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时风韵-第13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茶,上好茶,都监待客颇为有趣。”中年文士微笑不已。
李易眉头高挑,玩味地道:“待先生,自是要用好茶。”
“鄙人,不过一落魄之人,岂敢担都监盛情。”
“先生过谦了。”李易心下急速思索,揣摩中年文士用意,大老远的只身投奔,却不知要价如何,有无他索要真正才华。
“看先生乃饱学之士,却不知为何不南下,直驱成都府,或是取道夔门东去,反而北上纷乱之地?”
中年文士瞥了眼李易,淡淡地道:“都监,鄙人不过是红尘一过客,不喜那繁文缛节。”
“先生高洁。”李易神色微涩,有些无味一笑。
“哎,混口饭吃罢了,如都监军中有一闲差,倒合在下胃口。”中年文士脸色斐然,口吻调侃。
李易当真一阵无语,此人绝对是饱学之士,却在言谈中,有几分无赖口气,处处让他没辙。
不觉洒笑道:“先生玩笑了,在下看先生谈吐,即便在制司,亦能为奉为上宾。”
中年文士眉头一动,玩味地道:“虏人大举南下,制司不久将土崩瓦解,上宾不过是陪死之人。”
李易大为惊讶,若说前面他还无法肯定,中年文士才学能否治世,此言一出他有八层把握,断定中年文士绝非浮夸之人。
不禁站起身来,作揖道:“如今蜀川战火再起,蒙古人势必全力向前,拱辰军左右无友军支援,孤军难支,还望先生教我。”
中年文士起身还礼,笑道:“都监客气,鄙人不过是一俗吏,想在军中谋一刀笔差事,哪里敢教都监。”
李易认定中年文士绝非小才,虽不知为何要投奔于他,却也有自信留下人才,当下笑道:“先生既然愿意屈才,我军中尚缺机宜文字,不知先生可能委屈一二。”
机宜文字负责处理军中重要官塘,地位虽不高,却相当地有实权,往往是主帅心腹,方可充任,足见李易的招揽之意。
却不料,中年文士淡然笑道:“多谢都监。”
连谦让一声也不曾有,李易又一阵无语,还是吞了口气,谨慎地问道:“敢问先生高姓大名。”
“鄙人单姓叶,双名知秋,表字子臣。”中年文士嘴角上弯,神情多了几分庄重。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300章 危机将至
(全本小说网,。)
“原来是叶先生。”李易话未说完,双目圆睁,惊讶地道:“先生是制置使司。。。。。。”
太令人诧异了,叶知秋乃赵彦呐幕府第一谋士,平日里深居简出,即便是制司官员也不常见到。
李易在制司停留时日短暂,未见其人却闻其名,并未在意名不见史册之人,却不想今日竟投奔自己而来,真是很意外也很惊讶,什么时候自己那么有魅力了?难道是主角的王霸之气?虎躯一震四方来投。
至于阴谋之类,他直接给过滤了,如今蒙古人大举入侵,赵彦呐自身难保,哪有心思跟他玩心思。
叶知秋淡然一笑,平静地道:“鄙人当初在制阃幕府,便对都监应对之策颇为佩服。”
李易知叶知秋何意,无奈笑道:“情非得已,今日局面,在下也不愿看到,先生请坐。”
二人重新落座后,卫士奉上香茶,李易又道:“不想先生竟离开制司,在下确有几分不解。”
“有何不解,良禽择木而栖,制阃不听我劝自取没趣,此志大才疏之人,今日离开也对得起当日礼遇。”
李易忍不住一叹,寂落地道:“与制阃交恶非我所愿,大丈夫立于世间,有所为有所不为,我亦有本心所坚持。”
叶知秋目有赞赏,淡淡笑道:“都监坦诚,今日方见英雄本色,不枉我捻转而来。”
“先生,在下兵少将寡,无州郡之地,先生为何前来?”李易知直接询问很是无礼,但他必须要搞清楚,相信叶知秋应会理解。
叶知秋摇了摇头,淡然道:“历代王侯,几人有尺寸之地,鄙人别的本是倒没多少,确有几分看人眼里,不要行在君臣,一个个平庸之极。率臣中赵范优柔寡断,赵彦呐志大才疏,曹友闻虽智勇兼备却过于迂腐,至于史嵩之仅有方略也已。”
李易听的心中微动,叶知秋口气很狂傲,满朝君臣在他口中,全是无用之辈,不过几大率臣也分析的颇为到位。
“却不知先生,对时局有何看法?”
叶知秋一笑,手拿扇子虚扇几下,正色道:“不敢,鄙人倒是听闻都监战绩斐然,蜀川一枝独秀。”
李易有些难为情,尴尬笑道:“不过机缘巧合,将士用命而已,先生过誉了。”
“若非将士用命,那蜀川早已是女真天下。”叶知秋淡然一笑,继续说道:“鄙人一路入山,却见营寨不妨井然有序,攻守进退自如。最妙的是步卒竟配马操练,却知都监不仅有眼光,且有能力夺取战马,令人敬佩。”
时下,大宋各处将帅,不能说全然草包,亦有存心要组建强大马军之人。
可惜,江南虽有山河天线,却天然短缺马匹,无法大规模饲养战马,组建强大马军,实在令人遗憾。也只有岳飞的御前后护军,通过对伪齐的不断征战,组建了一支八千人的马军,才敢于和金军硬碰硬,并取得不菲战绩。
从山前到山中,目睹拱辰军呼啸而过的马队,一批批在河边清洗的战马,叶知秋不能不感慨万分,又道:“都监出兵,马军不过数百,今几乎全军配马,区区乌合之众,一年内成虎狼之师,服绯贯铁,颇有当年西军风范。”
李易心下亦是自豪不已,拱辰军人人有马,甲坚器利,逐渐尝试培育马种,他甚至认为再给他五年时间,必能成立一支数万人的精锐。
“先生过誉,不过先生远道而来,想必旅途劳顿,在下吩咐下去,为先生沐浴更衣,歇息片刻,晚上为先生接风洗尘。”
叶知秋哪里在意虚套子,却不能不遵从规矩,当下道:“鄙人倒觉得困乏,也好,恭敬不从命。”
“先生请用茶。”李易再不询问方略,既然叶知秋投效,他有的是时间试探。
次日,山外。
“六哥,流民不断涌入,咱们压力太大。一旦鞑虏迫近很不好办。”王柏颇受重视,陪同李易巡视山外,看到一片片简陋的农庄,不禁忧心忡忡。
李易何尝不知,流民定居长久对拱辰军来说,是利大于弊,至少能解决粮食问题。但是,时下大战将起,越来越多的流民,成为蒙古军猎取目标,拱辰军若保护流民,行动必然受极大约束,再也不能随机应变。
“一旦利州御前兵马奉命南下大安,我军便成孤军,有流民制累却不知如何处置。”李易脸色平静,转首目视王柏。
王柏稍加愕然,急促地道:“曹太尉南下?沔州乃重地,岂能放弃。”
“恐怕事与愿违,我等无能为力。”李易无奈一笑,又道:“或许曹太尉能坚守仙人关,但我等不可不做完全打算。”
王柏脸色一正,道:“六哥说的是,一旦御前诸军南下大安,关外便只剩我军,这么多流民汇集,鞑虏想不来都难。”
李易颔首,正色道:“如此,我军怎么应战?”
王柏在李易面前,还有几分谦让地道:“想必六哥早就胸有成竹,何需小弟班门弄斧。”
“三人行必有我师,老十但讲无妨。”李易很看重王柏谋略,很想听听他战术上的看法。
“六哥,设想御前兵马无论留退,我军都无法得到有力支援,只能凭借自身生存。”
王柏清了清嗓子,朗声道:“我军频频出击,早就引来鞑虏关注,他们来犯是迟早之事。索性营寨驻扎在山里,六哥在山外布置得当,一旦有警咱们可将流民迁入山林,组织壮丁守卫隘口。”
“集结主力进入平地,与来犯之地周旋,我不相信,他们能撒下十万大军,进行常年包围。”
并无多少新意,李易知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再优秀的将帅面对绝对力量对手,在有大量牵绊情况下,也无可奈何。
“若无山中上清观,恐怕光疫病,就要死去很多人。”
李易眼前闪过一个人影,却又摇了摇头。
正在筹措间,却见叶开飞马而来,五步外跳下马来,几步跨到李易身旁,递上一封火漆官塘,道:“六哥,利州加急官塘。”顿了顿喘口气,又道:“方才,探马来报,虏人一个万户队开进成州,正向我军方向而来。”
李易对蒙古军来犯,并不非常吃惊,平静地接过官塘,打开一看,脸色顿时沉了下去。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301章 第301 去留
(全本小说网,。)
李易脸色有异,落在王柏眼中,但他知李易禀性却未开口相询。
“回去,召集营指挥之上将官,半个时辰后来议事。”李易面色冷峻语气决然。
叶开神情肃然,沉声道:“是。”
当叶开飞马离去,李易把官塘递给王柏,淡然道:“山雨欲来风满楼啊!老十,看看。”
王柏已经接过官塘时,心情颇为复杂,简单的举动寓意却非同小可,似乎李易很重视他,当他扫了眼官塘脸色大变,抬头望着李易,出奇愤怒地道:“太不像话,如此我等危矣!”
“子纯,如果有一天,我、我做出并非出自本心。。。。。嗯,暂时的,也不是。”李易犹犹豫豫,似乎吸了口气,沉吟一下,道:“暂时违背本心的举动,你会不会支持我。”
王柏一怔,不想李易竟说出此话,不禁道:“六哥,形势并非毫无生路。”
李易知道王柏听明白了,摇头道:“无论我做任何决断,你都会支持我?”
王柏神色犹豫,迎向李易真挚的目光,心下一动,正色道:“我相信六哥。”
李易会心一笑,转身向战马走去。
半个时辰后,拱辰军设在山谷中营寨,中军帅帐内李易端坐上首,神情严肃地环视众人。
呼延信坐在首左第一,王孝仁、上官平、吴天佑、许杰、尹宗正、成轩、明皓、王柏、苍进、叶开、梅殷、李庆在座,叶知秋虽已投效,却未曾参加军事会议。上官平虽遭贬斥,但在作战中累有战功,成立第十营为指挥。
众人传看官塘,又通传军向驻泊地开进消息,个个脸色各异,大帐中气氛冷清。
“各位,不要怀疑,我等处境可以说万分危急,”李易几乎一字一句,字字如戳地沉声道:“今日,刚得到官塘,便请诸位商议。”
李庆自不必说,他归顺不到半年,对大宋朝廷内部事,无话可说,整个人稳坐钓鱼台,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模样。
李易有些失望,作为歃血为盟的兄弟,他不奢求彻底支持他,至少态度上要给他鼓舞,除王柏表情淡定外,也就是王孝仁,吴天佑叶开,梅荫脸色激动,其余均是犹犹豫豫。
呼延信身为都虞候,不得不开口道:“老六,我军依山旁水,外有三座土墙营寨,中有大山小道,内有崇山峻岭,鞑虏即便有十万人,又有何惧?”
李易不语,呼延信所言乃常识,根本等于没说,他心中有数,你要各处相互声援还行,要是孤军那就洗洗睡吧!
叶开环顾众人,毅然道:“虏人并不可怕,各位兄弟难道看不出,大安以北我们已成孤军。而我占据地利,虏人再说,一时半会也无可奈何,我等所虑制司是否放弃关外。”
李易与赵彦呐事,除了李庆外其余众人皆知,不免心下踹踹,各自在想如何是好。
李易并未阻止叶开,反倒是饶有兴致地观察众人脸色,尤其多看东方白几眼。
“老六可酌情放弃营寨,率士马南撤。”尹宗正瞥了眼叶开。
叶开少有的面红耳赤,高声道:“七哥,全军南撤,说的简单,先不说制阃,六哥一旦南下,将会是如何局面。且说虏人迫近,外面近万父老如何行走,总不能把他们抛下。”
尹宗正翻个白眼,不悦地道:“这些流民,不知消耗我们多少钱粮,大战将起又岂能让他们拖了后腿。”
李易挥了挥手,止住刚要说话的叶开,沉声道:“时下军情紧急,不是争吵的时候,我现在要听是南下还是留守。”
原来,利州驻扎御前诸军都统制司发来官塘,曹友闻奉赵彦呐帅令,放弃沔州退保蜀口,曹友闻发官塘令拱辰军即可南下撤入大安。
李易非常的惋惜,虽对曹友闻能否坚持,隐隐有怀疑,但在既定事实面前,他仍是大为失落。
历史,终究按照轨迹,慢慢向前发展,从阶州陷落、天水之战,西和州遭遇战,一直到曹友闻撤兵。
他在几个月里,频繁与蒙古军交战,无不带有影响历史大势意图,却不想竟是此结局,真的让人很失望。
曹友闻在官塘中,非常隐晦地要他火速南撤,品味再三,知赵彦呐玩的阴谋。
制置使司传檄利州御前诸军退保大安,却未提到各地厢军、民兵,显然打算孤立他,置他于死地。
李易不免冷笑,他本不愿南撤,赵彦呐毒计,虽狠辣无比,他却早就有了打算。多日来闭门不出,设想各种条件下,各种方法利弊对大势的影响。
众人在李易的催逼下,吞吞吐吐地发表意见,大多是赞成立即南下大安。
李易理解大家心情,曹友闻大军南撤,关外仅剩拱辰军一支独秀,在强横的蒙古军面前,注定要全军覆没,没人愿意打一场毫无希望的仗。
“我的主张是,拱辰军留在关外,依托山地抗战。”
李易言毕,众人皆惊,呼延信几乎是惊呼地道:“老六,万万不可,我军兵力单薄,怎可与虏人抗衡。”
李易神色平静,徐徐地道:“我自有主张。”
王柏环顾众人,不紧不满地道:“我赞同六哥主张,虏人来犯,守御蜀川必然要在关外。退守大安一马平川,敌众我寡,如何与虏人较量?”
“我军留在关外,尚可自主进退,一旦退入大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