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驾到-第2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据说最近武备司研究出了一种新的弓箭,叫什么复合长弓,整个京营的弓箭手都在换装。银子往里面砸的简直不计其数,如此备战,要说皇上不想打仗,那恐怕是个傻子。
虽然这两年不喊了,可是大臣们都知道,自家的皇上一直都想学成祖皇帝,追亡逐北。
甚至学汉武帝封狼居胥,谁都忘不了皇家讲武堂的口号,封狼居胥,打到狼居胥山,抢夺冠军侯的爵位。皇上这两年不提了,可是军中那些少年武将,那都嗷嗷叫了。
尤其是参加了对瓦剌之战的京营将士,全都憋着去发财。
一个人头四十两,多少人一夜暴富,军官则一心想着马上封侯。关键是军队里面有榜样啊!那些西北之战封爵的人,仿佛小太阳一样的耀眼。
这些人在军中的盔甲都不一样,那闪亮的护心镜,那特制的头盔,每一样都体现出他们的爵位身份。行走在军营里面,对其他没有爵位的军官,那仇恨简直拉的红果果的。
在这件事情上没有哪个官员去触霉头,这要是去劝皇上,估计第二天就得回家抱孩子。
朱翊钧觉得这还不够,乾隆打一个大小金川,花费了七千万两的军费。自己可是要打大的,估计每个一亿两的军费,那都不能够。
粮食也得囤积囤积再囤积,打仗就是打钱啊!
倒是有一件事情让朱翊钧哭笑不得,今年收上来的田税,基本上全都是白银。据说有的商人宁可花费白银收粮食,然后让百姓用白银交税。
为了消耗掉手里面的白银,可以说是丧心病狂了。
士绅和勋贵也一样,清一色的白银交税。
目光从大臣们的脸上扫过,朱翊钧开口说道:“商贸日益繁盛,福建月港已经成为了朝廷的海贸重镇,年前就有大臣上书,要在北方在开一个口岸。”
“以分担月港繁忙的海贸,今天讨论一下这件事情吧!”
这个话题抛出来之后,下面的大臣脸色全都严肃了起来。
年前在京城的流言,大家全都知道了,内务府在收海外的货,何家以白银买货,然后卖给内务府换银币,再以银币去换大家手里面的白银。
一笔买卖,那都是几十上百万两的收益,把大家都眼馋的不行。
勋贵勋戚和北方的大官绅,没有一个不想插一手的。
难度又不大,去港口买货,然后卖给内务府,只要运过来就行了。一倒手,银子就赚到手了,这种好事那还不得赶快干啊!
如果不想换银币,还能从内务府换货物。
不说其他的,单单是内务府的香皂洗发露香水,那都好卖的不行。从顺天府运出去,那都是大笔的银子,谁不想赚钱。
只不过月港是南方官绅的,北方的勋贵和官绅想伸手,基本上不可能。
在北方开港,这个奏疏一上来,立马就是得到了北方派系的官员的拥护。甚至是勋贵勋戚也全都奔走呼号,极力赞成。
财帛动人心啊!
可是南方的官员就不干了,他们捞钱捞的爽到不行,这要是在北方开了港口,自己这些人怎么办?
原本大家就担心着银币的事情,一个何家就使劲的砸钱买货,加上出了一大堆内厂的货物,这对他们的打击就够大了。
现在倒好,朝廷还要在北方开港,这个港口开了,那自己这些人还有活路?
讨论从一开始就充满了火药味,一边赞成,一边反对。
西北的官员也是大家赞成,他们的毛仿品最近卖的大火,借由内务府的路子,前几天走了一批给倭国和朝鲜,利润颇丰。
“陛下,臣以为开海乃大事,不得不慎重。”
“倭寇凶猛,朝廷在北方开港,岂不是吸引倭寇北来?北方乃京师所在,京城动荡,则天下动荡,陛下不可不察,北方开港,当慎重啊!”
这种说法大臣们嗤之以鼻,简直就是放屁的话。
不说京城的三五万京营,十五万禁军,单单是蓟州就驻扎着七八万骄兵悍将。
还倭寇,倭国就算是倾国而来,估计连山东都出不了就被打回去了。还倭寇袭扰,你让他来一个我看看,这个论调一出来,立马就被吊打了。
站出来的是军方的人,五军都督府的刘綎。
“倭寇若敢来犯,臣愿意提大军五万,全灭之!”
这话一出来,军方这边都听不下去了,还提大军五万,打瓦剌也才动用了五万吧?你打个倭寇是提兵五万,你这是想升官啊?
“陛下,臣八万就够了!”
“陛下,臣五万就行了!”
“陛下,臣三万!”
文官们面面相觑,什么时候大明的武将这么有求战之心了?
朱翊钧对于他们站出来还是很满意的,但是对于他们说的话,根本就当没听见。一群就知道胡说八道的杀材,这些家伙估计也想借着海贸发家呢!
这些新晋的军方贵族,家底薄的很,现在有了赚钱的机会,自然要争抢一番。
去传统势力雄厚的地方抢,那就没戏,但是去新开的港口抢,那就有戏。不说做什么大生意,单单是跟着喝点汤,那就了不得。
最近勋贵之家联姻之风大盛,对象基本上都是这些新崛起的年轻将领。
自己家的子弟不中用没关系,咱们有办法,联姻啊!
新将领根基不深厚,但是有才能,没关系,咱们老牌勋贵就看重你的才能,根基咱们有。双方基本上就是一拍即合,联姻联的飞起。
原本朱翊钧还没注意,注意到了朱翊钧也没去阻止。
这事情强力阻止只能使得新晋勋贵之间不合,反正你们爱联姻,那就联姻吧。大明的勋贵基本上养到明朝灭亡了,也没出过造反的事情。
有了朱翊钧的默许,这些人的联姻就更连的飞起了。
在这种情况出现之后,导致了朝堂上这些新人都敢开口,他们都是朱翊钧的嫡系,皇家讲武堂出来的。现在有了老牌勋贵撑腰,那还有什么不敢说的。
至于老牌勋贵,你们说吧,出了事我们保护你们。
对于这些胡搅蛮缠的家伙,朱翊钧一拍桌子,没好气的说道:“退下,这里是朝堂,你们当这里是什么地方了,菜市场啊!”
“在北方开口岸,这件事情就这么定了,内阁找几个合适的地方,然后在商议。”
说完这句话,朱翊钧一甩袖子:“退朝!”然后大步流星的就向后面走了。
出了大殿,朱翊钧脸上愤怒的表情就不见了,今天的早朝本来就是演戏。朱翊钧也没指望真的能商量出什么结果。
至于口岸的地点,朱翊钧早就选好了,那就是天津港。
一来那里设施完备,地理位优越,二来那里有大明的第一支皇家水师。三来那里朱翊钧有大用,那里将是朱翊钧发起朝鲜战争的海军基地。
水师的第一战就是从那里出发,那里也将是水师的后勤基地。
回到文华殿,朱翊钧见到李慎行来了,这才对张鲸说道:“选秀的事情准备的怎么样了?”
“回皇爷,准备的差不多了!”张鲸点了点头说道。
“那就开始吧!”朱翊钧说道:“人选你和李慎行商量着定下来。”
这一次的选秀基本上都是内务府一系的商人,与其说是给朱翊钧选美人,不如说朱翊钧给他们一个身份,同时也是加强对他们的控制。
收拾一个勋戚可比收拾官绅难度小多了。
张鲸走了,朱翊钧看着李慎行,开口说道:“让你们联系李旦,联系的怎么样了?”
李旦,这个人是绕不开的点,朱翊钧很想将这个人给招降了。反正你就是想做海贸,那你就做呗,朕给你当后盾。
你别说做海贸,做海盗都没问题,朕支持你。
英国女皇给海盗受过勋,这种事情朱翊钧也干得出来。一旦降服了李旦,朱翊钧就能直接掐住大明海商的脖子,让这些人乖乖的听话。
大明没有远洋能力,海商们也只是向外卖货。
谁握有海运权,谁就是老大,这一点朱翊钧在清楚不过了。
前几天海军那边的殷正茂给朱翊钧上了奏折,要求再一次扩充皇家水师,这一次的扩充目标是五万人,野心大得很。
据说皇家造船厂那边,第一批十艘战舰已经下水了,试航结束之后,各种武器装备就开始往上装了。战舰列装以后,大明的皇家水师就开始成型了。
在这个时候,朱翊钧准备招降李旦,目地也很简单。
你听话,那就收服你,不听话,那就剿灭你。
当然了,在朱翊钧看来,李旦不听话的可能性很小。历史上李旦与的明朝官府的关系就不错,尤其是在大明吊打了丰臣秀吉之后。
在何家与李旦搭上线之后,朱翊钧就把这件事情交给李慎行去办了。
“回陛下,臣已经和李旦的使者搭上线了。”李慎行连忙说道:“我们约定了半个月之后见面,臣会把朝廷的意思传达给李旦。”
“你应该明白怎么做吧?”朱翊钧看着李慎行,目光炯炯的问道。
李慎行连忙说道:“臣明白,李旦心服王化,请罪于陛下阶前!”
朱翊钧满意的点了点头,这才是他要的,至于朝廷主动诏安,根本不可能。大明的脸不能丢,不服没关系,打到你服。
低声下气不是大明的气度,也不是自己的气度。
如果真的低声下气,反而会让人瞧不起,这种事不能干。现在朱翊钧也有这个底气,至于皇家水师能不能打,朱翊钧一点都不担心。
大明现在的水师没有那么弱,也没有那么虚。
搭配上自己的战舰和火炮,打不赢的可能非常小,即便是小有挫折,那也没关系。反正大明的水师早晚要走出去,拿李旦练练手也好。
“那就去办吧!”朱翊钧点了点头,对李慎行说道:“别让朕失望!”
“陛下放心,臣一定不会让陛下失望!”李慎行连忙躬身道。
看着李慎行的背影,朱翊钧也不知道李慎行能不能做到,毕竟这个时候的大明还没和丰臣秀吉开打,万一李旦狂傲的没边,那人家就不投降。
这个时代,拳头大才是道理,其他的都是虚的。
“张鲸,给皇家造船厂的宋应昌传旨,扩大皇家造船厂的规模,年底之前,朕要看到皇家造船厂的规模翻三倍。”
朱翊钧语气严肃的说道。
什么百艘战舰的西班牙无敌舰队,什么日不落帝国的无敌海军,朱翊钧要打造的是千艘战舰起步的大明皇家水师。
以大明的体量和实力,养得起!万历驾到
zj190128g
第二百九十章 忙碌
(全本小说网,HTTPS://。)
作为李旦的使者,李贺在大明的日子过得还是不错的,尤其是搭上了何家的线之后,李贺受到了叔叔李旦的表扬,地位越发的稳固了。全本小说网;HTTPS://。m;
当然了,糟心的事情也有,比如现在的内务府邀约。
虽然不知道内务府邀请自己干什么,可是李贺却知道,自己没办法拒绝。
内务府诞生之初,在意的人并不多,这个在扬州盐政改革中登上舞台的衙门,这些年的发展可以说震惊了所有人。
从西北的毛纺织到食盐钢铁,再到各种各样的珍惜物品,无论是在江南还是在北方,内务府俨然已经是一个庞然大物了。
如果说全天下的商人都要仰仗内务府的鼻息有点夸张,可是基本上也差不多了。
在大明经商,没人能够无视内务府,遍布长江黄河的航运商号,囊括了大明内河八成的航运业务。各地的商品发卖,没有内务府根本就行不通。
加上内务府可以调动的银钱力量,使得内务府绝对成为了大明商业的主导。
在这种情况下,即便是李旦也不敢无视内务府的存在。现在内务府邀约,李贺一点都不敢耽搁,一边派人给自己的叔叔送信,一边准备去见李慎行。
自己的这位本家,在大明商界的地位可是一时无两。
见面地点定在了南京,李贺虽然不太敢去,可是捏着鼻子也得去。到了南京之后,李贺不得不感叹,大明的南京更繁华了。
自从内务府调动全国的商业开始,南京就成了南北的中转站了。
商业的繁华,自然带动了城市的发展,李贺再一次到南京,还是被震撼的够呛。
夜幕降临,李贺坐着马车来到了南京内务府衙门。这是一家不怎起眼的衙门,门口也不高,还显得有些破旧,可是没人敢小瞧这个地方。
在衙役的引领下,李贺进入了内务府衙门。
会客厅里面,一种清瘦的中年人正微笑的看着自己,李旦知道这个应该就是李慎行了。连忙躬身道:“在下李贺,见过李大人!”
李慎行点了点头,笑着说道:“坐下说吧!”
等到李贺坐下,李慎行缓缓的开口说道:“本官对你早有耳闻,听说你是李旦的侄子?”
李贺心中一突突,脸上却带着笑容说道:“回李大人,正是家叔!”
点了点头,李慎行放下手中的茶杯,然后开口说道:“这就好,本官有一件事情想和你说一说,朝廷计划在北方开口岸的事情,想必你也听说了吧?”
“回李大人,小人听说了!”李贺连忙说道。
李慎行继续说道:“朝廷想要对北方的口岸进行大建,缺一个海贸的合作对象,本官就向朝廷保举了李旦,所以本官想邀请李旦加入内务府。”
听了李慎行的话,李贺顿时一愣,邀请叔叔加入内务府?
“内务府海外商贸的管事,官职和本官相同。”李慎行又补充了一句。
说白了,什么内务府海贸贸易管事,朱翊钧想做的就是组建大明的远洋贸易公司。形势基本上类似东印度公司,采用入股制度。
内务府和李旦是大股东,加上朝廷的其他勋贵勋戚为小股东。
至于这个海外远洋贸易公司干什么的,基本上就和东印度公司差不多了。殖民贸易是主流,怎么干,朱翊钧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