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东汉末年-第1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强盗还要大,因为他们行事没有底线。
况且,郭斌昨日里进城招降,所谈的一切都是在密室中进行的,其内容也仅限于张梁、张牛角与褚燕三人知晓。张梁与张角相继死去,对城内黄巾军的军心影响固然极大,郭斌昨日所谈的招安内容却同样失去了效力。
郭斌忙拉住褚燕,急声道:“到底是怎么回事?张梁是被谁害死的?”
褚燕沉声道:“唐周!”
郭斌一惊,道:“什么?唐周是我们亲手火化了的,怎么还能来害死张梁?难道当初死的不是他?”
褚燕忙道:“郭大哥有所不知,乃是城内高层中有唐周的人!”
郭斌顿时明了,道:“详细说说!”
褚燕这才一五一十将郭斌走后城内发生的事情娓娓道来。
原来郭斌自与张梁三人在密室中商谈完毕,便着人将城内大大小小近五百个头领聚了起来,为的自然是商量招安的事宜。将郭斌说的美好前景讲了一通后,张梁对在座的众人说道:“投降官军是目前我们唯一的出路,要想保全手底下这么多人的性命,我们必须这么做。可是在座的诸位,包括我张梁,都不能投降。”
一众头领听了,无不默然不语。
他们自然知道,朝廷对最底层的士兵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对于他们这些领头的却绝对不会放过。最底层的士兵们放下刀枪就可以放心地做老百姓,可他们这些有领兵经验的首领一旦被放到了乡间,极有可能重新获得对这些原手下的控制权,轻则为恶一方,重则再次起义。因此,朝廷不可能放心,他们这些人也不可能还有未来。张梁早已想好对策,便对众人说了要带着众高层突围,往太行山中求存的事后,重新有了希望的一众首领方放下心来。
将招安的事宜向一众头领解说完后,张梁便让大家解散,让他们各自去城中各自的营地分说招安事宜,向士兵们讲解清楚。
然而,就在忙碌了一天的张梁心力交猝,躺在衙门大堂中假寐之时,来了几十个黄巾首领。他们带着士兵,径直来到县衙大堂,二话不说便围攻张梁。张梁虽然累极了,却毕竟是长期修炼道家内功的人,只靠着绵长悠远的气息与这么多人周旋。
此时广宗城中的黄巾军高层都下了基层,奉命向士兵宣讲招安的事宜,县衙之中仅有的十几个普通士卒,却也早已被叛军带来的人给制服了。
这些黄巾首领原来都是太平道的中高层,常年混迹江湖。就是因为他们武艺高强,方能聚得起这么多手下,从而在起义之时于军中博得高位。这些本来在江湖上声名显赫的江湖好手一同来围攻张梁,什么钢刀、铁剑一齐往他身上招呼。
奈何张梁武功之高,实在超乎这些人的想象,一手内力的运用,更是在张角的教导和几十年的摸索下极是纯熟。他掌力时而刚猛,时而空而无力,虚实变幻,登时便力毙了好几人。一时间众人犹豫踌躇,畏手畏脚,下手便不似适才肆无忌惮,更是容得张梁有了调息的时间。
因此,在褚燕与张牛角听到消息,率人回援的时候,张梁已然将这些人全部格杀。
郭斌听得心中佩服,疑惑道:“既然如此,人公将军是怎么死的呢?”
褚燕听了,虎目含泪,道:“他是自杀的!”
郭斌大惊:“这是为何?”
褚燕道:“当时,人公将军虽然胜了,身上腿上却也添了许多伤口。他满身都是鲜血,有自己的,也有这些叛逆之人的。”
郭斌点点头,道:“他的功夫我也是极佩服的,只是毕竟人力有时而尽,剧战之下,失血过多,确然是极致命的。只是如何又扯上了唐周?他又是为何自杀的?”
褚燕擦了一把眼泪,向郭斌解释了起来。
原来,这些人都是唐周埋伏在太平道内的卧底,他们以颠覆太平道为最终目标。想来当初唐周夜中潜入广宗城,扰乱张角的心神是一,联络这些手下是二。
在郭斌与张梁等人密室商议之时,他们便有人偷听了去。因此方可以提前制定计划,提前行动。他们见张梁已经与官军商量好了,要接受招安,而黄巾上层则要突围到太行山中继续传道,心中知道,今夜便是最后的机会,于是便准备发动叛乱。他们一面派人围杀张梁,一面在军中宣扬张梁要弃了城中众军,独自突围而去,祸乱军心。
这还不算,他们竟联络太平道中高层,煽动他们起来一齐反对张梁。
他们觉得,只要将主将张梁擒住或是斩杀,便可以戴罪立功,得到朝廷的谅解。蝼蚁尚且偷生,而况人乎?许多黄巾军将领宁愿跟着士兵们去塞外,也不想再跟着张梁到太行山中打游击了。黄巾起义的失败,已经让许多人心灰意冷。
前去围杀张梁的人虽未成功,煽动士卒的人成果却是极大。
本来普通士兵中,许多人便是被裹挟而来,参加黄巾军那是被逼无奈。如今大军围城,十几万人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几近绝望。因此,他们是极为盼望得到朝廷招安的。而受到蛊惑的他们,认为张梁要以城中的普通士卒为饵,独自突围而去。
因此,广宗城中经过鼓动之后,可真的算是炸了营了,许多前去稳定人心的首领也被陷了进去。谁都没有想到,真正的唐周手下仅有十几人,却能闹出这么大的乱子。非但许多高层将领受到了他们的蛊惑,城中的十五万大军更是吵着要将张梁擒了交给官军,以求戴罪立功。
人性有时候就是这么丑恶,张梁可是一心想要保全他们的人啊!看来,“不明真相的群众”的破坏力也是极大的。张梁见了这局面,兼且身受重伤,心知无能为力,况且这不正是他想要的结果么?兄弟们接收招安,去塞外继续过平平淡淡的生活,而一众高层则前往太行山中谋生存。
当下,张梁便以一人之力拖住一众近乎癫狂的黄巾士兵,让张牛角和褚燕带着近三百太平道的铁杆教众突围出城。
他们这些人武功极高,三百多人形成的破坏力也是极大的。不过他们并无战心,张梁嘱咐他们不要恋战,一路向北突围,进入太行山之后,才算是安全,同时也要他们派人去通知早已突围的张宝,事不可为,要他去太行山中聚会,留下太平道的一点火种。
郭斌拉着褚燕,急切地道:“张梁还没死?他是不是还在人世?”
褚燕登时哭得像个孩子,道:“我带着大家从县衙后门突围,心中不忍,转头往回看的时候,人公将军他,他便自刎了!呜呜呜。。。”
郭斌心中一丝侥幸也随之破灭。他心中知道,张梁便是能活下来,也不可能被朝廷容忍。广宗城内的大军一平,黄巾军主力便算是覆灭了,朝廷行事也再不会有顾忌。因此,该杀的必然要杀一批。
张梁算是此次黄巾起义的首恶之一,无论如何是不可能得到朝廷原谅的,郭斌也清楚这个道理,所以才对他说:“中山、上党等地山岭纵横,岂非英雄栖身之所。”这是要提醒他,让他带着黄巾军的上层骨干,到太行山中避难。
看来张梁也听明白了郭斌话中的意思,这一番布置便是为了手下的一众铁杆太平道人可以赶往太行山去。猛然间,郭斌方意识到他当初所说的话中的漏洞,叹了口气,对褚燕道:“看来还是我连累了人公将军。”
挥手止住张口欲言的褚燕,郭斌继续道:“人公将军怕是自始至终都没有想过要到太行山去,他早就打算与广宗城共存亡了。”
褚燕惊道:“什么?不可能的,人公将军岂会把我等扔下不管?”
郭斌了然,他知道褚燕想错了,以为张梁所谓的突围到太行山都是假的,是为了稳住手下的权宜之计。当下叹了口气,道:“若是经过我的招安,城内黄巾大军的高层一夜之间便不见了踪影,朝廷岂会不对我起疑心?而只要人公将军死了,事情便算是有了个交代,也不会牵连到我身上了。”
登时,褚燕被惊得默然无话。
第一百七十一章 平定
张梁的死,是对郭斌一心为了拯救广宗城内十五万黄巾军性命的回报。(全本小说网,HTTPS://。)否则,若郭斌方基本确定下招安的事宜,城内黄巾军上层便集体失踪,朝廷必然会怀疑郭斌与黄巾军有了某种协议。这种协议不论是否有利于大汉朝廷,是否有利于汉民族,是否有利于天下的安定和平,其本身的存在便是郭斌的一道催死符。
说催死或者有点过了,以他在天子心中的分量,以天子对他的信赖程度,以他在天下士人之中的声望,想要通过这样莫须有的罪名扳倒他是极不现实的。然而若真有这么一份协议在,其定然会受到猜忌是毫无疑问的,虽不会立死,起码会狠狠地脱层皮。
张梁重义之人,又岂会因此陷郭斌于险地?
非但如此,张梁也是不得不死,先不说他身受重伤后能否越过官军的层层围堵,只要他不死,官军定然会对突围的黄巾军上层围追堵截,因为他声望太高,地位太重,若不能将其斩杀或生擒,官军定然也是无法交代的。况且,对他人头的高额悬赏,是任何人都无法拒绝的。
而褚燕只身前来寻找郭斌,便是为了告诉他广宗城内的变故,让他早作准备,以免到时候猝不及防,手忙脚乱。而这也从侧面说明,广宗城内的黄巾军被围之后,并非毫无作为,起码官军大营中的一干布置,定然早就被他们摸得一清二楚。至少,郭斌大营的所在,褚燕是晓得的。
看了一眼疾奔而来的一众手下,郭斌对褚燕道:“今日此来,郭某足感盛情。事情紧急,褚兄弟还是尽快离开为妙。”
褚燕深深地看了郭斌一眼,点点头,道:“郭大哥对我太平道的恩德,太平道没齿难忘。城内十五万兄弟的性命,还要仰仗郭大哥照看。”随即面色转为悲痛,沉声道:“这也是人公将军临终前的愿望。”
郭斌点点头,拍了拍褚燕的肩膀,道:“褚兄弟放心,郭某定要保全这十五万兄弟的性命,这是非但是大贤良师和人公将军的愿望,亦是我本人的愿望。”
是啊,即便是张梁是被城中的黄巾军士兵逼死的,他也要保全这些人的性命。他的自杀,固然是为了此事不会让郭斌背上干系,更是为了让郭斌好好地保全他们的性命。若郭斌陷入险地,哪里还会有余力为了这些黄巾军士兵奔走?张梁用心良苦,郭斌如何不懂得?
褚燕闻言,道:“我相信郭大哥,那么事不宜迟,褚某就先告退了!郭大哥保重!”言罢,转身离去。其身形几个起落间,便消失在林立的官军帐篷后,与苍莽的夜色融为一体。
张梁既已身死,城中的黄巾军亦有心投降。于是,次日不过午,皇甫嵩便派人在城内黄巾军的引领下进入城中,接受了黄巾军的投降。受降的过程极为顺利,并未有什么波折出现,于是十几万黄巾军主力的受降工作只用了半日便完成了。
当天夜里,皇甫嵩便是在城中县衙正堂上书写的报捷的奏折。当然,随着奏折进入京中的,是早已用石灰腌渍好的张梁的首级。
皇甫嵩命人将攻克广宗的捷报写在一块帛制的旗子上,将旗杆绑在马股一侧,命令军士快马往京师行去。一路上换马不换人,逢城进城,遇村过村。于是,官军攻克广宗城,黄巾军主力落败的捷报仅用了两日便传遍了沿途的村镇。
捷报传至京城,忧心忡忡的京中君臣俱各欢欣鼓舞,人人额手称庆。而主持平灭两路黄巾军主力的官军主帅皇甫嵩的大名,自然也随着这飞捷的露布传遍天下。
无论是京中还是地方,上自王公权贵,下至贩夫走卒,人人振奋,皇甫嵩剿灭黄巾贼寇的事迹,不断为人们口口相传。一时间,皇甫嵩俨然成了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的国之柱石。
这是后话,此时的北路官军,在占领广宗后,稍事休息,便于次日北上,继续剿灭黄巾余孽。
目前,南北两路黄巾军主力虽已被剿灭,贼首张角和张梁也自身死。然而,之前从广宗城内突围而走的张宝却已经北上,召集散布在北方的黄巾军士卒十余万人盘踞在下曲阳。经过几个月的稳定,恐怕也已经形成了不小的势力。
皇甫嵩深知宜急速将其剿灭,否则时间拖得越久,则其内部越发稳固,届时想要清剿,恐怕就难上加难了。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大军刚一抵达下曲阳,将其团团围住之时,便有人自称携带了张宝的首级,前来投效。众将大惊,均不晓得这张宝在十几万大军的重重保护下,是如何被人斩杀的,又是什么样的人物,方能在如此艰险的环境下将张宝斩杀。
后来经过一番盘问,知道这个人名叫严政,是张宝的部将,众人这才心中了然:原来是见官军围城甚急,这个严政方斩杀了张宝,前来投降。
而关羽则在听说来人姓名后,丹凤眼微微一眯。郭斌见状,心中疑惑,却不言明,直到事后,众人退出帅帐,向关羽问起,他才知道,这个严政,似乎也是唐周的人。
郭斌听了,心中不由愈发震惊。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唐周竟然处处克制黄巾军。黄巾军中三个地位最高的领袖,其败亡均与唐周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联。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唐周覆灭了黄巾起义也不为过。
然而,无论如何,遍布中原各地,波及几百万人的黄巾起义总算是告一段落了。散落在天下各地小股的流寇暂且不说,至少经过官军近一年的拼杀,南北两路黄巾军主力总算是被剿灭了,绵延四百年的大汉王朝终于又一次转危为安。
在这场超大规模的战争中,皇甫嵩毫无疑问地成为了舞台上的主角,时间虽不甚长,其为汉室江山所立下的汗马功劳,却是亘古少有的。然而,皇甫嵩出自书香世家,其自然并非只知好勇斗狠的莽夫,因此,这次与报捷的奏折和张宝的首级一起被送入京中的,还有皇甫嵩祈求朝廷免除冀州一年田租,用来赡养饥民的奏折。
朝堂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