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临三国之无双帝王-第24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着刘辩节节进攻,公孙瓒满脸的绝望,自己最后一搏,看看就要成功,不想却半途杀出一枝军兵,让自己的垂败功成。
看着自己的士兵已经被杀得离自己越来越远,公孙瓒大吼一声,去找地上的长剑,想要自刎。
可惜齐周一直盯着他,明白他的意图之后,让几名亲兵死死的压住了他。
自刎,是武将成全名节的行为,而被审判后处决,那会身败名裂!
公孙瓒右手受了箭伤,用不上力,跟几名亲兵没周旋多久,就被五花大绑捆了起来。
刘虞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直到有一位学员上前介绍,说自己是甄尧的同学,前来幽州参加同学会,因甄尧放心不下未来的老丈人,加上刘静的苦求,便和同学们前来散散心,正好赶上了这场战斗。
这也太巧了吧!
所有人都明白甄尧的意图,不过都不说明,只是一个劲的赞叹,这真是无巧不成书啊!
齐周见学生军节节胜利,连忙召集守军,开始进行反攻。
军队就是这样,一旦没人指挥,就如同无头苍蝇一般乱飞,但是如果有英雄来引导,他们就会奋勇向前。
所以在军队中,不能少了英雄,英雄的军队,战斗力就是最强的。
现在的守军,看着前面奋身厮杀的将士,也激起了心中的斗志,特别是看到对方主将被擒,心中更是慢慢有了胜利的渴望。
“冲啊……”
终于有一名偏将振臂高呼,带着本部人马向前杀去。
“杀……”
更多的士兵举起了武器……
“胜利……”
第538章 将相和
胜利在望,不少强悍的民众也拿起了五花八门的兵刃,跟在后面呐喊助威。
看着这样的场景,刘虞激动的连连发抖。
“善……这样的士兵,必定会取得胜利。”
“主公英明!”刘周将刘虞扶上战马,“主公,咱们去府衙大堂,这里天冷,只怕你的身体支持不住。”
“老夫要和这些士兵在一起,虽然不能杀敌,但老夫可以在精神上支持他们。”
刘虞激动的满脸通红,忍不住赞道:“甄哥儿的同学,那都是好样的,这样静儿嫁给他,老夫也能安心了。”
“属下是一定要来讨杯水酒喝的。”齐周凑趣道。
“那是当然,老夫大摆宴席,整整热闹一天。”刘虞豪爽的说道。
“三天,一定要三天!”齐周难得和主公计较起来。
“好,就三天!”刘虞虽然有些肉痛,但还是痛快答应了下来。
一旁的公孙瓒气得鼻子都歪了,可惜被几名士兵死死缚住,动弹不得。
居庸关一战以甄尧等四百人赶到战场而彻底结束,跟着公孙瓒前来抢关的三千多士兵被彻底杀散,而刘虞的溃兵听到消息之后,连忙前来居庸关面见主公。
随着鲜于兄弟领兵前来,潘家寨失利的阴影彻底消散而去,公孙瓒的殊死一搏在刘辩的干涉下,功亏一匮。
……
说来也怪,居庸关之战后,天慢慢的放晴了,雪也停了,虽然温度依旧寒冷,但每个人的心中都很亮堂。
一座别致的小院,四周站了不少卫兵,民众们都知道,今天里面是大官们在开会,进行着影响自己幸福的各种决议。
不过大家并不担心,州牧大人为救受灾的人民,虽然遭遇到失败,但在他们心中,形象却更大高大。
刘虞胜利了,民众们对他自然感恩戴德。
如果公孙瓒占据了幽州,民众们估计会对刘虞这样的妇人之仁,又是另外一套说法了!
小院中只有数人,四周皆有羽林卫把守,刘辩在此整制了一台火锅,邀请刘虞和公孙瓒前来赴宴。
刘虞欣然带着齐周和鲜于兄弟,在甄尧的陪伴下前往,而公孙瓒则是被卢音强绑而来。
“哈哈,白马将军,别来无恙啊!”
刘辩起身为公孙瓒松绑,见他依然吹胡子瞪眼睛,笑着说道:“不就是自焚了一个女人,白马将军何时这般多情了?”
刚松了绳索,却见公孙瓒大吼一声,挥拳便向刘辩击来。
卢音柳眉一竖,正欲动手,却见公孙瓒的拳头被刘辩挡在空中,半点也挣扎不得。
“这一幕,将军是不是想到了什么?”刘辩善意的提醒着公孙瓒。
公孙瓒疑惑的看着刘辩,不明白这话的含义。
“将军健忘啊!虎牢关前,不正是某身边这位将军和严纲比武的吗?”
此言一出,堂中顿时一片惊呼,刘虞等人虽不成去过虎牢关,但也听说过何峰斩严纲之事。
“你是……是……何峰?”公孙瓒看着眼前这位年轻的不像话之人,使劲眨了几下眼睛,还是忍不住问了出来。
“如假包换,某正是中山太守何峰。”
“你……你的面容……并不曾毁于战火?”公孙瓒胡须都哆嗦了起来。
刘辩看刘虞等人目光炯炯的盯着自己,看来心中也闪着同样的问题。
“当然没有,戴上面具是为了掩饰身份,今天请你们来赴宴,便是将这身份公开。”
“身份?难道……你并不是何峰?怕人看出你的身份?”齐周的声音中也带着一丝颤抖。
“你们看看,能看出某是何人吗?”
刘辩身形在堂中转个几圈,那动作惹得卢音忍不住“扑噗”了一声。
几人细细围着刘辩看了一阵,也没有人猜出来。
“你们是不是认为这副面容陌生的很,所以就算不戴铁面,也没有人能认出来?”
见几人站在了一处,都认真的点了点头,不再像生死相搏的敌人,刘辩伸出右手。
“各人请入席,咱们边吃边聊。”
就算是对手,大家也被刘辩的话题引起了兴趣,纷纷入席,早有几名羽林卫过来,给大家讲述了一下火锅的用法。
“咱们今天涮羊肉,这北地的羊肉,比中原的好吃多了。”
这个时代以吃羊肉为尊,牛是舍不得吃的,那是劳动人民的好朋友,猪肉是下等的,就是贫穷之人也很多不吃猪肉。
一直要到宋代之后,猪肉才慢慢被人们所接受,但地位依然不高。
刘辩已经在中山郡、大行山大肆发展养猪行业,不过现在很多佐料不齐全,弄出来的猪肉味道并不好,要等到开辟大航海时代之后,才能解决佐料和粮食问题。
不过现在有了火锅,将猪肉用于火锅,多少能让人接受一些,不过这需要时间,需要一个契机来转变人民的观念。
刘辩并不着急,现在最重要的事情是稳定幽州。
几人慢慢品味起火锅来,在寒天中吃着火锅,很是有一番滋味,这气氛并不显得冷清。
“这……这火锅果真不错。”
齐周已经不知道该如何称呼刘辩,只好含糊其词的赞叹道。
刘虞心中放松,见火锅味道不错,自己平日里又节约,吃得食指摇动,爽心之极。
公孙瓒知道自己已经彻底失败,反正光棍一条,也没有什么牵挂,同样放开了大吃。
刘辩分别为二位都涮了几片羊肉,表现的不偏不斜,让人看不透他心中想着什么。
一顿火锅吃下来,众人身上暖和,心中也是热乎乎的。
刘辩见众人已经没有多少吃兴,让羽林卫上茶,并没有上酒,邀请众人去小亭坐上一会。
大家知道该谈正题,都端正了脸色,鱼贯进入小亭。
“白马将军,来这里坐。”
刘辩拍了拍身边的座位,笑着说道。
这一句话让刘虞等人的心提了起来,从头到尾刘辩对公孙瓒都表现的十分友好,并不像虎牢关那样一怒就拔剑。
带着这样的疑问,大家都默不作声,都等着刘辩说话。
“哈哈,你们竟然都猜不到某是谁,想必那董贼也已经忘记了。”
第539章 功过评说
听刘辩提到董卓,几人眼睛都明亮起来。
何峰是从虎牢关出现的,说自己是从洛阳逃难的,难不成他和董卓有什么关系。
“你这模样,老夫从未见过,想来也是无名之辈。”公孙瓒冷静下来,语言中含枪带棒。
“白马将军守边有功,这个功,不是你的战功,而是有功于国家,有功于人民。”刘辩先赞扬了他一句。
“虽然你很多做法,某并不认同,特别是对民众的压迫和其它诸侯无异,但是在某的眼中,功过可以相抵,因为乌桓人,某同样信不过他们。”
听着刘辩赞扬自己,公孙瓒并不领情,气乎乎将头扭向了一处。
“如果乌桓人进关,强大起来,对民众一场灾难,所以,你不用不服气,你守边的功绩,是不会被抹杀的,比起袁本初、袁公路那样的四世三公,只知道争权夺利,并不关心民众的生活,你还是要强出很多。”
刘辩也不管他听不听,继续说道:“现在乌桓和鲜卑已经构不成咱们的心腹之患,可以给你两个选择。”
公孙瓒终于忍不住了,“你是谁啊?怎么感觉你是皇帝呢?”
刘虞和齐周等人听罢都在心中暗暗发笑,刘辩说话的口气,让他们也感觉到超过了一郡之守的范围,只是由于刘辩相助才得以将幽州稳定下来,不好出言反对。
刘辩一拍案桌,哈哈大笑起来,“白马将军,你还不笨嘛,终于猜到了某的身份。”
小亭中一遍死寂,只回晌着刘辩的大笑声。
公孙瓒猛地站了起来,不能置信的看着刘辩,“你是……是……汉少帝刘辩?”
黄光一闪,随着公孙瓒话音刚落,一方玉玺在刘辩手中亮了起来。
小亭中的人全站了起来,几名贴身的羽林卫已经跪了下去。
灵力向着玉玺灌注,刘辩神情严肃了起来,就见一条金龙喷薄而出,在刘辩身边环绕、飞腾。
赤霄剑也发出一声龙吟,黄光更盛,那金龙变得更大,翻腾的更加历害。
真龙天子,这现象便是最好的诠释。
“天啊……你真是刘辩?”
刘虞上前了两步,仔细的看着刘辩的眉眼,慢慢地点了点头,屈膝跪了下去。
“老臣……老臣能见天颜,虽死无憾!”
见刘虞如此,齐周等人哪里还有怀疑,推金山,倒玉柱全都跪了下去。
公孙瓒看着亭中就只有自己和刘辩站立,顿了顿脚,“某相信刘虞那老儿眼光。”
跟着也拜下地去。
此情此景,让刘辩心潮起伏,从永安宫到如今已经两年有余,自己终于在大汉的北方,华夏的北疆,有了不小的势力。
虎牢关,酸枣、泰山、清河、中山、江东、荆襄、豫州、昆阳、邺州、南皮、居庸关。一幕幕的浮上心头。
将幽州收下,自己在不知不觉中,已经成为最强的一方诸侯了!
皇帝的名号算什么?在这弱肉强食的汉末时代,没有实力,只会被野心家们当成手中的工具而已
现在的自己,就算打出汉少帝的名号,相信诸侯们也不会是同一种选择,必然会分化,自己不会是孤军奋战。
想到这里刘辩上前扶起刘虞。
“不错,朕就是汉少帝刘辩,诸位今日都有时间,且请朕前前事慢慢细说。”
将众人一一扶起,刘辩跪坐在席上,开始讲述永安宫的故事……
……
“原来如此!”刘虞听得心潮澎湃,越看刘辩越有着儿时的模样,没有了半分的怀疑,听刘辩讲完,长出了一口气,激动的叫道。
“天不绝汉家,不绝刘家!”
就连公孙瓒此时心情也非常的激动,汉少帝流露出的心思,对自己关爱有关,更肯定了自己守边之绩,有这样英明的天子,这个天下,一定会是朗朗乾坤。
“朕来幽州,便是为你们二人。”刘辩指了指刘虞和公孙瓒。
“汉室衰微,诸侯争霸,你二人理念不同,却同居一地,矛盾自然少不了。”
刘辩说完这一句停了下来,见两人各自低着头,一副用心听讲的模样,将口气缓和了几分。
“谁对谁错暂且不论,现在给将军两个选择,一是卸甲归田,作一田舍翁,朕保你富贵一生。”
“第二,如果将军还有为汉室效力之心,便可带幽州之兵,北上乌桓,将三王能赶多远赶多远。”
公孙瓒并不迟疑,朗声说道:“在臣有生之年,希望将三王斩于长槊之下,让他们永远见不到汉家的土地!”
“善!”刘辩抚掌大赞,“将军有此雄心,朕便将你的本部人马仍然还给你,在蓟县整训三个月,朕会派遣学生前来任参军一职,参军没有军权,只是民权,这样军政分离,将军只管将仗打好就行。”
见天子毫不犹豫将自己的嫡系交还,公孙瓒身躯发抖的历害。
“微臣自当竭力,不破乌桓,绝不来见陛下!”
刘辩将左手一伸,卢音从旁递上一柄汉兴剑,刘辩将此剑交到公孙瓒手上。
“此剑名为汉兴,希望在将军等人的努力下,大汉能够兴起,人民都能过上幸福的生活!”
“臣惶恐!臣叩谢天恩。”
刘辩并未阻止公孙瓒的叩谢,坦然受了他的大礼,这才转过身来看向刘虞。
“论辈份,州牧大人是朕的长辈,但在这里,咱们先论国事,再谈家事。”
刘虞长长一礼,“微臣洗耳倾听陛下的金石之言。”
刘辩看着他花白的长发,用手替他置于脑后,这才温柔地说道。
“论干才,州牧大人为大汉之首,朕料州牧大人会置疑朕为何对乌桓等少数民族如此狠心,此事说来话长,一时间说不清楚,但朕意已决,中原大战,不允许这些民族参与其中,这是咱们汉民族的家事,就该关上门来解决,求助于外人,无疑于与虎谋皮!”
见天子话说的如此之重,刘虞立即说道:“微臣谨听陛下教诲。”
扶起刘虞,看着他脸上松驰的肌肤,刘辩动情的说道:“州牧大人一片仁心为民,朕都看在眼中,幽州要不是这场战争,朕也不会插手,现在幽州全境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