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义之传说 >

第26部分

义之传说-第26部分

小说: 义之传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辽再望望远处的原野,摇摇头苦笑:“是呀,羽弟毕竟是孩子心性,还不懂得这人世间的险恶。唉,很担心他出事。”
    赵羽匆匆赶回寿光一看,一点事情都没有,袁谭还忙于清扫反抗势利,平衡青州各个势力,根本就没顾得上寿光这个地方。虽是如此,赵羽却不敢再跑了,他也预防万一有事。虽不出门,该关注的事情还是要关注,比如曹操将皇帝带往许县的大事。袁绍一直和公孙瓒纠缠不休,虽然取得了节节胜利,可就是拿不下公孙瓒,被郭嘉一通嘲笑。袁绍忙得焦头烂额时,曹操实施了勤王保驾行为,不仅勤王,还把皇帝“保护”到许都了。
    拿着手中的消息,赵羽嘿嘿直笑:“挟天子以令诸侯呀,曹操这个罪名要背千古喽。”
    “挟天子以令诸侯?哈,子玉的这个说法有意思。我倒是觉得曹操这一步走对了。只要他不学董卓,应该能得到不少好处。”郭嘉很赞赏曹操的做法。
    “三哥,你好像也对皇帝很不敬哟!你们不是讲什么忠君爱国吗?为什么对曹操这种貌似大逆不道的做法一点也不反感?或者,你也认为曹操是忠臣,是大好人,会真正扶持汉室?”赵羽有点奇怪郭嘉的态度。
    “大逆不道?”郭嘉才奇怪赵羽的想法呐:“子玉难道以为晋襄公提出的尊周室伐四夷的做法也是大逆不道?忠臣?这年头能有忠臣吗?”
    赵羽被他噎住了:“这,曹操的做法和晋襄公不一样吧?晋襄公可没有挟持皇帝。”
    郭嘉哈哈一笑:“三皇五帝以成大业,周王是皇帝吗?不说这个,姑且算他是皇帝,我来问你,你手中的消息有告诉你皇帝是被曹操挟持去了许县?没有吧,不仅没有,我觉得皇帝是高高兴兴去了许县,他给曹操封了多大的官呀!哼,洛阳残败,皇帝颜面扫尽,曹操给了皇帝面子,再送上吃穿用度,俗话说,有奶便是娘,我看,不用曹操挟持,就是曹操转身就走,皇帝也要在后面拽着他的衣服紧跟不舍啦!只是,皇帝虽说现如今只是个招牌,无权无势任人摆布,但威严还是在,天下民心还希望这个皇帝存在,所以,曹操此举难说好坏,走着看好了。”
    好像坏处大过了好处,赵羽心道。说实话,他还是很赞成曹操此举的,他佩服曹操就因为曹操那句话:若非有我,天下不知几人称帝,几人称王。曹操虽说利用皇帝,挟持皇帝,没给皇帝好日子过,但毕竟保留着皇帝的面子,让这个天下没有立刻四分五裂,总是好事。
第二十一章 北海易主(2)
    女频PK票的投票地址:http://newmm。2。/showbook。asp?bl_id=138418
    点封面下的女频PK投票就好!
    谢谢亲亲们的支持!
    …………………………………………………………………………
    因为连年的战火,寿光的民众更多了,达到了三十多万,村庄是建设的离海边越来越近了。看着规模日益庞大的渔村,赵羽苦笑,心想,这样下去,只好安排人住到岛上去了。叹气归叹气,看着流浪过来的人们一幅满足到极点的幸福样儿,赵羽也有一种满足感,毕竟有自己的心血在里面哟!在乱世中能让这么多人吃的起饭,真是一件痛快事。想想那个田畴现在这个时间在徐无山中建立起的世外桃源,书上说他才安置了数千户人,我这里可是几十万人,起码几万户,我比他厉害呀,赵羽很得意。
    高兴归高兴,赵羽却不怎么外出了,郭嘉和典韦他们发现,近一年的时间里,形形色色前来打听赵羽的人多了起来,明显带有政治目的。虽然这些人都被郭嘉吩咐底下的人引错了方向,或拒绝透露情况,可来的人太多了也招架不住,因此,赵羽只能乖乖听话,减少外出的次数了。而典韦也加强了对赵羽的训练,在他看来,不管赵羽以后干什么,武艺越高强,生存的机会越多。赵羽倒是很同意他的观点,武艺提升的很快,力量也增强了不少,内力的提升也让他的太极藤枪法大成了。
    也就在这段时间里,曹操征张绣之战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少了典韦的曹操也没吃多大的亏,在忠心护卫许褚的拼死护送下,平安过江到了营地,而许褚的命比典韦大,浑身上下数十个伤口愣没死。
    从郭嘉的肩膀上看他手中消息的赵羽看到这里,悄悄吐了一下舌头,他光想着把典韦的命留下了,却没想到必然还会有人替代典韦。好在许褚没死,否则赵羽这辈子良心就不安了。正在庆幸的他却听到了郭嘉的自言自语:是个强手。
    “谁?三哥,你是指贾诩?这家伙是不错,心狠手辣,俗称毒谋之士。”
    郭嘉点头:“临危不惧,反应敏捷,很快就能从打击中清醒过来,并善于利用人心,很厉害,是个成就霸业的主。”
    赵羽心里咯噔一下:“三哥是说曹操呀!哼,为了玩女人把命差点玩掉,连儿子也弄没了,还死了好几员大将,这样的人你还说好?”
    郭嘉淡淡道:“为了女人?不想说你了。你仔细看看吧,曹操看中的可不是女人,而是男人。”
    赵羽本是把着郭嘉的膀子,听到这句,是猛地一趔趄,差点从郭嘉背上栽下去:“为了男人?恶寒。不是他抢了张绣的婶子吗?”
    郭嘉侧身避过赵羽的“亲密”接触:“过去坐好,老没个正经。张绣的婶子有多美?死人的老婆又有啥不得了的?这都是借口。你仔细看看,曹操从接受张绣归降开始,就把眼光放在了贾诩和胡车儿身上。张绣的一文一武,左右臂膀他全要挖走,换成我是张绣,也不干呀。所以,这次的败仗曹操是自找。不过,他后来做的很好,临河设祭,吊阵亡将士,检讨自己的错误,这样就能让众人从对他前次失误的埋怨中恢复过来,大大提升了军队的士气,提高了手下的忠诚度。我欣赏的就是这点。”
    赵羽已经坐在他旁边仔细看了看手中的消息:“这绢太浪费了,我要赶快把便宜的纸造出来。今年秋天第一批纸就上市了,一定能赚大钱。”
    郭嘉气的顺手给他一下:“让你说正经的,又提你的生意。”
    赵羽一缩头嘿嘿笑:“我听到了。三哥分析的很有道理,曹操这个人这点是比其他人做的好。功归于众,过揽自身。不过,我最佩服的是贾诩,最气的也是他。”
    郭嘉奇怪了:“为什么?这个人的确有一套。”
    赵羽笑了笑:“我佩服他,是因为这小子脑筋动的快,比如这次张绣能杀败曹操自保。我气他,是因为这人是祸乱长安的罪魁祸首。要不是他的怂恿,李傕等恶徒也不会把长安搞得这么惨了。可惜死了那么多人。”
    郭嘉沉默了一下方回他:“这事也不能这么看。子玉,在遇见你之前,我曾经想去长安。袁绍不成气候,我想去长安看看,如果可以投靠一权贵,我想好了怎么除去董卓,到时候成功了,我就能扬名于世,跻身朝堂了。可没等我过去,董卓已死,长安已乱,我才决定回家,才遇上了你。所以,对贾诩此人,我的了解不比你少。他当初出的那个主意,也是为了自保。”
    赵羽摇头:“你们都这样说,我就不信了。贾诩和李傕他们都已经离开了长安,就算被朝堂追杀,当时的朝廷能有多大的势力范围?他们随便找一个地方住下,王允还能把他们怎么地不成?”
    郭嘉冷笑:“要是朝廷从此恢复起来哪?要是有人要用他们的脑袋换取功名哪?子玉,你别天真了。我或许不会采取贾诩的做法,但也一定要想尽办法杀了王允,否则,根本就没有活路。王允,王允,哼,大汉真要完蛋,他就是千古罪人。朝堂上都是这样人当权,大汉,大汉,这个大汉还有存活的理由吗?”
    赵羽闷头不说话了,郭嘉的话很有道理,虽然王允除了董卓,但他的所作所为比董卓也好不到那里去,特别是杀了蔡邕,让世人为之寒心。
    日子一天天过的挺舒服,197年的半年转眼过去了,赵羽真有点这样过下去也不错的想法,然而,他也知道,这个想法非常天真,这里的人越多,郭嘉的心事越重,经常可以看到郭嘉背手看天,表情复杂的样子。赵羽每见到郭嘉露出这样得表情,就心里打鼓,他也总想起赵匡胤,生怕哪天郭嘉联合典韦也给他来个黄袍加身。在这种害怕心里的作用下,赵羽下定了赶快离开的决心,没有了寿光的基地做后盾,郭嘉也无法逼他了。
    就在赵羽和郭嘉各怀心事的时候,袁谭终于彻底掌握了青州。腾出空来的袁大将军在踌躇满志中,突然想起了北海传闻,想见见神之子了。这天,赵羽和郭嘉正下棋,赵羽一如既往地耍赖时,典韦进来了:“奉孝,小家伙,有个人自称是袁大将军的使者,要见子玉。”
    赵羽一抬头,撇嘴道:“大哥,三哥,我不去,打发了事。”
    郭嘉皱了皱眉头:“我去看看,你待在屋里。”
    郭嘉出去了半天方回来,一进来就叹气,叹的赵羽心惊肉跳,急忙问:“怎么样,来人说什么?”
    郭嘉扳着脸:“袁谭命令他把你带去邺城,说袁绍要见你,要延你入府做他的谋士。子玉,我看你跑不掉了,你不想出山也不行了。”
第二十一章 北海易主(3)
    女频PK票的投票地址:http://newmm。2。/showbook。asp?bl_id=138418
    点封面下的女频PK投票就好!
    谢谢亲亲们的支持!
    …………………………………………………………………………
    赵羽的脸色变了:“三哥,我不去。要不这样,找几个人灌醉这家伙,我们跑路吧!”
    看着他脸色大变,郭嘉好笑:“你这么害怕袁绍?子玉,你平时不是很厉害嘛,能文能武。”
    赵羽把头摇成拨浪鼓了:“三哥,袁绍是个什么东西你很清楚,他既然派人来了,就没好事,那位袁大将军的脾气可不好,他杀了孔融一家。我要是不去,他派兵来,那这些老百姓就要倒霉了,我可不能连累大家,还是跑的好。”
    郭嘉叹气了:“你要真能起事,从这位袁大将军手中取的青州也不见得困难。何必跑路?”
    赵羽皱眉头,做出一副你再说我马上跑的架势:“三哥,我说过的话是不会改变的。”
    郭嘉笑笑:“算了,不逗你了。来人我已经打发了。袁谭就是听了你的事情有些好奇,来人也就一个笨蛋,我告诉他,人早就不在这里了,走了几年了,他就信了,拿着礼品走了。唉,袁家就出这样的人,其子比乃父还不如,能成什么大事!”
    赵羽松了一口气:“好呀三哥,你捉弄我。吓了我一大跳。”
    郭嘉笑:“你挑战孙策的时候胆子大的很,这才过了两年不到,就胆小如鼠了?”
    “哎,这是两回事,不一样。”
    又过了两个月,被袁谭新任命的寿光县令来了。郭嘉和他接触了两天,他是袁家的一个远房亲戚,也没有什么本事,来这里不过是混个样子。好在也不心黑,也不会管事,到任后就对府衙的人说,你们原来干什么就干什么,除了每个月给他上交银钱,其他的事情他不管。
    赵羽他们早就搬出了府衙,虚惊一场之后,大家都感到好笑。不过,即便这样,这里也不是久呆之所了,就怕袁绍真的来要人,他可是标准的爱假名声的。再则说,赵羽自己知道袁绍快要灭了公孙瓒了,再过两年,赵云应该要离开公孙瓒了,自己应该带大家向南跑路,刘表那边安静点,没什么战争,刘备也要去的,还是先去那里等候才好。
    赵羽将想法跟郭嘉一说,他不同意:“羽弟,不是我说你,刘表也不是什么明主,我们去他那里没什么作为。”
    赵羽笑着解释:“我没说要去投靠他呀!只是觉得他的地界要安静些。我们这些人总不能离开寿光到处流浪吧!还是要先找个落脚的地方,安置了这些家小才好。再说,刘表那里离江东较近,我们也好将四哥接回来呀!”
    郭嘉郁闷:“可这样一来,我们就远离中原了,你又怎么去找子龙兄长!”
    赵羽明白他的意思了,他已经将郭嘉他们滞留在寿光三年了,在这个世道是有点浪费他们的时间。不过赵羽很高兴,因为历史上这个时间典韦已经翘翘了。现在虽然两个人都等的有点不耐烦,可命总是保住了。仔细思考了一番后,赵羽想起了一处小城——古城,好像在书上看到过,赵云离开公孙瓒后,在古城附近流浪,做了山大王。古城在豫州和荆州的交界处吧,离汝南不远,对,就去那里。
    想到此处,赵羽对郭嘉说:“三哥,这样吧,现在中原的形式还不是很明了。曹操和袁绍之间一定会有一场大战的。我们还是不要太接入其中的好。不知道三哥有什么想法?”
    郭嘉皱眉叹气,心想,正是这样我们兄弟才有发挥才能的空间。不过,羽弟不喜杀戮,偏要躲避战争,我也没法子:“那依羽弟,我们就去刘表地界好了。”
    赵羽听着他言不由衷的话,再看着他皱着的眉头,自然知道他所思所想。所以对他说:“三哥说的有理。这样吧,反正袁家一时间还顾不到我们这里。弟想先去江东一走,看能不能将四哥接回。顺便将秦利他们送去荆州,毕竟咱们挣钱的底子还是要保住。”
    郭嘉点点头:“这也是正事。现在你的商队已经能够四处走动了,有个稳定的大本营还是应该的。不过寿光这个地方很不错,不能就这样放弃吧。”
    “这倒不会。弟决定让秦利留在此处继续生产酒业。王力在南方发展的很好,那里将是我们的茶行基地。寿光就是酒业基地好了。等以后再选人去益州专营丝绸锦缎。但总部还要找一个离战争最远,又能成为中心的地方才是。”
    郭嘉点头:“如此一来,我们的商队必不会太引人注目,子玉的计划很好。”
    赵羽嘿嘿一笑“这还是资本积累的阶段。等以后几方混战的局面能得到控制,天下稍微太平一些,南北贸易量加大,我们的商队就更赚钱了,有人的地方就有钱赚,这是至理名言呀。”
    郭嘉大笑:“子玉,如果不是早知道你有其他的能耐,我会将你当作市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