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宋时风韵 >

第278部分

宋时风韵-第278部分

小说: 宋时风韵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又怎么说?”李慕白试探着问道。

    李易淡然一笑,信心十足地道:“每项条例出台,先在一个州试行,效果不错的话,再向其他军州逐步推行。”

    正说着话,李鸣和张荣到了门口,齐齐作揖道:“叔父,李学士。”

    李易看李鸣来了,温和地笑道:“我家的大哥来了,快进来。”待李鸣和张荣小心翼翼地进来后,才问道:“这几日,看的怎样?”

    李鸣作为李易血脉小辈,当先恭敬地道:“略有所得。”

    李易眉头一挑,看了眼李慕白笑道:“说来听听。”

    “蜀川富足,却是一隅之地,各军州制度很乱,若不进行改良,恐难以为续,更谈不上抗击虏人入侵,光复三京关陇。侄儿所见所闻,无不有要改之处。”李鸣恭恭敬敬地道:“叔父治蜀,当从民生开始。”

    李易闻言心下暗喜,孺子可教,连李慕白也投向赞赏地目光,他之所以带着李鸣前来,就在于培养侄子的见识。

    张荣却撇撇嘴,似乎对李鸣的说法不以为然,却被李易看到眼里,感兴趣地问道:“容哥似乎另有高论?”

    张荣和李鸣交情最深,他也住在李易的府邸,似乎成了李鸣的伴读,这次出来自然也跟随,听到李易问他说话,当下也不怯场,朗声道:“邦国之道在于器利,如今蜀川富庶,可稳妥维持便是,当务之急应举兵北伐,拿下关陇。”

    李易忍不住一阵大笑,道:“这小子不在军中历练,倒是被那群人给带坏了,还是庆哥实在。”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632章 培养

    (全本小说网,。)

    李慕白自然明白李易刻意培养小辈,当下笑道:“学士,大哥也是性情中人,有赤子之心,荣哥也是好见识,日后学士又多了位执政。”

    李易点了点头,并不认为两府执政有多难,如今的两府都是血什么人啊!外战外行、内斗内行,颇有兴趣地道:“嗯,不过,不经军旅还算不上好男儿,那就把他们给大兄管管,也省的在我面前呱躁。”

    李鸣早就厌倦枯燥的读书,向往雄壮绚烂的军旅生活,陈庆余加入羽林军立下战功回来,那身队将戎服让人羡慕不已,得到了李易的许可自然大喜过望,急忙道:“多谢叔父。”

    张荣却有几分不甘心,他的志向很高远,并不愿意做那行伍之人,整个和那群粗人打交道,是有些自降身份,李易的决定又让他不好反驳。

    李易脸色一本,沉声道:“去军中也不是让你过家家,要从效用做起,不得有任何的特殊待遇,要上战场拼命的。”

    “叔父放心。”李鸣喜笑颜开,非常之满意,既然是向往军旅,平素里也跟那些背嵬军猛士学枪棒,自认为不是天下无敌,也算是少有对手了吧!

    李易又看着张荣,温和地笑道:“荣哥的小身板子,能不能吃得了苦?”

    李慕白眉头微挑,能看出来李易用了激将法,张荣神色并不高兴,分明对行伍不感兴趣,甚至有几分抵触,说实在的他并不欣赏这孩子。

    张荣苦笑摇头,李易的话倒是让他不甘心,自己哪里不行了?读书说道理能甩李鸣几条街,非得要在军旅表现自我,上了战场又不能明道理。

    李易并没有在意张荣态度,看向李鸣说道:“这几日,你夺取冶铁作坊看看,既然从军便做个帅才,天文地理,百工将作都要了然于心,不然只能是冲锋陷阵的武夫。”

    “嗯,学士说的很有道理,不要认为冲锋陷阵就是军旅,那就大错特错了。”李慕白接过利益的话头,温声说道:“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这才是古今名将风范。甲仗更是要害。”

    道理,李鸣自然是明白,他已经十七岁了,有很多事情看不太明白,却也能知道对错,书中也有对那些名将的抬爱。要说甲仗是将帅要害,这话说得半点不错,为帅者不知道自己的甲仗质量数目,不明白在怎样的环境中使用,那也别打仗了,更谈不上天文地理,直接回家种几亩田得了。

    “你们年纪也不小了,待三年回来,行冠礼请你们李世叔为你们加表字,还不快谢过世叔。”李易淡淡地说道。

    先斩后奏,也不问李慕白同意不同意,李鸣和张荣二人同时行礼,他才翻个白眼苦笑道:“我又不是名宿大儒,你这不是寒颤我不是。”

    李鸣和张荣却不那样想,李慕白是仅次于叶知秋的人,正儿八经的进士出身,在蜀川士人中名望极高,要是方国的话,那就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被他冠表字可是别人得不到的荣耀啊!

    李易根本不吃那套,笑道:“那些酸儒,用他们作甚。”说着,目光又转向李鸣说道:“多去工坊看看。”

    李鸣急忙点头,兴奋地道:“叔父放心,我这两天都泡在铁场,还准备选材按照叔父的刀,打把上好的直刀。”

    李易一阵无语,敢情这小子看中他的直刀,正要利用机会,自个选一把神兵,不得不说时候选择的还恰当好处,自个对子侄管教严厉,他们没有机会搞“特殊化”待遇,来到蜀川最好的冶铁中心,要把好刀还是比较合理的。

    “那好,就让秦风陪你去定制,务求使用便可,也算是你进入羽林军的护身神兵。”

    “多谢叔父。”李鸣达到了目的,显得极为兴奋,向张荣投了个得意地目光。

    张荣无奈地歪歪嘴,他对杀伐的直刀压根没性趣,反倒对文人佩戴的宝剑很上心,君子风度嘛!既然有机会搞把来玩玩也不错。

    李易并未在意侄子的目光,面对李慕白笑道:“对了,前天说的,开办书院之事,不知子圭有何良策?”

    李慕白不能不佩服李易,做事情永远那么有章法,一步步谨慎地前进,让旁人明明知道他想干什么,却又无法去指责。他无可奈何地笑道:“既然想要开办,那不是手到擒来。”

    李易摇了摇头,正色道:“书院绝非朝夕能建立起来,无论是师生还是底蕴,都不能等闲视之。”

    李慕白倒是承认李易所论,知名的书院并不在于大小,而是能否成为学术中心。

    “也不知朝夕可以办成的,此事由我来亲自办理。”李易稍加沉吟,又道:“你就协助我办理此事,回到华阳县在城外物色风景秀丽的清雅之地。”话说到这里觉得两个小子不适宜待下去,挥了挥手道:“好了,你们下去吧!”

    张荣听到办书院眼都直了,当下人最重读书,能够进入书院结交俊杰,对人生绝对是莫大的帮助,正想要提出留下却被下了逐客令,只能不甘心地和李鸣退下。

    李慕白心里跟明镜一样,李易在刻意培养侄子,张荣和陈庆余则是文武左膀右臂,这三个小子可真幸运啊!不过,他并不太喜欢张荣,总觉得对方心机太重,待两人退了出去,才叹道:“你也不怕战场凶险。”

    “不经历风雨岂能成才?要是风平浪静,恐怕连家业也守不住,活到那时候败的更惨。”李易不免摇了摇头,李鸣才智只能算中等,蜀川又是群狼环顾,自己也不知道能走到何种地步,男儿就算战死沙场又能怎样?总好过日后被人斩杀在帷帐中要好。

    “我就说,你也该打算婚姻大事了。”李慕白摇了摇头,不想继续那么沉重的话题。

    “呵呵,这个也快了,只是还要等些时候。”李易想想觉得尴尬,叶知秋和李慕白提了多次,他却拿不定主意,眼看再次提出是相当的难为情。

    南玥、宫素素?要说南玥没有情谊,打死他也不会像银,何必放下争夺忠孝军常驻成@都府?只不过是表现的内敛而已。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633章 何时最好?

    (全本小说网,。)

    宫素素是炙热如火,虽说在城里的道观修行,却是隔三差五来到府邸陪伴许妙娘,态度相当的热情奔放。

    两位美人心意,连许妙娘都能看出来,几次对他说要做出选择,却不能让别人空耗妙龄好年华,毕竟夫人只能是一个,侍妾又有些委屈了别人。

    “行了,有些事你自己看得明白,为了人心聚散也应该早做决断。”李慕白的话等于催促李易,也等同断了李鸣的继承之路,毕竟亲子比侄子重要。

    “平乐一地的冶铁便如此发达,我看夔州路也有大型铁矿,可以扩大开采,能够紧靠大江,充分利用水利,无论从人力上还是成本上,都有很大的推进。。。。。”李易明白人心聚散的意思,他的婚姻不仅是个人的事情,还关系到方方面面的人物,对他的事业有着极大影响,才转变了话题。

    李慕白心下叹息不已,暗道李易的脑袋中,装的都是什么?真是妖孽。

    在火井县呆了十余日,即将元旦,李易才回到成@都府华阳县,回来便与叶知秋商议自己的想法。

    叶知秋听完李易就各项改良的法子,不禁笑道:“学士,还有几天便是元旦,是不是操之过急了。”

    李易愕然,笑道:“是有点急了,但时不我待,这些年来我闲暇时的心得,全部都拿出来,让书吏们年后编撰归类,能用在书院的就用,各项法治条款,咱们再商议完善,寻军州试行。”

    叶知秋无奈摇了摇头,道:“也罢,就随了学士意思办。不过,上次我提的事,学士可曾考虑?”

    “什么事?”李易怔了怔神,有些不解地望着叶知秋。

    叶知秋一阵无语,瞪着李易道:“如今,学士坐镇蜀川,居上游虎视京湖,结群山掌控关陇,人心所向、人心所在,唯缺阴阳调和,成龙凤祥泰方能固人心,成大业。”

    李易心下明了,看来不说李慕白急了,连叶知秋也下了最后通牒,想想两位女子如何选择,实在让人伤脑筋啊!

    叶知秋毫不介意李易神色变幻,却淡淡地道:“学士良配首选蜀川名士家的小娘子,其次在豪强中择偶,最后嘛!”

    话没有说完,李易的眼神很鄙视,尽管他知道叶知秋持重而论,作为他已经隐隐成为一方诸侯,不仅要面对强悍的蒙古人,还要应付心有不甘的士人,首要的是收拢蜀川人心,士人之心最为重要,能够通过婚姻与蜀川士人建立良好关系,的确是上上的策略。

    “你有合适的人选?”他充满戏虐地反问,叶知秋明显把南玥和宫素素排列在第三等级。

    叶知秋眉头轻抬,似乎不在意李易目光,轻声道:“成都名士多家有女,学士可一一选之。”

    李易沉默良久,颇为幽怨地瞪了眼叶知秋,继而轻轻叹道:“你还不知道我所想?”

    “南尚言和宫道长的确是绝代,只是还要学士自断,不能再犹豫了。”叶知秋并没有否决,而是请李易速速决断。

    “尽早不尽晚,明白。”李易白了眼叶知秋。

    “双管齐下,善莫大焉。”叶知秋心情不错地笑了。

    “对了,攻伐巩州战事策划如何了?”既然婚姻大事有了定论,李易的心思转到了战场。

    这段时间来,蜀川大军不断整编修整,在边地要害囤积粮草,就是为了发动大规模战役,拿下巩州为当前首要目标。

    “正在策划,相信很快就有定论。”叶知秋负责制定计划,有些事情不用李易亲体力行了。

    “我想了想,认为不要太大了,这次主动出击范围限定,只是拿下巩州,暂时不要夺取凉州和永兴军。”李易斟酌着语言说道。按照原有计划还要拿下西凉府,在他近来考虑时有点出脱,认为西凉是阔端的封地,永兴军也是关中大镇,两处真的拿下来的话,恐怕会引起蒙古人强烈反弹。

    “嗯,学士所虑是极,我们暂时无力北上,精力先用在下游最好。”叶知秋很赞成李易主张,当时他对这个动议就有些犹豫,毕竟蜀川刚刚拿下来,不宜和蒙古人硬拼。

    李易眉头微蹙,听出叶知秋话里有话,不由地说道:“看来先生对下游很感兴趣。”

    “呵呵,这个待会再说。”叶知秋双眼闪过狡黠的光芒,慢悠悠地道:“拿下巩州不过是外围缓冲,兼顾养马的地界,岷州也是事无不可,只是宽度定要把握得当,决不能引来路人的主力,让我们不得休息。”

    李易默默地颔首,经过连年的大战,蜀川百姓流离失所,虽说成@都府路、潼川府路乃至夔州路安稳下来,生产仅仅是恢复了点,并没有到战前水平,这个时候和蒙古军决战,似乎有点太早了些,左右都不是划算的生意。

    “再给学士十年休养生息,或许能够决胜天下。”

    李易不经意地笑了,再过十年不过三十余岁,正是精力旺盛的好年华,他压根就能耗的起,当下说道:“先生,在陇右养马,等同于在虏人眼皮底下啊!”

    这还真是个大问题,陇右多山不假,巩州却是处处平川草场,对于马军犀利的蒙古军来说,是绝佳的战场。

    “这个就是后话了,只要有相当的威慑力,他们会谨慎用兵的。”叶知秋毫不担心蒙古军反击,那场大败真是伤筋动骨,要说那么快反击几乎不可能,充其量也就是骚扰。

    “学士,现在要考虑的是汪世显,此贼手里依然有上万精锐,经营巩昌地面多年,可不是容易拿下的。”

    李易点头称是,沔州之战重创蒙古军主力,却依然没有达到全歼的目的,汪世显逃脱回了巩州,依旧有不弱的力量,想要以客军随意拿下来,还真要历经恶战不可。

    “不过,汪世显倒不用太多关心,不过是冢中枯骨,关键是学士能否占据大义。”叶知秋的话题转了回来。

    李易的心咯噔跳了下,谨慎地问道:“何为大义?”

    “学士早就明白,何必再作态。”叶知秋淡淡地笑道。

    李易没有回答,双眉紧锁自言自语道:“何时最好?”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634章 元旦

    (全本小说网,。)

    元旦,整个蜀川一片欢庆,成@都府治城华阳县虽不如临安和建康府等行在要地,却也是到处是穿着崭新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