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闲臣风流 >

第86部分

闲臣风流-第86部分

小说: 闲臣风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理刑厅掌管一府刑狱,日常接触的都是升斗小民,多以鸡零狗碎的小案为主。这些案子看起来小,其实一个处置不妥,就会引起许多麻烦。

    其他三个知事都是书生意气,判事的时候难免有些呆气,确实需要周楠这种老公门做为补充。

    熊推官又感慨道:“子木,你我都是杂流出身,看到你现在的样子,本官就想起当初的自己。好做,好做,若是做好了,前程也小不了。此事你做得好,毛邻长就由你处置,等下把他放了。”

    明朝有非进士不得为官,非翰林不得为相的制度。可并不是说,非科举出身的官员就没有上升通道。

    正常情况下,一个进士考取功名之后,如果成绩好,先是去翰林院学习,然后六部观政三年,知道如何行政。然后下放到地方做七品知县,若是有了政绩,又有背景,可调去六部做主事。熬够资历就可以到地方做知州或者知府。

    再然后就又回中央,做侍郎。

    侍郎考核卓异,就是巡抚,最后就可以考虑做尚书或者入阁了。

    这是正经出身的官员的升迁路径,所任的官职都是统治一方的正印官、亲民官。

    至于杂流,则不得掌印。

    可你若是做出政绩来,还是可以不断升迁的。比如熊推官就只是一个国子监监生,现在不也是正六品推官。对了,詹通也是国子监监生,不也做到正七品。当然,詹胖子背景雄厚,也没有任何借鉴意义。

    听熊仁口中的意思,那是将自己引为得力干将。周楠大为振奋,是啊,熊推官也是杂流,人家都能混到正六品。

    这厮看起来也不是个精明人,我又有对历史的先知先觉和丰富的基层行政经验,难道还能输给这个年代的官员?

    他能混到正六品,我也可以的。

    “是,属下这就去将此案了结了,卑职愿为理刑效劳。”周楠一揖到地,毫不犹豫地对熊仁表忠心。

    府城关押犯人的地方是司狱司,隶属于理刑厅,位于距离府衙一里的地方。

    到了地头,却见毛邻长的浑家已经等在那里,一个胖大妇人。

    叫人放出被揍得鼻清脸肿的毛邻长之后,见自家男人实好惨,妇人就放声大哭起来:“贼汉子,我的贼汉子,你怎么变成这样。想你辛辛苦苦为官府效力,最后却落到这么个下场,天道不公,天道不公啊!衙门里出奸人,出小人了!”

    她指桑骂槐,口中的奸佞人小人自然说的是周楠。

    周楠也是好涵养,只笑了笑,对毛邻长说:“事情已经查清楚了,没你事。这事为了平息民怨,只能委屈你了,对不住了,快随你家娘子回家去吧!”

    经过一夜,毛邻长肿涨的脸已经变成了紫色。他一脸愤恨地看着周楠:“呸,你这个过河拆桥的昏官,以后厅里有事,也被指望我这个邻长为你们出力。我不服,我要同你打官司说个分明。”

    周楠也不生气,淡淡道:“说什么分明,论什么究竟,真把昨天的事情说清楚,最后官家估计也是将郝庙祝驱除出境,解送回浙江了事。据本官所知,这些流民都没有路引,按说不能在本地租屋,你仗着自己是邻长没人管,收了人家高价。”

    “我想想,一个月多少租金呢……好象每月一两银子吧?就你那破屋子,租给本地人,一个月能得个三钱就阿弥陀佛了。若你真要本官秉公执法,等下我去将郝庙祝捉了。另外,你将院子租给来历不明之人这事,本官也要好好查查。”

    他口中隐约已经有威胁之意。

    毛邻长面色大变,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金钱面前,一切恩怨情仇都是个屁。

    他一把捂住正骂个不停的浑家的嘴,赔笑道:“周老爷,妇道人家头发长见识短,还请恕罪。以后街上但有事,但有用得着小人的地方,吩咐一声就是了。”

    “你这人倒是乖觉,下去吧!”

    这事毛邻长确实是冤枉,真是倒霉倒到姥姥家了。

    不过,眼见着一起大械斗被周楠用这种不走寻常路的方式消泯于无形,倒是别开生面。

    府衙中人知道这事之后,口中都啧啧称奇,皆说理刑厅的周子木不愧是从县衙出来的老公门,做事有智谋有手段,确实是个能员干干吏。

    如今淮安的流民日多,风气渐坏,确实需要这种铁碗人物好生整治。

    又有好事者一打听,竟将周楠当初在安东县那些风流韵事翻了出来。什么打死同窗好友、嫖妓嫖到朋友妻头上还纳为小妾;什么夜探女犯人,在囹圄巫山行云,最后保得那女犯人一命。

    最有趣的是,以周楠当初在安东的身份,只要他想,什么样的女子得不到。可他偏生放着黄花大闺女不要,专一去踹寡妇门,并说只有这些经过人事的妇人才知情识趣,滋味绵长。

    这简直就太荒唐,太有格调了吧?

    如此,只到府衙一日,周楠就成为淮安政坛上一个明星级的人物。

    听到这流言,周楠又气又急。他在淮安的时候疯狂抄袭明清名家诗词,想的是在士林和文化圈树立起自己风流才子,诗词大家的名号。

    昨夜在青楼,甚至不惜抛出“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这首千古名篇。

    无论是以前的“西风多少恨,吹不散眉弯。”还是“为谁风露立中宵。”都足以让他的名字进入明朝的文学史。可是,世人一说起他周子木,怎么第一时间就想起“寡妇收割机”这个外号?

    怎么一说起他周楠,就直奔下三路?

    周楠无语凝咽,最后得出一个结论:这届淮安官、民、吏不行。

 第一百三十章 声名远扬

    周楠本打算先去将荀家的信送了,休完三天假再正式到任的。

    却不想出了郝庙祝这事,却也没想到自己进入工作角色会这么快。

    械斗是暂时制止了,可这浙江神棍究竟有没有叉叉圈圈别人的老婆呢?

    周楠严重怀疑这事搞不好是真的,就他在现代社会的经验,所谓的大师多半会收许多弟子,骗取钱财。遇到姿色好的女弟子,说不定还要叫人家共度美好双休日,好好的双修一番。这种财色双收的美事,换谁都要干啊!

    流民和本地百姓的械斗暂时制止,但矛盾依旧存在,需要解决了才安心。

    于是,熊推官就说要不你先到任,把此事了结了再休假。过得两日就是逢初一十五休沐的日子,到时候你再处理个人私务好了,又丢过来两件积压的案子,勉励了他几句。

    周楠一想,也对,马上就是休沐的日子,加上三天假一口气耍四天,美滋滋。又感觉到熊推官是真的看重自己,要引他为心腹,就抖擞起精神,将那两桩案子处置得妥帖。

    这一日,正当他在整理卷宗的时候,贴身书办过来禀告,说是外面有个妇人求见知事老爷。

    机关不同与基层,以往周楠在安东县的时候,日常要处于民间琐事。加上在史知县那里又得宠,通常时睡到日上三杆才去衙门,吃过午饭迷瞪片刻,就溜之大吉。如今却要老实坐在官署里,案牍劳形。

    今天看了一天文稿子,正也有些疲倦。

    听说有妇女求见,顿时来了精神,说一声快传。

    待到那妇人进来,周楠禁不住眼睛一亮,暗想:“不错,不错,现代社会六十分标准,在这大明朝也算难得。”

    那妇人大约三十出头,腰枝纤细,皮肤白皙,盈盈一拜:“民女郝王氏叩见老爷。”一口软糯的吴俣软语。

    周楠心中就明白:“你是郝庙祝的浑家吧,快起来。”眼睛就直勾勾地盯着那妇人的脖子下面,身子不觉躁热。

    他正值青春年少,一点就炸。前番回安东,时日太短,应酬也多,却不尽兴。昨夜又被那紫萧勾起了心中的念头,竟然有些失态。

    可见,人性这种东西,光靠压抑是压抑不了的。

    看到周楠那雪亮的眼睛,郝王氏心中有些慌乱。想起打听到的周老爷好色的秉性,急忙站起来,顺势掩了一下自己的领口:“老爷明鉴,民女正是郝庙祝的浑家。”

    周楠大奇:“你来做什么,你相公呢?”正主儿不到,推个妇人过来是何缘故?

    郝王氏被周大人偷窥,俏脸微红:“昨夜之事幸亏有大老爷替小民做主,否则,我一家三口不但无法在淮安立足,怕就怕当场就要被人打死了。活命之恩,涌泉难忘,特备上一点心意,过来感恩。”

    周楠心道,这是来感谢老爷的吗?你夫妻若有心要给本大人包个红包,下来再说不好吗?送礼直接送到单位里来,未免太简单太粗暴。

    又想起郝庙祝那女弟子和丈夫过夫妻生活,一时兴起叫了一声“感恩恩师”,就忍不住咯一声笑起来:“本官也是秉公办差,职责所在,要你什么感谢,回去吧!”

    郝王氏却不走,依旧拿眼睛看着周楠,不语。

    屋中的书办会意,说了一声属下还有公务要办,先告辞,就出了屋,并随手将门关上。

    见门关上,郝王氏心中更是慌乱。

    周楠不耐:“究竟何事,说吧!”

    郝王氏扑通一声又跪了下去,道:“周老爷,我一家三口从浙江逃难至此,因为没有路引文凭,实在不方便。还请老爷开恩,给我家人落个籍。我全家老小都感念大人活命之恩,我家相公来淮安之后也积了一些银子,愿给老爷五十两心意。”

    “落籍淮安你找山阳县衙就是,我理刑厅管的是监狱,可不负责民政。”周楠她这么说,忍不住想,听人说郝庙祝到淮安来的时候盘缠用尽。现在一口气就能拿五十两银子出来,显然这厮应该很能赚钱,也不知道骗了多少女徒弟。

    五十两,抵得上穷苦人家十年的积蓄了,好大手笔。

    郝王氏还在磕头:“老爷,我那男人也不是没有去找过山阳县衙。可是他来淮安之后在家里开香堂引善男信女拜女娲娘娘,却引了本地庙祝的忌。庙祝们在衙门拨弄是非,无论我家使再多银子,县里都不肯收。民女听说官场上都是通的,府衙大过县衙,只要老爷你跟县里说一声,应当不难。”

    这钱周楠倒是想收,可郝家的事情他一是办起来难度不小。再说,自己初来乍到,正要和地方上搞好关系,如何肯为了一个外乡人得罪本地的宗教界人士。

    地方人脉可比这区区五十两重要多了。

    这妇人不停磕头,实在不象话。周楠忍住心中的焦躁,恭温和地说:“郝王氏,这事本官爱莫能助,国家自有法纪,你还是去找山阳县吧,快起来,快起来!”

    说罢,就伸手去扶。却不想,又看到不该看的。

    原来,天气渐渐热起来,郝王氏衣裳单薄,加上古人衣裳的领口又低。顿时眼睛一花,却见沉甸甸软绵绵,微微下垂,正是他喜欢的类型。

    手就抓住郝王氏的胳膊,凝住了。

    郝王氏又想起先前出门时丈夫叮嘱她的话:“我已经打听清楚了,这个周知事周老爷颇有手段,咱们家的事情他应该能办成,去求求也是无妨,反正我们在这槐安城里也不认识其他人,碰碰运气吧!”

    “听人说,这个周老爷是衙役出身,手段也狠,可惟独对美貌妇人却是和颜悦色,心也软,是个好色之人。怕是委屈娘子走一趟,放心好了,大庭广众之下,谅那周老爷也不能将你怎么样。”

    现在见他那双眼睛贼溜溜转动,见房门已关,心中顿时就怕了。

    急忙躲藏,扑通一声坐在地上。

    周楠一时不防,也跌到她身上。

    正在这个时候,突然房门大开:“老爷,卓家娘子来了。啊……老爷你……”

    就看到另外一个书办领着一个黄皮寡瘦的中年妇人迈过门槛,恰好看到这尴尬一幕。

    周楠大为尴尬,忙站起来:“失足,失足,这是谁?”

    书办装着没事人的样子,回答:“禀老爷,这位就是昨夜一案的当事人卓娘子,今天过来回话。”

    周楠这才明白,这个卓娘子是郝庙祝的女徒弟,就是喊“感恩恩师”那个。

    本来,昨天那场械斗已经了结了。不过,这案是登记在册的,需要相关人等都来录个口供存档。机关工作就是这样,所谓雁过留痕,程序必须走完。

    周大人整理衣冠,正要做威严状。那边,郝王氏突然发出一声愤怒的尖叫:“原来是你这个娼妇,勾引人家男人,不要脸!你男人怎么不把你打死?”

    她丈夫郝庙祝与卓娘子的不清不白,也解释不清。作为一个主妇,她觉得有责任保卫自己的家庭,保卫自己的妻子的尊严。

    卓娘子一时不防,被郝王氏在面上抓出五道血痕,也恼了,顿时和对手扭成一团:“我就勾引你男人怎么了,老娘有姿有色,男人都喜欢,你嫉妒了吧?”

    “哈哈,你要有姿色呢,看看你的模样,都干瘪成老核桃了,谁瞎了眼睛看上你?”

    “你男人就看上了,老娘干瘪成核桃又怎么样,别人喜欢我又能怎么办?”卓娘子一副我能有什么办法,我也很绝望的表情。

    天生丽质难自弃啊!

    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都市繁华,催生了繁荣的市井文化。男女大防,妇人名节,说的是未嫁的黄花闺女和大户人家的女眷。升斗小民,饮食男女,大家都是久经风雨的中年人,风气倒也逐渐开化了。

    尤其是泼妇骂街,兴头一起,也管不了那么多,先气死对手再说。杀敌一千,自损一万也在所不惜。

    那卓娘又瘦又小,几乎看不到胸,皮肤也黑,确实是干瘪了。难怪她那日实在太兴奋,高呼“感恩恩师。”想必是平日间因为生得丑,无法被这个世界和她丈夫温柔对待。

    总算尝到了幸福顶端的滋味,如何能不感动莫名?

    看来,郝庙祝和卓娘子有私情一事根本就不可能,除非姓郝的眼瞎。

    这卓娘子现在气头上,又为了刺激郝王氏,径直说她和师傅苟且了……周楠无语:好个卓娘子,用飘柔就是这么自信啊!

    这两个女人这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