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宋好屠夫 >

第39部分

大宋好屠夫-第39部分

小说: 大宋好屠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哥哥,洒家觉得把马拉到衙门里面去更好。”鲁达也是大笑道。倒不是鲁达开玩笑,而是真这么个想法。

    郑智当然把鲁达的话当个笑话听,不可能真的把马匹拉到县衙内去排泄,众人更是大笑不止。

    果真不得多久,朱都头又带着三万贯出来了,郑智这回可就生气了,拿着鲁达的大刀,在朱都头面前乱舞,说是知县坑自己,想害自己性命,死之前也要拉个垫背的。

    左右众人强忍着笑去拦郑智,好说歹说把郑智面前拦下来了。

    朱都头看着拿刀乱舞的郑智,连忙躲得远远的,生怕这郑智要杀知县之前,一刀把自己先劈了。赶紧带着手下把箱子又搬了回去。

    午间,郑智带着众人又进了县衙,要吃要喝要酒,这些自然也是要满足的。

    等到中午太阳起来,这县衙门口,更是十里飘臭,连郑智都带人躲得远远的。衙门里的公人只能都从后门进出,派了人来打扫门口的马粪。刚打扫干净,却是又拉满了。

    朱都头绘声绘色把郑智要杀人垫背的事情说了一通,两位都头又把这郑智是何许人也,做了什么事情也添油加醋说了一通。

    李知县听得面色惨白,连喝了几杯盐茶,又叫下人备宴,又差人去请郑智晚上赴宴。却是这李知县心中依旧不愿意给这五万贯的粮饷。

    即便是宴席之上如何给郑智赔礼认错,都不愿意出这五万贯的粮饷,三万贯已经是极限了,就算是三万贯,这李知县都觉得心中疼痛无比。

    只是李知县一番准备赔礼道歉认错的安排,郑智压根不理会,依旧不吃这宴请,自顾自发怒要杀人,追着朱都头直到县衙门口方才被众人拦住。

    从此县衙大门便紧闭起来,李知县也从后门出去别院里面避祸了。

    回过头来郑智心中是真有些不耐烦了,这样演戏也实在是少了些脸面,准备第二天大早,直接去找这知县摊牌明要,也是没有想到这李知县真是如此要钱不要命。

    李知县躲在别院,心中依旧想着该如何解决的办法,渭州方面显然是解决不了,来去二十天,哪里来得及。去找华州府衙?来去也要四五天不说,这华州府衙哪里敢惹种家的相公。

    华阴县便是属于华州管辖,华州经略使见到延安府老种相公,必然屁也不敢放一个。见到两州经略使小种相公,也是低人几头。若是这华州经略使顶用,哪里还需去渭州请兵剿匪。

    郑智开口要五万贯,在李知县看来,必然就是小种相公的意思,郑智话语之间就说明了事情,虽然真是赤裸裸的讹诈,却是叫李知县如何是好,若是真打了一仗还心里平衡一点点,却是未动一人一刀,实在是心中怎么也过不了这个坎。

    思来想去,这李知县就是没有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半夜又叫来两位都头,左思右想,三人商议来商议去,一夜便就这么过去了,东边鱼肚白已经慢慢显了出来。

    第二日大早,衙门大开,李知县带着五万贯银两出来了,这钱李知县出了大头,两个都头也出得不少。

    郑智也是没想到,本还准备大早去找这李知县的。收了银两,郑智依旧发了一通脾气,喝骂这李知县不当人子,明明有钱,却是不愿意给出来,非要害自己性命。

    李知县一番解释,说是连夜找城中富户拆借而来的。还叮嘱郑智不要多传此事。心中也是怕郑智到处去传,传到自己上官那里,这李知县只怕又要吃一番罪过,一个知县都能拿出五万贯的银两,作为知府上官该如何去想?这知县只怕也做不稳当了。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七十九章 郑智新计划

    郑智带着部曲心满意足启程回去渭州,再路过少华山,郑智派了史进上山一趟,通知朱武来见自己,也有一番交代与朱武。

    队伍依旧行军,史进赶了上来通知郑智,郑智打马回身,在一处林子里见到了等候的朱武、陈达、杨春三人。

    “事情已了,以后少华山寨高枕无忧了。”郑智先给朱武安心。

    “多谢哥哥,没有哥哥前后谋划便没有我朱武今日,以后但凡哥哥有任何差遣,朱武必然赴汤蹈火在所不辞,以后朱武这条命便卖与哥哥了。”说完朱武拜倒在地,说完这番心中话语,朱武更是等待着郑智的回应,还怕郑智这种身份的人会不会接受自己这山贼头领的忠心。陈达杨春两人也是跟着拜倒。

    “快起来,都是自家兄弟,不说虚言,认了你朱武这个兄弟,自然就是义气当先,以后你我兄弟便是一家人。”郑智扶起朱武,又把陈达杨春二人扶起,一番话语便把众人关系定了下来。

    朱武听言大喜,又是拜谢。

    “我就说吧,我家哥哥便是义气中人,哪里会在意你是什么身份,只投秉性,不论出身,以后大家便是自家兄弟了。”史进也是欣喜出言,两人似乎一路上也谈论过这些事情。

    “我也知道哥哥秉性,倒是朱武哥哥心中担心。”陈达也开口说道,陈达与郑智倒是最为相熟,东京一路跟随下来,郑智从来没有对他另眼相待过,便是做砸了跟踪的事情,也没有多少怪罪。

    “我还有一事与你。”郑智又道,叫朱武来见自己可不光是为了认个兄弟的事情。

    “但凭哥哥吩咐。”朱武听了郑智有事要吩咐,反倒更是开心,这样的感觉才是真的自家兄弟。

    “一是要你以后不必再给华阴县送钱了,以后这华州没人奈何得了你这少华山。”郑智说到这里停顿一下,也是知道朱武肯定要问。

    “若是那知县再到渭州请兵该如何?”朱武问道。

    “给你看看这个。”郑智说完把怀中李知县亲笔写下的公文给朱武看。即便是没有这公文,只怕这李知县也不会再去渭州请兵了,请一趟五万贯,这李知县打死也不会再做这事情。这也是郑智非要坑这五万贯的其中一个考量之一。

    至于华阴县还能请兵的州府,不是没有,一个是老种相公的延安府,有了这五万贯的事情,只怕李知县也不会再做傻事。在一个是秦州折家军,也是不太现实,真正是十万八千里的路程,秦州到华阴,一来一回那便是三十日也不止。

    再说这渭州种家走一样给五万贯,折家若是不给个六万也不会来。

    郑智见朱武看完公文之后大气一松,便又道:“还有一事,这边去东京道上,到了入晋地不远,有一个桃花山,这山寨里也有一伙人马,为首的是小霸王周通,兴许还有个打虎将李忠,若是只有周通在山上,你便带人败了他,然后收入麾下,若是李忠也在,倒是好说,就说鲁达是你哥哥,史进是你兄弟,让他到渭州来一趟便是。”

    打虎将李忠,本就与鲁达极为要好,又是史进的武艺启蒙师傅。郑智初到的时候还在潘家酒楼见过,只是这李忠后来便没了音信。原著中,李忠是因为鲁达杀了人,怕被牵连,去了桃花山落草。

    如今鲁达也未杀人逃亡,李忠还是消失了,如果依旧去了桃花山当头领,反倒也是一个助力。这渭洲去东京路上,绿林道上就少华山与桃花山两个大势力,解决这个问题,也是要为郑智走商路做铺垫。

    若果李忠没有去桃花山落草,也是好说,李忠不过堪堪二流绝顶的武艺,那小霸王周通连李忠都打不过,实在是好解决。朱武过去,必然手到擒来。

    不过这周通也还是个妙人,偌大山寨,竟然因为周通过于心善,陷入了温饱问题,抢劫遇到可怜的都抢不下手。最后没有办法,为了解决温饱问题,竟然去抢亲,抢山下姓刘大户的女儿做老婆。用这种办法来解决山寨的温饱问题。实在是个妙人。

    郑智当初看到这个故事,笑了好几次。

    “哥哥吩咐,朱武必然办得妥当。”朱武也不管什么理由,此事既然吩咐来了,肯定要给郑智办好,也关乎自身的脸面。

    “休要伤了周通的性命。”郑智也再叮嘱一句,周通这样的人,杀了实在可惜,不算大奸大恶。

    朱武点头应答,朱武聪明便在此,听了吩咐,却是不开口问缘由。

    “过十来天,我差人送些好酒与你。”郑智又道。

    “可是哥哥那三碗不归家?”朱武听了也是大喜,这酒的名声才传来一两日,之前路上问了史进,才知道三碗不归家是郑智的产业,又听史进一番夸赞,当然心中也是痒痒的。

    “这酒的名声倒是传的快,便是你在华阴都听闻了,哈哈。。。极好极好。一千斤够不够?”郑智没想到连朱武都听说了自己的酒,心中更是高兴,名声就意味着销量。

    “够了够了,本以为哥哥送给百十斤来,哥哥真是大方,一送便是千斤。足够了,以后要是再喝,自当用银两去买来喝。”朱武道。

    “应该是够喝一阵子的,也给王教头与林教头他们尝尝鲜,过得些时日,等风声过了,我再差人来请他们去渭州,让他们先把身体养好,这话你带回去。”郑智说道。

    “哥哥的话语,朱武一定带给两位教头。”朱武此时心中还有些激动,只要郑智交代的事情,他都胸有成竹作保。

    郑智也不多说,点点头带着史进骑上马匹,上了官道直追前面的队伍去了。

    林冲一家老小到这少华山寨多时,也是慢慢习惯下来,却是一直闷闷不乐,好好一个东京良家子,禁军名教头,突然落了一个藏身土匪山寨的地步,情绪怎么也好不起来,便是挚爱一生的枪棒都没练过几次。

    反倒是林娘子每日情绪不错,伺候丈夫,伺候父亲,在山寨里又多得众人敬重。比起那日被林冲一纸休书哭晕在地的凄惨,此时不知幸福到哪里去了。

    王进倒是心思安定,没事与老熟人张教头喝喝酒,教一些山寨里的人习练一下武艺,指点一番陈达杨春二人枪棒。

    再加上身体慢慢养好,越来越是健硕硬朗,倒是显得红光满面,便是白了不少的头发都转黑了些。身手武艺也恢复得八九不离十。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八十章 童贯开春要巡边

    郑智到了渭州,种师道却还在庆州没有回来,倒不是种师道不关系这剿匪赚钱的事情,而是种师道也没有想到郑智这么快便能回来,只以为打仗,怎么也要打个几天。

    郑智带着手下,把五万两银子搬进了经略府,只等小种相公回来查收。

    当然郑智也想过把这笔钱暗中截下一些,却是没有这么做。一来郑智如今有钱,商场生意越来越好,渭洲庆州两个商场,一个月总能给郑智赚给一千多两,德月楼也是不差,一个月也能赚两三千两。

    最重要的是郑智的酒在附近州府已经打开了销路,能产多少便能卖多少。一个月能带来几千两的收入,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升高。反倒没有必要去打那五万贯粮饷的主意,实在得不偿失。

    郑智回来渭州,第一件事就是继续扩大酒坊的规模。还在不远处又开始建了一座巨大的酿酒作坊,也招来了附近州府的大量会酿酒的技术人才。也已经着手开始收购高粱等粮食。

    整个西北,便是高粱的价格都随之攀升起来。

    实在是现在原酒的供应也是不足了,郑智也就只能自己来酿。甚至也想着能不能改进蒸馏工艺,直接酿造出烈酒,也就省去了用石灰来提纯酒精的这道工艺。只是暂时也没有时间来做这件事情。

    若是酿造出了烈酒,再提纯成比较高纯度的酒精,也是用处极大的。至少医疗上便能挽救许多人的性命,特别是军旅外伤之中,能有效控制伤口感染的并发症。

    李二、李兴业如今真是忙得脚不着地,自然在办事的过程中,能力也是越来越强,甚至李二都收了几个徒弟了。

    时间慢慢又过了两月,寒冬已经真正到来了。西北的寒冬,有着一种透侧心扉的冷。

    再过不得一个多月便要过年了,这也是郑智在这个世界过的第一个年。

    年前郑智还有一件事情在忙,便是这姓宅子已经买好了,基本也装修一番,再修缮了许多破旧处,与老宅子隔得倒是不远,便是走路过去,也就半刻钟时间。

    李二还煞有其事的给郑智新宅子做了一块鎏金牌匾,上书郑府两个大字。

    门头也是重新来盖的,也是气势不凡,在这渭州城中,只有经略府比这郑府的门头看起来要雄伟一些。西北建筑风格,本就是以简单为主,不比南方,所以这郑府便格外显得气势不凡。

    三进的院子,二十多间厢房,三个正厅,六个侧厅。便是徐氏刚一进来的时候,像是进了大观园一般,东看看西看看,都不敢相信这样的宅子是自己的家。

    反倒是金翠莲在这方面见识比徐氏更多,在东京时候,倒是也进过大户人家的宅院见识了几次。比起东京的宅院,郑智这新家便不算得什么了。

    李二孝心非常,郑智安排买两个丫鬟,一个干活小厮。李二便翻了三倍,买了六个丫鬟,三个小厮,还雇了个厨娘。

    鲁达见了这宅子,便再也不愿回经略府的班房去住了,卷起铺盖便过来了。牛大也是跟着住了过来,说是来看家护院的。

    如今这内院便是住着郑智一家与六个丫鬟,二进的院子住着金老汉、鲁达与史进。最外面的院子自然是住着三个小厮与牛大。

    即便如此,这院子还空下了不少房间。

    郑智却是在忙着一件事情,在自己厢房卧室里用水与黄土和着泥巴,旁边众人围着看,也插不上什么手。

    有把厢房的青石地板掘了起来,挖深了些。四周用青砖围起,再用泥巴与石灰来糊,接着打开窗户直接用烧火来烤。

    郑智这便是要盘个火炕了。此时火炕倒并非没有出现,只是并不多见,乡下的窑洞倒是偶尔会有。却是城中还真没有人家会盘火炕。实在是城中房屋多是木制建筑,常人哪里敢在房内烧火,即便是围起来看不见的火也不敢烧,一不小心把房子烧了,那便是几代人积累的产业都损失了。

    郑智却是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