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舰队 >

第342部分

大明舰队-第342部分

小说: 大明舰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受伤的士卒在接受手术之后,喝下一碗由朱方旦配置的消炎中药,正常情况下不会发生伤口感染。加上外用药物的治疗,伤兵一般都能恢复。因为朱方旦和王新宇的联手,使得伤兵的死亡率降低许多。

    只要不是落下终生残疾的,一般的伤兵在伤愈归队之后都是最宝贵的老兵。所以降低了伤兵的死亡率,对于军队的战斗力也是很大的一种提高。

    次日一早,大军开拔,继续往嵊县推进。

    从绍兴到嵊县,大约一百五十华里,按照明军的正常行进速度,大约是两天多点就能抵达嵊县城下。现在已经走了六十多华里了,距离嵊县已经不远,前面的道路,随时可能受到清军的威胁。

    江南的春天,大地披上绿装,郁郁葱葱的山林中,几条身穿绿色衣服,身披树枝树叶,头戴草环的人影在山林中缓缓向前移动。他们就是明军用来给主力部队探路的夜不收。

    已经接近了清军的地盘,虽说根据天地会的情报表明,嵊县清军人数不多,简直可以说是不堪一击,但王新宇还是不敢大意,大军在行进中十分小心谨慎,以免遭到埋伏。不管清军有没有胆量来打琼州军的埋伏,小心谨慎点总是好的,否则精锐部队在对手的二三流部队面前遭到了不必要的损失,那就很不值得了。

    身穿绿色军服,经过精心伪装的赵海生,带着夜不收小心翼翼的行进在山路中。经过三年多的大战小战,原来因为禁海令家破人亡的渔民赵海生,已经成为一名夜不收队的把总。他不仅熟悉山地作战,而且水性好,什么样的地形都难不住他。

    “小心,前面可能有鞑子的斥候!”赵海生打了个手势,让弟兄们停止前进。

    前方的山路地形复杂,若是有清兵在这里埋伏,只要用简陋的武器,利用滚木礌石,就能对行进中的明军造成损失,所以赵海生根本不敢麻痹大意。

    夜不收们埋伏下来,过了大约两炷香的时间,前面山路上出现了几名清军探子。

    “果然有鞑子!”赵海生心中暗道。他转头打出手势,用手语告诉弟兄们:“留下一个活口,其他全部干掉!”

    清军探子有十五人,为三个伍的兵力。赵海生身边有十二人,虽然在人数上劣势,但那些绿营清军的探子,他真的一点都没放在眼里。琼州军的精锐夜不收,就算是碰上了清军的白甲巴牙喇都不会吃亏,那些绿营兵对他们来说简直就是送菜的。

    “注意,留神后面有没有别的鞑子!”赵海生打着手势远处丛林中的几名夜不收下令。

    虽说不把绿营斥候放在眼里,但赵海生还是十分小心。正面交手,绿营斥候肯定不是他们的对手,但要小心清军用诱饵引诱他们,在后面设下埋伏。

    远处丛林中,还埋伏着两名夜不收。他们用望远镜看到了赵海生打出的手势,立即观察清军的后面,发现没有埋伏。

    “鞑子没有埋伏,准备动手!”赵海生打着手势给队友们下令。

    等到清兵伺候从赵海生他们埋伏的山路走过的时候,十二名夜不收就像十二头下山的猛虎一样,突然从树林中跳出。人还没到,八支弩箭就已经射出。

    “嗖嗖嗖”利箭射穿了八名清兵的咽喉。

    剩下七名清兵,赵海生这里十二人,以两人对付一名清兵,唯独留下那名清军什长模样的人。转眼之间,六名清兵全部被杀,清军什长也被制服。

 第九十二章 时辰到攻城

    清军什长根本没任何防备,看到明军杀出的时候,不过一眨眼功夫,他的十四名手下就全部被杀。连他自己都来不及反应过来,就被人一拳打翻,接着几条大汉上来,把清军什长捆成粽子一般。

    不一会儿,被俘的清军什长就被带到明军大营。

    “你是嵊县还是新昌的?快老实交代!如果敢耍花招的话,小心你的狗头!”担任先锋部队将领的罗祥审问俘虏。

    清军什长不敢撒谎,像竹筒倒豆子一样,把他所知道的情况一五一十全部交代出来。通过审讯俘虏,罗祥得知在嵊县清军只有县城乡勇三百余人,衙役捕快七十八人,白役一百多号人,知县还另外召集了一千多民壮,没有正规的绿营军。

    所谓的县城乡勇就是相当于后世的武警,衙役捕快相当于警察,白役相当于协警,这就是一座县城的所有正规武装力量。

    清军就这点兵力,罗祥根本就不放在眼里。那些衙役捕快,白役乡勇,平日里欺负老百姓倒是很威风,真打起来,就是一群乌合之众。

    新昌那边也没有正规绿营军,本来是有一个营的绿营,但是绍兴等地失守之后,那个绿营的千总早就带人跑了,美其名曰去金华守卫府城,其实是逃命了。只留下知县不敢跑。清朝的法律很苛刻,知县要是跑了,一个失土之罪下来,他的家人都得死。

    摸清楚了嵊县和新昌的状况之后,罗祥心中有了底,他让人把情况向后面的中军汇报,并加快行军速度。

    “驾!”一匹快马从后面的中军赶来。

    亲兵到了罗祥跟前,翻身下马,单膝跪地抱拳行礼:“禀报大人!大帅有令,抵达嵊县城下,先给鞑子县令发最后通牒,让他一个时辰内开城投降,即可饶他性命!若是鞑子县令不肯投降,我们再攻城!”

    “明白了,大帅是想要让鞑子县令自己开门投降,那样对双方都有好处!”罗祥微微点了下头道。

    经过一整天的急行军,到了傍晚的时候,明军先头部队抵达嵊县城下。明军先头部队为两千战兵,一千辅兵,一千五百民壮,三百水师,两百骑兵和斥候,一共五千人马,把嵊县城围了个水泄不通。

    罗祥连修筑兵营都懒得修筑,直接让人去城下喊话:“城内的伪清朝廷县令听好了!我们是大明王师,今日至此,若是在明日午时之内开城投降,我们大帅可免你一死,这嵊县县令还是你当!若是拒不投降,破城之后必杀之!”

    五千人马对城内一千五百乌合之众,这样的战事几乎没有任何悬念。可是城内的清廷县令却以为自己有城墙防护,还想要利用城防的优势负隅顽抗一下。

    一个时辰之后,后面的明军主力部队也陆陆续续赶来。在天黑之前,嵊县城外的明军已经聚集了一万三千多人。

    “怎么样?鞑子县令没开城投降?”王新宇赶来之后,向罗祥询问。

    “启禀大帅,鞑子县令还以为他们可以守住县城。”罗祥回道。

    “可笑!”王新宇冷笑一声,“宁波这样的坚城我们都拿下了,何况一座小县城!鞑子县令也太自不量力了!传我令下,连夜攻城!”

    明军连夜打造攻城器械,没有打造较为复杂的盾车,而是直接打造简易云梯和简易壕桥,装填沙袋。根本不需要打造盾车,城内的乌合之众连射出的箭支都是软绵绵的。辅兵身上披上简易的纸甲,直接推着大车去填护城河。

    次日午时,时辰到,县令仍然没有开城投降。于是王新宇下令攻城。

    大约半个时辰后,辅兵和民壮们便造推着大车出发。一辆辆大车推到护城河边上,辅兵一推车,车上装载的沙袋往护城河里面倒了下去。

    零星几支羽箭射来,扎在辅兵身上,纸甲防御力虽不怎么样,挡住这些箭却不成问题。只付出了几十名辅兵受伤的代价,就填平了一段护城河。

    “杀!”身披棉甲和皮甲之类轻甲的明军战兵呐喊着,挥舞着钢刀,向县城涌去。

    几门三磅炮吐出火舌,炮弹砸在城头上,把守城的清兵轰得七零八落。火枪手和神箭手抵近城下,箭矢和弹丸下雨一样射上城头。

    一架架简易云梯架在城墙上,在明军轻甲战兵开始登城的时候,城头的清军就已经开始溃败了。

    就在这时候,城门开了,清廷县令出城投降。

    见到身穿七品官服的清廷县令,王新宇喝令道:“拿下!”

    几名亲兵立即上前,摁住了拼命挣扎的知县。

    “大人饶命啊!大人饶命!小人献城有功,望大人饶命!”清廷知县跪在地上苦苦哀求,希望能够活命。

    王新宇冷笑一声:“晚了!昨晚限令你今日午时之前献城,你为何不开城门?等我军开始攻城了,你看抵挡不住,这才献城投降?”

    “小人老家还有妻儿老小,只怕开城投降,朝廷会杀了小人家人的。”知县辩解道。

    王新宇冷笑:“别以为本藩不知道鞑子伪朝的法律!这伪朝法律十分奇怪,你若是开城投降了,伪朝反而不会杀你家人,只是会扣为人质等你再反回去;若是丢失城池逃命,伪朝就会以失土之罪杀你一家!来人,把鞑子县令拉下去斩了!”

    清廷的法律确实有点奇怪,驻守当地的地方官丢掉城池逃命,就是失土之罪,至少斩首,甚至会连累家人。但如果是开城投降,反而不会连累家人。今后再“反正”回来,朝廷追究起责任来,可能是撤职,发配,甚至可能斩首,但家人都没事。也正因为如此,当年郑成功第三次北伐的时候,不少清廷官员直接投降。后来郑成功在江宁城下战败,那些官员又“反正”回归了朝廷。

    事后,顺治处理那件事,确实杀了一批官员,但都除了几个旗人被连累了家人之外,一般汉人官员都没有连累到家人。

    县令没想到王新宇居然精通清廷法律,吓得面如土色,但他还是想要活命,于是跪地求饶道:“只要大人饶了小人,小人一定让新昌县令开城投降。”

    “哈哈哈!”王新宇仰天大笑道,“新昌县城,恐怕不比你的嵊县难打吧?待到本藩去了新昌县城,令人喊话让他投降,他若是不降,本藩攻城便是!又何必多此一举,让你去招降他?若是他不肯投降,你去招降他也是白招降!”

    “大人饶命!大人饶命!您就把小人当成一条狗一样放了吧。”知县苦苦哀求。

    王新宇挥了一下手:“拉下去,斩了!”

    李锐上来问道:“大帅,杀这县令就像杀条狗,为何还要杀了他,污染了我们的宝刀?若是留住他一条狗命,或许他对我们就会像一条狗一样听话了。”

    王新宇道:“此人一开始不肯投降,就以为我们会担心攻城损失较大,反正嵊县是一座山区小县城,我们拿不拿都不重要,他抱了侥幸心理,把我们的最后通牒当放屁!既然他把我们的最后通牒当放屁,那就让他们知道,我们可是言出必行!”

    清廷县令被斩了,刀斧手捧上血淋淋的人头。

    “留住人头,明日去新昌招降新昌县令,还是老规矩,一个时辰,超过时限不开城投降者视为顽抗到底,杀无赦!”王新宇下令道。

    当天下午,明军就入驻到嵊县城内。入城之后扎营,开锅做饭,并维持城内秩序。

    这座山区小城人口不多,明军攻城也没有造成多大伤亡,明军进城之后,很快就维持住城内秩序,那些乡勇、衙役、捕快、白役和民壮们纷纷投降。一些躲到百姓家里去的人随后也被搜出来,当了俘虏。

    次日一早,明军三更做饭四更出发,拔营起寨,向新昌县城开拔。

    从嵊县到新昌,不过短短的三十余华里。早在昨日,明军夜不收都已经探好道路,明军以急行军的速度赶往新昌。还没到巳时,也就是不到上午九点,明军先头部队五千余人就到了新昌城下。

    抵达新昌后,罗祥按照老规矩,先令人去城下招降新昌知县。

    喊话的人带着嵊县县令的人头到了城下,指着人头,向城内喊话道:“鞑子伪朝新昌县令听好了!我们大明王师至此,若是在两个时辰之内开城投降,我们大帅可免你一死,这新昌县令还是你当!若是拒不投降,那嵊县县令的下场,就是你的下场!”

    看到嵊县县令的人头,新昌县令吓得肝胆俱裂。

    “怎么办?我们是不是开城投降?”县令向师爷、县薄和捕头咨询。

    这新昌县的城池和嵊县差不多,城墙都是不足两丈高,护城河又窄又浅。而新昌唯一的优势就是人数比较多一点,有五百乡勇,一百多衙役捕快,两百多白役,县令还召集了两千多民壮协助守城。

    要让县令就这样开城投降,实在是有些不甘心,因为他舍不得头上的乌纱帽。

    在县令眼中,现在的明军就是一群贼寇,别看贼寇现在势大,可是能打得过朝廷吗?当年南明势大的时候,湖南、广东、广西、江西、四川都在手中,还有大规模反攻之势,可是最后呢?还不是败了?

    若是向贼寇投降了,虽然可以免死,但今后朝廷再打回来,自己虽然可以反正回去,可是头上的乌纱帽肯定没了。读书人十年寒窗,还不是为了当官。

    就在新昌知县犹豫不决之中,时间很快就过去了。

    “大人,两个时辰快到了!”师爷提醒道。

    新昌知县看着城下,见城下明军不过五千余人,大半是辅兵和民壮,只有两千多战兵,还是轻甲战兵,而且没有大炮,没有攻城器械。于是知县开口道:“贼人不过一支偏师尔!本县乃山区小县,并不重要,贼人不会在本县耗费重兵的,我们还是再等等吧。”

    师爷道:“可是大人,那嵊县也是山区小县,却被贼人攻破了。”

    “嵊县守军太少,只有不到一千五百人。贼人以五千兵力攻破也正常。我县有守军加民壮三千多人,贼人要有五千人马攻城恐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们还是再等下吧。”县令坚持还要再观察一下。

    可是再观察下去,知县却发现不对劲了:明军后续部队陆陆续续赶来,竟然还携带着大量火炮!江面上,出现了大批明军船只,成群结队的明军战兵和辅兵下了船,登上岸,辅兵和民壮从船上卸下各种攻城器械。

    明军的十二门三磅炮、六门四磅炮和四门六磅炮一字摆开,黑洞洞的炮口对准了城头。

    陆续到达的明军人数多达一万多人,已经摆开了攻城的架势。成排的重甲战兵排成整齐的队形,白色的板甲在阳光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