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迷红楼-第1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比我还要帅,简直是没天理啊!连小吉祥那个小蹄子看着你都流口水,真真是……”
董明月闻言,俏脸上居然闪过一抹淡淡的红意,没好气的白了贾环一眼。
要不说物以稀为贵呢?
小吉祥和赵姨娘两人加起来,哪天不白上贾环几十眼……
可贾环早就麻木了!
要是白荷白他一眼的话还差不多,可性格柔顺的白荷,虽不说对贾环百依百顺,但也从来都是温柔的笑脸相对,就算是拒绝某个王八羔子提出的不知羞的非分要求时,亦是红着脸,含羞带笑的摇头拒绝。
但董明月就不同了,除了私底下和赵姨娘两人说话时会有一些笑容,寻常时日,只要有第三个人在,就别想从她脸上看出笑脸,更别说这么女人这么妩媚的白眼了。
所以,贾环理所应当并且理直气壮的成了猪哥亮,那口水流的,哗哗的……
……
“嘶!”
吸着冷气,揉着脑门儿,贾环气呼呼的走出了书房。
额头上,印着一个清晰的印章印子,上面有一个字,是一个歪歪扭扭的“帅”字……
董明月乃是白莲教圣女,自幼便备受尊崇,论地位。不比贾环这个公门庶子差多少。
所以,在她面前摆贾三爷的谱是半点都不靠谱。
小娘皮揍起人来,嘿,反正当初在教贾环习武时。好几次她差点把贾环揍哭。
尤其是在她得到赵姨娘亲口嘱托,让她看住贾环以后,那滋味,酸爽……
进了后宅,看见赵姨娘正带着小鹊和白荷在那里对着一盆秋菊比划着。手里还拿着一块锦帛指指点点着,看样子,是准备将那一朵开的极盛的黄菊绣在帕子上。
如今赵姨娘活的自在的很,也不用给谁立规矩,也不用再惦记着勤“捡”持家,家里也没什么让她花银子的地方。
她一个哥哥一个弟弟,如今都在宁国府里上班,钱启如今和变了一个人似的,老实本分,将银库上的账理的清清楚楚的。
尤其是在他求到赵姨娘跟前。给他儿子钱槐讨了一个进贾家私塾读书的名额后,做起事来愈发卖力了。
贾环虽然还是不怎么待见他,但见面时也不再冷言冷语的嘲讽他了。
对赵姨娘来说,大哥能过上这种生活,她就很满意了。
弟弟赵国基过的更自在,他如今是宁国府车马门房处的管事的,老实厚道的他,处事极为公道,又顶着家主亲娘舅的名头,没人敢和他炸刺。所以日子过的顺心的很。关键是,平日里门包儿收入非常高……
再加上贾环这个当儿子的,如今生发的让赵姨娘这个当娘的都眼红。
生活中事事顺心,亲人个个如意。人生至此,还有什么不满足的?
还是有的……
“环哥儿,你要回城了?”
见贾环进来后,赵姨娘没有像往常那样“奚落”两句,而是语气平淡的问道。
连小吉祥都眼巴巴的看着贾环。
三年过去,小吉祥也长大了许多。十一岁的丫头,已经算是一朵雏菊了。
虽然脸上的婴儿肥还在,但眉眼已经长开,比起小时候的萌萌哒,现在已经很有几分美人感了。
不过,她的性子倒还是没变。
听了赵姨娘的话后,贾环沉默了下,点点头,笑道:“娘,老太太那边开口几次了,让我早日回府主持局面,宁国府那边总是缺个当家的不是个福气的事……前几次都被我推拒了,如今我习武根基已稳,再不回就有些说不过去了。而且族里有不少事堆积着等我去处理……”
“行了行了,我不过白话两句,你就啰嗦个没完。”
赵姨娘不耐烦的打断道,不过却也没说什么“你尽管回”的话。
因为贾环回得,她回不得。
那里是贾环的家,却不是她的家。
贾环笑的灿烂,道:“娘,我又不是不回来,隔三差五的我还是要回来住的。咱家最赚钱的生意都在这里,我不回来看看怎么放心?”
赵姨娘没好气的哼了声,道:“你就不放心你那些生意?”
贾环哈哈大笑道:“当然了,最挂心的自然还是娘了!”
“嗯哼,咳咳,哼哼!”
一旁处,小吉祥睁着一双溜圆的大眼睛,亮晶晶的看着贾环,小口中着重的发出了提示音。
贾环还没笑,赵姨娘倒是先开口笑骂道:“都这么大的丫头了,还是不害臊!你哼什么?你三爷最舍不得的就是你这个臭丫头。你放心吧,他一准儿带你一起回去。”
小吉祥却摇头道:“我才不跟三爷去哩,奶奶在哪儿,小吉祥就在哪儿!”
贾环顿时对这小家伙刮目相看了,赵姨娘虽然也感动,却还是笑骂道:“老娘教你的这些手段是让你来对付你三爷的,少往老娘身上使。老娘还能上你的当?”
小吉祥不好意思的嘿嘿笑了,撒娇道:“奶奶,人家说的是真心话哩!”
贾环也笑,顿了顿,他忽然压低声音,轻声道:“娘,就让小吉祥先跟着你在这住吧,反正也住不了太久……玄真观里的那位老爷子,这三年一年不如一年,进的饭越来越少,进的他和道士一起炼的药丸子却越来越多,他挺不了多久就要成仙了。到时候,我会说服老太太,让你跟我去享福的。”
……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一百六十三章 回府
城南官路上,几匹骏马奔驰着,马背上,清一色的英气少年。
正是贾环、韩家兄弟还有女扮男装的董明月一行人,除此之外,还有帖木儿和他儿子博尔赤。
帖木儿终究还是缠着贾环,让贾环将他儿子也收成亲兵了。
不过年不过十五的博尔赤的确是一个好亲兵,话没他老子多,但弓箭射的极准,尤其是骑射,连珠箭射的连牛奔看的都有些胆寒,直呼贾环走了狗屎运……
一行人飞快的从城南大门内穿行而过,留下一串旁观百姓的赞叹声。
从庄子出发一个时辰后,贾环等人风尘仆仆的回了宁国府,韩家三兄弟在前院里有专门一套院子安置,三人洗漱收拾了番后,就径自去宁国府里的练功房继续打熬筋骨去了。他们的生活很简单,但他们并不觉得枯燥,反而很珍惜。
董明月则是去了书房,那里也为她设了单独的一间屋子,专供她一人用,里面有一些她换洗的衣物。尤氏是按照家主妾室给她配备的,还专门有两个丫鬟。
贾环独自回到主宅,洗漱一番,换了一套清爽的衣服后,和前来的尤氏还有秦氏打了个照面,短聊了两句后,就去了荣国府那边。
尤氏终究还是搬出了主宅,贾环劝了两遭都没用,似乎是因为贾母打发了人过来,说了些什么……
荣庆堂内,一片欢声笑语。
贾母正和几个孙子孙女们说话笑乐,见腰背挺的笔直,英气勃勃的贾环大步走进来后,老太太脸上的笑意就更浓了。
贾环走到堂正中跪下,脸上笑的极为灿烂,道:“老祖宗,孙儿回来给您请安了。”
“快快起来,都说了多少遭儿了,家来就不要那么多礼。偏你不听!你看看,你这一行礼,你几个哥哥姐姐都得陪你站起来。”
虽然嘴上埋怨,可脸上的笑容却半分不减。贾母的眼中满满都是满意之色。
贾环嘻嘻笑道:“知道老祖宗疼孙儿,只是孙儿久不回府,难得见老祖宗一次。这好容易见一遭,岂有不施礼的道理儿?至于姐姐哥哥们愿意站起来,孙儿也没办法。他们要是乐意坐着我是真没意见的。”
“呸!”
出落的愈发好看的林黛玉轻轻的啐了口,灵动的眼眸似乎会说话一般,觑了贾环一眼,然后对贾母笑道:“老太太,你瞧环哥儿,得了好处还卖乖。偏他得了仁孝的好名头,还想让我们得个没礼的坏名头,岂不是愈发显得他了?这几年他倒是没有光长个头不长脑子,心眼儿也跟着多了许多呢!”
这一番话,让众人都大笑起来。
不过贾母的关注点不在这。她脸上的笑容微微收敛,有些语重心长道:“环哥儿啊,该回府了。三年孝期已满,如今不比从前了。外面各个府上再有大事,你再只打发个管家过去送礼,就太怠慢了,也不像。”
贾环笑道:“老祖宗,孙儿正要跟你说此事呢,这次孙儿回来,就是真的回来了。孙儿从武根基已牢。现在再去考封,固然不能得一个一等子,但一个三等子也是跑不了的。日后只需慢慢打磨就是,不用再去庄子里苦熬了。”
贾母闻言大喜。道:“当真。”
贾环笑道:“孙儿焉有欺瞒老祖宗的道理?”
贾母喜的无可无不可的道:“哎哟!这可真是太好了!真真是祖宗保佑!环哥儿,咱们府,这次可是双喜临门,一定要好好庆祝庆祝!”
一旁处一直静静看着贾环的贾迎春、贾惜春等人闻言也是喜出望外,只是碍于贾母,不好表现出来罢了。
“哟!老祖宗。什么喜事啊?把您老封君高兴成这样?说出来,让孙媳妇也沾点喜气!”
满贾府,敢这么人未至声先闻的人,除了王熙凤还有谁?
贾母却也不恼,等王熙凤笑颜如花的走进来后,高声笑道:“还有什么喜事?你三弟弟如今从武小成,不用再在那个破庄子上煎熬了,可以回府了!你说,这是不是好事?”
王熙凤闻言,面色一变,随即笑容愈发灿烂,看着贾环道:“哟!三弟,这是真的?这可不是天大的喜事?真真是老祖宗的好孙子!老祖宗,不是我说你,您老也忒偏心了些,您哪天得了闲,也调理调理我们家那口子,本来我觉得他还挺不错的,可和三弟一比……唉!老祖宗,您真是好偏心呀!”
贾母闻言更喜了,指着王熙凤笑的连话都说不匀了。
贾环也笑呵呵的看着王熙凤,三年过去了,王熙凤这朵刺玫花开的愈发娇艳,再搭配上一身大红色的华美服侍,当真如同曹公描述的那般,恍若神仙妃子一样。
相比于她,林黛玉虽然显得更有灵性也更加秀美,但如今却青涩了许多。
贾环笑着对贾母道:“老祖宗,您这样跟她说,只要她舍得,将让链二哥跟着孙儿一起从武吧。只要链二哥吃的了苦,忍的了痛,孙儿保管还她一个和孙儿一般的夫君。”
“噗!”
一旁处,林黛玉看到唬的面色一变的王熙凤,忍不住笑出声来,一双灵气四溢的美目看着贾环。
其他人也跟着笑起来,能看王熙凤吃瘪的机会实在是太少了。
贾母拍手笑道:“听到了没?你这破落户,可有人能治你了!”
王熙凤倒也不尴尬,略过这一重,哈哈一笑道:“还不是老祖宗调理的好,专门调理出来对付我这个孙媳妇的?可怜我刚忙完给宝兄弟布置书房,回来就被你们祖孙俩合着欺负。唉,我到哪儿说理儿去?”
众人又是一阵哈哈大笑。
贾环看着比较沉默的贾宝玉,道:“二哥,如今要进学了吗?”
说来也无奈,自从贾环袭爵后,只要贾环出现,贾宝玉的话就会少的可怜。
不过,他和煦的大脸上却从没出现过怨恨之色,这让贾环欣慰不少,暖男毕竟还是暖男……
听了贾环相问,贾宝玉笑道:“是,等过了敬大伯的生辰后就去学里念书了。”
贾环忽然想起,贾宝玉大他两岁,今年正好十三岁了,却也是该读书的年纪了。
他笑道:“是和兰哥儿一起去吗?”
贾宝玉脸色有些不自在了,贾兰比他小四岁,可人家四年前就已经进学了,他这个当叔叔的……
贾宝玉摇摇头,低声道:“不是,是和东边儿秦氏的弟弟一起去。”
贾环闻言,眨了眨眼,而后笑道:“那也好,咱们虽然是武勋之家,但如今天下大治,还需要很多治理天下的文官。马上能打天下,却难以在马上治天下。当然,就算不愿做官,多读些书,也总是好的。儒家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中,便以修身为首。己身不修,就难以齐家,不能齐家,又何谈治理国家?自然更不能平定天下了。可见,读书修身是何等重要。”
天地良心,这番话当真是贾环的心里话,也只会对亲近的人说。
可这番话却使得贾宝玉羞红了脸,也垂下了头。
贾环无辜的看了眼贾母,眨了眨眼睛,贾母恼了贾环一眼,嗔怪道:“你宝哥哥和你不同,他身子骨太弱,又让娘老子整天逼着,唬也唬个半死。不过你说的也有点子道理,咱们这样的人家,读书嘛,并不只是为了功名。有没有功名都没什么打紧的,不过是锦上添花。更重要的,是修身养性。
环哥儿,这方面,宝玉可你比这个淘小子做的好多了。他就没你那么大的戾气,你自己说说,你连府都没回几趟,哪一趟不发落些奴才?我听说,如今那边府上的下人,听说你要回府,没有一个不打起十二分精神来应对的。”
王熙凤在旁边笑道:“何止是东边儿的?连咱们这边儿的,听说咱们贾府三爷回城了,都比往常勤快了几分呢。”
众人闻言一阵好笑,尤其是看着贾环一脸憋屈的模样,笑的更欢了。
贾环冤道:“天日昭昭啊!老祖宗,二嫂,那些人要是不犯大错,我怎么会惩治他们?”
贾母笑道:“没有怪你的意思,只是想劝你一句,水至清则无鱼。治国如此,治家亦如此。只要不是太大的错,稍微惩戒一番就是了。这些人别的作用多没大,但坏人名声的能力却一个比一个强。到时候外面传出一个你苛待下人的名声,终究是不好的。”
贾环闻言,若有所思,点点头道:“老祖宗当真是真知灼见啊,日后,我再不能亲自出手了。让管家出手……”
“噗嗤!”
似乎林黛玉的脑筋总比别人转的快一拍,贾环话音刚落,她又喷笑出来。
而后众人才反应过来,大笑出声。
贾母笑的声音也很大,却也不再开口相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