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崛起1646-第1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杀得好!”
“罪有应得!”
“砍尽国贼!”
“主菜”过后,有小吏简单收拾了刑场,又有数十人被押了上来,却是方才那些国贼的家眷。
依照何楷及刑部的建议,这近二百汉奸当中,凡有向建虏通风报信、传送大明军政消息、透漏明军布防之类罪行严重者,皆夷三族。仅是献书投诚的,则只斩犯官本人,抄没家产。
说实话,朱琳渼本人对这种连坐制度是不大赞同的,但依明代律例,这却是极为正常之举,又考虑到这些人实在令天下不齿,故而他也未加反对。
行刑已毕,围观百姓正待离去,却有小吏高声宣布,次日仍有一批国贼待斩。人群立刻再次喧闹起来,大家纷纷相约明天再来观斩。
过了午时,城中又到处听闻兴奋地吆喝声,“城南和城北有不要钱的大戏,快去看了!”
如此好事自然不能错过,很快,天兴府中两处挂了“宣教府惠民演出”横幅的戏台已被围得水泄不通。
洪思亲自主持,先高声宣讲了福京战事已结,建虏数万大军尽被俘毙,而天兴府在陈王辅政王殿下的领导之下秩序井然,离城避战之人尽可放心归家。
随后便是大戏开锣,戏本是田壮飞带人沿途刚写出来的《三捷》,讲得正是龙卫军在福京取得的仙霞关、延平、杉关三次大捷。
整部戏情节跌宕起伏,直看得城中百姓热血沸腾,每当有龙卫军将建虏击败的剧情,台下无不爆发出震天喝彩。
大明已在建虏手下败得太多太久了,甚至已让大明子民开始麻木,心中隐对击败建虏失去了信心。甚至有“建虏过万不可敌”之类的说法在大江南北流传。
对明军的失望和对建虏的恐惧死死压在每个人的心里。有朝一日鞑子侵入家园,自己被迫剃发易服,跪伏鞑子脚下为奴为仆的噩梦萦绕着每一个人。
而戏台上那一场场酣畅淋漓的胜仗如拨开阴霾,天日重现,每个人都有长出一口胸中闷气的爽快。
“打得好!”
“多杀几个建奴!”
“杀死狗鞑子,为我爹报仇!”
很快,台下的喊声已将台上的唱词淹没。
洪思在后台看着这一幕,却并未出面维持秩序。他知道,比起免费的大戏,百姓们更需要的是信心,是振奋。能给他们这一切的不是台上的戏,而是国家、朝廷带给他们的希望,这希望,正融在他们震天的欢呼声中。
第255章 改革朝廷
(全本小说网,HTTPS://。)
与城中的宣教活动同时,另有宣教府的人开始天兴府附近的村子里摆开了戏台。全本小说网https://。
不过这些地方在开演《三捷》之前却先上了一段描述天兴府城里小贩李三的戏。戏中,李三先是对天兴府战事惊恐万分,差点便要离城逃去乡下。
但很快他便发现龙卫军不但对百姓秋毫无犯,还竭力维护了城中秩序。甚至以前常勒索他的泼皮都被龙卫军教训一番之后改邪归正。
戏文最后,李三的妹子还与龙卫军的一名士兵喜结良缘。
戏中李三的心路历程与逃到村里的天兴府居民极为相似,顿时便引起了共鸣。众人纷纷交头接耳,商议着先回城看看,若情况属实,谁愿意一直窝在这穷乡僻壤?
随后的重头戏《三捷》上演之后,百姓们对城中龙卫军的信任与敬仰又增加了一份,更多人加入了打算回城的队伍中。
至宣教府收锣,宣教又公布了天兴府近来每天都会有投虏国贼和擒获的建虏军官当众处决的消息。
这下纵使家不在天兴府的人也坐不住了,杀国贼、建虏这种大快人心的事,怎能不去亲见一番?
次日未时,令所有人期盼的重头戏终于开始。
天兴府内最大的闹市早已被围得水泄不通,写了待斩建虏名字的揭帖在各处贴了六七份,有识字之人高声为众人念诵:“建奴梅勒章京,唔,这当是鞑子官名。梅勒章京拜尹岱。牛录章京达查。牛录章京额尔图……
“统共伪官四名。”
很快便闻锣声,人们呼啦一下转望向刑场中央。
先有小吏站于高台上,大声公布这些虏官的劣迹,“拜尹岱,于关外时便时常掠我边民,历年杀、虏百姓千余,抢粮食、牲畜无算。后于保定、辽州、平阳、怀庆、徐州、淮安等地率虏杀我军民不下万人!仅入福京后,此贼便在浦城、临江、南平等地残杀百姓七百多人……”
他话音未落,就闻台下有人嘶声高喊:“我一家五口就是死在南平,就是这个贼虏!”
实则倒不一定就是拜尹岱干的,但此刻谁会细究这个?立刻人群中喊声便响成一片,“杀了贼虏!”
“为大明百姓报仇!”
“剁了他喂狗!”
监斩官从谏如流,立刻宣布将拜尹岱押上断头台。
那拜尹岱自知必是一死,也不求饶,反倒恶狠狠地盯着围观百姓厉声吼叫:“爷且在地府看着。等摄政王殿下派了天军前来,定将你们这些蛮子一个个抛心挖肝,弃于荒野任鸟兽啃食!”
这恶毒的恐吓令人群静了一瞬,但旋即,惊涛般的喊声便再次将他淹没。
“有陈王殿下大军,必杀尽尔等!”
“龙卫军岂是你等贼虏所能敌?!”
“鞑子就是鞑子,殊得不自量力!”
“杀了他!别让这狗贼再废话了!”
台上刽子手仰头喝了口酒,用力喷在鬼头刀上,和着围观百姓激昂的“杀!”“杀了他!”的喊声,举刀向拜尹岱脖颈劈去。
一颗带着鼠尾辫的人头滚落在地,四周百姓纷纷用力向那颗头颅淬去。
随后又是一阵震天的叫好之声。
被建虏之残暴压抑了许久的大明百姓,在这一刻,将他们的怒火彻底释放!
随后,另一名虏官被押了上来……
“殿下,天兴府城中百姓多已返回。”文渊阁中,路振飞向朱琳渼拱手禀道,“只是……近来入城观看处决虏贼之人太多,下官担心会引起混乱。”
“无妨,陆畅和宋锦程押送俘囚的人马今日便至天兴府,可分出一些由五城兵马司暂用。”朱琳渼吩咐道,“不过其所部军纪不一定够严,所以每七人由一名龙卫军士卒负责监管,当可堪用。”
正说着,有侍卫禀报,说宣教府总宣教官洪思及副使田壮飞求见。
朱琳渼忙道:“快让他们进来。”
“遵命。”
洪思和田壮飞不过八品官阶,待入了内阁,先齐齐行了一圈礼,接着便对朱琳渼禀道:“殿下,如今天兴府附近宣教事宜已顺利铺开,府衙也正在筹备当中。招考告示三日前便已传至各地……”
朱琳渼微笑点头,打断他道:“此番叫你来却不是为了述职。”
一旁路振飞接道:“殿下与内阁诸位议定,将在六部之上筹组宣部,统行天下宣教之事。而二位则是宣教府干员,其中细节还需你们参与其中。”
其实原本这几个内阁大学士是不大愿意变动朝廷官制的,但近来宣教府迅速稳定了天兴府民情,几天时间便使民众对朝廷信心大增,这让他们对宣教府的态度有了极大的转变。
加上朱琳渼一再坚持,并向他们承诺,宣部不会多花朝廷一两银子,内阁这才终于点头通过了将六部扩为七部之事。
实则朱琳渼此举还仅是试探,他对大明官制的改革方案还远不止七部这么简单。宣部只是他的试金石而已,有了这个开头,后面还会接连启动大刀阔斧的改革。
“宣部?”洪思和田壮飞对视一眼,皆是惊喜万分,万没想到这小小宣教府可与大明六部并列。
朱琳渼又道:“这宣部尚书之职暂交路阁部担任。你们升得太快也未必是好事,故而洪思先任宣部郎中,田壮飞任宣部主事。日后据你们考评再议职务。”
这郎中虽只是五品,但相较洪思原来官阶,却是连升三级了。便是田壮飞也是直升了两级半。
而且除了路振飞这个名义上的尚书外,二人上头再无上级,实际便是要一手打理整个宣布的工作。
洪思和田壮飞忙附身拜倒,“多谢殿下栽培,洪思(田壮飞)定不负殿下重望!”
随后几人便开始讨论起筹建宣部的细节来。
“眼下宣教府还有多少银两可用?”朱琳渼先开口道。
“回殿下,扣除江西各地宣教府的日常开销,现有浮银五万三千三百余两。”洪思立刻道,“且每月还有万两左右的收益。”
“嘶——”莫说路振飞、何楷等人,便是一向沉稳的黄道周闻言都是一惊。要知道,在唐王主政天兴府时,泰征朝的户部每月进帐也不过一万两多点,这不起眼的宣教府竟堪比一朝户部!
第256章 加薪
(全本小说网,HTTPS://。)
洪思一旁看到几位大学士惊讶的表情,忙拱手解释道:“哦,辅政王殿下管这称做‘广告’。全本小说网;HTTPS://。m;
“依殿下授意,宣教府在各处演绎结束之后,可帮商户们宣扬他们的店铺或货物,收取他们些许银两。每月零碎积攒下来,总能有点结余。”
这叫有点结余?黄道周等人相互对视一眼,心中皆道,原来还能有这般做法。这宣教府看似不取百姓银两免费开戏,理应花费甚巨,实则其获利竟这般丰厚。辅政王殿下这番谋划和手段果非常人可及。
难怪之前辅政王敢说新立的宣部不要朝廷一两银子,几人立刻明白过来,照宣教府这进帐,何止是不用划拨银两,往后宣部或许还是户部重要收入来源。
一旁田壮飞似还嫌几人震惊不够强烈,又补充道:“实则这些商贾们为凑戏刚结束的热闹劲,竟愿拿出十倍筹银,让宣教率先为他们宣扬。若非洪大使不敢擅自做主,仍按往常之例收取酬银,这结余或可再翻一番……”
每月两万两!这让做过户部尚书的何楷眼睛都要瞪出来了,想当年他手里若有每月两万两银,也不至于被郑芝龙所摆布了。
洪思忙示意田壮飞莫要多言,朱琳渼却乐道:“既然商户们想抢个头筹,你们又何乐而不为呢?依我看,这银子可取。不但可取,还可以搞个竞价仪式,出银多者得最好的宣扬时段。”
这正和后世的电视台常搞的“标王”如出一辙,朱琳渼对此倒是极为熟悉。
洪思忙应道:“下官谨记,回去便付实施。”
朱琳渼继而问道:“若要在福京各地铺开宣教府,尚需多少银两?”
洪思对此早有准备,立刻道:“若仅在福京十个州府设立宣教府,有一万余两足矣。但要于各县皆设宣教,恐怕得要七八万两开支。”
朱琳渼点头道:“先紧宣部自己账上的花,所缺部分我补给你。”
洪思却道:“殿下,实则银子倒不是问题,下官要商户们预支一两个月的广告银便够用。眼下人手才是最大的阻力,以下官带来福京的人,至多仅够支撑三四个宣教府。”
朱琳渼笑道:“人不够就招啊。现在你可是代表朝廷宣布招收官吏,还怕没人来?”他转望向路振飞,“让礼部派些人协助宣布招员,争取半月内于福京各地开考。”
之前路振飞也听辅政王提到过要招考之事,起初他建议就从候缺的举子中选任,但当他得知考试内容与科举完全不同之后,也就不再坚持了。反正这考试也不授予功名,和正常科举并无冲突。
他随即揖道:“下官遵令。”
当年宣教府在龙南招员时的热络场面朱琳渼记忆犹新,此次在福京大面积招考宣部官员应当也会如此。
这个年代的士子们寒窗十年,为的无不是当官一途。朱琳渼很清楚,想要获得所谓士林阶层的拥戴,最简单的方式便是给他们官做。
而宣部需要大量底层官吏,正为他们提供了在科举之外的进阶之路,届时天下士子怎能不卖他的好?
此外,有了宣部招考这个先例,等他以后开启格物科举,招“理科生”入朝为官时,所遇到的阻力也能小一些。
待规划完宣部筹建事宜,天色已至黄昏。
朱琳渼疲倦地揉了揉太阳穴,最后对洪思道:“那便先在受灾严重的闽南地区铺开宣教。朝廷已拨银赈灾之事当尽快让百姓了解,务必要全力使民心稳定。”
“下官谨记。”洪思忙躬身道。
隔日。
还未到卯时,天色依旧昏沉沉的。
天兴府午门外已聚集了不少的朝臣。最近几日大明官场经历了一场巨大的地震,此时所有官员无不三五成群地凑在一起,小声嘀咕着。
“你们昨日去看了吗?一天工夫上百颗人头落地,听说后面待斩官员已将大牢挤破。”
“他还真要将这近二百朝臣全部处决不成?”
“定是如此。要说这辅政王年纪轻轻,下手可真够狠的。”
“哎,自洪武朝往后,何曾有过这般大杀朝臣之举?便是成祖皇帝也不敢如此啊。”
其中一人见身旁都是至交好友,当下毫无顾忌地脱口而出,“哼,他陈王掌权数日便如此兴风作浪,朝局定然难稳,我观他也坐不了几日了。”
这几人却不说斩首的皆是通虏国贼,只是兔死狐悲,不住摇头。
明代文官阶层早已有抱成一团的做法,对上掣肘皇帝,对下贪污成风。他们对如此强权的辅政王自然便生出一种惊惧与抵触。
“你说这些又有何用?”有人瞄了眼午门外威风挺立的龙卫军,“他有大军镇着,便是不稳却也稳了。”
“人心向背,岂是他依仗刀兵……”
“你们便看着,如此下去,天兴府中怎能不乱。”
待鼓声响过,一应文武官员至文华殿前,列队行了大礼。
朱琳渼抬眼扫过气氛阴郁的朝堂,不由微微一笑。他很清楚,要做好领导,胡萝卜加大棒,恩威并施才是正解。对此,他心中已早有定计。
这几天大杀投虏犯官,血光漫天,这大棒算是已经打过了,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