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贞观帝师 >

第106部分

贞观帝师-第106部分

小说: 贞观帝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夏兄,这个整体认读音节怎么念来着?”一个书生拿着手里纸向夏鸿升问道。

    “夏兄,这个上面的两点为何偏偏要在这三个拼音后面省去?为何不加上”另外两个人也过来问道。

    夏鸿升看着他们一脸较真的神情,顿时头大,你们照着学就行,怎么这么多问题呢!

    这些文人其实是最好哄的了,给他面子,把他捧起来,他就会觉得你很看得起他,很尊重他,所以为了回报你的尊重,往往就能把你拜托的事情很上心的办的很好。所以这几天里面夏鸿升对这些人是礼遇有加,而且一点儿也没有摆出自己从四品官员的架子来,跟这帮书生也是某兄某兄的称呼,让这帮书生们倍感有面子,所以对夏鸿升的事情也愈加用心起来。可是会出现这种过于较真的情况,夏鸿升却是没有想到的。

    “公子,太子殿下来了。”这时候一个小厮过来,替夏鸿升解了围。

    夏鸿升赶紧对这些书生说了一声,然后自己便离开了。匆匆到了正堂,就见李承乾还带着一个看上去有二三十岁左右的男子坐在那里。

    “不知道还能不能跟上,那日里你说需要人。这位是前几天我去拜访中郎将常何,见到的一位投奔常何的人,闲暇之余聊过几句,正好想起来静石这里需要人,而我看他也是读书之人,又新去投奔,也无甚子事情,就向常将军要了人过来。”见夏鸿升出现,李承乾开门见山的说道。

    “能!当然能跟上!”夏鸿升现在是来着不拒,朝李承乾拱手道谢了之后,又转向了那人,拱手礼貌了一下,问道:“在下夏鸿升,不知阁下如何称呼?”

    “夏大人太客气了,在下岂敢当得夏大人问候。”那人站起身来向夏鸿升恭敬的施了一礼,说道:“在下马周,字宾王。如今,在常将军门下讨口饭吃而已。”

    “马周?!你是马周?!”夏鸿升顿时惊讶的睁大了眼睛,哇,初唐名宰,原来现下还是中郎将常何的一个门客而已啊!发现大人物了,这要是能给挖过来,那岂不是如同以后自己身边多了一个智囊?

    看夏鸿升好似大吃一惊的样子,李承乾和马周都不明所以。马周低头看了看自己,然后拱手问道:“夏大人何故如此吃惊?莫非是听说过关于周的甚子传闻不成?”

    “啊?”夏鸿升一愣,赶紧摆了摆手,然后又上去很是亲热的一把握住了马周的手来,笑道:“哪里,哪里!只是在下看马兄面相,就知道马兄一定是一个满腹经纶才华,有着真才实学,胸中大有抱负之人,故而因为能够结实马兄而感到心里高兴啊!”

    夏鸿升哈哈的笑着,马周眉头抽了抽 ,转头看向了李承乾来:“太子殿下,这……”

    李承乾也是一脸的迷茫,不知道夏鸿升是怎么了,问道:“这个,静石,你还懂得相面?”

    “哈哈哈哈,哪里,哪里!”夏鸿升讪讪的笑笑:“只是看马兄气宇轩昂,气度非凡,一身正气,料想日后定然会有一番作为。”

    “呵呵,那在下就借夏大人的吉言了!”马周笑着又朝夏鸿升行了一礼:“多谢夏大人。”

    夏鸿升又同马周聊了一会儿,发现马周果然谈吐不凡,看问题能够看到本质,而且往往能够很快抓着重点,提出的见解也十分独到,的确是一个人才。

    领着马周去后面同那些书生认识了一番,让那些先学会了一些的人将拼音教给马周。夏鸿升自己则离开的府邸,准备了一些礼品来,带着去颜师古的府上去了。

    如今拼音教材已经编纂出来了,其他的东西也正在准备之中,夏鸿升就想着能把这些东西都给印出来,好发放给那三百人当作课本来使用。三百本可不是一个小数目,所以要提前来印,夏鸿升不知道门路,这方面的事情问颜师古请教是最为合适的了。

    到了颜师古的府上,夏鸿升敲开了门之后,开门的人也因为夏鸿升常来,而已经认识夏鸿升了,知道夏鸿升是颜师古的学生,也就放他进去了。

    颜师古正在书房里面,到了书房外,通报了一声之后,夏鸿升这才进去。

    一进门,就见颜师古的案几上放着厚厚的几骡子书籍来,在案几上伏案疾书着。

    “静石啊,你来了。”见夏鸿升进来,颜师古放下了手中的笔来,笑道。

    “学生拜见颜师!”夏鸿升恭恭敬敬的行了一个学子礼,颜师古对他一直不错,所以夏鸿升心里对颜师古也是真的尊敬和感激。

    颜师古捋须笑笑:“怎么,今日有闲,不用在军中忙碌了?”

    “学生已经辞去了训练特战队员的职务,交给段将军之子段瓒来训练了。如今,学生在教手下的那八百个士卒识字。”夏鸿升拱手回答道。

    颜师古却并不意外,笑道:“这个老夫已经知晓了,这几天你弘文馆中的那帮友人可是到处帮你寻人,被老夫撞见了,就问了问。不过,静石啊,你为何非要教这些兵卒们识字呢?他们征战沙场,靠的是杀敌的力气和本领,识不识字,又有什么关系?”

    “回颜师,自古以来,兵家的兵法典籍那么多,许多将军都能从中获得体会,学会许多用兵的方法和谋略。若是咱们大唐所有的士兵都识字,都能学习那些兵法,那咱们大唐的士兵岂不是各个都是大将?”夏鸿升躬身回答道:“这是一个方面,另外一个方面,是学生想要借这八百人试一试这本东西的效果。”

    说着,夏鸿升把手中的拼音教材给颜师古呈送了过去。

    “汉语拼音教材?”颜师古看了看头一页上面的大字,然后又翻开一页看看:“这是……”

    夏鸿升走到了近前去,解释道:“颜师,这是学生编纂出来的韵书。不过却不同于《切韵》和《说文解字》。您看,这些东西,学生称之为拼音,也就是用作拼读的音节。不同的音节有不同的固定发音,我们遇到字之后,以特定的音节拼到一起,就组成了这个字的读音来。您也知道,咱们大唐幅员辽阔,每一个地方都有每一个地方不同的方言。而官话难以推广,学生认为,语音难以统一的原因,就是因为没有一套容易学习和掌握的发音方法。所以就编纂出来了这边拼音之法来,只要记住了这些音节,以后无论见到什么字,只要标有拼音,不管哪里的人就都能够根据拼音拼出字的读音来。这样一来,通过拼音学会的字音就能够统一了。而且,拼音都是固定的,一对一的,辅以声调,可以极大程度的降低学习读音的难度,也便于传播。学生编出来这个之后,想要用手下的这八百个人做个实验,看看这种方法的实际效果。”

    “哦?!”颜师古眼前一亮:“哈哈,老夫正重新以标点符号对古籍进行注解和断句,这会儿正是头晕眼花。来,来,静石,速速将此法告知老夫,让老夫也换换思绪!”

    夏鸿升给颜师古讲解了拼音的读音和用法,然后举了好几个例子,颜师古很快就跟那群书生一样,发现了这种注音之法的妙处,赞不绝口起来。

    一个上午外加一个中午的时间,就都在颜师古的书房里面过去了,到了午后时分过去,颜师古都已经可以自己使用拼音了。

    “这拼音之法,果然是推广统一口音的一大利器!”颜师古虽然眉宇间有些疲乏,可是眼中确实神采奕奕。

    夏鸿升深以为然,又说道:“学生还有一件事情想请教一下颜师。”

    “说来听听?”颜师古点点头。

    “学生想要把这种拼音教材刊印出来,好发放给那些士卒们,学习起来也方便一些。”夏鸿升向颜师古问道:“学生可以自己出钱来刊印,只是不知道该去找谁。”

    “国子监中,有专司典籍刊印的机构,想要刊印出来,须得去国子监里。”颜师古对夏鸿升说道:“不过……需要的时间会很长,怕是你等不及啊!”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163章 活字印刷

    刚听颜师古告诉了他可以去国子监将拼音教材刊印出来,心里正准备高兴一下,却马上就又听到了一句需要等待很长的时间,顿时就高兴不起来了。

    除去这本拼音教材,其他还有几本正在编纂的教材,都需要刊印出来的,两个月之后至少得先刊印出一本来,让那三百个人有教材可用。

    “呃,颜师,不知这很长时间,到底是得多长时间?”夏鸿升向颜师古问道:“学生想把这东西刊印出来作为那些士卒学习的课本所用,此事托不得,还请颜师指点学生该怎么做?”

    这话里的意思很明显,就是让颜师古帮帮忙,若是他夏鸿升去国子监里面让刊印东西,别说是国子监的祭酒孔颖达了,就是里面管刊印的人都不会鸟他。可要是颜师古去就不一样了,凭借颜师古的威望和地位,那绝对有着优先权的,插个队这种事情肯定能办到。

    不过,颜师古却摇摇头苦笑了一下,说道:“这个忙,就算是老夫想帮,恐怕也帮不上啊。静石你尚不知,自从你献出那标点符号断句之法后,老夫等就一直在对一些古籍进行重新断句注解,到现下,也才有区区七本可以刊印。刊印所慢者,不在刊印本身,也不在需要刊印的数目,而在雕版。一本典籍数千言语,都需要匠人刻成雕版,方才能够刊印,便是有一字的改动,之前的雕版也就全然不能再用,只能新刻。所以就很慢了。这拼音之法,就是明天老夫拿去交给了国子监,让匠人开始雕版,待其雕刻成版,也要将近两个月了。”

    听了颜师古的话,夏鸿升一拍脑门,对了,怎么把这一茬儿给忘记了!这时候用的还是雕版印刷术呢,印刷需先刻版,印刷起来很快,但是刻板就很慢了,而且但凡是有一笔一划的改动,整张调班就算是毁了,还得重刻,严重阻碍的印刷的效率,也阻碍了书籍的刊发和传播。

    刻版费时费工费料,而起大批书版的存放不便,容易腐坏烂掉,难以保存长久,另外,有了错误十分不容易更正,一点的改动就得毁版重制。这三点是雕版印刷的最大缺陷。

    后来有人改进了印刷术,不仅促进了印刷业的发展,促进了书籍的传播,为中国文化典籍的传播和保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甚至在后来传入西方之后,直接促使了西方的文艺复兴。活字印刷术,是毕昇的发明,也是国人的骄傲。只说空话,可能不够直观的说明活字印刷对雕版印刷的提升,后世里的宋朝,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之后,有人做过一个比较。宋朝刊印的《大藏经》,共五千多卷,起初用雕版印刷,一共雕了十三万块木板,好几间屋子都装不下,百多个匠人花了许多年才完成。而后来改用了活字印刷,十来个人只用了几个月就轻松完成。

    想到这里,夏鸿升立刻对颜师古说道:“原来如此,颜师,这个问题学生可以解决。”

    “哦?”颜师古抬头看着夏鸿升:“你怎么解决?”

    夏鸿升笑了笑,说道:“学生说的是,有办法能够解决雕版印刷的弊端,以后,刊印可以不需要雕版了。”

    “什么?!”颜师古猛地站了起来,一脸震惊的看着夏鸿升来。

    “学生是说,既然雕版印刷这么不方便,我们何不采用更加方便一些的办法?”夏鸿升向颜师古说道:“比如,活字印刷!”

    颜师古面色严肃,站在那里两只眼睛紧紧的盯着夏鸿升:“何谓之活字印刷?”

    夏鸿升朝颜师古躬身拜了一下,说道:“学生这就给颜师说明,容学生借纸笔一用。”

    说完,夏鸿升从颜师古的案几上抽取了一张纸来,又提笔在那上面写下了一些字来,然后又将那些字一个一个的撕下来排到了一边。复又抽出了一张纸来,在上面写下了一句话。

    “颜师,所谓雕版印刷,是先将需要刊印的内容雕刻成版,然后再行印刷,咱们就拿这张纸来比作雕版。”夏鸿升拿着那张写下了一句话来的纸张,然后在那上面圈出来了一个字来,说道:“现如今这句话咱们改动了,改了几个字,若是按照雕版印刷,这一张纸纸就要毁掉重做。这就浪费的太多的时间了。”

    “咱们再来看这些。”夏鸿升又将那撕碎成了一片一片的纸张拿了过来,一边排列成句,一边继续说道:“还是这句话,这些纸片代表着印章,是早已经准备好了的,学生从里面挑选出来这句话需要的字,这么一排,好了。若是其中需要改动几个字来,学生只需要将那几个字的印章跳出来,换上需要改的字的印章,您看,这就成了。”

    颜师古一愣,继而突然眼中光芒大盛,猛地凑到了那一堆纸片面前,顿时一拍桌子:“妙!妙啊!”

    夏鸿升又接着道:“颜师,咱们平日里经常用到的字,总共不过数千个而已,算上那些生僻字,也不过万。若是请刻印章的匠人将这些字一个一个的刻出来,准备好。若是咱们需要刊印什么文章,只需要印刷的匠人从已经准备好的活字中挑选出来需要用到的的字,拼在一起,就立刻能够排列成文,然后印刷了。这样一来,既省去了刻雕版的时间,而且又能够循环利用,如此一来,印刷的效率岂不是能够大大提高?”

    “确是如此!哈哈哈哈……确是如此啊!”颜师古大笑了起来,激动的难以自制,一把就抓住了夏鸿升的手来,倒是给夏鸿升吓了一跳,他还从来没有见过颜师古激动成这个样子的,笑着笑着,眼睛里面就泛出泪光了。

    “颜师……”夏鸿升有些担心,颜师古年纪大了,这么狂喜,对身体不好,容易引发急症。

    颜师古紧紧的捏着夏鸿升的手,好似生怕一松开手夏鸿升就会消失不见了一般:“无妨,静石,无妨!老夫高兴,老夫心里高兴啊!此法若成,这天下再也不为缺少书籍而发愁,天下士子再也不需为没有书读而担忧,无数寒门士子有书可读,天下学问皆可成书,广为流传!哈哈哈哈……此举,必能使静石名垂青史,留名汗青,天下士子,皆知静石之名,受静石之恩耳!走,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