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驾到-第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如此,可是张居正的威信还是在这个过程中建立了起来,毕竟现在张居正的话和圣旨没什么区别了。你想要圣旨,那行,我给你写一道,这就是张居正的权势。
“臣以为朝廷用度匮乏,税收不举,改因豪民有田不赋,贫民曲输为累,民穷逃亡,故额顿减”,此乃“国匮民穷”的根源。”张居正的声音不大,但是说话的却震耳欲聋。
大殿里面站的人没傻子,张居正这话什么意思,谁听不出来,这是要清账田地啊!
朱翊钧看着张居正,脑海之中突然想到了一个人,这个人就是海瑞!对于张居正清账田地实行一条鞭法,海瑞就认为这是下策,并不能真正解决民间赋税不均的问题。
对于海瑞其人,说什么的都有,但是海瑞公正严苛是存在的。
张居正死后,海瑞被启用,海瑞当时已经七十二岁了,上疏言衰老垂死,愿意效仿古人尸谏的意思,列举太祖朱元璋刑法,剥人皮装上草制成皮囊,以及定律枉法达八十贯判处绞刑的规定。
说应当用这样的方法惩治贪污,其它谋划时政,言语极为切实。只有劝皇帝用暴虐刑法,当时评议认为是错误的。
不过朱翊钧却理解海瑞的想法,他看到了大明官场的现状,官场这么多年的沉浮,他知道大明的官场到了什么样的地步。对于官员的盘剥和贪污忍无可忍,觉得只有用太祖时的严苛峻法,才能够扭转官场这种颓势。
毕竟张居正虽然秉政,可是对于贪污他并不怎么在意。
朱翊钧觉得有一个位置非常适合海瑞,那就是大明帝国的国税局。让海瑞去收税,啧啧,朱翊钧觉得那场面一定非常的好看,真的可以考虑一下啊!万历驾到
zj190128g
第七章 看戏时间
(全本小说网,HTTPS://。)
张居正的话震撼了不少人,可是他的话还没完,接下来张居正详细的阐述了自己的想法,一副准备实施的架势。(全本小说网,https://。)那模样显然已经准备了很长时间了,震的不少朝臣发懵。
坐在龙椅上,朱翊钧笑呵呵的看着这一幕,脸『色』没有丝毫的变化。
对于张居正的想法和做法,朱翊钧很多地方是不赞同的,但是有人做总比没人做的好。张居正的初衷是好的,是富国强兵,是中兴大明。
想法和初衷不代表最终结果,朱翊钧也知道,张居正是想青史留名。
文臣的终极目标是什么,是致君尧舜上,从权力和当官的角度来讲,张居正已经到顶了。现在的张居正手握大权,威压群臣,与权臣无意。
无论是严嵩还是高拱,比起此时的张居正都差远了。
在达成了自己的这么理想之后,张居正又开始实现他下一个梦想了,那就是青史留名,成为一代明臣。远了就不提了,往近了说,王安石变法虽然失败了,可是王安石的名声何其大。
张居正侃侃而谈,朱翊钧面带笑容的听着,但是朱翊钧能够感觉到,大殿里面的温度都在下降。张居正明显是要在大明掀起一场风暴了,这场风暴来势之突然,来势之猛烈,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
等到张居正是说完,终于有人反应过来了,瞬间就有不少人站了出来。
朱翊钧看到这一幕,微微一笑,站起身子说道:“今日就到这里吧!朕有些累了,官员张阁老所言,交由阁部议处。”
再待下去,整个大朝会就会变成菜市场了,各方互相攻讦,朱翊钧可不想看到这一幕。真要是能够议论出一点什么还好,可是什么都议论不出来。
朱翊钧这一走,不少人的心里面都是咯噔一下子,脸上都变的难看了不少。
张居正果然深的皇上信任,这么大的事情就交给阁部议处了,张居正是内阁首辅。次辅吕调阳那就是个应声虫,东阁大学士张四维更是什么都不敢说,指望他们,那就完蛋了。
上奏折,一定要上奏折,这件事情绝对不能这样,一时间群情激奋,暗『潮』涌动。
回到后宫,朱翊钧看了一眼跟在自己身边的张鲸,笑着说道:“让东厂的人盯紧一点,不要出了什么事情都不知道,但是不要管,也不要过问,现在是看戏时间!”
“老奴明白!”张鲸答应了一声,恭敬的说道。
朱翊钧点了点头,『揉』了『揉』自己的额头,笑着说道:“去把陈矩和徐德找来。”
陈矩和徐德是朱翊钧派出去的两个太监,这两年这两个人做的都不错。陈矩负责钢铁厂那边,自从把香皂和果酒的生意交给他,钢铁产在前年就建起来了。
有不少人知道陈矩在做生意,弹劾的人也有,只不过没什么证据,全都被朱翊钧给压下去了。
张居正虽然也听说了这件事情,但是他没表态,教导朱翊钧可以,可是管教太监,张居正轻易是不会做的。一旦引起宫里面的太监对他抵制,他的日子就不好过了。
况且太监私底下赚点钱,这也算不上什么大事情,真要翻出来,大家底子都不干净。
钢铁厂那边建造的很小,张居正也关注了,不过没太在意,兵仗局本来就管这些,没有闹出什么大事情,张居正也就不打算。尽量避免把手从外廷伸向内廷,这一直是张居正的策略。
宫里面默认是张鲸的地方,张居正试探过张鲸,只不过什么都没试探出来,张居正就没再说什么。
无论这背后是不是张鲸,张居正都没打算在做什么。
徐德那边,虽然表面上经营的是梨园,但是实际上是在发展内厂的探子。这几年朱翊钧往里面投了不少钱,现在内厂已经初步完成了布局。
整个大明两京一十三省全都有梨园的存在,京城和南京(金陵)那边各有三家,其他各省也都有一家。现在正在向着各个府县渗透,并且还在发展外围人员。
徐德的弟弟在这方面很有经验,这两年做的有声有『色』的。
自己准备了五年多,也是时候到了拉出练练的时候了,这都关系到自己的布局。
陈矩和徐德来的很快,大半个时辰就到了,他们来的时候,朱翊钧正在吃饭。早上上早朝,早饭只是吃了一点点,现在有些饿了,见两个人来了,朱翊钧一摆手,示意两个人不用行礼了。
“今天找你们来,朕想问问你们那边进度怎么样了?”
对于钢铁厂那边,朱翊钧可以说是期盼已久了,合格的熟铁对朱翊钧实在是太重要了。现在的大炮全都是铜制的,笨重就不说了,造价太高了。
虽然也有铁炮,但是那是生铁炮,不是朱翊钧想要的。
生铁炮容易炸膛,需要做的粗大才行,现在的大将军炮就是生铁炮。朱翊钧看不上那玩意,而且那么大,造价也高,熟铁炮才是未来,才是趋势。
有了熟铁,尤其是大规模量产的熟铁,一切才能改变。
当然了,如果朝廷有钱,造价高也可以造,反正有钱,可惜,穷。这几年做生意虽然赚了一点钱,可是朱翊钧还是穷,他现在恨不得从上到下杀一批,然后弄一大笔钱出来。
甚至朱翊钧都想着建造一只船队,然后去倭国抢银子,用大船往回拉。
“回皇爷,熟铁已经有产出了,但是暂时还是把握不好!”陈矩听到朱翊钧的问题,连忙说道,神情之间倒是没什么担心,这几年他已经说过无数次这样的话了。
现在还好一些,刚开始的时候全都是还不行的消息,陈矩生怕朱翊钧生气,结果皇爷的态度让陈矩松了一口气。
朱翊钧知道这件事情着急不得,虽然自己知道这方面的知识,可是知道也没用,关键是这个时代要做出来,那是要符合这个时代的科技水平的,要不断的尝试才行。
倒是对于明朝的造炮技术,朱翊钧很放心,清末左宗棠出兵新疆抗击侵略,在沙堆中挖出明朝大炮,见其制作技术远好于清朝,甚至还感叹前人不重视武器发展。万历驾到
zj190128g
第八章 谋划
(全本小说网,HTTPS://。)
虽然陈矩说的好听,但是朱翊钧知道,自己想要量产的合格熟铁,还是要等。(全本小说网,https://。)看来自己想要的炮兵部队是没戏了,朱翊钧前世虽然不是铁杆的bb党,也不是多炮塔神教的信奉者,但是朱翊钧对大炮依旧非常的狂热。
虽然不会去追求什么大口径远『射』程,但是还是会追求饱和『性』的炮弹打击。
朱翊钧想要的炮是迫击炮,虽然现在的前装滑膛炮,也就是臼炮,小口径、方便携带的臼炮后来发展为迫击炮。这其中最具代表的『性』的就是戚继光的虎蹲炮,那玩意已经有迫击炮的特『性』了。
等到有了熟铁,自己就能进一步的搞出铁质的虎蹲炮,如果在搞出金属定装炮弹,那就是名副其实的迫击炮了。虽然这个过程会很漫长,但是真的搞出来,那就无敌了。
自己到那个时候就真的可以组建炮兵了,甚至可以体验千炮齐发的场面了,当然,也要有足够的钱,现在只能幻想一下。不过朱翊钧觉得自己朝着这个方向努力,那就一定能行。
对着陈矩摆了摆手,朱翊钧开口说道:“行了,我知道了,继续努力吧!”
陈矩躬身退到一边,他的心里面也有一些不好意思,这么长时间了,花费了这么多钱,可是到现在还没有成果。不过陈矩也知道,这玩意着急不得啊!
刚刚到兵仗局的时候,陈矩还真的没把这个放在心上,有钱还不能炼铁了?
可是到现在他算是知道了,有些东西有钱也玩不转。自己都把皇爷说得悬赏都用上了,但是还是没等解决问题,剩下的只能是靠时间来慢慢弄了。
朱翊钧将目光转向了徐德,开口问道:“你那边怎么样了?”
“回皇爷,第一批训练的密探已经派出去了,他们会各自去府城组建新的探子网络。”徐德连忙说道:“加上原本梨园的那些人,内厂很快就会完成铺设。”
“到时候两京十三省全都会有咱们内厂的眼线,奴婢已经让他们开始渗透各地的衙门了。”
“按照皇爷说的,从衙门的胥吏开始,一点一点都掌握衙门之中的情报。”
朱翊钧满意的点了点头,这才对,这才是自己想要的情报组织。或许它的发展还是畸形的,可是没办法,自己需要他们这么做,需要他们为自己提供这方面的情报。
“尽快的完成内厂的构架,另外让人把主要精力放到闽地去。”朱翊钧想了想,说道。
徐德虽然不知道为什么皇爷让把人手放到闽地的,但是徐德知道这不是自己该问的,躬身道:“是,皇爷,奴婢回去就安排,很快就会完成。”
朱翊钧点了点头,闽地是一个好地方,在接下来的两年里面,那里将吸引大明朝的主要目光。
提出清账天目和实行一条鞭法的张居正,最终会选择一个地方做试点,这个地方就选在了闽地。朱翊钧自然要关注那里,更为重要的一点,闽地有朱翊钧感兴趣的东西。
比如闽地的海商,比如闽地的海盗,比如闽地的富豪家族。
对于这些事情,朱翊钧真的非常感兴趣,反正张居正去闽地清账田地,实行一条鞭法,自己正好在后面好好的查一下这些人。江南是肯定要清理的,现在正好趁着这个机会『摸』『摸』底。
“陈矩,让你找工匠的事情办得怎么样了?”见徐德答应的痛快,朱翊钧点了点头,又将目光转向了陈矩。
这件事情还是朱翊钧前些日子想到的,有了熟铁没有熟练的工匠也不行。大明的工匠日子可不好过,朱翊钧准备让兵仗局弄一些熟练的工匠。
把自己脑子里面的想法实现,这是需要人去『操』作的,在大明没有比他们更合适的了。
“回皇爷,匠人全都在工部那边,兵仗局要人怕是不容易啊!”陈矩想了想,有些为难的说道。
朱翊钧一愣,随即恍然,兵仗局的确没什么威慑力,匠人虽然地位低下,可是对于官员来说,这些工匠也是宝贝。平日里面这些人大多数都是给他们做私活的,想把人从他们手里面抢出来,怕是不容易啊!
不过专业的事情就找专业的人做,兵仗局和陈矩不行,那就让行的人去做。
反正张鲸那边马上就要和张居正做交易,顺带着把这件事情也给做了,也不算什么大事情。看了一眼陈矩,朱翊钧开口说道:“行了,朕知道了,这件事情朕会让东厂那边的人去做。”
大致的『摸』清了陈矩和徐德这边的事情,朱翊钧准备把接下来的注意放在张居正新提出的清账田地和一条鞭法上面。
果然,接下来的几天这件事情在京城传的沸沸扬扬,大家都知道了内阁首辅张居正要改革,而且还不是小改,而是大改。清账田地,隐匿的土地要交税。
按照法理,张居正的做法完全符合法理,而且非常的名正言顺。
只不过这个世界上的事情不是名正言顺就能做下去的,这么多年大家都享受着这种待遇,现在猛地没了,这不是从大家的嘴里面抢肉吃吗?
后世都有一大堆人偷税漏税逃税,何况大明朝,瞬间就有一种群情激奋的感觉。
这些士绅地少的也有几十上百亩,多的就是上千亩,甚至上万亩,几万亩的也大有人在。免税的才多少,根本就是九牛一『毛』啊!让他们交税,心里面能好受就有鬼了。
更何况地少的也不愿意拿啊!
大家以前都这么过来的,都不交税,不是过得挺好的,怎么你张居正上来就非要交税了?一瞬间反张居正的人就多了起来,而是声势浩大。
京城的情况朱翊钧通过东厂和内厂知道的一清二楚,看到这么多人站出来,朱翊钧愤怒之余,也有些无奈。这就是大明朝的现状,这还只是清账田地,查出隐匿的田产,如果是取消免税特权呢?
在朱翊钧看来,最简单的办法其实就是取消免税特权,无论是谁,有田就交税,直接上摊丁入亩,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