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重生东汉末年 >

第85部分

重生东汉末年-第85部分

小说: 重生东汉末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颍川一郡的黄巾军竟能将官军两路大军堵在长社城中出不来,张角在冀州再拖住卢植所部,那天下就任由黄巾贼闹腾了。

    可是郭斌的前来,改变了长社城内外的实力对比。官军士气渐渐回复,黄巾贼的士气则被不断消耗。双方力量对比此长彼消,这本来是好事儿,可军中流传的一些话,却让朱儁暗暗恼恨。

    说得好听的,是官军士气大挫,全是因为朱儁轻敌冒进。说得不好听的,都说朱儁因为心中不忿为皇甫嵩辅贰,贪功冒进,想着强压皇甫嵩一头,却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更有甚者,说朱儁当初率领五千家兵大破叛军,平定交州,是虚报战功,此次为右中郎将更是走了后门,有贵人在后面使了力气。林林总总将朱儁说得很是不堪。

    到了郭斌前来长社,连续半个月来对黄巾军的滋扰,很是提振了官军的士气。长社城中的紧张气氛渐渐平息下来,各种流言便又逐渐滋生。有人拿着郭斌与朱儁相比较,说朱儁枉然身居高位,却只会带着大军往黄巾贼的埋伏圈里闯,致使损兵折将,南路大军退守长社,连一干军士的也没有机会出城捞取战功了。再看看人家骑都尉郭斌,年纪虽然不大,却是能征善战,这半个多月来以七百骑兵杀伤黄巾贼寇达到三千余人。

    军中的将士多是新近征召,又非朱儁嫡系兵马,嘴里便没干没净地乱说。事情传到朱儁耳朵里,便很是不对味儿,要说他也是忧心国事,方行军激进了一点,再说胜败乃兵家常事,又怎么能因一次失误便质疑一个将领的能力呢?

    因为事情牵扯到了郭斌,便很容易让人觉得这是郭斌命人放出来的话。

    而身为三军主帅的皇甫嵩,自然是听到了这些流言,可是他也无能为力。本来关于郭斌勇猛善战的话,便是他使人放出去的,目的便是为了提振军中士气。可是谁曾想,下面的军兵竟然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将事情越说越是离谱,到最后竟然将朱儁亦牵扯了进来。

    可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皇甫嵩也不可能再勒令众军不得议论此事了,否则着了相,便落了下乘。非但有越描越黑之嫌疑,更显得皇甫嵩便怕了朱儁。这在平日里倒是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可如今乃是非常时期,皇甫嵩又是身为三军主帅,若是让众军士觉得他是个软蛋,哪里还有威信可言?那还如何带兵打仗?

    因此,皇甫嵩便是心中明白事情的来龙去脉,也未曾出言解释,更没有勒令军中不得议论。所幸事情尚未超出他的掌控,便是朱儁吃点哑巴亏,也影响不了南路大军剿灭颍川黄巾的大事。

    城内的戏志才、郭嘉、荀彧等人自然知道官军中的流言,皇甫嵩利用郭斌的声望提振官军士气的计策亦逃不过三人的耳目,虽然知道这样会得罪右中郎将朱儁,可毕竟是利大于弊,因此虽然飞鸽传书报告给了郭斌,却也没有当做大事来对待。朱儁作为假节的右中郎将,乃是一方主将,位高权重,这一点心胸想必还是有的。

    诚然,长社城中的这一点权力之争并未大到影响长社战场局势的地步,朱儁对于城中流言的事也是洞若观火,只是每当众人提到郭斌的时候,心中不是那么舒服,却是难以避免的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天气越来越热,长社城外的黄巾大军兵力收缩,往北面灌木丛中避暑。他们将地上的杂草割了,盖在灌木丛顶上,成为一个简单的人造帐篷,既可躲避烈日的炙烤,又是四处透风,加速了空气流动,人在里面也不会太热。

    看着黄巾军的一番作为,再看看如今的天气,官军之中的一干知情者赞叹郭斌神机妙算的同时,心中亦是暗暗振奋莫名:一雪前耻的机会,终于就在眼前了。

    (作者注:本来今天要上架的,因为在下家中的一点私事耽搁了,遂推迟了上架的时间,若是因此扰了众位书友破~处的雅兴,还要担待担待。)

 第一百三十二章 长社之战(二)

    郭斌便是再不学无术,也应该知道皇甫嵩大破长社黄巾军,用的是火攻。/全本小说网/https://。/可是书上只说是黄巾军依草结营,然后是夜会大风,皇甫嵩使人内外放火,会朱儁、曹操军至,大败。至于为何恰逢大风,刮的是什么风,又是怎样内外放火,则是一概不知。

    郭斌大半个月前初至长社时,正是农历四月份,天气刚要转暖,风还是以西北风为主。若要在黄巾军营地内放火,长社城正是处在大火的下风向,虽不至于蔓延进入城中,引发城内大火,可是烟炎张天是少不了的。

    到时候,不要说官军追击黄巾军,便是守住城池亦属难能。

    而且,当时还是初夏,草木正是转向繁盛的时候,旷野里一片郁郁葱葱,树叶刚刚披满新绿。若是此时点火,能不能引燃了草木还是个问题,便是在黄巾大营的上风向勉强点燃的大火,恐怕也是烟多焰少,火势亦难以蔓延开来,因此能对黄巾军造成的伤害亦极为有限。

    直到后来,结合前世所学的地理学知识,经过多方考察推论,郭斌方恍然大悟。

    因为中国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季风便特别明显。在6月中夏季风突然盛行到江淮流域;即为江淮流域梅雨季节的开始。而自农历五月份开始,便会有东南季风吹来了。直到此时,长社城周边的风向,才真正的是适合官军放火进攻的风向。

    而只有到了仲夏时节,天气逐渐变得炎热,黄巾大军在炽烈的阳光下再也呆不住了,方会迁移到更北面的灌木丛中避暑。黄巾军将长草和树枝搭在灌木丛的顶上,用来遮阴,在如此的天气下,经过几日的暴晒,被砍伐下来的草木便会失去水分,并逐渐干枯。也是直到此时,黄巾大营中方遍布可以引燃的干草枯柴等引火物。否则以仲夏郁郁葱葱的灌木林,如何能够引得着火呢?

    因此,郭斌这种从结果倒推原因的方式,便被众人看作是足智多谋,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虽然以郭斌前世高中地理的水平,在此时也算配得上这个称呼)。在这个时代,作为一个将领,通宵天文是必须要具备的才能。《孙子兵法》便说过:“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故《司马法》曰: 冬夏不兴师;所以兼爱民也。

    于是,郭斌的通晓天文,便作为他是一个合格的将帅之才的有力佐证。而他在长社之战前的一番谋划,在若干年后被官方所披露,众人均将此一战作为郭斌一生所经历的极为重要的几场战争之一,成为在郭斌的名字后面缀上“军事家”三个字的极有说服力的材料。

    这日夜里,不甚强烈的东南风将长社城内外的暑热吹得散开了不少,直到午夜过了,郭斌大军还没有前来骚扰,波才方长舒了一口气。连续六七日了,郭斌始终未曾派人前来袭营,想来是因为天气渐渐暑热,又难以攻克营寨,郭斌也就放弃袭扰了。

    这近一个月以来饱经摧残的黄巾军,终于难得有机会趁着夏日的微风睡一个好觉。

    直到黎明将至,黄巾大营外亦是静悄悄的不见一个人影。就连被郭斌屡次袭营后而设立的哨兵,亦困得睁不开眼的时候,大营北面的山中,出来了六七百个骑兵。

    这些骑兵一个个人衔枚,马摘铃,走得极为谨慎。再看众人的装束,一个个内裹皮甲,外披毛毡所制的短襟和裤子,脚蹬猪皮靴子,腰挎环首刀,马屁~股上左右各挂了一壶羽箭,马脖子两侧还各挂着个瓦罐,里面盛的都是满满的火油。

    一行人来到黄巾大营近处,只见营北的守卫果然是少得很。待一百特种士兵两人一组,上前悄无声息地将哨兵解决,便在大营北面打开了一个长达一里的缺口。完成这一切后,早有特种士兵晃动火折子,点燃了火把,往空中晃了几晃。

    郭斌收到消息,心中大定,以特种士兵独特的鸟鸣声下达按照计划行~事的命令后,派了五十人过去接替被斩首的黄巾军哨兵的位子,以免被巡夜的黄巾军过早地发现。

    这些特种士兵只在背后背了一壶羽箭,马屁~股上,马脖子上,前前后后挂了至少八个装满火油的瓦罐子,他们的任务,便是在黄巾大营的各处撒上火油。

    这六七日来,郭斌命令大军在山中营地里潜伏起来,并未大张旗鼓地前来骚扰,可是一百特种战士却是一点儿也没有闲着。他们趁着入夜的功夫,以混迹江湖多年练成的轻身功夫,无声无息地潜入黄巾大营之中。换上破旧的衣衫,两人一组,在黄巾大营中溜达,探查地形。

    黄巾大营中人数达到二十几万,非但有颍川本地的黄巾军,还有从荆州、扬州赶来的太平道信徒,因此见到几个面生之人,也不是稀奇事。再加上黄巾军中的管理松散得很,连夜中不得乱窜营帐的规矩都没有。也是黄巾军一切草创,又都是常年混迹江湖的豪客,哪里懂得军营里的规矩?只有一步一步慢慢摸索罢了。而不知军,也是首倡起义的农民军,往往会以惨败收场的很重要的原因之一。

    待黄巾大营中传来几声奇特的雀鸣声,郭斌知道特种士兵已然得手,长枪一摆,下令击鼓。

    “通!通!通!通!”

    鼓声在黎明前的黑夜里传得极远,非但黄巾大营中的波才听得惊心动魄,便是正在长社城头焦急等待的皇甫嵩也是听得一清二楚。听到黄巾大营北面约定好的鼓声响起,长社城头上的战鼓也“通!通!通!”地响了起来。

    一时间黄巾大营之中的波才只听得四面全是“通!通!”地战鼓声,惊惶坐起。不由得暗道:“四面都是官军?难道朝廷支援的大军竟已经到了长社?难道卢植已然将大贤良师战败了?”

    越想越是惊慌失措,来不及披挂战甲,波才提了铁扁担便往帐外奔去。

    郭斌待鼓声响起,便一挥玄龙枪,率领关张二人并六百铁骑,往黄巾大营中冲去。一通鼓罢,潜伏在各处的特种士兵一齐点火。霎时间,黄巾大营内近百处火头同时起火,烟炎张天,将黎明前的黄巾军大营照得亮如白昼。

    黄巾军士兵一个个甲不及身,多数人之匆忙间拿了枕边的兵刃便冲了出来。却听见轰隆隆的马蹄声呼啸而来,连日来的噩梦再一次笼上心头。

    郭斌在沿途的特种士兵指示下,率领二百骑兵直奔黄巾军大帐而来,正碰到赤~裸~着上身,提着铁扁担奔出大帐的黄巾军统领波才。波才见了郭斌,自然是恨得咬牙切齿,也顾不得指挥众军救火,提了铁扁担,便往郭斌冲去。

    郭斌并不打话,策马加速,往波才冲奔而来。

    波才知道,自己力量本来便不及郭斌,再加上此时郭斌借了马势,这一枪的力道何止千钧?当下不敢硬接,只得退后两步,用铁扁担格挡住郭斌挥舞而来的玄龙枪。他也是多年混迹江湖的老油条了,自己又是使杖的高手,自然也知道枪、棍、杖这些长兵器使将开来,其实并不能完全区分开。对于武学高手来说,用弹~性上佳的长枪使出棍法的招数,并不为难,而对于郭斌这种使枪的高手来说,更是信手拈来。

    波才怕自己一格挡的话,正好中了郭斌的诡计,届时郭斌长枪借上格挡的力道,枪头乱跳,猛钻而来,便是神仙也救不了自己。因此,波才格挡的位置也很是刁钻,他用扁担的中心格往玄龙枪的枪头处,这样郭斌便借不上力,无法借着枪头乱转的机会中宫直入了。然后借着自己在陆地上移动更加灵活的优势,再回手将郭斌打下马来。

    算盘打得好,可是波才毕竟只是久居江湖,与江湖中人交手不少,却从未上过战阵,也没有机会与朝中的战将交手训练。因此,他错误地计算了郭斌这一击的力道,便导致了原本做好的战术计划完全失效。

    郭斌久与关、张、赵云于马上切磋,长时期刻意地训练自己的骑术,可以说,他如今的马上功夫,比之关、张、赵云这种自幼习武,努力练习骑术的猛人虽略逊一筹,可较之一般的武将却是超出甚多,只因他这一身天生的蛮力。

    为什么呢?因为此时的马具尚未完备,马具上缺少了一件重要的道具,便是马镫。

    要说此时也不是完全没有马镫,任何一件物件的产生都不可能是凭空出现的,如今汉朝的贵族和高官所骑乘的马匹便都是有马镫的。然而这种~马镫与后世实际意义上的马镫非但形制不同,其在骑乘时所发挥的作用也是相去甚远。

    此时所谓的马镫,其实是单镫。所谓单镫,是只在马鞍的一侧悬挂,只是用来辅助上马的道具。在人骑上战马后,脚则会从单镫中抽~出来,而用双~腿夹紧马腹骑乘。这种骑乘的方式,要求具有极强的腿部力量和耐力,故此时的骑兵并不适合长距离奔驰,且极易在作战时从马上摔下来。

    而郭斌则没有这方面的顾虑了,以他一身的蛮力,夹紧马腹自然是轻而易举的,因此他天生便比别人更有马上作战的优势。

    郭斌策动战马加速往波才冲去,初一交击,只听金铁交击生响彻夜空,郭斌的玄龙枪竟真的被波才荡了开来。只见郭斌胸前空门大开,若是陆地上对战,怕是早给人一枪从空门直入,性命不保了。

    可是郭斌借着波才这一格挡的力道,绕着自己的腰部将玄龙枪划了一个大圆,在战马交错而过之际,枪尖竟正正点在波才的脖子上。玄龙枪是何等锋锐?再加上郭斌双臂的神力,又借了马力和波才格挡之力,相当于三方合力的一击。

    顿时,波才只觉得一阵天旋地转,便看到了自己那缺了头颅的身体颤颤悠悠地瘫倒在地上。

    就这样,曾经大败朱儁,将朝廷南路四万大军围堵在长社城的黄巾军大将,大贤良师张角的八大弟子之一的波才,与郭斌交战只一合,便被悄无声息地斩首在当场。

 第一百三十三章 长社之战(三)

    就连郭斌亦没有想到,他竟能一个回合便将波才斩首,这一战果实在也是大大出乎他的意料之外。/全本小说网/https://。/波才本为大贤良师张角的八大弟子之一,武功造诣虽谈不上登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