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闲臣风流 >

第211部分

闲臣风流-第211部分

小说: 闲臣风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计策不错,三十六计中最好使的美人计……呸,什么美人计?

    为了做首辅,徐阶有用他周楠的地方,至于阿九的事,他也只能捏着鼻子装着不知道,并对周大人大加笼络。

    能忍人所不能忍,甘草相公,一代龟相是个拿得起放得下的人。

    为了正六品的官职,周楠锤案而起,奋然曰:“徐相提携,敢不效命。”还是那句话,糖衣吞下,炮弹退回。

    他已经怀了和徐门决裂的心思,自然再不肯和徐阶修复关系。

    不过,这个机会实在难得,如何能够放过。

 第三百四十三章 左正人选

    朝廷朝廷,顾名思义,就是由外朝和内廷两个部分组成。

    内廷代表的是皇权,皇权的标志是司礼监、厂、卫三大衙门。

    至于外朝代表的是文官系统的利益,分为三大块:内阁、科道和吏部。

    这三块中的领头人物内阁首辅、御史台左都御使、吏部尚书同样都是位极人臣,相互监督相互制约,谁也不会卖谁的帐。

    嘉靖四十一年的吏部尚书是常熟人严讷,此人甚是圆滑,颇有手段。在嘉靖四十四年的时候,内阁辅臣袁炜因为年事已高退休,他就顶替了袁阁老的位置入阁为相。又因为吏部尚书人选迟迟未定,更是一人身兼吏部天官和内阁辅臣一职,权力极大,在大明朝历史上也算是独一份儿的。

    从他的能力和权势来看,如果再加一步,内阁首辅一职也是可以争取一下的,算是徐阶的竞争对手。

    如果严讷真做了内阁首辅,明朝的历史或许会有些不一样的变化吧?后来的高拱、李春芳都无法与之竞争,自然也没有后来的张居正什么事。

    可是老天爷似是要跟严天官开玩笑,入内阁不过半年,他就生了重病,不得不辞职回家。这才有后来高拱顶替他的位置,进入内阁中枢,开始和徐阶斗法。

    可最近,因为周楠这个穿越者蝴蝶效应的缘故,历史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高拱高祭酒有意直接跨过内阁辅臣这一步程序,问鼎首辅一职,而严天官好象也没有入阁的想法。

    严嵩倒台之后,那么多严党的官员被拿下,中央和地方缺员得厉害,吏部忙着诠选官员忙得够戗,严尚书估计也没有精力却想入阁的事情,先将这朝局稳定了再说。

    徐阶作为倒严的旗手,有很大可能是未来的内阁首辅,他要安插一个手下做六品官,而这个官职又是不重要的道录司右正,这个面子不能不给,严讷自然点头了。

    这其中的关关节节周楠是听王若虚说的。

    且道这一日周楠兴冲冲去了吏部办理了任职手续,王若虚见已经到了散衙的时辰就邀他去酒楼吃酒。

    “子木这次一跃由正八品而正六品,倒是一个大好机缘,将来一旦拿到进士功名,也免去了六部观政这道程序,先天就比普通进士高上一阶。好好历练,前程不可限量。以徐相的风光,过得几年,子木未必不会到六部做个主事甚至郎中,王某怕也要有求于你了。”

    听他调侃,周楠倒是爽气:“若虚,你我什么交情,将来周楠若是能施展胸中抱负,但有事,尽管说话就是了。不过,你还是瞧不起我呀,怎么不说我科举考个庶吉士进翰林院呢?”

    老周竟有点意气风发了。

    王若虚笑起来:“子木倒是自信。”神色中却带着“可能吗”三个字。周楠进京之后不忙的时候都会怕他家里去帮着编辑往日的诗文,二人也算是忘年的交情。

    接触得多了,这个小友八股文章究竟是什么水准王主事实在是太清楚了。争取一下,三甲还是可以的,进翰林院,开什么玩笑?

    你还是好好在道录司里混吧,混些政绩,熬到一定年头想办法转到六部去。

    周大人你是行人司出身,虽说科道都不待见你,可有这个身份,将来升迁却比别人快得多。

    当然,前提条件是先拿个进士。年龄是个宝,文凭少不了。

    周楠嘿嘿一笑:“确实,我是点不了翰林的,可若虚你也不要这么挖苦人吧?我这个仕途和世人不太一样,别人是先进士,然后朝廷命官,我却是先杂流,然后再科举,有点先天不足。”

    “你这个先天不足却好,如今去了道录司,有机会随侍驾前,将来一旦中了进士,那就是……”王若虚想了想,补充道:“就好象是点了翰林,驾前侍读。”

    是的,按照明朝的制度,进士科一甲前三会直接授翰林院编纂、编修,二甲成绩好的考生经过考试后可点为庶吉士。这些人在翰林院进修时会不定期地被派到皇帝身边陪同读书,相当于天子的秘书。高屋建瓴,算是提前学习统筹全局,作为中央高级官员培养。

    这些人中将来会涌现一大批内阁辅臣和六部部堂,因此又被人戏称为储相。

    嘉靖笃信道教,道录司和皇帝接触的机会甚至比翰林院还多。如果你够机灵的话,将来又中了进士,不难简在帝心。

    听他这么一说,周楠心中大动。

    他答应徐阶做这个官只是单纯想跨入正七品朝廷命官这个平台,以免将来科举失利也有个退路。

    经王若虚这么一说,顿时感奋:“多谢若虚提醒,周楠也是有抱负,想为国家为社稷做事的人。这次吏部能够批准我去道录司任职,想来若虚也出力甚多,在下感激不尽。”

    说罢,就站起身来一揖到地。

    王若虚一把将他扶起,道:“此事说到底不过是严天官卖徐阁老情面,老夫也是是顺势而为,签个字盖个章的事情,你要感谢就感谢徐阁老吧。对了,子木这次去道录司可有计较?”

    “不外是办好差事,未必让天子满意罢了。”周楠听出王主事话中有话,忙问:“难道这其中有讲究,还请若虚明言。”

    王若虚低声道:“怕就怕子木你就算去了道录司也未必能随时驾前。”

    周楠:“在下不太明白。”

    王若虚:“道录司左右正空缺,不但右正要补,左正也需补齐了。随侍驾前的机会谁都想要,难保新任的左正没有这个心思。”

    闻言周楠皱起了眉头,他倒是没有想到这一点。

    和中央其他部院只一个大领导说了算不同,道录司的长官有两个,分别是左正和右正。两人都是正六品,官职相同,权力一样,按说没有尊卑之分。

    古代左高于右,因此左右之别并非职务上的差别,而是席次上以左为上。

    如果新任的左正真要和自己争进西苑的机会,却是一桩麻烦。

    周楠:“敢问新任道录司左正是谁,又是什么来历?”

    王若虚:“南直隶苏州府太仓人王锡爵。”

    “啊,是王锡爵……”周楠大惊,王阁老你这是进京来参加明年春闱吗?

    你好好的榜眼不做,直接以举人做官,何必呢?

 第三百四十四章 王锡爵

    王若虚:“怎么,子木认识这个王锡爵?”

    “听我家恩师说起过这人。”周楠回答。

    因为明年春闱关系到自己未来能够在政坛上的高度,周楠平日里也非常留意。就连王世贞也拉了一个明年大概能够中士,能够点翰林的考生的名单出来,其中就有这个王锡爵。

    当初周楠看到这个名字的时候感觉眼熟,仔细想了想,才想起来,这人不就是未来万历朝的内阁首辅吗?

    王阁老和王世贞一样也是个考试机器,他前年在南直隶参加乡试的时候中了举。在明年的春闱得了头名会元,殿试的时候被嘉靖点为第二名榜眼。

    在后来其子王衡在顺天乡试名列第一,在万历二十九年高中进士及第第二名,被时人誉为“父子榜眼”。王锡爵的后代不乏科场得意者,其家族延续到清代成为名符其实的簪缨世家。

    他是江苏苏州太仓人,和王世贞是同乡。因为对这人非常熟悉,王世贞当时谈起此人的时候,评价说此人乃是南直隶后起之秀中一等一的人才。中进士当不在话下,甚至一甲有望。

    周楠当时还笑着问王锡爵是不是太仓王家的后辈,将来在京城聚会倒要好好亲近亲近。

    王世贞苦笑着摇头,回答说,王锡爵可和太仓王家没有任何关系。两人不但没有渊源,关系还不甚太好。

    原来,王锡爵的祖父是太仓豪商。在古代,商人的政治地位颇低,太仓王氏也很看不起这个浑身铜臭之人。太仓才多大点地方,大家都是当地豪绅,必然会有利益冲突。

    王锡爵祖父痛感自己政治地位不高,在场面上受了别人许多气,就请了名师回家教授子弟读书。

    无奈家中子弟实在不堪,王锡爵的父亲虽然中个秀才,可死活也考不上举人。为了做官,只得进了南京国子监。坐监满,谋了个小官,后来却因为吃了官司丢掉官职,弃儒从商走起了父亲的老路。

    太仓王氏见王锡爵家没落,再加上王世贞青年时很是狂傲,对王锡爵父诸多挖苦,两家就此水火不相容。

    好在王锡爵极为争气,一入科场无往而不利。

    到万历年的时候甚至出任首之职,如此,太仓出现了两个王氏,都以东晋琅琊,晋丞相王导之裔自居。两家人在学术界、在官场不断斗法,绵延了两三百年。

    说起来王世贞这个周楠的老师,少年时还真是坏脾气,得罪过不少同道中人。顾言,如此,王锡爵家也是如此。

    周楠又道:“我听恩师说,这个王元驭文章了得,得进士功名想必极易。他好好的翰林院不进,怎么想着先去道录司?”

    元驭是王锡爵的表字。

    王若虚淡淡道:“因为裕王。”

    周楠没想到这事还牵涉到裕王,身子一震:“还请若虚为我解惑。”

    王若虚:“因为首辅位置之争,徐阁老和高拱都想通过在道录司安插人手影响天子。对了,王锡爵父亲是个大盐商,新任两淮盐道是王府的人。”

    周楠彻底明白了,盐道是国库最重要的赋税来源之一。

    裕王将来要想平稳接位,手头就得抓紧人事和财政两大权力。前些年王府系已经开始布局,詹通被调去长芦盐场就是基于这一考虑。

    如今,严党倒台,鄢懋卿下狱,新任两淮盐司的主官王府势在必争。

    前番鄢懋卿废除了所有盐引,中饱私囊,惹得天怒人怨。不过,这样一来却给了后任很大便利,所谓:一张白纸好做文章。这盐引给谁不给谁,都是他一句话的事情。

    王锡爵的父亲要想将生意做下去,自然要极力讨好王府,这次正好借儿子这个机会和裕王搭上线。

    徐阶听说皇帝对周楠的青词赞不绝口,便动了让周楠去道录司侍侯皇帝以为耳目,为自己将来争取首辅一职效力的心思。

    同样,王府也做此想。王锡爵是江南一等一的才子,青词对他来说也是小菜一碟。有他在皇帝身边里通消息,高拱做首辅的事情也多了几分把握。

    为了家族的利益,王膝爵提前出仕了。他本是举人,这次做官,自然和周楠这个杂流不同,要想抢了道录司的领导权还不简单?

    说完这其中的内情,王若虚提醒周楠:“子木,你得抓紧将此事禀告徐阶徐阁老,想办法让王锡爵这个左正做不成。”

    周楠心中苦笑,他现在如何能去见徐阶:“若虚此言何意?”

    王锡爵不是已经被任命为道录司左正了,怎么王若虚却说想办法叫他这官做不成?

    王若虚:“王锡爵毕竟是大才子,这次不经科举就做了正六品官,心中却不情愿。听人说,他得了任命之后迟迟不去上任。”

    周楠立即明白,在这个时代的读书人心目中,科举才是正途。不由进士科而入仕,见人就觉得要矮上一头。对于王锡爵这种大才子来说,并不是一件很光彩的事情,他心中尚有羞耻之心,估计是正同王府闹情绪。

    心下计较:我虽然不擅青词,可在后世的时候也接触过这玩意儿,真到了关键时刻,随意抄几首道家的优秀作品应付就是了。何不趁王锡爵还没有去道录司这个空窗期想办法见到嘉靖,并引起他的注意。如此,就算王锡爵到时候有心争宠,我这头已经简在帝心了。

    周楠:“多谢若虚的指点,大恩不言谢,只来日再报。”

    王若虚笑道:“子木,你我的交情就不必多说了。以你之才,如果得了进士功名,前程必然不小。老夫也就罢了,将来家中子弟还请照拂一二。”

    周楠:“若虚说笑了,周楠不过是一个小人物,还需你这个吏部主事照应啊!”

    王若虚突然道:“子木,下个月我就要回福建老家了。”

    “啊,若虚不做这个主事了?”

    王若虚点点头:“陛下已经下了旨意,福建布政使徐乾调去广西做巡抚,福建使司那边已有空缺。我也是一把年纪,也是到了叶落归根的时候,欲谋福建右参政一职,天官也准了。”

    他笑道:“富贵不归故里,犹如锦衣夜行,朝廷这么安置,老夫很满意。”

    布政使司参政乃是从三品,老王也算是高升了。当然,权力和吏部主事却是不能比的。

    周楠怅然若失,叹息道:“若虚这一走,再要相见却不知道是什么日子。不过,还是恭喜你了。”

    他这才明白刚才王若虚口中说“过得几年,子木未必不会到六部做个主事甚至郎中,王某怕也要有求于你了。”的意思,他是在向自己告别。

    王若虚也有点伤感:“你我结识一场,往年之交,我心中也是不舍,子木珍重。”

    周楠心中知道,以古代糟糕的交通状况和落后通讯条件,这一别只怕今生再难与王若虚见面了。

    他在京城最大的助力是徐阶和王若虚,现在已经和徐阁老翻脸,王主事又要回老家,以后若有事,只能靠自己了。

    回头又一想:其实我之所以走到今天还不是靠自己?所谓靠山山倒,靠人人走,只有自己才靠得住。

    周楠考虑了一下,这次去道录司对自己来说也是一大机遇,将来在嘉靖那里混个脸熟,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