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重生东汉末年 >

第124部分

重生东汉末年-第124部分

小说: 重生东汉末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官职,统领着护卫宫禁的所有卫士,他手下的士兵,毫无疑问都是大汉王朝最为精锐的王牌部队,若换一个大家都熟悉的官名的话,便相当于清朝时候的大内侍卫总管,负责护卫宫中安全。

    可以说,卫尉这个官职,既要有威望,又要有崇高的身份,更必须要是天子最为信得过的人。所以需要威望重、身份高,是因为他手下的这些个眼睛长在天上的老爷兵,大多是很有背景的。他们有的出身宗室,有的是功臣之后,自武帝时起,使郡国每年保荐孝廉为郎中,所以有许多郎官也是地方豪族的后生晚辈。

    郎官被认为是升迁最快的为官之路,并非是没有原因的。

    首先,郎官平日里在宫中当值,非但可以学习韬略、文采、机枢,更能够习得官场中博弈的手段,极是锻炼人。

    其次,护卫天子,在名义上以及实际上会与天子结成直接的隶属关系,他们大多数人可能并不为天子所熟悉,却毫无疑问是护卫天子最后的力量,而在某种意义上,天子也是他们背后的“举主”,这就形成了类似于官场上的门生故吏的关系。

    第三,宿值宫掖,可以使得郎官更加有机会接近天子,使得他们更易成为天子的亲信,使天子可以准确掌握他们各自的才能品性,以减少任用人才时的失误,有利于减少因君臣之间的不信任而导致的行政损耗。

    第四,郎官们与天子关系较亲近,便会对天子产生一种特殊的感情。所以,郎官外放之后,在外出任公卿大臣或是地方长吏,可以加强天子对地方的掌控,使得整个帝国形成以天子为核心的极大向心力和凝聚力,可以加深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有利于进一步巩固中央集权和皇帝的权威。

    可以说,汉朝的郎官,在某种意义上被称为人才的储备和培训基地并非虚言。

    因此,只有身份极高,又极得天子信重之人方能压得住这些郎官,因为许多郎官出身地方豪族,这个卫尉许多时候还要在士林之中有相当的声望方能胜任。至于为何要是天子最为信得过之人,自然是因为卫尉是负责天子安全的最后一道关卡,没有人会将自己的安全交给不熟悉的人。

    天威难测,当初杨赐因为黄巾之乱被罢官,就使得朝中一群人心中狐疑难测。就在他们以为弘农杨氏已然不得天子待见,准备落井下石的时候,杨赐的长子,时任太仆的杨彪便被天子提拔为卫尉,而杨赐本人更是在生辰当日得到了一幅由太子亲自奉上的御笔亲书的中堂。因此,一干准备了许久,想要弹劾杨赐的小人便都没了声息。

    其实看看杨彪的升迁之路便清楚,弘农杨家始终是天子的亲信之家,天子也从来没有将杨家当做外人。

    从侍中(少府属下宫官群中直接供皇帝指派的散职官,太子近臣),到比二千石的五官中郎将,再到地方实权派的颍川太守、南阳太守,掌管天子私府的永乐少府。这一路升迁,一步一步,稳稳当当。从天子近臣做起,既有军中的资历,也有掌控地方大政的经验,再升迁到中央,担任永乐少府,可见是极得天子信重的。

    后来接任太仆,虽然不再掌管除车府、未央以及天子车马之外的马政,却接管了西汉时少府所属的考工。其职务是制作弓弩刀甲等兵器,还主织绶及诸杂工。可以看出来,杨彪圣眷之优渥,简直到了让人眼红的地步。

    都说郭斌圣眷优容,是天子跟前的红人,可跟杨彪比起来却是差得远了。若是很难理解天子为何对于杨彪如此信任,可以与后世众人都熟悉的人物做对比。鉴于清朝的电视剧传播极广,广受人们喜爱,便可以将刘宏与杨彪的关系代入进康熙与魏东亭的关系。

    刘宏、杨赐、杨彪与康熙、魏东亭、魏承谟甚至可以一一对应。若说魏东亭与魏承谟是虚构人物,那么看下其原型曹雪芹的祖父……曹寅的经历,或者可以从一定程度上解读这种关系。

    故,在这么个紧要当口,弘农杨氏的族长杨赐上书天子,为求赦免王允,便很是激起了朝中的一番热议。

    除了杨赐,大将军何进同时上书,便多了点儿意味深长。

    大将军何进出身屠户,先丧母,其父何真再娶,生有一子二女,后来,何真也去世了,何进养育一家五口人。因同父异母之妹被选入宫中,成为贵人,并受宠于汉灵帝。何进被拜为郎中,随后迁虎贲中郎将,任颍川太守。光和三年,何贵人被立为皇后,何进也因此而拜侍中、将作大匠、河南尹,最后因为黄巾之乱爆发,被拜为大将军。

    从这短短的几句话中,可以看出,何进所以能升任大将军,凭借的大多是裙带关系,即当今的何皇后的关系。

    《后汉书·后妃序》曾有这样的记载:“汉法,常因八月算人,遣中大夫与掖庭丞及相工,于洛阳乡中阅视良家童女,年十三以上,二十以下,姿色端丽,合相法者载还后宫,择视可否,乃用登御。”

    从这条记载中,可以看出,汉朝的后妃,是可以在民间遴选的。只要年龄合适,家世优良,姿色好,面相好,便可以趁着每年八月份“算人”的时候进入后宫。待进了后宫之中,还面临着两条路,一条是做宫女伺候人,一条则是受到天子宠幸。只要有机缘,并顺了天子的眼缘,便可以承欢天子,土鸡化凤凰,从良家女子一跃成为天子的女人。

    然而成为天子的女人,却只是开始。当今的何皇后,身高七尺一寸,在女子中算是极为高大的。可以推想,何氏定然长得极漂亮,也宜于生养,便得到了天子的宠幸,生下了皇子刘辨。与东汉王朝的许多皇帝差不多,天子刘宏也曾先后有过几个皇子,却相继夭折。

    汉灵帝怕皇子刘辩也与其他皇子一般早逝,便把他寄养在道士家中,称为史侯,同时封何氏为贵人,何氏深受汉灵帝的宠爱。光和元年,宋皇后因遭中常侍王甫和太中大夫程阿的诬陷诋毁,被汉灵帝废黜皇后之位,并送入暴室,宋皇后最终忧郁而死。

    光和三年十二月初五日,这一年,刘辨七岁,汉灵帝立何氏为皇后,并于次年六月追封何氏的父亲何真为车骑将军、舞阳侯,谥号宣德。

    何皇后的发迹,无外乎母以子贵四个字,而大将军何进的飞速升迁,也不过是托了何皇后生了刘辨的福罢了。无论是何皇后还是何进,乃至整个老何家目前的无限荣光,都得益于刘辨能够平安长大,使得天子刘宏有了可以托付大汉基业的继承人。

    可能便是在晋封何氏为皇后的光和三年,天子心中便已经默定刘辨为其继承人了。

    而目前身居大将军之高位的何进,正是因为家庭背景不好,自己又并非学识出众之人,便更加需要在朝中寻找盟友。在这个时候,势力极大,遍布朝中,又掌握社会舆论的士林便成为其最好的合作者。

    据郭斌与戏志才的分析,袁绍之所以能够以隐居京师的身份出入何进的府邸,便是因为当初的党锢之祸。因为当初何进尚在河南尹任上,掌管着京师一带的治安捕盗等事宜。而当时忙碌奔波与救援党人离开京师的袁绍,必然少不了求到何进的头上。

    因此,身为汝南袁家长公子,作为中原士人阶层代表的袁绍便与正在寻找朝中助力的何进互相需要,一拍即合。

    然而,天下的士人也并非一块铁板,其因各自出身地域不同,也形成了一个个小团体。中原豪族所能掌握的势力极大,其所掌控的区域处于天下中心,无论是财力还是手底下的人才,都是极为恐怖的资源。

    然而,西北的凉州和北方的并州,却因各自临近骑马民族,而天然的与中原豪族不太一样。他们虽然也是以诗书传家,却总是与军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甚至许多家族都是因军功而起,后来敦促族中弟子学习文事,才慢慢转型过来的。因此,这两地的豪族天然的便与中原豪族形成了差异。并州因为临近洛阳,又是从冀州划分出去的,因此较能够得到中原豪族的认同。而远处关西的凉州豪族,则既在其本质形态上和地域上天生便远离中原豪族,因此,受到了中原豪族有意无意地排挤。

    袁绍所能代表的,只有汝南袁家所熟悉的中原士族,营救王允,则成为何进拉拢并州豪族的一个契机,也体现了中原豪族与并州豪族的亲密关系。郭嘉则认为,何进之所以对于董卓也是极力拉拢的态度,应该是他拉拢西北军阀豪族势力的试探。

    小小的一个王允案,竟牵扯到中原豪族、并州豪族与何进三者的合作,这是郭斌当初无论如何亦想不到的。

    昨日惊闻台湾著名作家李敖先生病逝,不免感慨,世上又少了一位有趣之人。李先生批判时事,则单刀直入,词锋尖锐而辛辣;为人行事,却恣肆旷达,狂放不羁。敢想人之不敢想,做人之不敢做。于国家统一之大事,却一直头脑清醒,立场坚定,毫不含糊。可谓真情率直,剑胆琴心。

 第一百九十章 请托

    大将军何进、太傅袁隗和帝师杨赐三人,分别上书,向天子求情,要求赦免王允,在朝中引发了极大的轰动。(全本小说网,https://。)毕竟,与朝中这三位大佬比起来,王允无论是资历还是职位,又或者是家族背景,都差得太多了。

    更有人暗地里揣测,这是士人阶层在党锢之祸后,对于宦官的一次反扑。

    毕竟王允地位尚低,远远达不到朝中三位大佬集体出动的程度,而他所以入狱,全是因为之前弹劾张让,是张让在给他下绊子。这个张让,如今已然成为广大士人阶层共同的敌人,前面持续了十几年的党锢之祸的帐还没有算呢,这就又开始骄横跋扈,欺负起士人来了?简直是叔可忍婶不可忍!

    一时间,朝堂上下重新掀起了一波声讨十常侍的浪潮,其中以热血沸腾的太学生们最为激进,他们不是撰文历数十常侍的罪过,便是在太学之中聚众演讲,这个当初党锢之祸时最激进又热血澎湃的集体,似乎又重新焕发了生机。

    郭府中,书房。

    戏志才依旧端着一杯热茶,轻轻地品了一口,道:“看目前的形势,案子怕是要结了。”

    一旁的郭嘉接口道:“朝中文武百官,上自三公,下至太学生,无不要求赦免王允,看这声势,便是天子也扛不住啊!”

    关羽激动地挥着拳头道:“群情激奋,十常侍死有余辜,王子师先生合当无罪获释!”

    郭斌扫了众人一眼,低下头喝了一口香茗,他正看着朝中三位大佬上书的抄本,没有开口。

    其文略曰:

    “夫内视反听,则忠臣谒诚;宽贤矜能,则义士厉节。是以孝文纳冯唐之说,晋悼宥魏绛之罪。允以特选受命,诛逆抚顺,曾未期月,州境澄清。方欲列其庸勋,请加爵赏,而以奉事不当,当肆大戮。责轻罚重,有亏众望。臣等备位宰相,不敢寝默。诚以允宜蒙三槐之听,以昭忠贞之心。”

    他们这是劝说天子对待臣下要宽容大度,王允刚刚剿灭太平道有功,正是应该计算他的功劳,大加赏赐的时候,怎么能够因为一点点小事就要治他的大罪呢?那样不是让天下人寒心了吗?

    既然话都已经说到了这个份儿上,天子若再是不松口的话,那可便真是将整个士林重新放在自己的对立面了。如今黄巾之乱刚刚平息,靠的是谁?真的完全是大汉朝廷的声威吗?别人不清楚,身为天子的刘宏心里还不清楚吗?

    进军剿灭南北两路黄巾主力大军的十万官军,除了卢植与皇甫嵩手底下的总共两万常备的北军五校外,其余人等,多是从洛阳周边临时征召的。若是真的对着官府的户籍名册征召士兵的话,便是能招上来十万人,可能也要等到猴年马月了,哪里能迅速形成战斗力?还不是京师的豪门大族,尽出其家中的部曲佃户,又拿出司州府库中的刀兵、甲胄,分发给各人,才能迅速发兵?

    否则,若是一旦黄巾军的势力蔓延开来,到时候怕便是有五十万大军、百万大军,朝廷也无能为力了。

    所以,对于戏志才与郭嘉的看法,郭斌还是同意的,毕竟刘宏虽然贵为天子,却绝不可能肆意妄为的。目下黄巾之乱刚刚平息,天下人一夕三惊,都在等着看朝廷如何与民休息、恢复生产,若是在这时候将整个文官集团惹毛了,天子难道做光杆司令不成?

    况且,如今南宫被烧的事情刚刚有平息下去的迹象,人们也不再提什么天命的事情了,正应该全国人们众志成城共渡难关的时刻,天子又不是傻子,哪里会在这么个紧急关头为了一个王允而犯了众怒?

    这时,郭嘉却道:“怕就怕,便是天子下旨申明无罪释放,王子师也是性命难保啊!”

    张飞瞪起环眼,粗声道:“为啥?难道天子说话也不算话吗?”

    郭全顿时极骚包地将杯中茶水一饮而尽,抖着一张肥脸道:“王子师惹了张让,又让天子在群臣面前大失面子,天子肯定将他恨到了骨头缝里去了。张让惯会揣摩圣意,难保他不会派人将王允刺杀了。”

    说到这里,只听“啪”的一声,关羽竟将手中的茶杯捏得粉碎,脸上的愤懑与不平之气难以遏制。

    郭斌知道关羽最是忠心方正,可面对如今的朝局,面对如此天子,谁也只能徒呼奈何,无能为力了。当下宽慰他道:“云长不必忧心,王子师为官清正,士之长者,我伏龙山庄怎么会见死不救呢?”

    这是,却听门外蹬蹬蹬的脚步声传来,郭全去打开门,只见知客满头大汗地奔了过来,口中道:“袁家大公子和曹相爷来了!”

    郭斌听了,忙迎了出来,袁家大公子肯定便是袁绍,而所谓的曹相爷,定然是新升任济南相的曹操无疑了。

    然而,尚来不及走到廊下,便见袁绍与曹操一前一后哈哈大笑着迈步进了院子。这两位是郭府的常客,又与郭斌相交极厚,惯常来的,门口的知客哪里敢拦着他们?只能由一人将他们迎进宅子中,一人快速前来通禀。

    见了郭斌,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