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闲臣风流 >

第227部分

闲臣风流-第227部分

小说: 闲臣风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城中惟独着吕祖殿的井水非常甘咧,周楠见众官员都累了,有心做个好人,便点头:“也好,就在道长这里用午饭。”

    却不料,那黄主事却喝道:“周大人,你我奉旨布施。京城宫观何其之多,你才走了两家就喊累,不知道何时才能走完?如你这等怠政懒政者,本官还真没见过。休要废话,快快启程。否则,本官要弹劾你。”

    这话说得无礼,周楠色变,正要发作。其他几个官员见势不妙,急忙过来劝,好不容易才劝住两人。

    没办法,队伍继续前进,又走了三家道观,最后到了蟠桃宫。

    此刻已是下午两点,古人都起得早,卯时吃的那点碳水化合物早就消化得无影无踪。众人一个个又渴又饿,队伍开始散乱。

    见大家实在挺不住,周楠就吩咐蟠桃宫的道士准备午饭,又问,道长,一百人的伙食没问题吧?

    那道人笑着回答说,禀周大人,鄙观平日里本有三十多人,多一百人吃饭,也就是多加点米的事情。早知道大人们今日要来,小道早早就叫人买来五腔羊,卤了,只需要切好就能受用。

    周楠大喜,忙叫他快快将羊肉切好,也不再追究出家人吃肉这事。

    这一顿饭吃得尽兴,大约是饿得狠了,众人吃得太多,饭后困乏。

    周楠见这观中甚是阴凉,就下令大家先休息半个时辰,睡一觉才走。

    这个时候,黄主事又跳出来,训斥周楠,说大人这是要怠政吗,马上走,不然本官要上折子弹劾你。

    他左一句弹劾,又一句弹劾,终于让周楠动了真火,这厮从早上到现在开始处处针对自己,是可忍孰不可忍,便喝道:“黄大人,这次布施是本官主持,与你无关。本官体恤官吏难道有错,对不住了,我现在要休息了,你要弹劾我,悉听尊便!”

    黄主事见周楠这么强硬,气得满面铁青,拍案而起。

    众官又是一通劝,才分开两人。

    见黄主事气呼呼地下去写告状信,有官员忧虑地对周楠道,周大人你关心咱们这些老人的身子骨,爱惜下面的兵吏,咱们都承你这个情。大伙儿累点也无妨,反正就两日光阴,你又何必和黄主事闹僵,不值得啊?

    周楠心中气恼,这根本就不是睡不睡午觉的问题,这姓黄的分明就是为了讨好徐阶要鸡蛋里挑骨头折腾本大人。

    又有人小心地问周楠,说,周大人你不是徐相的得意门生吗,黄大人当年考举人的时候徐阁老是他的座师,本是一家,怎么闹到今日这般十仇九恶?

    听到他们问,周楠心中一动,为了自己的前程,倒是应该和徐阶脱离关系。

    当然,自己和他反目的事情实在有点尴尬,如果亲口说出来却有点尴尬。

    这事的内幕得让他们自己去猜。

    想到这里,周楠憋了一口气,直到将自己一张脸憋得通红。装出羞愧到无地自容的模样:“还不是因此徐阁老孙女欲嫁严嵩的孙子,本官当时是极力反对的……是本官的错,本官行为不检,愧对徐相……本官做了错事,恨不得就此死去……各位不要再问了。”

    徐阶当初和严嵩联姻一事本就闹得沸沸扬扬,九公子最近名气好生响亮,简直就是李清照在世。可就在这个时候,一个谣言传来,徐家孙女的的诗词都是周楠代笔,不然二人诗词的风格为何如此相似?

    现在见周楠面色如此古怪,又想起周大人好色成性的传言,众人心中都是一动:难道周子木和徐阶的孙女有私,不然,如此精明强干门人徐相怎么舍得驱除出门?

    不行,这事得好好查查。

    大家都兴奋起来,八卦之魂熊熊燃烧。

    这下,午觉也不用睡了,所有官员都聚在一起兴高采烈地讨论。

    正说得高兴,突然,有一个内阁的书吏过来,说内阁已经收到黄主事弹劾周楠消极怠政的折子。徐相批示,罚周楠一年俸禄。

    好狠的处罚,好快的动作!

    众人都禁不住抽了一口冷气,按照程序,官员的折子上去,先要在通政司分检,分门别类送到负责这一块儿的阁老手里,然后由首辅拟票批示,最后再送司礼监批红。

    这次徐阶批示之后,竟然直接发下来,程序都不讲了,可见他恨周楠到何等程度。

    这样仇恨,也只能是杀父之仇、夺爱之恨。

    看来,周大人和徐家九小姐有私情是真的。

    在场诸君都是一脸精彩。

    午休之后,队伍继续开拔。

    接下来去了玉皇阁,黄主事又开始挑刺,说周楠的在主持布施的时候违制,现场写了弹劾折子叫手下快马送去内阁。

    等到周楠他们去凝和宫的时候,内阁的批示又下来了,罚周楠一年俸禄。

    周楠昨天在嘉靖皇帝那里已经被罚了一年俸禄,现在又被徐阶罚了两年。

    也就是说,在未来的三年中他要给老朱家打白工,还是自带伙食的那种。

    当然,周大人也不靠俸禄吃饭,只是老徐如此赤裸裸将两人之间的矛盾摆在台面上,堂堂次辅就为了收拾一个小小六品杂流官,合适吗?

    周楠哭笑不得。

    如此正合了周大人心意,倒不生气。

    这一日就这么结束,自己回家歇息不表。

    这一天,城里的道观总算打完卡。接下就该走城外的几座道观,比如白云观。

    黄主事又来寻周楠的麻烦,在白云观的时候,直接在山门口写了一条弹劾折子叫人送回京城,弹劾周楠对三清不敬。

    周楠瞠目结舌,老黄你好狠,我这不都还没进去,你就弹劾我言行不当,太没技术含量了吧?

    得,继续罚俸一年。

    周楠都快麻木了。

    没办法,差事还得继续办,大不了再拿两年的工资给老徐扣。

    出了白云观,周楠他们就朝回走。到这个时候,这个工作已经干得差不多了。还剩外城几座小道观,那已经不太要紧,敷衍一下即可。

    刚进外城,就看到一匹快马疾驰骋而来:“可是道录司布施的,周楠周大人何在?”

    问话的是一个太监。

    周楠忙迎上去:“下官周楠,敢问公公有何吩咐?”

    那太监展开一道手敕,念道:“皇帝敕曰:道录司周楠质高行洁,勤于政事,特赐周楠宣德郎衔。”

 第三百六十九章 外翰林

    所谓宣德郎乃是文散阶的一种,正六品。

    散阶并非实际的官职,而是特指官员的品级,相当于后世军人的军衔。明朝的文官散阶文官自特进光禄大夫至将仕佐郎,共四十二阶,宣德郎乃是正六品。

    一般来说,官员到正六品之后就会被授予儒林郎。不过,周楠是杂流,授儒林郎显然是不合适的,就成了宣德郎。

    周楠因为是杂流出身,自进京之后,官职不停地变,几乎是一两个月就换个衙门当值,搞得吏部给他发官照的时候头疼不已。

    按说,他的散阶早就该定下来了,正因为他忽而正八品,忽尔又是正九品,忽然又变成正六品,形同儿戏。

    吏部也弄不清楚周大人最后会固定在什么岗位上,索性便不再理睬。而他定品级的事情也就这样耽搁下来。

    说句实在话,这件事没落实之前,周大人这个司正当得还真不塌实。毕竟名不正,言不顺。

    今天这个旨意一宣布,他这个正六品算是当稳定了。以后任何上要想把他从这个位置上拿掉,不是不能,而是需要走复杂的组织程序,不是某个大人物一句话就能搞定的。

    虽然做了宣德郎并不能为他带来确实的好处,可也是一件美事,相当于后世的行政级别。如今,周楠终于可以享受大明朝正处级以上待遇了。

    周楠大喜,对那太监道:“天恩浩荡,臣周楠只能实心用事,以报答君父之万一。敢问公公贵姓,这大热天的辛苦了,好请吃碗绿豆汤解暑。”

    说着,就将一锭银子偷偷塞过去。

    那太监却不接,道:“免贵姓陈,周大人政务繁忙,还是尽管办完天子的差事要紧。”

    说罢,就客气地一拱手,骑马飞奔而去。

    见周楠定下品衔,中官对他有异常客气,众官吏都是一愣:前一刻黄主事不停弹劾周司正,内阁更是一口气扣了他三年俸禄。在官场中人看来,简直就是可怜到了极处,谁都能踩一脚的狗屎。怎么一转眼就得了品衔恩赐?

    又有脑子灵活的官员心想,宫中的太监出来传中旨,尤其是这种封官进爵的喜报,一般都会收点喜钱。刚才这个陈公公对周大人异常客气,连红包都不收。显然,周楠已经入了天子的青眼……对了,前两日周楠在宫中随侍驾前,听人说他诗词了得,或许是因为青词博得皇帝的欢心吧?

    这个周大人啊,真是懂得钻营。

    众人羡慕的同时,又有些不屑,那黄主事更是如此,只沉着脸:“周大人,尽快办完差事。”

    周楠立即明白,自己之所以得到皇帝的封赏,想来是嘉善公主被他说服,已经妥善处理好那个女官的事情,以至龙颜大悦。

    黄主事如此可恶,周楠也懒得理睬,哼了一声,命令队伍继续前进。

    进得一座道观,刚布施完银子,大家也累了,正和观中道长在丹房吃茶。突然,禅房门打开了,就开到一行人走了进来。为首依旧是个太监,手中捧着一道敕书;“哪位是周楠周司正?”

    周楠一看,心中一凛:不会又是来给我封官的吧?

    那太监前天在玉熙宫见过周楠,也不等周大人回话,一把拉住他的手,笑道:“周大人,皇帝敕曰,点你为朝会班直,谢恩吧……咳,大热天的,渴死咱家了。”说罢,就一屁股坐在上首,也管不得干净不干净随手端起一个杯子对嘴灌了一气。

    和刚才才陈太监因为是给官员定品阶场面严肃不同,这个职务没那么要紧,他显得很随意,对于周楠偷偷塞过去的红包也欣然笑纳了。

    朝会班直这个职务说起来很简单,就是每天早朝时立在天子身边随驾,摆仪仗,维持秩序。班直分为文臣和武臣两种,武臣就是锦衣卫。因为每天都要出席朝会,是个能够在皇帝面前混个脸熟的好工作。

    当然,嘉靖天子已经二十多年不上朝,要混个脸熟这事也没可能。但好歹也是个体面的活儿,众人口中啧啧称奇,笑道,周司正你今天出门是不是看了黄历,接连受到天子封赏,真叫人羡慕啊!

    周楠却苦着脸:“这差事好生辛苦,能不能不受?”是啊,任了这个职务,每天天不亮就得气床,卯时就要进皇城。夏天还好,冬天怕是要冻死人,又不多拿一文钱俸禄。最讨厌的是,从此以后不能睡懒觉了。

    听周楠这么说,大家都心中不满,周大人你装叉也不是这么装的。

    黄主事心中鄙夷:好一个得意忘形的小人!

    那个太监姓牛,听周楠这么说,笑道:“周大人,这可是圣上的恩典,如何能辞。”

    正要说一篇官话套话,外面好生热闹,又有一个太监领着人闯了进来,看到牛太监,一呆:“牛公公也在这里啊?”

    “马公公,咱家是替万岁颁旨的,你来这里做什么?”

    马公公:“找道录司的司正周楠。”

    周楠:“下官就是周楠,敢问马公公有何见教?”

    马太监:“陛下手敕,听闻周楠乃是文章道德之士,着即日起进内书堂教习。”

    听到这道旨意,周楠冷汗都下来了。进内书堂,那不是要让我当太监吗,不行,不可以,我只是一个小青年。

    见周楠色变,马太监知道他误会了,笑道:“周大人,陛下对你的文章非常满意,夸你是难得的人才,让你进内书堂教书呢?咱家的子侄说不定也要成为你的学生,还请严加教导。”

    “啊,进内书堂做教习?”这下,禅堂里静得只能听到众人的呼吸声。

    所谓内书堂,就是太监们的高级行政学习班。

    明朝初年,为防止内官专权,太祖不许太监识字。

    可后来,皇帝发现外朝的文官们并不都和自己一条心,还是内侍使起来放心。于是,太监们就开始走上政坛。

    有伟人说过: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

    宦官们文化程度低,连公文都看不懂,还如何管理这个国家为皇帝效力?

    于是,皇帝就在皇宫里设了内书堂,选聪明伶俐的小太监进学堂读书。人数在两到三百人不等,学制十年。经过层层淘汰,筛选出十几个精英,重新进内宫各大衙门重点培养,作为高级预备役干部使用。

    这些经过筛选的太监确实当得起精英二字,因为他们有非常厉害的老师:六个翰林院学士。

    按照明朝制度,内书堂设有六个教习,都是翰林院学士。

    这些人要么是一甲头三名,要么是庶吉士,乃是全天下一等一个人尖子,将来可是要做内阁阁臣和部院大臣的。这样的老师教出的学生还能差了,况且一来就是六人。试问,一般人能有这么雄厚的师资力量吗?

    又正因为内书堂的学业教育由翰林院负责,翰林院素称“清要之地”,不仅是因为明中期以降“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更因为翰林院的翰林们很多都有机会成为内书堂的教师,而他们培养的宦官里面说不定就有一些进入司礼监,成为司礼监掌印、秉笔或者随堂太监。

    外官要做大官,必须是进翰林院。中官要出人头地,必须进内书堂。因此,十三衙门的官事牌子也会为自己的出身而自得,以外翰林自居。

    至于教习和宦官之间的这种师生人脉关系也是一种官场上的重要资源。

    周楠今天还真是出门没看皇历,睬狗屎了,不歇气地被加官进爵,现在竟然成为教习,可以自如出入皇城大内。

    可想,如果他在内书堂教上十年书,不知道学生中要出多少大人物,

    真到那个时候,就算周大人无官无职,也是没人惹得起。

    惹了他,说不定就牵扯出几个内相学生来。

    嫉妒,强烈的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