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闲臣风流 >

第104部分

闲臣风流-第104部分

小说: 闲臣风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詹通大笑:“今天的喜事真多,师爷,你得了个什么职司?”

    詹师爷满面都是快乐的汗光:“回京城了,崇文门课税监督大使,九品,任期一年。”

    “户部崇文门课税大使,师爷好造化?”周楠嫉妒得眼珠子都绿了。

    王二不解,小心问:“伯父大人,不过是一个九品,还只能当一年,詹师爷怎么欢喜成这样?”

    “你懂什么,就算只当一年,也抵得上你十辈子的工食。”周楠笑着解释。

    原来,北京有九门。九座城门都有不同的职能,比如得胜门乃是大军得胜还朝接受天子校阅时要走的道儿;大明门,又叫前门,乃是国门,是皇帝专用;宣武门,门外为菜市口刑场,囚车从此门经常出入,人称死门。

    至于崇文门,则叫酒门,是地方向皇帝进贡美酒时的专用通道。这地方还另有一个名称——税门——户部衙门的税官在此办公,负责收税。

    京城有官民百万,这么多人口每天吃喝拉撒都是一个天文数字。需要通过大远河,从全国各地漕运。

    所需要的物资到通县码头上岸之后,先要运到北京外城的广渠门,然后到崇文门报关交税。户部衙门的税官在此办公,负责收税,一年净敛白银数十万两。当然,这十万两他一个人也吞不下去,各方都需要孝敬。

    不过,一年下来,两三万还是可以看到的。

    崇文门的税官,遂成为户部诸税官中有名的肥缺,税官监督是京师十大美差之一。

    正因为这个差事实在大肥,如果和其他官位一样三年一届,可连任三界,那还得了?

    于是,朝廷又立了个规矩,这个位置只能干一年。一年期满,必须调去其他地方。

    詹师爷能够拿到这个职位,估计是李妃的意思。说到弟,詹师爷也是她母亲娘家的亲戚,虽然隔的有些远。

    “啊!”王二彻底震惊了,舌头长长伸出口,半天也收不回去。

    一个远房亲戚就能得到偌大好处,也不知道詹通这个正经的李妃的表哥会得到什么肥缺。

    詹通急忙抢过一份任命文书,只看了一眼,就放声大笑。

    周楠好奇地伸过头去一看,失声低呼,“恭喜县尊!”

    原来,詹知县的新官职是长芦都转运盐使司从六品副使。

    长芦盐场位于渤海湾,距离京城也不过两三百里,是天下第二大盐场,肥得流油。胖子去那里每年光给商贾发盐引就能数钱数得手抽筋。

    由此可见,裕王府邸李妃娘娘,未来的李皇妃,李太后是个护短念人情的。

    这个明朝历史上最出色的女政治家,张居正隆万大改革的最有力支持者决策人,有功必赏。不但有极强的人格魅力笼络当世第一流的人才,也善用品行好象那怎么样的小人物。

    却见,詹师爷兴奋得话也说不囫囵,詹通手舞足蹈形若醉酒,周楠恍惚中有种置身于分赃现场之感。

    摇了摇头打开自己的任职文书,一看,面上的笑容就僵住了。

    “怎么了?”詹知县和詹师爷发现他的不对,同时将目光落到任职文书上,然后齐声惊呼:“啊,这这这……这不公平……”

    “真是天空一声巨响,叫人措手不及啊!”周楠心中愤怒,只恨不得将手中的那张纸撕得粉碎。不过,怒虽然怒,却要竭力做出平静的样子,道:“君父恩厚,臣周楠感激涕淋。”

    王二不明白他们在说什么,问:“伯父老爷,你得了什么官职?”

    周楠:“京城行人司,行人,正八品。”

    王二:“这什么官,伯父立了这么大功劳,怎么才升了一级?”

    詹师爷喝道:“王班头不懂别乱说话,这可是天底下升迁最快的官位之一。做了行人司行人,不出二十年,六部郎中甚至侍郎可期。”

    王二抽了一口冷气:“可了不得啦,但伯父大人看起来好象不高兴的样子。”

    周楠苦笑:“因为我根本没资格去做这个周行人,真去了,光天下人的口水就能把我给淹死了。就算不怕别人的口水,真去了行人司,同僚打也把我给打死了。”

 第一百六十章 死循环

    

 第一百六十一章 嘉靖

    京师,西苑,玉熙宫精舍。

    西苑乃是正德天子在位时候所建的行宫。

    正德皇帝朱厚照乃是英武有位之君,不过,他这人做事最是离经叛道,不肯受到朝廷礼仪和文官集团的束缚,加上大内实在太热,就在中海和南海西面建了一片皇家园林消暑。

    自从西苑建成之后,正德就搬了过来,再不肯回紫禁城。

    内阁、六部没有办法,只得跟过来在这边设了值房。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大明朝的决策中枢就从皇城转移到西苑。

    没有了皇城各部院的掣肘,正德皇帝做起事来越发爽利。没错,大名鼎鼎的豹房就在西苑中。

    正德驾崩,嘉靖继位。

    嘉靖皇帝朱厚璁一看,咦,这地方不错啊!远离六部、内阁,耳根子可清静了。作为明朝权谋可以排进前三的君主,他敏锐地意识到这是虚弱文官集团权力的好机会。

    于是,从那个时候开始,他也学起了自己的堂兄正德皇帝,常年住在西苑。

    此刻,嘉靖皇帝正盘膝坐在蒲团上。

    他背后是一面屏风,上面正是天子御笔:

    “三尺云璈十二徽,历劫年中混元所。

    玉韵琅琅绝郑音,轻清遍贯达人心。

    我从一得鬼神辅,入地上天超古今。”

    正是长春真人丘处机《青天歌》中的一段,嘉靖的字不是太好,却显得刚劲有力。那浓黑的大字,就好象是活过来,如同一只只深邃的黑色瞳仁,冷冷地看着你。

    这就是嘉靖的眼睛。

    此刻,他却微闭着双目,如同老僧入定。

    没有声音,屋中静得可以听到众人呼吸的声音。

    门窗都紧闭着,大暑天的中午,屋中就好象是一口蒸笼,只需立得片刻,就叫人汗流夹背。

    可说来也怪,盘膝坐在蒲团上的嘉靖皇帝还穿着厚实的棉袄。

    他身高臂长,面容清俊,眉目疏朗,倒是个难得一见的美男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