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曹魏 >

第561部分

曹魏-第561部分

小说: 曹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文化的坏人不足为患,有文化的坏人却可以毁天灭地。

    荀衍说的是这个道理。

    荀衍说完话之后,陈群在犹豫再三之后,也是站了出来。

    “殿下,臣以为邺城令所言有理。”

    司马懿挑了挑眉,虽然一直被陈群瞪着,但脚步却是纹丝不动,丝毫没有上前来的意思。

    倒是司马朗站了出来。

    他虽然不是颍川士族的人,但也是河内郡有名的望族,况且颍川荀氏挑头,他司马家没有不接应的道理。

    “殿下,臣以为邺城令所言有理。”

    司马朗站出来后,荀之子荀恽也是站了出来。

    “臣以为邺城令所言有理。”

    “臣等以为邺城令所言有理。”

    颍川荀氏牵头,后面跟随着一个个颍川士族的代表人物。

    陈群,程昱,荀恽荀衍

    乃至于司马家,甚至是部分曹家夏侯家的人也牵扯进来了。

    俗话说,屁股决定脑袋。

    原本察举制中,都是世家牵头的,一般举荐人按照德行才德举荐为官,但是,当你自家人有人还没当官的时候,你会举荐其他人吗?

    不会!

    原本西汉的察举制还是搞得不错的,但是到了东汉,却是一团糟。

    世家通过察举制结党营私。

    党锢之争,有很大的原因便是因为这察举制。

    你作为举荐人,你举荐一个人当官了,你便是他的老师,你吩咐他的事情他能不做吗?

    于是乎,这便形成了一个党派雏形。

    世家根深蒂固的关系网,有很大关系便是因为这察举制。

    这也是曹操不得不颁布招贤令的原因。

    不是他手下没有人才用,而是这个人才他不敢用。

    朝堂之上,过半的臣子对着曹冲行礼,下跪,就像是无声的抗争一般。

    可惜

    本宫连之前修路的事情都没有妥协,在科举制上,他又如何会妥协。

    对于科举制的作用,或者说是世家宗亲的用心,曹冲是再理解不过的事情了。

    在思索一会儿之后,曹冲的话也是缓缓说出来了。

    “建安十五年,父王颁布《求贤令》。

    令曰:自古受命及中兴之君,曷尝不得贤人君子与之共治天下者乎!及其得贤也,曾不出闾巷,岂幸相遇哉?上之人不求之耳。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贤之急时也。“孟公绰为赵、魏老则优,不可以为滕、薛大夫。”若必廉士而后可用,则齐桓其何以霸世!今天下得无有被褐怀玉而钓于渭滨者乎?又得无有盗嫂受金而未遇无知者乎?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

    去岁,父王颁布《举士令》。

    令曰:夫有行之士,未必能进取;进取之士,未必能有行也。陈平岂笃行,苏秦岂守信邪?而陈平定汉业,苏秦济弱燕。由此言之,士有偏短,庸可废乎!有司明思此义,则士无遗滞,官无废业矣。”

    稍微停顿了一下,曹冲的话继续说了出来。

    “父王二令,通篇便在求才,不问品德,若真求品德,天下贤才将损近半。”

    荀衍早知道曹冲会如此说,马上问道:“若无德之人为官,岂会将百姓视作骨肉?岂会忠心于大王与殿下?只有德才兼备之人,为官方能内修品德,外理民风,为大王与殿下计。”

    呵呵。

    话还说的挺好听的。

    但曹冲可没有被荀衍的一番话说服,嘴角反而是露出了冷笑之色。

    “昔伊挚、傅说出于贱人;管仲,桓公贼也,皆用之以兴。萧何、曹参,县吏也;韩信、陈平负污辱之名,有见笑之耻,卒能成就王业,声著于载。吴起贪将,杀妻自信,散金求官,母死不归,然在魏,秦人不敢东向,在楚则三晋不敢南谋。今天下得无有至德之人放在民间,及果勇不顾,临敌力战,若文俗之吏,高才异质,或堪为将守;负污辱之名,见笑之行,或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其各举所知,勿有所遗。”

    曹冲用伊挚、傅说、管仲、萧何曹参韩信等人的例子来反驳荀衍的话。

    德行有损的人真的不能当官?

    恐怕不是这样吧。

    上面几个人的例子,按照现在来说,都是德行有损的,但是他们当官了之后如何?

    管仲,千古名相,萧何曹参,汉之功臣

    德行有损,如何不能当官?

    荀衍没想到曹冲居然如此巧舌能辩,一时间有些噎住了,但他的话马上说了出来。

    “管仲萧何曹参韩信陈平,乃无德之人中的极少数,若殿下因为这极少数的人便招进来了无数侵害百姓的官员,这是否有违殿下的初衷?”

    荀衍话风一变,将管仲的人变成少数人,而大多数人是他说的那般。

    果然

    文人都生得一张好嘴。

    曹操的招贤令为何受到世家嫉恨,曹冲的科举制为何受到世家嫉恨。

    原因很简单。

    曹操,是旷世的枭杰。他在汉末如果想要取得刘氏的皇位而代之,必先摧破曹老板的大敌士大夫阶级精神上的堡垒,也就是汉代传统的儒家思想,然后才能够成功……

    东汉外廷的主要士大夫,大多出身于儒家大族……

    他们修身治家的道德方法也会用来适用于治国平天下,而这样的道德方法皆出自儒家的教义……

    但凡士大夫一身的出处穷达,他们的所言所行都不敢越过这个范围,或者违反这个标准。

    这个范围即是家族乡里,这个标准即是仁孝廉让。以这个范围标准为本为体。推广到治民治军,为末为用。

    总而言之,本末必兼备,体用必合一。

    曹老板的招贤令,大概意思是认为有德者未必有才,有才的人可能背负不仁不孝贪诈的污名,直接宣示世家大族从一开始所遵奉的金科玉律已经完全破产了。

    因为这个原因,东汉士人夫儒家体用一致和周孔道德的堡垒根本没有办法坚守了,而他们安身立命的东西,也完全失去根据了。

    曹老板的招贤令,让原本紧绷的社会得到很大程度的解放和自由。

    也打断了士大夫对官员的垄断以及党派形成的土壤与基础。

    而曹冲的招贤令,更是对原本便千疮百孔的察举制给予最后一击。

    这也是世家上前来与曹冲对抗的原因。

    因为再不对抗,等曹冲的势力主掌朝政,恐怕他们便再没有机会了。

    所以从根本来说,这些人还是欺负曹冲在朝堂上没有根基,欺负他年轻。

    若是曹老板在此,给荀衍一百个胆子他也不敢做出今日的事情来。

    但曹冲就不一样了。

    他现在只是太子,quánbing未定,而且荀家对曹冲是有恩的,曹冲绝对不会对荀家下手。

    这是荀衍的想法,也是大部分人的想法。

    这也是他们敢跟进的原因。

    但是

    曹冲眼神渐渐阴狠了起来。

    荀家虽然对我有恩,但那也只是荀对我有恩,我虽然年轻,但却也不是你们能够欺负的了的!

    若是今日被你们这些人逼迫成功了,日后,自己的诸多计策,恐怕就不用施展了。

    再者说,若让曹老板看到他如此无能,恐怕都不放心将太子之位交给他了。

    只在一瞬间,曹冲便知道该如何应对了

 第二百六十二章 帝国(二十五)

    (全本小说网,HTTPS://。)

    呼~

    曹冲轻轻的舒了一口气,马上把目光定格在荀衍身上。全本小说网;HTTPS://。.COm;

    “你说科举制将会将那些有才无德之人招进来,可是?”

    荀衍脸上带着笑容,他还以为曹冲准备要服软了。

    “不错,自古只有有才有德才是俊才,做官才能够为国效力,但若是有有才无德之人,恐怕不仅不能为殿下效力,恐怕还会成为魏国的祸患。”

    成为魏国的祸患。

    呵呵!

    曹冲心中冷笑一声,目光却是定格在荀衍身上,话风却是一转。

    “何谓有德?”

    荀衍一笑,这个问题可难不倒他。

    “所谓有德之人,指的是那些能够躬行的人,指的是那些孝顺父母,效忠君王,不以个人计较得失,且没有做过那些蝇营狗苟,诸如盗嫂失信之事的人,如此之人,方能称作为有德之人。”

    曹冲呵呵一声,马上反驳道:

    “《周礼·春官·大司乐》有言曰:“凡有道者有德者,使教焉。”大儒郑玄注解曰:“德,能躬行者。”其中,可不是如邺城令所言的那般。”

    荀衍却是不以为意。

    “有德之人,若是不忠不孝,他岂能称之为有德?”

    “如何辨别忠孝?”

    “忠,敬也,尽心曰忠。孝,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忠孝之人,自然前两者占尽了,这不需要如何辨别,从日常的生活中便可以看出究竟来了。”

    曹冲却是呵呵一笑。

    “我问你,若有才之人受了冤屈,那他是否终身无法为官?”

    “朗朗乾坤之下,何人会有冤屈?”

    “若真是冤屈,你如何知道?”

    曹冲的这句话倒是让荀衍噎了一下,但他马上就反应过来了。

    “这无凭无据之事,殿下如何能够说服我?”

    这家伙,果然是不见黄河不流泪。

    “依你之言,科举制会招来有才无德之人,但是,若是用察举,招来的人才可全都是有才有德之人?”

    荀衍一时语塞,但他的话还是说出来了。

    “即便是有无才无德之人,也只是少部分,大部分的人都是有才有德之人,要想做一件十全十美的事情,是很难做成的,但臣可以担保,察举,绝对比科举制要好得多,还请殿下为天下百姓计,放弃使用科举制这个费力又不讨好的东西。”

    文人啊!

    真是长得一张巧嘴。

    但很巧的是,曹冲也算是文人,尤其是在后世见到了大批键盘侠之后,曹冲便更能说了。

    现在他虽然不及后世键盘侠能把好的说成坏的,能把坏的说成好的这么厉害,但把荀衍说倒应该是不成问题的。

    曹冲嘴角勾了勾,马上说道:“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言外之意便是说,你都没看到科举制出来的人才,不知道他们究竟出来的是有德有才之人还是无德无才之人,你就说科举制出来的都是无才无德之人?

    你根本没有说这句话的资格好吧?

    额~

    荀衍一时语塞,但他很快便整理好言辞,准备再次与曹冲辩论。

    但在这个时候,曹冲早已经不想和荀衍继续浪费时间了。

    是故,曹冲根本没有给荀衍继续说话的机会。

    “科举制,可不是本宫的意思,而是父王的意思,若是你们想要将科举制取缔,可以,但在朝堂上与我说是不行的,你们得去问父王,若是父王同意,我绝对没有二话,若是父王不同意,即便你们说服了我,我也是无可奈何的。”

    还是那句话。

    曹老板活着的时候,再大的风浪,曹冲都可以用曹老板躲开。

    即便曹操此时不在邺城。

    果然。

    听到曹冲的这句话,荀衍张了张口,终究还是没有把话说出来了。

    曹冲已经把话说得很明显了。

    他不想取消科举制,一如魏王一般。

    走回属于自己的位置,荀衍脸色黑沉,至于大殿中的其他人,脸上也是有各自的表情的。

    但绝对不会是好的表情。

    科举取代察举,世家觉得自己的利益受到了损伤,自然是会反抗的。

    但是,现在朝堂中的风波能够被曹冲一言盖下来,凭借的不是曹冲的威望,也不是曹老板的威望。

    凭的的是实力。

    世家在经历了曹操诈死之后,早就元气大伤了,即便是颍川士族全部合起来,也根本不是曹老板的对手。

    世家被削弱得太狠了!

    这也是曹冲敢与荀衍直接对上,而荀衍在曹冲把问题丢给曹老板之后他便一句都不言语的原因。

    拳头,不管在什么时候,都是最重要的。

    过了很久,都没有人继续来说话,曹冲果断宣布下朝了。

    此次早朝,可谓是不欢而散。

    世家没有达到自己的目的,心里自然是开心不起来的。

    而曹冲呢?

    原来他看在荀彧的面子上,对荀家也是百般照顾的,不然荀衍也不可能当上这个邺城令。

    要知道邺城令虽然官阶不高,但是相当于后世的京都市长这样的官职,你说他的地位高不高?

    而且邺城重地,非是亲信不能担任的。

    曹冲眼神闪烁。

    或许,是他对荀家的纵容,才让这个荀衍有胆子出来与自己对峙的。

    果然,一贯的怀柔总是不行的,若不加上些王道,恐怕这些世家都可以上房揭瓦了。

    从王宫中回到太子宫,曹冲马上将那些修路的竹简拿出来。

    在里面挑出世家的竹简出来,尤其是荀家的。

    曹冲还在观察。

    本来他是打算再过些时日派遣暗卫出去再看那些人有没有安心修路的。

    但是现在曹冲觉得今日便可以派人出去了。

    这世家不是还想方设法的要把科举制搞掉吗?

    对于这些人,曹冲不好直接处罚,尤其是荀家,但不代表曹冲没有办法对付他们。

    这个修路竹简便是其中的一个方法,而且还是一个不错的方法的。

    等过几日世家为自家人烦心的时候,曹冲倒是要看这些人还有没有心情管这个科举制的事情。

    人啊,就是不能太无聊,人一没事,就会找事做,既然你们要找事做,那我便帮你找事做罢!

    曹冲眼神阴冷下来了。

    他虽然不想在这个时候与世家对上,但是他想了一下,在曹老板还在的时候,现在或许是最好对付世家与宗亲的时候。

    原来曹冲还想先对付宗亲再对付世家,但是现在看来,这个顺序要变化一下了。

    曹家宗亲,毕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