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宋好屠夫 >

第445部分

大宋好屠夫-第445部分

小说: 大宋好屠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若是召集一群做过这一行的人一起来商议,应该是能解决这个密码问题的。纸张的区别,便是基础。随后还可以试试水印之法,水印的原理也并不复杂。宋朝的造纸工艺高度发达,只要提出要求,试验之下,并不难解决这个问题。

    关键也是要把纸钞的制作工艺繁琐起来,越繁琐越好,繁琐便会精致,精致就会让作伪更加难。

    朱武一直不停记录着郑智的话语,李纲又开口问道:“陛下,最难之事,乃天下钱庄进出度支上的管理问题,此事臣思虑半月有余,实在不得其法,还请陛下指教。”

    郑智听得这个问题,也是眉头皱到了一处。说到底就是银行的会计问题与结算问题。这个问题比税收系统,或者户部财政系统要复杂太多。

    税收系统,往简单一点说,本质是凭证系统,之后多是加法算数,各地来的税收加法。

    财政系统,往简单一点说,本质是先加后减。从税收系统拿钱来,然后再减出去,往各个部门,各个衙门减出去。

    当然,这只是简单的比喻,实际操作也是极为复杂的。

    但是这两个系统与银行比起来,那就算是简单的。银行系统,会记上,就是无数笔每个地方的小加减。程序上,更是无数凭证的集合。往上,还有综合统计。往下,还有每日各个办事处的进出,每个户头的凭证数据处理,与存底统计对照。

    银行还要涉及整个国家进出的统计,还要与税收系统进行配合。防止偷税漏税。

    等等等等。

    这个问题到得郑智这里,已然也是焦头烂额,这个问题,郑智实在解决不了。便听郑智开口说道:“李纲,着教育部今年立刻着手准备,加试开考一科。向天下招纳钱官,姑且叫会计官。试题便专考算术与度支问题。天下所有的掌柜账房,皆可入考,不需任何其他条件。三甲者,直接封为中央钱庄会计副使,赐三品俸禄。取万人为官,皆封品级,让他们来商议钱庄管理之事,有了成熟的计划,再报政务院来定夺,某也亲自参与定夺。”

    郑智有郑智的聪明,郑智不是那万事皆通之人。便也唯有寻精通之人来解决实际问题。

    这也是算术人才,第一次能这么当官的先例。

    李纲闻言,心中有些惊讶,这般选官,当真是开天辟地头一遭。这种神奇的事情,也唯有面前这位陛下才做得出来。

    李纲下意识转头看了看大厅里这些大小官员,果真有许多人面色有些难看。这些人虽然都是新朝之官,却又有哪个不是在削尖脑袋往上爬。三品,这个品级,已然是大多数人一辈子都不可能达到的地步了。

    却是如今考个算术度支的三甲,就能直接得到。这叫许多怎么钻都钻不上去的官员心中作何想法。

    只奈何,奈何头前那坐着的皇帝陛下太过霸道,威势太过重。即便许多人心中有想法,却也不敢开口去说,甚至连脸面上的难看,也是稍纵即逝,不敢让头前那位皇帝陛下看到。

    郑智自然是能发现许多人表情上的变化的,却也是懒得理会。

    便听李纲开口答道:“陛下,此时臣立刻着手去办,至于这出题之事,不知陛下有何指示。”

    “寻户部管理度支之事的官员来出题,出完呈上来看看,某也会亲自出一些题目加进去。”郑智心中多少还是有些不放心,怕户部出的题达不到自己的要求,便是也想着自己来出一些题目。郑智出题,自然绕不开数学问题,甚至还是比较难的数学问题,如此才能真正分出一个高下来,选到国家需要的人才。

    “遵旨!”李纲躬身一礼,这个问题便也暂时到此为止。

    便听郑智又开口说道:“题目得出三套,第一套于全国各地进行选拔,第二套为州府遴选。第三套便是京中的试题。如此方才妥当。”

    没有资格要求的考试,想来稍微会点算术之人,都要趋之若鹜。分级遴选也就是必须的。

    李纲点头再礼,倒是没有多说。这件事情,郑智即便不叮嘱,李纲也知道该如何去办。要说会计度支的事情李纲不精通,但是组织考试的事情,李纲自然是知道该用个什么步骤。

    郑智已然起身,准备要走,却是忽然又想起了一件事情,开口问道:“工部棉甲之事进展得如何了?”

    李纲闻言,连忙回头示意一下。凌振起身走向前去,开口禀道:“回禀陛下,臣这些时日多在操办此事,棉甲做出了不少样式,皆在试验之中。以弩箭与火枪反复射击,甚至也用上了火药包。月余之内,便能选出最好的打造之法,立马便可投入生产。”

    这棉甲,以棉花浸湿之后,反复拍打压实,硬如木板,内衬铁片。主要的功能就是防备火枪与羽箭的射击,效果极好。而且还能御寒,重量比铁甲也要轻便许多。与游牧为战,某种程度来说,棉甲比铁甲其实效果更佳。

    这棉甲之事,自然关系甚大,便听郑智开口说道:“加快进度,今年入秋之后,要装备两万人以上。”

    凌振拱手答道:“陛下,臣一定办妥此事。”

    郑智闻言点了点头,方才往外而去。

    棉甲之事,自然关乎东北之战局,关乎与女真的战事。有了棉花,御寒就不算事情了。秋日开战,在东北之地,就是冬天了。

    零下几十度的严寒之下,林子里女真人必然满身裹得严严实实,毛皮与布衣,只要能裹上身的,一定都会裹在身上。若是打仗,还要往外套甲胄。如此臃肿,自然行动不便,便成了女真人的劣势了。便是严寒之下的铁甲,沾水都摸不得,摸了就要粘上人的手。

    那个时候的岳飞,穿着棉袄,裹着棉甲,带着火枪,入林子与女真人战。这严寒,反倒成了优势。棉鞋,棉手套,棉帽,皆是优势。

    这才是郑智没有听吴用野火燎原的计策的主要原因。就是要挑着严寒,女真人缺衣少食的时候,发动这一场不对称的战争,战争的胜率,才会有保障。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七章 年号章武,臣服合作

    新朝建元十一年,旧朝灭亡十四年。

    皇帝祭天,龙虎山乃天下道教正统,张姓天师几十代传承到今。龙虎山五大天师齐聚河间。

    郑智对于道家,从来都有好感,这是一种情怀。却非赵佶那般迷信道教。真正的道家,无为中正平和,才是本质。

    郑智自然是不信那些六丁六甲之类的大法的,却是这祭天之事,华夏正统,从巫祝开始,到道家之人,这是少不了的程序。这个时期,也是全真道开始的时候,龙虎山却还是道教之祖。

    大夏新朝,改元章武,章武元年,西历一一三九年。西辽康国六年。

    大战已然开始。

    春,鲁达随帝国第三、第四、第五水师,大小战船两百一十八艘南下。与南海普利安哥登陆,抓捕奴隶开始于海边良港铸城。

    普利安哥,乃高棉之语。后来此地称之为西贡,乃西来进贡之意。最后来,此地称之为胡志明市。越南之地也。

    鲁达就在此处,并未继续随水师往前。而是带领四千铁甲开始经营此处,铸造大城,安装火炮。也与当地土著之国交战几番,才彻底占得海港之后的大片地盘。命名南海城。

    水师分道,第三水师继续南下,往群岛之地而去,第四第五水师继续入马六甲海峡,沿着海峡登陆几处据点,其中最重要的一处蒲罗中,也在开始铸造大城。便是后来的新加坡,扼守水道咽喉。命名水关城。

    出得马六甲,便是印度洋,迎面又是一片不小群岛,城池堡寨,一个一个。这才是海道的根基所在。

    水师之后,便是更多的商船,商船而来,运送少许货物,主要是载人跟随水师,船内之人,便是一个个铁甲军汉。

    印度洋,可去中亚中东,甚至可去欧洲。横渡便是黑人之地。越过黑人之地,乃大西洋,再横渡又是那片广阔无垠的美洲之地。往北去,就是欧洲的出海口。

    这个世界,走在路上,广阔无垠。走在时间上,不过就是这么一周。

    若是海路成熟,即便是帆船环球一周,也不过一两年时间即可。若是海道不成熟,三年也不在话下。若是有机械动力的船只,那么这个世界,从此咫尺天涯。

    章武元年,夏。

    虎思斡耳朵也炎热起来,再也不是那等严寒。

    虎思斡耳朵的城池,再也不似中原的城池模样,有高耸的角楼,尖尖的建筑之顶。外城城墙甚至比中原一般的城池还要高耸,内城完全就是波斯人的建筑风格。

    城池并不广阔。却是一座坚城,华夏自古不把其他地方的人民当回事。但是历史上的事实,这个世界,也还有几个璀璨的文明,在某种程度,某个时间段,并不比华夏文明差上分毫。

    虎思斡耳朵这个名字,却不是中亚之地的词汇,而是带着浓浓的大兴安岭地区的文化。

    斡耳朵,乃是大兴安岭地区民族的词汇,契丹人这么用,女真人也这么用,甚至大兴安岭西边的蒙古人也有这个词汇。满语之中也有。

    意思大概宫帐、宫殿、亭子。

    包括后世鄂尔多斯市的名字,也与这个词汇有关系。鄂尔多,就是斡耳朵。

    虎思,就是有力量的意思。虎思斡耳朵,就是有力量的宫殿。

    十几万大夏之军,终于围困了这座有力量的宫殿,契丹人有力量的宫殿。

    耶律大石站在城头之上,年不过四十有四。穿着还有中原汉人的习惯。城内七八万中亚各族之兵,皆在耶律大石麾下效死。

    “尊敬的国王陛下,听闻大夏国之太子也在军中。”一个明显不同于东亚人面孔的塔剌思人恭恭敬敬站在耶律大石的身后,开口说着蹩脚的契丹之语。

    塔剌思,在虎思斡耳朵之西,乃后世哈萨克斯坦境内。塔剌思,也是蒙古人西征之时的花剌子模背后之地。往前更有唐朝与大食人在此进行了一场大战。也是唐玄宗李隆基天宝十年,高仙芝兵败之地。

    耶律大石闻言面色越发深沉起来,开口询问道:“郑智之子,可是叫郑凯?”

    耶律大石对于郑智有过一段时间的关注,郑智北伐大辽之时,不过几岁的郑凯恰巧也在军中。却是郑凯还并未获得太子之民,只是大多数人都以郑凯为太子之尊。

    “郑凯,郑凯。”这个塔剌思人重复了几句音节之后,方才笃定说道:“尊敬的国王陛下,听闻那大夏国的太子,是叫郑凯。”

    耶律大石面色有些复杂,女真与郑智之战的情况,消息过了五年才真正传到这里,起初耶律大石一直并不相信这个随着旅人传回来的消息,直到自己亲自派人再越过草原回来之后,耶律大石方才彻底相信这个消息。

    郑智打败了女真人,甚至把女真人再次赶回了丛林之中,女真人更是死伤过半。耶律大石对于这个消息,心中只有畅快之感,忽然也有一种大仇得报的喜悦。相比于那如野人一般的女真,能说汉语,能写汉字的耶律大石,对于宋人,自然更有亲近之感。

    两百年多年的契丹之辽,从来都以中华为向往,文化习俗也多受汉人影响,与宋为兄弟之邦,称宋为南朝,自己便是北朝。以自己与宋没有区别之意。耶律大石,辽之林牙出身,便是辽国之翰林。何尝又不是这么一个想法。

    与宋之战,甚至可以说是内战。亡于宋之手,多年之后,建立了硕大西辽之国的耶律大石,内心多少是可以接受的,不过就是几千年来中华之历史更迭。那女真野人,便是不可饶恕的。

    耶律大石看着城外无边无尽的汉人铁甲,数之不尽的健马,还有那熟悉的一门门黑洞洞的炮口。

    思虑了许久许久,自从汉人大军前来,耶律大石并未与之有过大规模的交战,全部的精锐力量都往虎思斡耳朵聚集而来。

    七八万各族精兵皆在城中,城内的粮食也准备的较为充分。

    却是这战与不战的事情,耶律大石心中似乎真有一点其他的想法。并非耶律大石舍得这个偌大的西辽契丹之国,而是耶律大石心中多少有些侥幸之想。

    这侥幸的想法并非耶律大石幼稚不成熟,期望着汉人能自己退去。而是耶律大石想弄明白汉人到这里是为了什么?是单纯为了开疆拓土,还是有其他想法。

    若是单纯为了土地,为了开疆拓土的不世功绩,为了名垂千史的荣耀荣光。若是如此,耶律大石唯有一战,因为这是契丹人最后的活路了,契丹之族,失去了这里,便再也没有了传承。

    若是汉人到这里是有其他的想法,耶律大石便不愿一战,因为耶律大石愿意在某种程度上与汉人合作。帮助汉人达成心中所想。

    思虑许久之后,耶律大石想了太多太多,终于开口说道:“去唤夷列来!”

    那个塔剌思人闻言,恭敬捂胸一礼,转身下得高耸的城墙。

    耶律夷列,乃耶律大石之子,这西辽以后的皇帝。但是这个皇帝并非是耶律大石直接的继任者,西辽之国,也出了个女皇。乃耶律大石的皇后,耶律大石遗命如此,也并非篡夺。感天皇后在位七年,才是耶律夷列。

    耶律夷列上位之后,倒是还有一个有趣之事。登基改元,年号:绍兴!

    当时南宋赵构,年号也正是:绍兴!只是南宋绍兴年间,要早了二十年开始。

    南宋绍兴结束于一一六二年。西辽绍兴结束于一一六三年。

    耶律夷列庙号仁宗。赵构庙号高宗。

    年轻的耶律夷列奔上城头之上,拜见耶律大石之后,站立在身后。

    耶律大石依旧久久不语,还在定夺,待得许久,方才开口说道:“夷列,你汉话学得怎么样了?”

    耶侓大石用契丹语发问,耶律夷列顿了一顿,用汉语开口答道:“父皇,孩儿的汉话学得应是不差的。”

    语调微微有些奇怪,比不得耶律大石说得正宗,却是也不差。

    耶律大石点了点头,开口也是汉语说道:“城外,汉人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