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闲臣风流 >

第33部分

闲臣风流-第33部分

小说: 闲臣风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事说完,几人就坐在屋中品茶闲聊,谈了一番乡风民俗。当然,男男女女风花雪月的事儿,大家也不敢说。不然,谁也不知道这个王大人会在哪根筋出问题,翻脸给你上一堂仁义道德的大课,那就坏心情了。

    昨夜宴会史知县被王若虚一通恶心,加上没睡好,话也少。倒是归县丞表现得很热络,估计他和王若虚年龄相当,彼此都没有代沟的缘故吧!

    喝了几口茶,归县丞装出随口一说的样子,道:“王老大人,去羊寨乡也好,除了可以看看故人之后,那边的风光也是不错,却是别的地方难得一见的奇景。”

    王主事奇问:“又有什么奇景可看,难不成你叫本官去看盐田?”

    “老大人果然了得,连这都猜得出来。”归县丞笑道:“正是,我县东面有一半的土地都是盐道衙门的盐田。那地方因为都是盐碱地,可说是寸草不生,惟独用来晒盐却是极好的。青天白云下,万亩盐田,置身其中,直如幻景一般,倒是不可错过。”

    原来,在明朝嘉靖年间,安东距离大海也就几十公里路程,不像后来变成了一个内陆县。后来经过几百年黄河、淮河所带来的泥沙的堆积,海岸线才向东延伸了百里。在这个年代,响水县、滨海市和射阳市还是一片茫茫大海。

    因此,明朝的两淮盐场指得就是北到安东南至如皋这一片区域。盐场为了方便运盐甚至开凿了一条运河,谓之盐运河。

    听到归县丞这句话,周楠心中一紧,暗叫一声:要糟,王若虚精明得很,如何听不出话中的意思?

    想要说话,可自己身份实在太低,这里又哪里有自己插话的余地。

    果然,王主事就皱了一下眉头:“盐场啊,寸草不生?即便有桑田,估计成活率也不高,跑上一遭也看不出什么来,平白浪费一日时光,要不换个地方?”

    这下正睡眼朦胧的史知县也瞪大了眼睛,大感不妙。原来,李家的地确实都是盐碱,种不了水稻,旱地作物产量也低。桑苗运回来之后,他找到李家人,答应将来在政策上给些弥补。于是,李家就很爽快地答应把苗都拔了,改种了桑树。

    其他几家答应改桑的大多和他是同样的情形,反正也就是弄几十亩做做样子,自家损失也不大,还让知县欠自己一个人情。

    王主事问归县丞:“你说得也对,改田为桑乃是朝廷将在江浙实行的大政,你们自然要实心用事。要将上好的田地用来种数,对了,你们县哪里一片土地最好?”

    “要说起我县最肥沃的土地,当属城西一带。城西最好的地属于一个姓梅的人家,听说他家已经早早地改田为桑了,桑苗长势极好。不过,大老爷却不方便过去看。”

    王主事:“怎么看不得了?”

    归县丞笑道;“说起来这事倒是有趣,梅家人和我县典吏周楠有仇,当年周典吏和梅家公子同为县学生,同窗之谊颇深。可惜两人因为口角冲突,周典吏就梅公子殴打至死,这才判了十年徒刑,进县衙当差。前一阵子梅大公子的未亡人忍受不了婆婆虐待,离家出走,逃至淮安,盘了一家青楼,做起了东家……此事在我县传得沸沸扬扬,遂成一时之奇谈……梅家深恨周典吏,恨乌及屋,也怨上了我们衙门。大老爷若是过去看,须防备梅家人不通情理冲撞上官。”

    他绘声绘色将这件案大约说了一遍。

    周楠心中大怒,这姓归的是在报复我,报复我那天直接打出衙门逃到淮安一事啊!

    可是,这事周楠又如何解释得清。

    世人都喜欢听这种桃色丑闻,王若虚身后的几个随从听到满面精彩。

    王若虚突然哈哈大笑:“此事倒是有趣,好,明日就去梅家看看。”

    按说,他本是正经出身的读书人,听到这事应该勃然大怒才是。却不想,反笑成这般,叫众人瞠目结舌的同时,归县丞也大为失望。

    他本想黑一下周楠,让王若虚当众训斥一下这个仇家。却不想结果变成这样……这个王大人,果然是疯的,邪得很。

    议完事,县中几个大人物从里面出来。几人脸色都非常难看,尤其是史知县,已经出离地愤怒了,呵斥归县丞:“归大人,方才的话你是什么意思?”

    归县丞看了周楠一眼,淡淡地说:“属下随口之言罢了。”

    “随口之言,这是你的随口一说?”

    “县尊要这么想,属下也不多说,史大人好自为之。”归县城一笑,拂袖而去,就这样,安东县的一二把手算是彻底翻脸了。

    周楠今天被归县丞从里到外黑了个透,心中恨意难消,凑到史杰人跟前,低声道:“县尊,王若虚来者不善,归县丞想要讨好这个户部主事陷害老大人,为自己谋大好前程,县尊当有所提防。”

    其实,归县丞今天之所以故意捣乱的用意周楠大概也能猜出来。那天自己杀出县衙,从淮安回来之后,因为有史知县撑腰,他也不敢拿自己怎么样。

    如此一来,归县丞在衙门里的威望一落千丈,说的话也不好使,直接变成了个摆设。

    下来之后,归县丞又被打发去南京购买桑苗,风里来雨里去,累得半死。这次朝廷过来核查,如果过关,功劳都是史知县的,同他却没有任何关系,如何甘心?

    再者,这次王主事摆明了对史知县没有好感。如果能够借他的手扳倒史杰人,自己可算是立了个大功劳。有王若虚在吏部说一句话,自己也能弄一个好的职位高升。

    政坛上的人都这样,一旦有机会就会牢牢抓住,绝对不肯放过。

    归县丞之所以将话题引到梅家,诱王若须梅家,那是因为梅员外和周楠有大仇,无时无刻恨不得置他周师爷于死地。就算衙门要作假,估计梅家也不会配合。

    这话刚一说出口,史杰人摇头叹息,道:“本官保举你做六房典吏,又信了你的话改田为桑,今日可被你给害死了。这是事你马上去办,明日本官要看到梅家的水田都变成千亩桑园。”

    周楠接了这个任务,心中暗自叫苦:“我又不是观世音菩萨,手中没有甘露瓶儿,怎么可能一夜之间变出千亩桑园,这不是要命吗?再者,且不说稻子已经扬花,梅家自然不肯眼睁睁看着今年的收成不要,把秧子都拔掉改种不当吃不当喝的桑树。就自己和梅家的血海深仇,人家巴不得看我被打死呢!”

    在衙门外立了半晌,周楠没有个主意,又跑了进去求见史杰人。结果被一个衙役挡驾,说县尊一夜没睡好,现在后衙补瞌睡,不见任何人,师爷你还是请回吧。

    这都什么时候了,史杰人还跑去睡觉,心真够大的。

    周楠也没个奈何,就拐到衙门口一家小酒馆叫了一碟子卤驴肉和一壶酒解决伙食问题。

    小酒馆乃是衙门里的差役平日里吃工作餐的地方,价格便宜,量足。当然,卫生条件可圈可点。自天气暖和之后,真真是污水横流,苍蝇乱飞。只是味道非常不错,为了这份美食,也只能将就了。

    但今日里面却打扫得干净,墙壁都用石灰刷过,地上也铺了一层青砖,给人一种清爽的感觉。

    周楠忍不住赞了一声,道:“牛二你这地方收拾得不错,早就该这么干了,生意应该好了些吧?”

    店主牛二系着围裙跑过来,笑道:“原来是周师爷,这不是朝廷的大官儿来我县吗?礼房的师爷这几天尽带着差官们出来扫街,说是上头来的大老爷喜欢干净,别脏了人家的眼睛。又命我等把地方都收拾整齐,若是引得大老爷不满,可是要罚款的。这不,忙了一日,才整成这般模样。”

    古代的普通衙役其实挺惨的,工食银子不多,干得活却不少,要扮演警察、消防员、工商税务人员、环卫工人的角色,这城中的垃圾都是他们负责清运的。

    周楠问:“牛二,你这里弄得干净,花了不少钱吧?”

    牛二:“也花不了几个钱,就是弄点石灰将墙壁一抹,地上的砖也是借的,等那什么大老爷一走,还人家就是。反正看得过眼就是,小老儿这是霜打驴粪蛋子——面上光。”

    “哈哈,原来是应付了事,也对,反正上头的大老爷也是远远来看上一眼,也不可能进你这破店吃饭。”周楠哈哈一笑,原来古代也有面子工程,果然是源远流长啊!在后世,有个地方为了应付上头的绿化检查验收,直接在光山上涂绿油漆,真真是想象力暴表,不佩服都不行。

    想到这里,他心中突然一动,一拍大腿,失声道:“有了!”

 第四十七章 事到要紧无须想(求推荐票)

    牛二:“周师爷什么有了?”

    “哈哈,一点小事。”周楠招手让街上一个十岁的孩子过来,扔出一串钱:“贱哥儿,你腿脚可快,去泉水村跑一趟找我岳丈杨六爷,让他给我叫十来个手脚麻利的后生过来,今天就必须到,等下请他们吃酒。”

    这个叫贱哥儿的是县义庄老郝收养的流浪儿童,平日里也经常被衙门使唤,属于预备役衙役。看到钱,他一撸拖在脸上的清鼻涕,抢过那串嘉靖通宝就跑:“师爷放心,两个时辰准管把人带到。”

    话音刚落,人已经不见踪影。

    “这孩子,见了钱比兔子还快。”老板牛二喃喃道:“有了……什么有了……会不会是周师爷的浑家坏了麟儿?”

    想到这里,他面色大变。大明朝的苛捐杂税实在是不人道,饭馆生意不成,每年光应付那些赋税已然够戗,衙门里的人时常又过来打抽丰。周师爷正红,若是他家娘子生了孩子,一个请柬飞过来叫自己随礼,那不是要命吗?

    周楠:“你想哪里去了?别做出这模样,劳资就算有了娃,满月酒也不会请你,红包也不收你的。”

    虽然有了计较,周楠却也知道自己这个计划有极大的漏洞,心中沉重,不觉多喝了两口,走起路来头重脚轻。

    回到自家院子,周楠一屁股坐在椅子上,只感觉口干舌燥,就大喊一声:“小兰,有茶水没有,倒碗过来。”这一声喊出,他才一拍额,喃喃道:“醉了,醉了。”

    昨天他派人带信回周家庄让周杨过来接自己那便宜的侄女回家,现在已是午后,想来小兰应该已经到家了。

    “来了。”却不想,小兰脆生生地应了一声,走进堂屋:“伯父要喝茶吗,侄女这就去烧水。”

    “你……你怎么没回家?”周楠吃了一惊,喝问。

    小兰:“回伯父的话,昨天你不是派了一个手下带信给爹爹吗?那人从家里带了爹爹的信回来说,叫小兰住在伯父这里,服侍你和婶婶饮食起居,不用回去了。又说,毕竟是自家伯父,决定不会亏待自家侄女。将来,小兰还要靠伯父帮我寻个好人家嫁了的。”

    说到这里,她面上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什么?”周楠瞪大了眼睛,这周老二怎么回事,前番和自己简直就是势不两立,现在却将女儿托付给过来……也对,小兰如果跟了我,日常吃用,还有将来的嫁妆可都讹到我头上了,这个周杨好算计啊!

    真是能屈能伸,劳动人民智慧无穷……呸,他也算是劳动人民,就一个流氓无产阶级。

    小兰:“这是爹爹找隔壁村私塾吴老先生写的信,请伯父过目。”

    说着就将一封信递过来。

    周楠一看信,还真猜对了,周杨自然是深恨他这个突然钻出来争家产的。可是,前天和女儿进城见到周楠的威风之后,这个周杨就留了心,找人打听。这一问,才晓得自家兄长现在在县里已经行市了。承发房师爷,排名在知县、县丞、主薄之下,算是衙门里的第四五号人物。

    周楠派人带信回周家庄,小兰也是个有心计的人,跟让那人给父亲带口信说伯父已经答应了负责她的将来的吃用,就连未来的如意郎君也物色好了,想必是县里大户家的少爷。女儿以后就跟伯父了,当他的亲生女儿,爹娘勿念。

    周杨听到这个口信,心中顿时大动。按照本地风俗穷人家嫁女也没有什么财礼拿,说不好还有给一些嫁妆,简直就是赔钱货。如果在周楠一手操办下,小兰能够嫁个好人家倒是天大喜事。至不济南,也能节约几年的伙食费。

    既然兄长答应此事,他们兄弟二人以前的那点矛盾以后也休要再提了。

    周楠将信收起来,看了看眼前的小兰。心中又是气恼又是无奈,古人自来有长兄当父这种说法。也就是说,身为兄长,若是父母去世,你就要扮演一家之长的角色,承担起该承担的责任。既然周杨将女儿托付给自己,如果自己不肯,那是要被世人唾骂的。

    没错他周楠名声是坏,但仔细一想,杀梅家大公子乃是误杀;嫖素姐也是你情我愿,又不是强逼,属于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桃色新闻,别人提起这事只会说他周楠色胆包天想象力出众,对于他的人品也没有丝毫损害。

    可不管贫穷的兄弟,把前来投靠的亲侄女朝门外推,那就是畜生了。

    收留小兰也好,我们弟兄俩的那点过节也就烟消云散了。否则,将来我一旦发达,兄弟不和这一点总归是一个污点。

    小兰今天倒是洗了头脸,又拿他的钱买了身新衣裳。甚至还涂了口红腮红,可瘦得跟芦柴棍似的,不觉心中大厌。

    喝道:“还不去烧水?对了,等下去外面割十斤肉,买一坛子酒,煮十几个人的饭,你行不行?”

    以小兰煮猪食的厨艺,估计是不成的。自己每月才几两银子的收入,除了两口子的吃用还得养活这个小丫头到出嫁,杀了我吧!

    不行,得尽快把这小丫头嫁出去,周楠心想。小兰刚满十二岁,虽说明朝女子多是十六岁才许人家。可女子是赔钱货,穷人家的女儿十二岁结婚生娃的也不鲜见,在家里多养一天就要多吃一天的饭。

    可这小丫头挺丑的,谁肯要?

    罢,等忙过这一阵再慢慢物色吧!我不是公门中人吗,实在不行寻个家世还算过得去的人家,随意按个罪名,逼其就范。不答应娶我的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