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闲臣风流 >

第299部分

闲臣风流-第299部分

小说: 闲臣风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由此可见,在实际利益面前,下人未必都同主人一条心。

    想到这里,周楠想笑。说起来,他当初和徐养大家结盟,搞倒了严嵩一党,和徐家的恩怨早就一笔勾销了。可这个徐养大依旧不依不饶,不住寻自己晦气,真是个讨厌的家伙。

    他想了想,也不客气,笃定道:“放心好了,徐年兄必然是中不了的。”

    下人大喜:“探花郎此话可真?”

    周楠:“废话,徐年兄今年进士科的名次都是倒数了,差一点就名落孙山。能够赐同进士出身已是万幸,还奢望点翰林,可笑不自量。”

    这话已经是相当得不客气,所谓主忧臣辱,主辱臣死。换以往,当面羞辱自家主人,那小人只怕要和周楠拼命。

    可眼前这家伙却更是惊喜,连连拱手作揖:“多谢大老爷,多谢大老爷……啊,少爷!”

    惊叫声中,下人扑通一声跪下地,使劲地磕头。

    周楠一个激灵,定睛看去,却见,不知道什么时候徐养大从微曦的晨光中钻了出来,一脸愤怒地看着周楠:“姓周的,你说什么,你辱我太甚,某绝不与你甘休!”

    周楠哈哈一笑:“徐年兄能不能中,等上一个时辰放榜就知道了。徐朋友,我忙着去翰林院报到,可没功夫和你闲扯,咱们来日方长。”

    徐养大眼睛里全是怒火:“周楠,有种你散衙后别走。”

    周楠懒得和这毛孩子置气,拱了拱手,转身就走。

    身后,那下人不住将头磕在地上,直磕得脑门血肉模糊一片。

    这厮端起徐家的碗吃肉,放下碗骂娘。周楠就算和徐养大有隙,也瞧不起这种二五仔,自不关心他的死活。

    不管怎么说,这下人的前途是彻底无亮了。

    进了皇城,周楠先去吏部录了官籍,拿了派遣,然后朝东走了一段路,就来到翰林院。

    抬头看去,却见,迎面是一座石制牌坊,上书翰林院三个大字,正是大学士杨一清的手笔。

    又走了一段路,就到了一个院儿,匾额上写着“礼门义路”四个大字,这里正是翰林院头号首长,翰林学士的办公场所。

 第四百八十七章 翰林院(二)

    翰林院的相当于后世的中央党校兼中科院、社科院、中央政策研究室,是高级高部进修班。

    这个地方衙门不像衙门,学校不像学校,机构设置颇为奇特。

    一号领导自然是翰林学士,下面是两个侍读学士,再下面则是两个侍讲学士。再下面,侍读、侍讲各二人。

    然后是史官编纂,无定员,这是专门为每期状元设置的。

    编纂下面是编修,无定员,一般由榜眼和探花出任,周楠干的就是这活儿。

    编纂和编修下面则是庶吉士。

    庶吉士一样没有定员,每期都要选六七十个人进来读书,几届加一起,上百人总是有的。

    庶吉士在翰林院学习时间从一年到三五年不等,学习结束,经过考核之后一般有两条出路。一是,成绩优异者授予编修之职。到这个时候,才是真正的翰林了,谓之留馆,称之为真翰林;二是,考核不合格,考为中下等外放,谓之散馆,称之为半翰林或者假翰林。

    进得院中,霍然看到一个老熟人,正是张居正张太岳。

    周楠大为惊奇,忙拱手:“见过太岳先生,你怎么在这里?”

    张居正也回了一礼,笑道:“当日和子木一晤,如今已近一年,想不到你竟然点了翰林,真是缘分。我虽是太子左春坊右渝德兼国子监司业,可正式的官职却是翰林院的侍读。”

    周楠这才醒悟,张居正是嘉靖二十六年进士。他也是运气好,无论是早一届还是迟一届进京赶考,不说状元,榜眼和探花还是稳妥的。可倒霉就倒霉在不小心落到这个死亡之组,最后只考了个二甲,侥幸中了庶吉士。

    留馆之后,他被授予翰林院侍讲一职,而不是像其他人一样成为编修。至于原因,很简单,他进裕王府侍读,乃是皇帝为了裕王将来继承皇位留的班底。嘉靖千秋万岁之后,老张立即就能走上重要岗位,参与国家大政决策。

    “原来如此,在下初来咋到,以后还请太岳兄多多指点。”曾几何时,张居正在周楠心目中是多么高不可攀的人物,现在却做了自己的同事,周楠心中不觉得意,一句“请多多关照”差点脱口而出。

    张居正微笑道:“子木殿试时的策论和在内书堂教书时的讲义我也读过,很有启发。指点不敢,以后大家相互交流吧!不过,我平日里多在王府侍读,又要教世子读书,来翰林院的时间也少,尽量抽空吧!”

    他本就是隆万大改革的旗手,周楠的思路也是照搬他的,自然合了他的意。

    周楠:“能与太岳兄交流乃是我的荣幸。”

    寒暄了几句,周楠又问:“太岳,今日是我第一天到翰林院,不知道翰林学士在不在?”

    张居正:“子木你将派遣给我吧,我叫人安排,翰林学士都不会来这里的。”

    周楠心中大奇,一号首长竟然不来,古怪,古怪!

    张居正见他一脸的疑惑,才笑着说,按照我朝惯例,内阁其中一位阁老都会兼任掌院翰林学士一职。

    这为阁老平日里也不太管事,只在考核的时候出来晃一圈。总体来说,翰林院的管理比较松散,毕竟,能够进来的人将来不是内阁阁臣就是部堂、督抚,最差的也是四品以上的高官,根本就管不住,也容易得罪人。所以,革命靠自觉吧!

    如今,掌翰林院事的内阁辅臣却是高拱高阁老。

    周楠或者说徐阶一派和高拱已是水火不相容,老高不来翰林院辣眼睛让周探花偷偷松了一口气。

    张居正估计有事要急着出去,就和跟书办吩咐了一声,让他替周楠办了入职手续。

    周楠现在是翰林院的编修,分得一个办公室。

    办公室又黑又小,里面还有另外三个编修,显然很拥挤。

    中央不同于地方,物质条件真心不太好。大家身份虽然尊贵,可在这满目都是高级知识分子的地方,也算不得什么。

    屋中四人不是榜眼就是探花,谁也不服谁,大家都保持着基本的礼貌,也没办法交心。

    另外,王锡爵也入职了,不过却不同周楠一个院子,平日里大家也不照面,免去了许多尴尬。

    就这样,周楠安顿下来,开始履新。

    他原本想着要在新的职位上大干一场,干出些政绩来。可呆了两天,周楠才发现,这翰林院根本就没有拿政绩的可能。

    大家在这里都是混资历的,一个字“熬”熬到一定年头,等到分配工作就好。就拿编纂编修来说,将来出去了至少也是个副部级官员啊!

    至于为什么拿不到政绩,道理很简单。

    翰林官的职责大职有三个。

    其一,皇帝经筵、日讲的时候,翰林官出动侍侯着。有的讲课,有的专门给天子翻书。不过,嘉靖可不是个勤快的董事长,经筵很少举行,日讲索性就没有。

    其二,给朝廷编实录、会典,也就是修史。但是,这东西本没有什么时间限定,你一年可以编完,十年编完也没人会说什么。据周楠所知,在真实历史上,记载天启八年的《朱熹宗实录》从崇祯元年开始修,修到崇祯十年才拿出个看得过眼的文本。再说了,修史可是个露脸的活儿,内阁阁老们自己就包了,怎肯交给下面的小翰林。

    其三,给内书堂宦官上课,周楠本就干这个工作的。前一阵子是大比之年,内书堂也放了假,要等以后的的大暑天过去,八月底的时候才开学。

    说起来,周楠这个编修当得还是挺闲的,本职工作就是喝茶看邸报,屁事没有。

    他突然感觉这日子好生无聊,翰林编修也没什么意思,还是得想个办法进到皇帝才行。

    好在我现在是翰林官,可以正大光明去西苑参加经筵做天子近臣。

    可是,周楠琢磨了一下,却面色大变。

    掌翰林院事的是高拱,参加经筵的人选由他定,估计人家是不会给自己机会的。

    而且,随侍天子,给皇帝做秘书这事,按照制度,只能由侍读学士、侍讲学士、侍读和侍讲来干,你一个编修还不够资格。

    这才是山不转水转,转来转去,自己却转到高拱手里,这就麻烦了。

    “我倒希望高拱是个胸怀开阔之人,不记我的仇。不过,可能吗?”周楠笑起来:“儒家历来信奉君子以直报怨,我老周这回不妙得很。”

    这日下班,刚回家,就有一个下人来报,说是九夫人有事请大老爷过去。

 第四百八十八章 高拱的报复(求票)

    说起来周家的事情还有点麻烦,因为娶了个平妻,周楠要来个雨露均沾。每月荀芳语这里住半月,阿九那边住十五天。

    不过,他是个快三十的人了,前一阵子又是科举,又是忙于公务,已经很久没有锻炼身体,人也有些发胖,竟懒得动。

    人到一定年纪,求的就是个安稳的生活。他也习惯了在荀芳语这边,不太喜欢挪窝。

    现在才两个夫人,如果云娘和素姐和自己团聚,也不知道会忙成什么样子,这真是甜蜜的烦恼啊!

    今日不是去阿九那边的日子,她却派人过来请,估计还真有事。

    周楠就点了点头,和荀芳语说了一声,乘轿去了那边。

    “夫人找我做甚,可有事?”

    阿九道:“想老爷了。”古人对于男女之情都很含蓄,说出这句话,她竟有些娇羞。

    周楠心中一荡,忍不住牵了她的手:“我这不是来了吗?”

    阿九急忙甩开他的是后,大窘:“有人呢!”

    旁边几个丫鬟偷笑着出了屋。

    阿九忙给周楠泡了一杯茶,道:“今日叫老爷过来,还真有事。今日我回娘家去,恰好碰到祖父大人,给他老人家磕了个头,又说起老爷仕途的事。祖父说,再过得几日就天子经筵。听说你在翰林院也没有什么事,这么下去不成,得想办法参加经筵,以便随侍驾前。”

    “内阁缺员一直未补,具体人选朝堂争议颇大,需要老爷你在天子身边。”

    听她这么说,周楠立即明白。这事应该是严讷急着入阁,派人去和徐阶沟通。

    内阁现在还缺两人,虽然徐阶和严讷两派联手要谋此官职力量空前强大,表面上看起来无可匹敌。

    可政治上的事情,并不一定都是以力取胜。

    事情不到最后,谁也不知道结果是什么。

    殿试结束,大比之后,朝廷走上正轨。按说,内阁两位阁老的位置也该补上了,也有官员上折子建议朝廷重议此事。可折子一送上去,嘉靖却留中不发,直接将这事给搁置了。

    嘉靖晚年已经有些懒政,喜静不喜动,通常都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而且,诛心地说。如果换周楠是他,估计也不会轻易表态。内阁两个名额就是个胡萝卜,先放在那里吊着大家,也好叫百官有个盼头。

    至于政务,现在内阁已经有四个阁楼,也不是没人干活。以前只三人的时候,国家不也运行良好?

    这就是帝王心术,权谋手段。

    徐阶的用意周楠自然明白,就是让他想办法混到皇帝身边,对嘉靖施加影响,内外用力好推严讷入阁。

    现在内阁的力量对比比较微妙。

    首辅徐阶和次辅袁炜短期合作过一次,可他们这种大人物眼睛里只有利,却没有什么所谓的友谊可讲。进位次辅之后,袁阁老和徐阶保持着不咸不淡的态度。而且,袁炜最近有头晕之症,动不动就因为贫血而坐在椅子上半天不动弹,叫人担心他有一天会倒在工作岗位上。

    在真实的历史上,就在今年,老袁会乞骸骨回家养老。又过得两年,就生病罹世。

    老袁若是真走了,内阁高拱和李春芳都是王府系的人。现在内阁实行的又是集体拟票制,力量对比立即就会失衡。

    如果下一步在推个王府系的人入阁,徐首辅只怕会受不了。

    因此,他急需要严讷这个同盟军加入战场。

    以严讷入阁为条件让他在会试考场上放自己一马乃是周蝻一手操作,这事他自然要负责到底。

    可惜周楠现在连皇帝的面也见不到,整天呆在翰林院里,消息不通,就算想有所动作,也不知道从何下手。

    不过,在阿九面前他却不肯堕了志气,笑道:“你去回首辅,随侍天子这事也不大,过得两日就是经筵,到时候我会想办法留在西苑的。”

    是啊,翰林院实在太无聊,哪比得上在西苑那么热闹和前程远大?

    阿九自从嫁给周楠这个探花郎,天子近臣之后,在徐门的身份和地位也水涨船高,即便是徐少夫人见了她也是客客气气的。听周楠应了此事情,心中欢喜。

    当晚对周楠自然是极尽温柔。

    其实不用老徐催,周楠对重回西苑的事也很急。

    又过得一天,高拱来了,召集翰林院翰林侍读、侍讲还有众人编纂、编修,说起了明日去西苑参加经筵的事情。

    周楠以前做中书舍人的时候和老高可是熟人了,定睛看去,今日的高拱显得非常精神,一把大胡子梳得一丝不苟,还敷了粉。

    高拱对周楠到是客气,说了许多恭喜的话,又吩咐说让他好好修史,勿要使朝廷失望。反正归结成一句话:我看好你哟!

    如今,朝廷已经开始修武宗朝的实录。因为那一朝的旧事很敏感,比如嘉靖是怎么继位的,是继嗣还是继统?一不小心就会踩雷,下面的人也不知道该如何修。

    而且,修史可是露脸的事,以前都由内阁辅臣一肩挑了。现在却下放给翰林院,显然是想让大家背锅。

    周楠忙谦虚说,“阁老,周楠自才疏学浅,实在当不起此任。当年因为牵涉进一桩冤案,被发配充军十年,一直没有摸书本。学养不足,现在正好在翰林院读书。”

    反正一句话,我就是个小透明,你老人家就无视我吧!

    高拱点点头:“也对,不为难周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