

    “先前汝言之,二十万人攻楚,必败无疑,是何得知?”赵政紧接着问道。

    子婴一听这话,算是坐实了自己的想法,如果前线秦军未败,秦王不会有此一问。

    不过秦军为何会败这个问题,子婴一时也不好回答,总不能直接说是我上辈子知道的吧。

    秦军失败的缘由,史书记载语焉不详,不过除了楚军将领项燕的主要作用之外,后世的很多学者都将矛头指向了一个很重要的人秦国相国昌平君熊启。

    虽然不知究竟如何,然而熊启可以说是秦王最为信任之人,若无昌平君,如今的秦王恐怕早就死在了嫪毐的叛乱之中,子婴也不敢随便牵扯。

    “回禀王上,汝水以南虽已为秦土,然而楚国在东方亦收取了鲁国及越国的土地,正所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国力并未受到太多的减损,依然可以说是我国劲敌。

    而且楚国拥兵数十万,更有项燕等名将守之。如此广大之国土若不能一战而歼其主力,我军将士必然疲于奔命,一城一城夺之方可成事。

    旷日持久,一旦有变,则危矣!”

    子婴只得是将自己的分析,阐述下来。估计老将王翦提意六十万军攻楚,也是打着一战而灭楚精锐的想法。

    “按汝之言辞,至不济我军也不过是如坠泥潭罢了,又怎么会必败无疑呢?”子婴说完,秦王赵政便听出了子婴话中的漏洞,继续发问到。

    而此时,殿上众将也纷纷把目光聚焦到了子婴身上,他们也很好奇,虽然没人敢反驳亲王的决定,然而能够看出二十万很难攻下楚国的也不只王翦一人。

    然而敢断定二十万人攻楚必败无疑却只有子婴一人而已,他们也很好奇子婴为何会如此先人而知之。

    到了这个份上,子婴已经是非要说出个子午寅卯不可,逼到了份上也只能什么都说了。

    “不知众位将军以为,我军所占它国之地安否?”子婴出言问道。

    “时日尚短,自然难以安定!”老将杨端和接话道。

    新占领的土地,自然还难以进行十分有效的统治,不然也就不会发生新郑之反了。

    “如此便是了,楚人性烈,楚地自然不平,先王上派昌平君镇抚郢陈,子婴即忧之。”

    说着话,子婴也一直关注着殿上众人的脸色,提到昌平君之时,明显的看到殿上诸将的脸色变化了些许,心中大是一安,秦军之败说不得真与昌平君脱不了干系。

    当即放心大胆言道:“安平君虽为秦相,然故国楚地更为楚国公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