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第一公子-第1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纯臣,朕记得你的大婚日期近了吧,朕当初可是下旨赐婚的,到时候你可以请朕喝一杯喜酒。”
饭后赵承嗣悠闲的吃着端上来的水果,大臣们有的已经离开了,现在这里只剩下赵匡胤赵普还有赵匡胤贴身大太监张德钧。
“是呀,刚才官家还说呢,这纯臣的喜酒可一定要喝,到时候我也不请自来。”
赵普也满脸的微笑,他也听到过赵匡胤给赵承嗣赐婚的事情,想不到这件事皇帝还记得,那这真的就不简单了。
“那是我的荣幸,官家亲临那是成天大的荣幸,就这月的七月七日,那是咱们民间的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我和她都没有父母,就选择那一天了。”(将书中的时间再一次设定到七月。)
是时候成亲了,赵承嗣也找到了算命的算了,这天是好日子,如果在后世这还是中华的情人节呢!
“好好,牛郎织女相会那可是一个好日子,这个彩头不错,那也没有多长时间了,从现在开始朕给你放假,好好准备一下吧,正所谓洞房花烛大登科,这件事也不能马虎,军校的事情也走上了正规,武德司的事情也有人负责,给你半月时间休息一下,这算是朕奖励你的。”
放假?
大宋的官员其实是有假期的,而且种类也不少。主要分为旬假、节假、国忌假等。
旬假是固定的,如同现在的星期天,宋朝在这一点做的不错。
宋代沿袭唐代的旬假制,只是那时是十日一休,一般放在每旬之末,每月休三天而已。
大宋开宝元年,宋廷规定每遇旬假,皇帝不登殿视事,赐百官休沐一天。
“每旬唯以晦日休务”,即每月的十日、二十日或二十九日(小月)休假。
可见那时不仅注意公务人员的休息,更说明当时已经很注意个人卫生和形象了。
每月专门放假三天,让官员沐浴洗澡。
节假,和现在的小长假很相似,现在有什么春节国庆小长假,那个时候也有假期。
在宋代,最重要的节日要算岁节、寒食和冬至了,宋廷规定这几个节日各放七天假,其中休务五天。
岁节就是元旦,宋代吴自牧《梦粱录》记载:“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
一岁节序,此为之首。官放公私僦屋钱三日,士夫皆交相贺,细民男女亦皆鲜衣,往来拜节。”看来那时的岁节应该像今天的春节那么隆重。
每年四月四日的寒食节,这天禁烟火,吃冷食,那时的活动还有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钩、斗卵等风俗,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曾被称为民间第一大祭日,后来逐步与清明节合并了。
而冬至是祭天祀祖的日子,皇帝在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百姓在这一天要向父母尊长叩拜。
由此看来,在封建社会的宋代,这三个节日当然是最重要的。所以宋廷给百官放了长假,就像我们今天的春节和国庆一样,也长达七天。
另外,圣节、上元、中元各三天,休务一天。春社、秋社、上巳、重午(端午)、重阳、立春、立夏、三伏、立秋、七夕、秋分、授衣、立冬,各放假一天。夏至、腊日,各放假三天。诸大祀,皆放假一日。
这里的“假”是指在京的官员免予朝参,“休务”是指各级官署停止办公。
此后,宋朝“或因旧制,或增建庆节、旬日赐沐,皆令休务者,并著于令”。宋真宗时,规定每年大祀、忌日前一日,皇帝均不坐殿,即在京官员免予朝参,亦即放朝假。
元日、冬至、寒食仍各放假七日,圣节、元夕等放假皆依旧例。新增了天庆节、先天节、圣节,各放假五日;天祺节、天贶节各放假一日。
后来又建立了天庆节和天祯节、天贶节。庆历六年十二月,规定三元节即上元、中元、下元以及夏至、腊日“自今并休务”。
原来每逢夏至和腊日官员只放三天朝假,且休务,官员实际真正享受了假期。
国忌假,这一天是国家的忌日,这也相当重要。
宋朝的国忌,是指由朝廷特定的本朝先帝、先后逝世纪念日。
国忌分为大忌和小忌两种,最早是由赵匡胤追尊先祖而开始实行的。
除其父宣祖为大忌,其他追尊的先祖均为小忌。
后来,宋赵匡胤的母亲杜太后逝世后,下诏以其六月二日忌日为大忌。自此以后,凡皇帝和皇后死后,皆由新皇帝将其忌辰立为大忌。
此外,国忌还分为双忌和单忌,单忌是一天只有一位先帝或先后的忌辰,双忌则同一天有两个以上的先帝或先后的忌辰。
赵匡胤初次立国忌日时规定,凡逢其日,“禁乐,废务,群臣诣佛寺烧香修斋”。
逢大忌,中书门下的官员全部参加纪念活动,逢小忌,轮派一名官员去佛寺烧香修斋。“天下州府军监亦如之。”同时,规定大忌之前一日,皇帝不坐殿视事,在京官员即放朝假。
以上节假,加上旬假(每月三日,全年三十六日),宋代官员全年大概休假一百多天。除了这些常规假期之外,根据具体情况,宋代官员还有上任假、探亲假、病假等多种名目繁多的假期。
什么婚假那个时候还是没有这样的规定,但是赵匡胤说的算,一下子给他半月的婚假。
这是其他官员都没有的,可见赵匡胤的高兴。
“多谢官家恩典,臣感激不尽,以后一定要戮力王事,为大宋为官家尽忠。”小赵同志一副感激涕零。
“这是你应得的,朕本来就打算赏赐你的,可是你还年轻,骤然高位那是对你没有好处,这也算是你的一种补偿,等到机会合适,朕会给你更重要的位置。”
旁边的赵普脸色怪异,这赵匡胤今日说话对赵承嗣是多有看重,还从来没有见他对一个人这样重视,难不成这小子真的是那人,即使是,皇帝也不知道呀。
“多谢官家,多谢官家……”
“特么的,让你们掌柜的过来,不然老子今天就拆了你们饕香楼,快点……”
赵承嗣的话还没有说完,就听到下面一阵骚乱,还有一阵叫骂声音,赵匡胤脸上一阵怪异。不过也没有在意,这样的小事情他是不会过问的。
不过下面的一句话让赵匡胤眉头紧皱。
“王法,跟我讲王法,在汴京老子就是王法,哼!”
这些都是吹牛皮说的话,本来没有什么,但是在皇帝面前说这些话,那就是找死了。
赵承嗣也听到了,这是哪个无眉的声音,想不到这小子这么嚣张。
“官家,宰相大人你们稍坐,我去处理一下。”看到赵匡胤不耐烦的表情,赵承嗣立刻退了出去。(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二〇四章 暴风雨前夕
(全本小说网,。)
赵承嗣急忙走了下去,无眉正在下面吵吵嚷嚷的。
一楼的客人都走光了,地面上一片狼藉。
原来无眉他们在这里吃饱喝足了,终于开始找事了。
“妈的你们这里东西不干净,里面居然有老鼠屎,这吃了要出人命的,叫你们掌柜的过来,否则我就砸了你们这家店。”
无眉依然很嚣张,指着周围的店小二说道,汗青气的脸色铁青,赵承嗣说了不能惊动上面的人,但是现在这种情况……
“怎么了这是,谁要见我?”
赵承嗣从楼上走了下来,看到下面的情况也有点不乐意了。
“你就是掌柜呢呀,我从你们这个什么火锅里面居然有老鼠屎,对我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你说怎么解决吧?”
无眉见到下来一个年轻人,看上去还是一个小白脸,没有放下心上,毕竟自己的背后还有人。
“哦,我们火锅里面有其他东西,这不可能吧,要知道我们这里的东西可都是经过严格的筛选出来的,绝对不会出现这样的事情,你这样闹会严重影响我们生意,现在我们的客人全部走光了,你说这件事怎么算呢?”
赵承嗣脸上挂着怪异的笑容,汗青一阵恶寒,通常赵承嗣发怒的时候都是这样表情,这无眉要倒霉了,但是他还在那里洋洋得意。
“哼,怎么算,你特么跟我说怎么算,你们的东西有问题,万一吃死人了,那事情可就大了,我帮你们赶走他,其实就是救你,你不感谢我,好要我负责不成,我看你是不想在这里混了。”
无眉鼻孔朝天,一副我为你好的样子。
赵承嗣没有说话,直接扔过去大约有十贯钱,慢慢的走了下来:
“这里大约有十贯钱,虽然不是很多,你们拿去用吧!”
无眉一点头,他身边的一个小弟走了过去,将那十贯钱拿了过来,递给无眉。
“还算你识相,既然你如此识相,那我无眉就给你一个面子,走了兄弟们!”
无眉转身就要离开,想不到这么顺利,将饕香楼弄的一团糟不说,而且还白白得了十贯钱,比雇主给他的还要多,真是不虚此行。
“慢着,怎么就想这样走了吗,事情还没有结束吧,你们是不是还有些事情没有说呢?”
赵承嗣声音在背后响起,无眉皱着眉头转过身来。
“怎么,还有什么事情吗?”
赵承嗣直接走到刚才无眉他们坐的那张桌子,看着里面不断翻滚的汤水,脸色阴沉。
“你们闹也闹了,钱也拿了,不说些什么就这样走了,说不过去吧。”
赵承嗣找了一把椅子坐了下来,汗青紧跟在他身边,而饕香楼外面也站了不少的人。
“怎么个意思,今天掌柜的你还打算将我们兄弟都留下不成?那正符合我的心意,本来看在你掌柜的很会来事,兄弟打算给你个面子,但是现在看起来不行了,兄弟们,这里还不够乱,我们再帮掌柜的收拾一下。”
无眉阴笑着,他手下的那几个兄弟立刻就抡起袖子开始打砸。
“无眉你就不顾及王法吗,我这里可是正经生意,你这可是破坏正经的生意不怕大宋王法吗?”
赵承嗣还没有动怒,脸上依然挂着微笑。
“哈哈!”
无眉和他的兄弟们个个笑的人仰马翻。
“王法,王法算什么,我可告诉你,在汴京我门就是王法,哼,恩?”
无眉的笑声戛然而止,不仅是他,他身边的兄弟也不再说话了,个个脸上带着惊恐。
因为他们美人身边都出现了一个人,手中都持有一把钢刀,放在他们脖子上。
“唉,哥几个有话好说,掌柜的有话好说,是我无眉有人不识泰山,多有得罪,还请见谅,还请见谅。”
无眉一看这架势就不能善了,自己这是撞枪口上了。
“呵呵,得罪我倒是没有什么,可是你可是大逆不道,想要造反呀,那可是诛九族的大罪,谁也不敢饶了你,你刚才可是说在汴京你就是王法,这可是大逆不道呀。”
赵承嗣站了起来,无眉被押着,一动也不动,也不敢动。
大逆不道?
造反?
无眉一阵眩晕,这可以死掉脑袋的事情,刚才自己说没有说他就是王法,他都忘记了,毕竟自己平日里嘴也没有一个把门的,也许说了,也许没有说。
“哼哼,说是让你们到这里来捣乱的,说了兴许我可以绕你们一次。”
赵承嗣还将无眉给扶了起来,那个将刀架在无眉脖子上的人此时也将刀拿了下来,赵晨是牵扯无眉的手,让他到自己的身边。
“掌柜的,小人是有眼不识泰山,得罪了掌柜的,还请掌柜的饶命他,小的是猪油蒙了心,小的看咱们饕香楼生意不错,所以想要估计来这里讹诈点钱财,没有人……”
赵承嗣也没有说话,拉起来无眉的手,在无眉疑惑的时候,直接按进了那滚烫的汤锅里面,很奇怪他无眉并没有大声哀嚎,而是他的嘴被捂了起来,想要喊出声音来根本不大可能。
“怎么现在想说吗,不说的话,我也尝一尝人肉火锅。”
无眉青筋暴出,脸色酱紫,赵承嗣将他的手给放开,身后的那个人也将他放开,无眉在地上疼的直打滚。
“我说,我说是张穆张大人让我来找麻烦的,说你们抢了他家的生意,还说,还说上面有人要对付你,你们阻碍了他的计划!”
无眉现在是想着怎么保住性命,那里还管他背后有什么人?
“张穆,你说的是张穆殿中侍御史张穆吗?”赵普陪着赵匡胤走了下来,其中赵普眉头紧皱,问了一句。
“正是殿中侍御史张穆张大人,让我们来的,还饶了小的吧,小的再也不敢了。”
“纯臣,将他们带下去好好问问,刚他说的上面有人要对付你是什么意思。”赵匡胤不知道想了什么。
赵承嗣随机让人将无眉他们带到一处僻静的地方,没有多久他就知道了一切,并且向赵匡胤禀报了一下,老赵气的一拍桌子直接回宫了,没有没有多久武德使和素衣卫就倾巢而出,在汴京开始捉拿人了,一场风暴就要来临。(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二〇五章 反腐风暴
(全本小说网,。)
三国时期官名。三国魏派御史二人居殿中,察非法,后乃以之为官名。
两晋南北朝沿置。隋改称殿内侍御史。
唐复置殿中侍御史,掌纠察朝仪,兼知库藏出纳及宫门内事,及京畿纠察事宜,位从七品下,较侍御史(从六品下)低。
台中食坐之南有横榻,名“南床”,为侍御史专席,殿中侍御史与监察御史(正八品下)均不得坐。侍御史称“台端”、“端公”,殿中称“副端”。
宋沿设殿中侍御史,掌纠弹百官朝会失仪事。
元亦设此官,初沿宋制为正七品,现在殿中侍御史有一个叫做张穆的人,一个七品小官,本来也没有多大的影响力。
只是在朝会上看看百官有什么做的不对的地方,也就这些权力了,可是人家能上朝,这算是皇帝近臣了。
本来这样一个人赵匡胤也不会放在心上,即使那无眉是张穆指使来找饕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