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宋好屠夫 >

第150部分

大宋好屠夫-第150部分

小说: 大宋好屠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帐内郑智,本已经卸甲睡下了,此时又披上了一件衣服,坐在榻边等候。米真念忽然半夜而来,郑智心中也有疑惑,却是也不得不见。这半夜自然是有事情,如今要收拢人心的时候,只有见一见这米真念。

    至于如上次刺杀的事情,郑智自然警觉非常,来人不过一个女子,想杀已经有了警觉的郑智,自然是不可能的。

    片刻之后,一个女子撩起帐帘,迈着小步而入。进得帐内几步,站定身形一福,却是并没有说话。

    郑智看着这米真念,借着油灯微光,也看不真切,先开口问道:“今日可带了一把锋利一些的刀?”

    郑智话语自然有调笑的意思,也是试探,试探这米真念的来意。虽然郑智知道这米真念为了这几千党项人,应该不会此时刺杀自己,却是心中警觉非常,不得不防。

    便是郑智这一语,米真念依旧未答话。反而往后站了一步,伸手便去解系在胸口的披风系带。

    郑智愕然片刻,却是也不开口,只是静静看着米真念的动作。

    披风解下,便是宋人长裙,米真念只是低头,慢慢解着盘扣,随即长裙也落在了地上,只有肚兜与亵裤还在身上,裸露大片肌肤。

    郑智显然没有往某个方面去想,也是上次那般场景还历历在目,脖子上的小伤口也还有疤痕,看得米真念如此,郑智摆摆手开口道:“好了,知道你没有带兵刃,有何事直说就是。”

    郑智话语,米真念却是还未答话。再看动作,肚兜已落,两点白皙在这并不明亮的大帐之中越发显眼。

    郑智哪里还不知这米真念为何而来,手还在半空摇摆,却是立马也定在了空中,脑中刚才还在想着刺杀的事情,忽然变成这样,郑智想说的话语也还没有到得嘴边。

    亵裤已下,一抹漆黑。婀娜多姿便是此时,只见得少女毫不犹豫,低头并不看郑智,几步上前落座在床榻之上。

    “还望相公怜惜。”

    这米真念动作左右不过几瞬间,郑智反应过来,站起身子,身上披着的衣物也掉落在地,看得坐在榻边是少女,开口只道:“你不需如此,只要米氏不反,可保子孙传承。”

    郑智不信任这些党项人。这些党项人何曾又信任郑智。郑智在这些党项人心中,已然就是一个阴晴不定嗜杀之徒,一言不合便要杀人屠族。

    米家两个兄妹,包括整个几千党项,虽然最近生活得比较自在,却是哪一日夜晚,不是战战兢兢。只要郑智到了这沧北草地,米家两人心中时时刻刻都怕哪里触怒了郑智,便是满族皆休。

    今日米真念到此,又何尝不是为了能真正知晓郑智这个人的念头,为了在哪一日触怒之时,还能有一个能说话的余地。不能再像之前那般,血流成河的时候,只能跪地瑟瑟发抖。

    米真念听得郑智话语,并不正面回答,只是慢慢回身,拉起薄薄的被褥,遮盖住自己的身体,似乎如此也能找到一点尊严。

    “夜已不早,相公怜惜。”

    郑智看得这般,已然想得明白许多事情,今日这个事情,便是此时米氏的定心丸。想到此处,郑智不禁又欣慰几分,至少证明米氏在这个时候还没有真正起了反心。

    油灯昏暗,照在这少女的面庞之上,带有一股别样的朦胧与诱惑。郑智低头捡起了地上的衣物,又看了看榻上的女子,被褥只在躯体,手脚皆在眼前。

    郑智把手中的外衣慢慢放在床上,开口问道:“今日你是要让族人安稳,还是想让我麻痹大意?”

    女子张开眼睛慢慢看向郑智,只道:“相公怜惜!”

    米真念心思极为聪慧,郑智的问话,怎么回答也是枉然。还不如让郑智自己去思虑,族人安稳是一定要的,能不能让郑智麻痹大意也不是现在米真念要做的事情,只看未来会是如何发展。

    郑智也坐到了床榻之边,把手伸向女子的脸颊,稍稍用力抓住了女子的双颌,往外轻轻摆弄过来,轻声道:“你米擒,唯有绑在某身边,方可有活路,过段时日你便能看个清楚。”

    沧州党项,终归不过这点人。只要辽宋大战一起,男人随在郑智身边打仗,女人都在沧州。谋反已然就是不可能。等到战事鼎定,几千党项,反又能反到哪里去。

    再看郑智,已然掀起了被褥。

    大早而起,几十铁骑打马就走,便是营帐也未回收。今夜发生的事情,众人也只当没有看见。

    大帐之内,少女勉强下了床榻,慢慢走到帐门之处,撩起一角,看得那远处的背影,久久不转视线,却是不知内心如何五味杂陈。

    只等到米真务带着许多骑士前来,少女才穿好衣物坐在榻前。

    米真务进得帐内,看得坐在榻上的姐姐,也不知开口说句什么。

    “真务,你长大了,以后便是族人们的主心骨,做任何决策都要与族人商量妥当,也不需与我报备。生死之局,你当把握妥当。姐姐能帮你的就到这里了。”米真念先开了口,平静非常。

    话语意思也有左右,便是以后这族中的事情,便彻底交给米真务去管。不论是顺从还是反抗,少女都不会多说。少女只会努力去帮自己的弟弟与族人获得生机。

    “姐姐,你且放心,我已经是一条顶天立地的男儿汉,一定带着族人们自强而起。”米真务似也听懂了话语,心中感动与那一份自强的动力越发的足够。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二百九十二章 吴用入了沧州

    大海之滨,树林之旁。也有几百人热火朝天,建造的船坞早已成型,船坞之内便是三艘海船的龙骨,龙骨已然铺设完毕,开始建造船舱。

    海船不同与内河船只。河运船只可以直接造成平底船,反而还能方便装货。

    海船多少尖底,一来阻力会变小,二则是利于破浪,三用重物压船底,利于保持平衡,如不倒翁原理。还有重要一点便是尖底船遇到礁石之类不会搁浅,平底则会直接卡在礁石之上,尖底遇到一般暗礁,则会直接打转,并不会被卡。便是浅海时候,尖底插入泥沙里面也容易脱离,因为尖底旁边都还是水的浮力。平底若是浅海搁浅,基本就是动弹不得。

    尖底船的制造工艺自然比平底船高出几个档次,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匠人的设计,从设计上船身就需要两边极为对称,建造过程也需要严格按照设计来实施,否则容易下水就侧翻了。便是后世造船,频频都有才下水就侧翻的船只,在郑智印象中,这种事情以印度阿三最为出名,刚造好的军舰,下水就沉,全世界皆看笑话。

    郑智围着船坞走了一圈,也仔细观察了一圈,身边便是童贯派来的匠吏,这匠吏本是南方人,名叫冯慧,四十多岁,脸上黑得发亮,皆是几十年海风刻上去的痕迹。

    郑智看得片刻,有看得明白的,自然也有看不明白的,心中也有许多疑惑,脑中不断回想上辈子看到的船只模样,与眼前这艘正在安装船舱的海船一一比对。

    郑智走完一圈,看着面前这艘主船,直有六七十米长,心中不免也有些自豪,大宋年间,竟然能造这么大的船只,自然出乎郑智的预料。

    当看得这船的船头,郑智忽然有些觉得与自己见过的有些不一样,开口问道:“冯大匠,为何这船头不是尖的?”

    这冯慧听得郑智突然一问,自己也打量了一下面前的大船,从来都没有想过这船头为何要是尖的,冯慧自小跟着父辈造船,父辈怎么造,冯慧便怎么造,忽然被郑智这么一问,冯慧不免有些摸不着头脑。

    “相公,这个。。。难道还有尖头的船?”冯慧有些不解问道。

    郑智听得冯慧回答,目瞪口呆,本以为冯慧会有一番解释,没想到冯慧来了这么一句话语。

    “船头与船底一样,若是尖的,可以减少风浪的阻力,让船速更快,加固船头,加上尖头撞木,可以在作战的时候直接撞破敌舰。”郑智解释道。

    却是郑智不知,宋朝年间,哪里有什么海战的事情,大宋也基本没有必要在海洋上用船来打仗,即便是在江河湖泊之上,战舰主要主要作用还是用来运送人的。因为宋到如今,南方水网遍布的地带,早已经统一平定。

    冯慧脑中,自然也没有战舰作战的概念,听得郑智话语,只是连连点头道:“相公说得在理。”

    便也就是在理而已,若是要改设计方案,那几乎就是整体需要重新来设计,已然不是现在去考虑的事情,朝廷也不过就是要三艘大海船去辽东之地。

    郑智看得冯慧模样,摇了摇头,看着冯慧问道:“冯大匠,此船造好,留在沧州如何?某重金聘你接着造船?”

    冯慧听得这话,自然满脸是笑,匠人便是匠人,用手艺来养家糊口,有人请干活,自然没有拒绝的道理,连连拱手谢道:“多谢相公,不知相公要造多少船只,需要多少人手。”

    冯慧这话语,自然是为了跟随自己来的几百个匠人考虑,若是都能留下来干活,自然是最好不过,赚钱养家的机会,哪里都是缺少的。

    “某要造无数大船,此事之后,你去问问手下匠人,若是愿意留在沧州,皆可留在此处接着造船,家小皆可迁到沧州一并安排妥当。”郑智对于航海,自然十分着迷,战舰巨炮的故事,郑智也听得太多太多,心中自然也是无比憧憬的。

    冯慧大喜,拜道:“多谢相公恩义,造船是小的祖传的手艺,小的二三十年来从小舢板到大海船,没有不会造的。”

    冯慧有这个年代劳动人民特有的老实,老实到只要有活干即可,也不管这郑相公说的话是真是假,是不是真的要造无数的海船。却也对自己的手艺有足够的自信。

    郑智听言也是笑了笑,点头应答一番。心中也在想,自己要造的海船,还真与这冯慧会造的不一样。不仅要让船身狭长,也要用到组合船帆,更要有无数的炮位,这便是区别。这也是郑智脑中对于船只模样的几个基本记忆点。

    船身的狭长,便是更为符合流线型的设计,尖尖的船头便是其中一点。组合风帆,比之这个时代单桅杆风帆加上人力桨与水轮的动力组合,自然也是先进不少,炮位那便更不用多说,火炮才是海权的基础。

    这样的海船,与郑智眼前看到的海船,俨然就不是一个概念了。

    郑智从米氏部落到这造船之地,自然是来视察造船进度的,进度还是颇为满意。从古至今,再到未来,中国的底层劳动人民,从来都是吃苦耐劳,勤勤恳恳,可以说是世界最好的劳动人民。

    郑智视察一番情况之后,带着众人直接出发往盐山县而去,盐山靠海,位于沧州东边,今夜郑智也是想赶到盐山过夜,盐山还有李纲这么一个熟人。

    郑智刚带人出发不久,刚入得大道,便碰到燕青带着十几骑寻了过来,在这大道之上策马狂奔。

    郑智见得燕青,也知道必然是有事。燕青如今做的就是情报之类的差事,无事不可能到这里来寻找郑智。

    “相公,有事禀报!”燕青这般出门来寻郑智禀报要事,也不少第一回了,郑智的性子燕青也有了些了解,所以开口都是直截了当,并不来那一套客套虚礼。

    “小乙,何事?”郑智皱着没有去看马步还未落稳的燕青,心中对于燕青也是越来越满意,人皆有长处,这燕青最擅长的似乎就着这情报一类的工作。

    “吴用带人入了沧州!”燕青话语说完,却是一脸的凝重。

    “吴用终于是来了,人在哪里?”郑智听言笑道,心中也知道这个吴用会来,吴用此来也就是为了把这朱仝弄到梁山上去,却是没想到来得这么快,郑智心中隐约记得吴用来沧州找朱仝,应该是七月时分,正是城里中元节赏灯的时候,此时不过五月左右。

    吴用为何来早了,理由也是简单,便是这梁山在独龙岗一败,急需要招兵买马,招募强人。朱仝武艺不差,又与众人都是老相识,做都头的时候郓城之内不知多少汉子受过朱仝恩惠,便是晁盖吴用宋江等人,皆受过朱仝恩惠,其余江湖汉子,那便是数不胜数,把朱仝招到梁山之上,必然也是一大助力。

    美髯公朱仝,“公”本身就是极为尊敬的尊称,美髯也是夸奖。江湖人称朱仝一声美髯公,也是代表众人对于朱仝的尊敬。

    燕青听得郑智问话,表情便更加凝重起来,拱手回道:“相公,此事我没有做好,吴用此时在哪,却是还未打探到,只知道他从滨州边界山路入的沧州。”

    郑智听得燕青话语,此时才知道燕青为何一直一脸的凝重,笑道:“无妨,你便去清池城的知府衙门里,盯着朱仝就是,吴用为朱仝而来。只要吴用一现身,立马来报,与武松说一句,让他跟着你随时待命。”

    郑智听得吴用来了,自然是高兴的,之前郑智说朱仝可杀一人,吴用自然是杀不得,但是同来还有一人,便是李逵。

    郑智叫武松与燕青一起,便是知道这武松与李逵之间的过节,这事情由武松来做,自然最好不过。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二百九十三章 文人提刀锋

    盐山县衙之中,李纲此时欣喜非常,前后安排操持,只因为郑智到了盐山。

    酒菜备好,众人入席落座。

    李纲亲自与郑智斟酒,没多少客气,边倒边说:“郑相公,你这么个大忙人今日突然就到了盐山,也没有提前说上一句,也不让下官有个准备。”

    李纲用词显得一些尊敬,却是这语气颇为轻松,也略带调笑,如老友对谈一般,毫无拘束。

    郑智也是浅笑:“哈哈。。。伯纪,你却是怪我不成。”

    “不敢不敢,上官大驾光临,下官哪里敢怪,荣幸之至,荣幸之至啊。”李纲笑意盈盈,这句话就真是调笑了。

    “李伯纪,看你心情不错啊,可是最近有什么开心的事情?”郑智笑问道,心中也知李纲是在跟自己开玩笑。

    “高兴的事情倒是没有,烦心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