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秦帝子婴 >

第68部分

秦帝子婴-第68部分

小说: 秦帝子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年的时间,让王都许多掌权者忘记了秦军的凶悍,以为秦军不过是防御边境罢了。

    然而项燕却清楚地知道,一旦自己大军后撤,蛰伏一年的秦军一定会像脱栏的猛虎一般扑上来,咬住楚军。

    信使来的张扬,一路上过关闯岗。听到消息的各位将军封君族主们很快便汇集到了项燕的军帐之中。

    “敢问将军,是何军情来报?”

    “琐事耳,些许乡野流寇,为祸城乡罢了。只不过据王都颇近,王上命我遣一队将士平之。”

    人多嘴杂,里面又有这么多不谙军事的贵族们,项燕自然不敢实话实说。

    此事若是传到大军之中,难免军心不稳,要知道军中来自泗水地的将士不在少数。

    “项英,吾令汝率一千人马前往平之。”项燕故作轻松的说道:“余者散了吧,项英留下吾告知机宜。”

    “诺!”

    项英乃是项燕族中子弟,一向英勇善战,颇受项燕信赖,而且项燕只让他率领一千人马,一千人就能搞定的事,在众人看来不过是小打小闹罢了。

    除了项英当下也都散了。

    众人离去之后,项燕一脸严肃的把密信递给了项英,项英看着看着,眼瞪得越来越大,不解的望向了项燕。

    “传之,军心不稳。”项燕凝重的说道:“汝马上挑选一千人马去往寿春,吾休书一封你一同挟之呈与王上,王令何如汝回时带回。”

    项燕不过是打算,让项英带着一千人马去寿春跑一趟做做样子,然而再回来就是了。

    “那齐国之事?”项英不解的问道。

    “此事吾自有计较!”项燕说完,便研墨为书,令项英呈与楚王。

    ……

    “大司马,此乃项燕派人送来的书信,大司马以为何如?”寿春城中还是在楚王负刍的寝宫之内,楚王负刍一脸凝重的将项燕的密信递给了景骐。

    “天下纷扰至此,燕代之流不过苟延残喘,大国唯秦、楚、齐三国耳。秦为最、楚次之、齐最末。今秦楚相争,齐扰我边,所求者必土地耳。

    秦齐共击之,大楚危矣!

    燕以为,大王不若遣使去齐,割故鲁及泗水之地与齐,商之共击秦国,齐地粮多,如此虽失一地,然可避此灭国之祸。

    待破秦之后,所亡之土,仍可图之。”

    项燕的计策,看上去有些憋屈,意思是齐国攻打楚国所求取的不过是土地罢了,项燕建议楚王直接把淮河流域的大片土地割让给齐国,换取齐国在粮草方面的支持,甚至直接出兵攻打秦国。

    秦国虽然比楚国好点,但是大部分兵力也都集中在边境一带,若是齐国转而攻打秦国,这场战争胜利的天平,无疑会偏向楚国。

    等到打败了秦国,割给齐国的土地,再打回来就是了。

    过完年了,争取每天两章……恩,争取……

 第154章 老成之将

    项燕的谋划,在今人看来不失为一道挽救楚国的良方,然而在当时人眼中,项燕的计策实在是太过大胆。

    如此大片的地域,定然能够满足齐国的胃口。君不见当年楚怀王为了张仪口中虚幻的六百里土地,便可以断绝与齐国盟约。

    然而楚王负刍更清楚的明白,一旦自己这么做了,光是朝堂上的口水便可以将自己喷死。

    景骐看完密信也不禁为项燕的大胆而震惊,虽然景骐一向行事果决,然而项燕这两次的计策都有些超出了景骐的承受能力。

    第一次是建议把所有的封君族主一网打尽,这一次更好直接建议割让大片的领土,去换取齐国的支持。

    虽然景骐明白项燕这两次的计策都对楚国有利,甚至可以说是一旦功成,利在千秋,然而作为楚王在国都之中最信任的人,此时无论如何他也不敢应承。

    一旦有变,他景骐也承担不起这个责任。

    “老臣以为,大将军之策太过冒险,以楚国如今之境还是稳妥为上。”

    景骐思之又思,缓缓的出口说道。

    “大司马此言何解?”楚王负刍疑惑的问道。

    “臣以为,稳妥起见不若兵分两路,可派大将军领军二十万回军御齐,虽人数相当然以大将军之能,必可战而胜之。

    平舆前线,秦人近一年来不过时时骚扰而已,我军可择一老成之将御之,固守不出。虽仅余四十余万众不及秦,然应可当之。”

    景骐一五一十的说出了自己兵分两路御敌的想法。

    在他看来,虽然分兵之后,防御秦国的军队在数量上落于下风,然而只是防守,不主动出击的话应该足够。

    “若为老成之将,当大司马莫属,将军虽老,可为国再尽力否?”听完景骐地叙述,一直紧锁着眉头的楚王负刍终于舒展开来,笑着回道。

    很显然,相对于项燕的冒险之举,楚王负刍更倾向于景骐相对较为保守的意见。

    而景骐虽然没有拿的出门来的战绩,但领军打仗一直也以中规中矩而著称,如果单单只是防守在楚王心中景骐应是足以胜任。

    “蒙大王不弃,然骐于秦军未有之相交,恐负大王所托。”面对负刍要其领兵的提议,景骐自忖未与秦军打过交道,担心不能胜任,不过略一思索又继续说道:

    “若论老成之将,单是寿春城中便有二人远胜于吾,此二人出,必可当秦军。”

    “大司马指的是?”负刍疑问道。

    如今楚国,若有将可当秦军,当项燕莫属,除此之外负刍实在想不出还有其他人有这个能力。

    “王上难道忘了,赵之名将廉颇此时亦在寿春?”景骐回道。

    廉颇在赵悼襄王继位之时因为郭开的谗言离赵奔魏,后被楚国暗中迎往寿春,任为将军。

    不过廉颇年事已高,楚国将廉颇迎来只是为了廉颇昔日的威名,在寿春不过是多与美宅奴仆,好好的供了起来,并未让其领兵出征。

    “廉颇难道还在人世?”负刍一脸狐疑的问道。

    听到负刍的话语,景骐也是一脸的黑线,“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事情发生之后,刚刚即位的楚幽王便派人暗中将廉颇从魏国迎到了楚国,然后当做吉祥物供起来了,自此再未重用,距今已逾十余载。

    当年的事件负刍虽然知晓,然而这十几年未曾听闻廉颇的消息,负刍还以为廉颇这尊大神早已不在人世。

    “老将军身体依然健朗,不过年以八十有五。”景骐老老实实的回答道。

    听完景骐的回答回答,原本兴致勃勃的楚王负刍,立马蔫了下来。

    “廉颇虽勇,然实老迈,孤恐之老将军精力不济,国之大事实不敢相托。”

    虽然廉颇的事迹,楚王负刍知之甚详,这可是当年纵横沙场,让白起都束手无策的主,然而让一个已经八十五岁的老人,去担此大任,楚王负刍实在不敢冒险。

    “赵用廉君,咸阳畏邻。及罢推毂,谁能抗秦。”虽然不敢让廉颇当此大任,然而负刍依然对廉颇壮年之时的勇武十分钦佩。

    “传孤之令,以上卿奉廉将军用度。”负刍感慨数声之后继续说道:“大司马言之,有二人可当之,不知舍廉将军外,还有其谁?”

    “公子启!”从景骐口中蹦出三个负刍有些不愿面对的字来。

    公子启即原秦国丞相昌平君,为楚考烈王熊元在秦国为质子之时与秦昭王之女所生。

    只不过当年考烈王逃出秦国之时因形势危急,没能顾及故而被留在了秦国。

    因为当时掌权的的宣太后对有着秦楚两国王室血统的熊启极为疼爱,故而熊启在秦国也算是过得风生水起,不但被封为昌平君,而且高居秦国丞相之位。

    在嫪毐之变时,正是因为昌平君和昌文君坚定的站在赵政一方,领军诛杀嫪毐,这才有了如今的秦王。

    若不是,秦国一意要一统天下,威胁到了自己的母国楚国,昌平君会不会谋逆还是两说。

    而且如果按照长幼之序,熊启当是楚国王位最为靠前的继承人,这对依靠谋杀自己的兄弟而登上王位的负刍而言,自己这个同父异母的兄长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威胁。

    若不是楚人原本就对这个羁旅异国的公子心怀怜爱之情,而且李信攻楚之时,昌平君又果断的在秦军后方插了一根钉子,立下大功不好动他,否则负刍能不能安稳的待在寿春都是未知数。

    “公子启,久居秦国,而且高居丞相之位,对秦军了如指掌。若公子启坐镇平舆,当是无虞!”不知景骐是出于公心,还是同楚人一样对昌平君怀有怜悯之心,仿佛没有看到负刍越来越难看的脸色一般自顾自的说道。

    “大司马此事休要再提,平舆前线还是劳烦大司马亲自去一趟吧!”楚王负刍有些不悦的说道。

    “敬诺!”

    见楚王如此坚决,景骐虽然对自己信心有些不足然而王命难违,也不好多说些什么。

    只能是尽力而为了。

 第155章 战争起航

    景骐带着王令,同项英一道回到了平舆前线。

    景骐也是军中老人,项燕对其自是十分了解,以其之能统帅四十余万大军,实在是有些强人所难。

    然而面对楚王的王令,虽然项燕清楚如此一来将置平舆于极其危险的境地,然而君命难违,项燕不得不从。

    一旦分兵,齐国出兵楚国边境的消息也再也隐瞒不住了。

    为了最大程度的安定平舆军心,项燕把来自于泗水、淮河一代的楚军全部编到了自己所属的队伍之中,作为了出征御齐的主力。

    临行之时,项燕更是详细得将近一段时间以来秦军的动作,及应对措施一一向景骐说明。

    ……

    自从齐国出兵之后,王翦便派出了大批的斥候,日夜不休的探查楚国大营的举动。

    楚营的兵力一调动,便被秦军探子获悉,并上报到了王翦所处。

    “诸位,探子得报,楚军大营近日频频调动,定是调军前往御齐,此为全力攻楚之时也,诸位可有良策?”紧接着王翦便将秦军各位将领召集到起来,商议大举攻楚的细节。

    憋屈了一年多,终于到了可以痛痛快快的打一场的时刻,几乎所有的秦军将领都憋着一股子劲,想要尽情施展一番。

    一听王翦说,准备决战,这些好战分子顿时激动了起来,虽然王翦是面向所有的秦军将领询问,然而几乎所有的人,都把目光聚焦到了子婴的身上。

    如何拖累楚国,制造时机便是子婴的计策,如今这些秦军将领们更是仿佛有些习惯性的般,一到这种时刻第一反应便是长安君会不会有什么良策。

    面对众位将军殷切的目光,子婴也不好藏私,当下正色说道:“根据我军得到的情报,楚国此番调动应是项燕领军御齐,而接替项燕的是楚国大司马景骐。

    景骐初来乍到,对楚军定然有些不甚了解,而且其人威望不足,恐怕短时间也难以服众。

    故而婴以为,当以项燕离营之后决战为上,可令蒙武将军与彭越将军各帅一支部队,同往常骚扰楚军一般,佯攻楚营左右两翼,吸引楚人兵力。

    然后择一精锐之师为先锋,大军随后直击楚军中央大营,中营一破,楚军必败。

    项燕方去,楚师残军必追随之,我军可随后追击,待得残军扰乱项燕之阵,攻而破之。”

    “长安君吾有一事不解,还望君上教之。”说话的是沉默许久的李信;“君上所言,关键在于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攻破楚军中央大营,否则一旦相去不远的项燕得到消息回援,则前功尽丧。”

    “李将军所言,本君早有计较。”说着话子婴向着帐外高声令道:“呈上来吧!”

    子婴话音刚落,只见在鲍生的指挥下,几名军士抬着数箱竹简便来到了军帐之中。

    “长安君,这是?”王翦疑惑的问道。

    子婴施施然走上前去,拿起一卷竹简呈给王翦,笑着说道:“大将军还请一观。”

    王翦取过一看,里面书写的尽是一些将士的姓名,所在部属一类的事项,不明就里的王翦略带疑惑的看向了子婴。

    “孤近一载以来,遍及全军各个营寨,此即为其所得也。”子婴也不再吊大家的兴趣,继续说道:“此上载其名者共一万一千六百一十三人,皆吾所精选勇力过人之属,以为先锋必当破之。”

    子婴这么一说,帐内的众位将领这才明白过来,原来子婴用一年的时间把各个营帐全部走了一圈,根本不是闲的没事干,二是利用这一途径,把秦军中的骁勇之士全部选了出来。

    固然投石之戏难以反映一个人的全部素质,子婴靠着投石的远近挑选人员难免有所偏颇,然而每营之中投石远者,必是勇力过人之属。

    而秦军的整体素质本来就高于楚军,这些优中选优的士卒,更是勇不可当。

    有这些人作为先锋,那么短时间攻破楚军大营,也不是不可能之事。

    “信愿为大军之锋,还望大将军、长安君应允。”听完子婴的话,李信当先站出来主动请缨到。

    先前伐楚失败的耻辱,李信一直铭记于心,希望有机会能够重新证明自己戴罪立功,也不辜负在殿上为自己求情的长安君之厚恩,而这便是一个机会。

    李信一说话,王翦子婴不自觉的互相对视一眼,从目光里二人都看出了对方的态度。

    先锋之将,必是勇往无前,锐不可当之类,危险度极高。而李信在秦军诸将之中武力当为最前之属,用作先锋也极为恰当。

    当下王翦便拍板说道:“吾便任命汝为先锋,率军为大军开拓前路。”

    “谢大将军、长安君厚恩。不破楚军李信提头来报!”李信猛地一抱拳,就在这大帐之中立下了军令状。

    ……

    事不宜迟,点齐兵马之后项燕便率领着二十万楚军离开平舆大营,向东而去。

    楚军大营连绵十余里与秦军大营遥相呼应,就在项燕离开的第二天,楚营的左右两翼分别遭到了秦军的大举进攻。

    得到消息的景骐并没有过多的惊慌。据项燕所言,秦军这一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