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逍遥小书生 >

第226部分

逍遥小书生-第226部分

小说: 逍遥小书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确有此事。”景帝眼中闪过一丝异色,点点头说道。

    “请恕老臣直言。”老者捋了捋胡须,说道:“此事实在是太过荒谬,那李易不过是承蒙陛下皇恩,封爵长安县子,弱冠之龄,却只有秀才功名,足见此人学问之浅薄,如此之人,如何能成为皇子公主的老师?那李易何德何能?陛下此举,又置国子监弘文馆于何地?”

    老者话语极为直接,景帝一时间有些无法应答。

    一旁的户部尚书秦焕看了看国子监弘文馆诸人,脸上浮现出些许异芒,那些人,终于对长安县子李易出手了。

    长安县子殴打蜀王的事情已经过去,因为此事牵扯甚广,一旦闹大,蜀王的名声也将毁于一旦,因此包括秦相在内的蜀王一系官员,都罕见的选择了沉默,没有在这件事情上为难长安县子李易。

    然而这件事情想要就这样被轻易的揭过去,同样是不可能的事情。

    如果说前些日子他们只是对长安县子提起了稍微的兴趣,那日之后,李易就正式的成为了他们的眼中钉,肉中刺。

    他只做了一件事,就让无数人长久以来的辛苦布置付诸东流,长安县子不除,心中恶气难出。

    这位国子监大儒的话,怕就是他们发难的第一步。

    要知道这两处地方,可是秦相一系官员的势力范围。

    秦焕看了对面的兵部尚书严炳一眼,见他面无表情,心道以这位和李家的关系,此刻居然不发一言?

    “殿下,殿下,陛下正在和几位大人商议要事,殿下不能进去……”殿门口忽然传来了一阵嘈杂的声音,暂时打破了殿内的气氛,众人的目光纷纷望向门口的方向。

    “父皇……”晋王李翰躲过了两名宦官,哼哧哼哧的跑进来,刚说了一句,看到殿内这么多人,也不由的愣了一下。

    除了父皇之外,殿内的大部分人他都不认识,但那边站着的两名老头子,却是教他经学和史学的先生,李翰看到他们就有些头大,小声的说道:“父皇先忙,翰儿去外面等您。”

    景帝平日里忙于国事,很少有时间教导子女,记得上一次见晋王李翰的时候,他的脸要比现在圆上一圈,没想到这才过了不久,他居然消瘦清减了这么多,不由的有些心疼和内疚,摸了摸他的脑袋,说道:“无妨,翰儿先去那边一个人玩一会,等父皇处理完事情就去陪你。”

    李翰点了点头,独自向着上方的桌案处走去。

    景帝的神情有些恍惚,在他的记忆里,晋王性子向来顽劣,无心课业,喜好玩闹,今日再见之时,居然成长了这么多,变得如此乖巧懂事,作为父亲,他却连孩子什么时候成长的都不知道……

    作为帝王,他无疑是合格的,但作为父亲……,景帝在心底叹了一口气,神色不由的暗淡了许多。

    晋王的出现只是一个小插曲,见他走向后方,国子监一位司业站出来,说道:“陛下,那李易弃用筹算之法,引入那阿……阿伯数字,实乃是忘本之举,此等数典忘祖之人,如何能成为皇子的老师?”

    “皇子之教育乃是重中之重,陛下万万不可草率,难道我国子监算学博士,还比不过区区一个秀才?”

    “长安县子李易无德无能,如何教授我朝皇子,还请陛下三思,不要误了诸位皇子……”

    “此事若是传出去,怕是会让万民贻笑,以为我国子监无人!”

    ……

    ……

    国子监和弘文馆诸人没有感受到景帝的心情变化,纷纷上前,言语犀利,要求只有一个。

    长安县子李易无才无德,没有资格做皇子公主的老师,为了避免皇子们被耽误,应该从国子监选一名算学博士亲自教导他们的算学,至于长安县子李易,还是从哪里来,回哪里去吧……

    国子监弘文馆诸人苦劝景帝,案台之上,晋王李翰无心那边的对话,坐在和他身体极不相称的椅子上四下张望了一会,觉得有些无聊,瞥见桌上摊开的一封奏章,随意了看了一眼,看到了某些熟悉的东西,饶有兴趣的凑过头去……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四百五十四章 父皇,他们有一道题算错了【补】

    秦焕听着国子监和弘文馆之人争相谏言,安静的等候在一边,脸上的表情没有太大的波动。

    他虽然姓秦,但他和秦相没有任何关系,因为身份敏感,也从来没有答应过任何皇子的招揽。

    而且,从内心里,他是不赞同蜀王成为下一任皇帝的。

    若仅仅是资质平庸也还罢了,景国几代皇帝稳固下来的江山,很难在他的手中败完,但蜀王近些日子所做的事情,却让他心中升起了几分警惕。

    无才无能不说,一代帝王,若是连最基本的德行都没有,在有外敌环伺的情形之下,景国可是有亡国灭种的可能。

    至于众人所讨论的长安县子李易………………秦焕从来不怀疑当今陛下的识人之术,既然陛下让他教导诸位皇子公主算学,说明那位李县子的确有这样的资格。

    不过无论如何,此事与他无关,不再去关注这件事情,秦焕眼神随意的在殿内扫视了一眼,正要收回之时,神色却忽然一怔,向着某个方向望了过去。

    上方的桌案旁,蜀王胖胖的身影趴在桌子上,咬着笔头,眉头紧皱,似乎是在思索着什么。

    没多久,他的眉头又舒展开来,一张圆脸上的表情有些得意,拿起笔在纸上飞快的写着,不一会儿,眉头又皱了起来……

    看着这一幕,秦焕的心里顿时有些疑惑。

    ……

    ……

    见国子监对于李易的新算学极为贬低,景帝皱着眉头问道:“不是说李县子所创的新算学,便捷易行,朕让国子监先试行一年,若是可以,再推行天下,必将开创算学的新局面,如此功德,李县子为何不能成为皇子的老师?”

    一位老者冷哼一声说道:“老夫看过那李易的新算学,歪门邪道而已,如何比得上老祖宗传下来的方法,筹算之法何等便捷,他竟想取而代之,此等数典忘祖之人,若是让老夫遇到,非得敲破他的脑袋!”

    秦焕的视线从晋王身上收回来,看了那老者一眼,不由的扯了扯嘴角。

    那李县子连蜀王都敢殴打,又何惧一位老儒,怕是还没等他敲破对方的脑袋,这一身老骨头就会被人先拆了。

    老儒的话说完,国子监祭酒紧接着上前说道:“回禀陛下,国子监虽然也有人认为李易的新算学可圈可点,但却替代不了我们的筹算,若是贸然推行,怕只会误人子弟,万一坏了我景国学子根基,臣万死难辞其咎……”

    在景帝面前,国子监祭酒的话已经说的很委婉了。

    大概意思就是李易的新算学是个什么玩意儿,我们国子监根本看不上,陛下您这个外行就别瞎比比了,说到这个我们国子监才是专业的。

    之后又有数人上前发言,大意和国子监祭酒差不了多少,将李易的新算学贬的一文不值,如果再让这样的人教导皇子公主们算学,不仅他们国子监和弘文馆丢脸,陛下您的脸也快要丢到宫门外面了。

    景帝皱着眉头,脸上终于浮现出了一丝疑色。

    他虽然也对算学有所涉猎,还没有自大到比国子监这些人还要厉害,包括两位大儒在内,所有人都将李易的新算学大加贬斥,难道真的是自己错了?

    想到李易以往教导皇子公主的方式,景帝心中的怀疑更甚。

    看到了景帝脸上的怀疑,国子监几位官员和弘文馆学士的心中终于松了一口气。

    皇子们的老师,地位尊崇,非同一般,这本身就是一层无形的保护伞,没有了这个身份,长安县子就只是长安县子,他们处理起来也会方便许多。

    秦焕再次看了严炳一眼,发现他依旧板着一张死人脸,陛下明显已经快要被他们说服了,难道姓严的真不准备做些什么?

    算了算了,反正此事与自己无关,秦焕摇了摇头,无意间撇了后方的晋王一眼,发现他已经放下了笔,伸了一个懒腰,脸上的表情………………似乎是有些满意?

    “既然如此……”想到李易自己对于这个差事似乎也不太满意,景帝思忖了一会,说道:“便从国子监选……”

    “父皇。”

    身后忽然传来了一道童声,景帝转过头,看到晋王李翰站在他的身后,手上拿着一物。

    仔细一瞧,才发现那是兵部刚刚呈上来的奏章,其上记载了各项军费的详细情况,也正是刚才两位尚书起了争执的东西。

    他从李翰手里拿过奏章,说道:“这可不能乱动,翰儿再等一会,父皇结束了就陪你玩。”

    “父皇,他们有一道题算错了。”晋王抬起头,看着景帝说道。

    九岁的小胖子长得其实还算英俊,抬头说话的时候,更是有一种萌哒哒的感觉。

    此时,他的脸上有些得意,像是做了好事等待大人夸奖的孩子。

    事实也正是这样。

    景帝愣了一下,随后便笑着摇了摇头,说道:“翰儿别闹,去那边玩吧。”

    即便是李易曾经和他说过,晋王的算学天赋很强,景帝也不认为他会比国子监的算学高手还厉害。

    这一份奏章要是出了什么问题,兵部不知道要掉多少脑袋,严炳岂会在此事上儿戏?

    “父皇,他们真的算错了!”父皇不相信自己,李翰感觉到有些委屈,有些焦急的说道。

    景帝皱起眉头,正要开口训斥,但看到晋王一脸委屈,眼泪都快要出来的样子,想起来自己已经不知道多长时间没有和他好好说过话了,心头一软,说道:“好吧,那翰儿告诉父皇,他们错在哪里了?”

    小胖子脸上又露出了笑容,将景帝手上的奏章打开,看到奏章上面密密麻麻的奇怪字符,兵部侍郎严炳的脸色大变,看着景帝,“陛下,这……”

    景帝摆了摆手,说道:“下去之后再重新拟一份就是了。”

    严炳看着晋王将长长的奏章打开,铺在地上,原本空白的地方早已被写满,也只能苦笑着点了点头。

    “这里,就是这里。”小胖子指着一处地方,自信的说道:“父皇你看,凉州和幽州两地的粮草运输,不该这样分配,这样一来,在路上会有太多的消耗……”

    晋王半跪在地上,指着他列在旁边的一个算式,说道:“如果这里多一点,这里少一点,就是最优的分配了,最少能减少一成多损耗,算下来也有不少银子呢……”

    国子监诸人根本没有将此事放在心上,严炳和景帝也不认为一个九岁的幼童能指出朝廷军费上存在的错误,因此同样没有用心。

    虽然晋王有些地方说的很含糊,但向来对银子比较敏感的秦焕却很快听懂了。

    户部一直以来的宗旨就是用最少的银子干最多的事情,无论是哪里的申款都想降下两成。

    军费数额巨大,每年都是户部拨款的大头,他一直都十分慎重,然而因为兵部对此有自己的一套计算方法,又有国子监的算学高人相助,秦焕几乎没有怀疑过他们的正确性。

    结果呢?

    明明只要十万两就能解决的问题,兵部向户部要了十二万两,当然,这些钱不是兵部贪污了,是白白的扔在了路上……

    这还只是一次。

    一次两万两,十次是多少?

    如果国子监的算学博士都是这种水平,这么多年来,国库要浪费多少本不该浪费的银子?

    想到陛下减免赋税,国库空虚,自己每日为银子担忧,食难下咽,寝难安睡,兵部和国子监还在拖户部的后腿,秦焕的心中立刻就充满了怒火。

    当然,他不会这么冲动,蜀王殿下只是一个不到十岁的孩子,万一是他算错了呢?

    于是秦焕蹲下身子,开始自己验算。

    不多时,秦焕的呼吸逐渐变的粗重,抬头看着兵部尚书严炳以及国子监诸人,眼睛血红,像一头择人而噬的猛兽。

    【ps:这一章补昨天欠的。】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四百五十五章 臣等有罪!

    “好了好了,父皇知道了,翰儿再去那边玩一会儿,父皇马上就过来。”景帝将晋王从地上扶起来,拍了拍他身上的泥土说道。

    虽然这些日子晋王罕见的变的乖巧懂事,但到底还是一个不到十岁的孩子,对于这些军国大事,景帝还是不认为他能够参与得了。

    “父皇……”

    李翰不傻,见父皇全然不在乎他费了好大力气才计算出来的结果,顿时又失望又着急。

    他怎么可能算错啊,那本小册子上就有类似的问题,甲乙丙三个黑心掌柜折磨了他好几天,好不容易才理解想通,怎么可能连这么简单的问题都算错?

    “晋王殿下,这里不是你能胡闹的地方,还不快快离开。”君臣议事,岂能被一顽童打搅,那位教授皇子经学的大儒皱着眉头说了一句,又看着景帝道:“陛下,算学一道,逾今已有数千年,一个毛头小子,便可提出所谓的“新算学”,实在是……”

    “住口!”

    老者话没说完,殿内忽然传来了一声暴喝,包括景帝在内,所有人都吓了一跳。

    户部尚书秦焕脸上布满血丝,站起来看着那老者问道:“陛下让你们在国子监试用推广新算学,被你们否决了?”

    老者刚才也被秦焕的样子吓住了,回过神来之后,恼怒的看了他一眼,说道:“不错,邪门歪道,也敢称新……”

    户部掌管一国财政,地位既重要又尴尬,为了银子的事情,平日里没少和各部纠缠,户部官员是多么希望国库充盈,钱财怎么都用不完。

    秦焕此时已经顾不得这里是勤政殿,陛下就在身边,脑海中所想的全都那些白白流失的银子,只觉得心都在滴血,一个箭步冲上去,拽着那老者的衣领,一字一句的道:“你再说一遍?”

    这一刻,他的眼里哪有什么大儒,恨不得将国子监那些尸位素餐的家伙一个个撕碎了才好。

    “秦大人,你在干什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