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闲臣风流 >

第262部分

闲臣风流-第262部分

小说: 闲臣风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着谁是最终获利者的原则来看,景王的嫌疑最大,难道是他?

    周楠已经可以肯定这一点了。

    不过,转念一笑,又觉得不对劲。

    刺杀裕王若是成功,他嫌疑最大。中国自古实行的都是有罪推论原则,一旦嘉靖认定这一点。虽说考虑到父子亲情,不会把他怎么样,但景王将来继承皇位的希望就此彻底破灭。别忘记了,富裕王就算死了,不也有小万历这个顺位继承人吗,还轮不到他景王。

    这种杀敌一千自损一万的事情,景王能会做吗,他又不是猪头。

    这是可疑者一。

    第二个疑点是,空明本可以见到裕王再动手的,可为什么却提前发动对小万历下手。

    小万历是第二顺位继承人不假,可他若是死了,对景王夺嫡一事并没有任何帮助。

    这事不是景王干的。

    那么,空明背后的指使人是谁,他的动机又是什么?

    周楠想了半天也想不出端倪,只感觉脑子疼得像是要爆炸了。

    “哎,我考虑这些做什么,这件惊天大案自然有东厂和锦衣卫去查,还轮不到我这个阶下囚。周楠啊周楠,你还是想想该如何度过这一大劫吧!”周楠喃喃地说,心中一片苦涩。

    刺客是他引去的,无论如何,自己都难辞其咎,这事一完,道录司的官儿就算是当到头了,说不定还会掉脑袋。

    问题是他现在身陷囹圄,就算想去查,也没机会。

    这种坐以待毙的感觉相当糟糕。

    最后,周楠叹息一声:“罢,先冷静下来,且在北衙呆上几日吧,就当是养伤。”

    北衙办案,自然要过上几次堂,把情况向组织交代清楚。可周楠实在没有什么好交代的,到了晚间,他正琢磨着该如何应付今晚就要到来的提审时。

    就有两个太监在一个锦衣卫小旗的带领下过来,道:“周大人,你的案子已经转到东缉事厂了,请跟咱们走吧!”

    周楠的心揪紧了,大声叫道:“这是大案要案,必然已经惊动了圣驾。按照我朝制度,钦案当由锦衣卫北镇抚司办理,什么时候轮到你们东厂了?”

    开玩笑,东厂那地方是能去的吗?

    北衙这个名字听起来相当可怕,但办案还是要依规矩来的。而且,锦衣卫里又不少自己的熟人朋友,就连主官小朱镇抚使当年在淮安的时候和自己也有几份交情。

    周楠被羁押在衙中,小朱还特意打了招呼,叫下面的人不可为难。

    真去了东厂,陈洪和他周楠可是有旧怨的,而且这家伙是有名的狠人。落到他手里,后果不堪设想。

    周楠寒毛都竖起来了。

    一个东厂的太监冷笑道:“制度,制度,周大人口口声声制度,咱家就跟你论一论。按照我朝制度,四品以上含四品罪官才能进北衙,敢问大人是几品?要不,送你去刑部?而且,解送你去东厂是老爷的口喻,大人你就乖乖地跟咱们走吧!”

    原来是皇帝旨意,周楠心中更是慌乱,无力抗拒,只得正了正衣冠,跟着那两个太监办了交接手续,出了北衙。

    坐在车上,周楠忧从中来,木木地看着车窗外面:我已经好几天没有回家,现在又被关押,若是叫荀芳语知道她又会哭成什么样子?她还在坐月子,哭坏了身子可怎么办?

    风景在车外不住后移,过得片刻,周楠平静了些,发现情形有些不对。东厂在东厂胡同,位于自禁城东面。可大车却一路向西……不对,不是去东厂。

    西面……会去什么地方呢?

    周楠心中一动,问那两个太监:“二位公公,可得快些,别叫老爷等急了。”

    一个太监下意识地回答:“老爷刚出关,先前正在南海边行散,没那么早歇,赶得及……”说完,意识到自己说漏了嘴,喝道:“住口,老实呆着。”

    周楠已经笃定了这两个太监是带自己去见嘉靖皇帝,心中凛然:决定我生死的时刻到了,风险与机遇并存,我得把握好这个机会……嘉靖为什么要见我,他完全可以不管这事,让有司彻查就是……对的对的,我明白了。

    我们的周大人捏紧了拳头,他知道等下一个应对不妥,立即会被会拖下去打死。但若是号准了皇帝脉,就能平安脱身。

    拼了。

    周楠:“是是是,罪官不问了。”

    另外一个太监对同伴道:“老陆,毕竟是内书堂的先生,客气些。”

    显然,那个老陆有子弟在周楠书下读书,又出于对知识分子的尊重,缓和下语气,道:“子木先生,职责在身,请不要让我们为难。”

    周楠:“理解理解,对了,王府李妃娘娘伤势如何?”这事倒不能不关心,如果李妃伤重,他自然是在责难逃。

    老陆:“方才我们查阅了案卷,李妃娘娘只是皮外伤,就是受了些惊吓,过得几日就好,不碍事的。”

    周楠松了口气:“娘娘破相没有?”

    老陆:“也就是耳下腮帮子处有一两寸伤口,没有破相。”

    周楠心中更是长出了一口气,心道:如此千娇百媚的美人儿如果花了脸,还有天理,还有王法吗……哎,这都什么时候了我还想着她是不是变丑了……真是没由来。

    果然如周楠预料的那样,一行人押着周楠就到了西苑。

    守门的卫士并不知道老周已经背上一件惊天大案,都客气地拱手:“周大人来了,这大半夜的还入值西苑啊!”

    心中暗安咋舌,这周司正的圣眷之隆可是嘉靖朝头一份儿。

    很快,周楠就到了玉熙宫。

    黄锦已经痊愈回宫了,看到周楠,面无表情地将他带进殿去。

    和夏季里宫中门窗紧闭不同,今日玉熙宫大殿却四下敞风,有呼呼的冷风掠过,吹得周楠身子刻骨冰寒。

    殿中的丹炉熊熊燃烧,光影中,嘉靖正盘膝坐在蒲团上。

    大风中,笼住他的纱幔猎猎飞舞。

    周楠忙拜下去:“罪臣周楠叩见圣明天子。”

    黄锦挥手让太监们都退下去,然后走到皇帝身边伸手要去将纱缦挽起来。

    “不要乱,不要怕。”嘉靖平淡的语气传来:“裕王妃说得对,出了事不要紧,解决了就好,但不能怕事,也不能自乱阵脚。”

    “是,老爷。”黄锦垂手退到一边,立于阴影中。

    嘉靖:“周楠,中举了?”

    周楠不明白他为什么要这么问:“回陛下的话,中了。”

    嘉靖:“你是个有才华的人,那么,朕问你一个问题。”

    周楠:“臣聆听圣人训示。”

    嘉靖:“诗云:鴥彼晨风,郁彼北林。未见君子,忧心钦钦。如何如何,忘我实多。当做何解?”

    听到这个问题,周楠心中一阵狂喜:劳资果然猜对了,俺老周这条命算是保住了。

 第四百二十三章 未见君子(求票)

    周楠清了清嗓子,念道:“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

    刚念完,阴影中的黄锦眼睛大亮,激赏地看了过来。

    这种出题解经义的事情乃是读书人中的常事。

    嘉靖这句话出自《诗经》中的《晨风》,表面上看起来是让周楠依据经义破题做一篇八股时文。

    可这么大的案子,万岁爷怎么可能有心情让周楠这个当事人做文章。

    如果周楠不明就里,马上就会被太监们拖出去用廷杖打死。

    这小子,果然厉害!

    黄锦老师在心里为小周老师点了个赞。

    嘉靖所念的《晨风》有一段典故,说的是春秋末年,三家分晋的故事。当时,晋国是春秋第一大国,统治着后世山西、河南、河北广大的国土。后来韩、赵、魏三家瓜分晋国,这一政治事件标志着战国时代的开始。

    当时的魏文侯灭中山国之后,将土地分封给儿子魏击,任命他为中山君。魏文侯忙于政务,父子二人一连三年都未能互相问候探望。

    于是,就有流言说父子关系出现了问题,中山君也因此忧心忡忡。

    一次文侯在接见中山君是手下时,问来人中山君现在在做什么?

    来使回答说在读书。

    又问读什么书呀?

    使者回答说,中山君在读诗经,尤其喜欢《晨风》一诗。

    这首诗的意思是意思是,傍晚的时候,一只名字叫晨风鸟儿疾驰飞掠,栖落在郁郁苍苍的树林中。至今,我还没有见过它的身影,心中充满担忧。究竟发生了什么事,竟然把我都忘了呢!

    念完这几句诗,魏文侯感慨地说:“中山君是不是以为我把他忘记了?”来使说:“不敢,只是他常常想念您。”

    魏文侯接着又诵出《黍离》的诗句: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意思是,看那黍子整齐地生长着,看那高粱苗儿也在生长着。我行走的步伐缓慢,因为心神不定,心里充满了忧伤。能够理解我的人,知道是心中的忧愁使我变成这样;不理解我的人,问我在追求什么,以为我有什么强烈的愿望。高高在上的苍天啊,为什么有人会这样误解我?

    这话传到耳朵里,中山君才消除了心中的疑虑,亲自乘车回国都探望父亲。

    父子之情得以再续。

    此刻,嘉靖突然念出这首诗,其意并非是要让周楠做什么劳什子八股文,考教他的学问。其中的意思却说的是父子之情,以及自己的忧虑和难过。

    嘉靖子嗣艰难,就两个儿子。

    如今这个案子表面上看起来所有证据和疑点都指向景王。

    可是,他毕竟是皇帝亲骨肉,真要追究,难不成还能杀了他?

    可是不处置,国法何存?

    就他的内心中来说,是想放景王一马的,可是这话却不能由他来说。

    这句诗一念出之后,周楠想起自己路上起的那个念头,瞬间就明白皇帝的心意。

    心中也是苦笑:这个嘉靖就喜欢打哑谜啊,心中想什么口头却偏偏要扯其他,让你猜。猜中了也还罢了,猜不中,合该你倒霉。当年严嵩之所以能够得宠,还不是因为小严是猜谜高手。

    他不过是想借我的口向审理这件案子的人传达旨意,罢,这个活儿我接了。

    在揣摩透嘉靖的心思之后,周楠也以一句诗应答。

    这句“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同样出自《诗经》名曰《天保》乃是春秋时臣为君王祝寿时所做。

    意思是“陛下如同日月一般恒久,如南山松树般不老,永享仙福。”

    如果陛下惩办了景王,骨肉相残,晚年生活不幸福,我们这些做臣子的也是心中难过。

    无论如何,天家的骨血必须保全。

    这也是臣当仁不让的职责。

    审案的诸公,难道你们忍心让皇帝在诛景王的折子上批红吗?

    这个后果你们承担得起吗?

    看到跪在地上的周楠,黄锦恍惚中仿佛看到了当年的严世蕃,那股从骨子里透出的精明无论如何都掩饰不了。

    嘉靖沉默了片刻:“周楠,此案你不知情吗,那么朕问你,你怎么想着解送那空明去见裕王?”

    周楠:“为内帑银子之事,事实证明,裕王是被人冤枉的,臣也有冤说不出口。”他忙将这件案子的始末从头到尾说了一遍。

    嘉靖缓缓道:“若刺客目标是裕王,可为什么见到世子却悍然下手,还不是因为世子是个孩童,容易得手。事实已经很清楚了,空明并没有特定的目标,他的用心是将事情搞大,搞到不可收拾的地步。至于被他刺杀的人是裕王还是世子都不要紧。”

    “天子圣明。”周楠差点向皇帝竖起拇指,果然是个权谋排名前三的君王,一眼就看穿这个案子的本质。

    嘉靖不待周楠多说,将袖子一舞,长长的袖子缠到手腕上。

    黄锦朝外面招了招手,两个太监跑了进来,架着周楠就走。

    等到周楠被押走。

    黄锦又舀了一勺子黄色的矿物粉末倒进丹炉了,有火星四下飞溅,殿中一亮。

    嘉靖:“此案转去东缉事厂,让北衙办交接吧!”说罢就闭上了眼睛。

    “是,老爷。”

    嘉靖的声音又传来:“此案应当和周楠无关,先免去他的一应官职拘禁在道录司里,待到案子审结之后再论罪。”

    “是,老爷。”黄锦慢慢地退了下去。

    作为侍侯皇帝二十多年的大太监,天子的心思他自然清楚,他也是个猜谜高手。

    如果案子由锦衣卫侦办,那就是正式走法律途径。如果一不小心牵扯到景王,陛下情何以堪?

    锦衣卫虽说是天子亲军,可里面的官员都是勋贵子弟,未必没有其他想法,怕就怕审来审去又出鬼。说穿了,大明朝就是个大商号,陛下固然是占绝对股份的大东家,可其他勋贵也是有股份的股东。

    倒不像东厂仅仅是皇帝的家奴,一切都按天子的心意行事。

    案子转到那边去,可以不至使事态失去控制。

    至于不将周楠关在东厂,估计是天子也知道周楠和陈洪有过节。真把他关那边去,搞不好会被人家整死。

    周楠的死活,天子或许也不会放在心上。不过,周大人一死,到时候所有的证据都指向景王,又该如何收拾?

    皇家是要体面的,总不可能跑去对审案的官员说,这事不关景王的事,就算有关系也不许朝那边扯。

    所有的一切,都需要有周楠的口供佐证,他已经猜出了皇帝的心思,接下来自然知道该怎么做。

 第四百二十四章 你牛什么牛(一)

    回忆起自己宦海沉浮这么多年,还真是跌宕起伏,一言难尽。

    他本是浙江士子,少年成名,十三岁就中了秀才。次年,又中了秀才。可谓是春风得意,简直就是士林中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

    在吴淼和别人看来,春闱会试对他来说简直就是易如反掌,最多几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