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宋第一公子 >

第215部分

大宋第一公子-第215部分

小说: 大宋第一公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承嗣为人功劳巨大,有救驾之功,并且身为皇子德昭师傅,着提升为太子太傅,钦此。

    要说赵德昭封为太子,这不意外,本来朝中当时就分为两派,一派支持赵光义,另一派支持的就是赵德昭。

    现在赵光义死了,就只剩下赵德昭了,他成为太子那是理所当然的了,所以赵匡胤宣布赵德昭为皇太子,大家都没有觉得意外。

    可以太子太傅是赵承嗣,除了前几天夜里知道赵承嗣在那场政变中起了什么作用的人,其他人不知道赵匡胤为什么这样。

    当时赵匡胤就说赵承嗣为太子太傅,不论其他的功劳,就单凭救驾之功,这个位置就足可以以了。

    自古以来没有什么比救驾功劳更大的了,赵承嗣一跃成为了朝堂高官。

    “儿臣(臣)多谢(父皇)陛下!”

    “臣等参加太子殿下!”大臣们自然是要向赵德昭祝贺了,这可是以后的主子,不巴结一下怎么可以。

    “请起,以后还请诸位大臣和孤一起辅佐父皇共同治理我大宋,让我大宋威震天下,威风服四海。”

    赵德昭意气风发,多年以来自己宝贝赵光义压制着,现在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了,成为了太子殿下,这是一步登天,这样说来自己还要感谢赵光义了。

    “好了,德昭千万不要辜负朕的期望,不要让赵家列祖列宗蒙羞。”

    “儿臣明白,相信有太傅的教导,孩儿一定不会辜负父皇的期望的。”

    赵德昭说完还看了一眼赵承嗣,大臣们都注意到这个举动了,想不到太子这么信任赵承嗣,等到陛下百年之后,赵德昭即位,那丞相一定是赵承嗣了。

    朝中的一些大臣都羡慕的看着赵承嗣,这位年纪不到双十的年轻人,现在就比他们高了,是朝廷的新贵呀。

    而赵承嗣也有心大干一番,现在是二品高官了。(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四一二章 奸臣录

    (全本小说网,。)

    “纯臣,这一次你做的十分好没有造成大的伤亡,将影响力降到最低,朕十分满意,十分满意。”

    在偏殿里,赵普也留在这里,赵承嗣这个信任的太子太傅也在。

    “这都是官家洪福齐天,臣不敢居功!”赵承嗣也十分谦虚,这牵扯到皇家的事情,自己还是小心一点好。

    “成象先生你看看你这个弟子,可是没有以前那个嚣张跋扈的劲了,这可是你教育的好。”

    赵匡胤微微一笑,对着旁边的王著说道。

    王著看着这个得意弟子,也十分满意:“官家,这可不是臣教的,臣只不过是捡了一个现成的便宜,这一切都是仙长安排的好,要不然我也不会捡这么一个好弟子。”

    王著也十分的满意,赵承嗣当初看起来像是一个小混混,但是现在却成为朝廷重臣了,比自己当年的职位还要高。

    赵匡胤听起到仙长,立刻就想起了那个道骨仙风的道长,当初是他老人家指导自己去投奔郭威,要不然也不会有今天的自己。

    “说到仙长,也不知道他现在怎么养了,纯臣,你见到过仙长吗,朕什么时候能见到一面呢?”

    赵匡胤微笑着看着赵承嗣,这个年轻人比自己当初还要年轻,而且十分能干,更重要他是陈抟老祖推荐和看重的人才,这是谁都比不了的。

    赵匡胤谁都不相信,但是会相信陈抟老祖,要不然自己也不会这么重用。

    “官家,老乞丐,咳咳,道长我也没有见到过,当初有缘见过一面,可是不知道是道长当面,现在想起来臣也甚为遗憾。”

    赵承嗣本来想叫老乞丐的,但是很快又改口了,当初自己可以肆无忌惮的叫人家老乞丐,但是现在却不能。

    特别是当着皇帝的面,人家皇帝可是这位老乞丐十分推崇,并且自己知道这个人就是宋初有名的神仙人物,自己也不敢有所不敬。

    自己经历的事情,让他对一些神鬼也十分敬重。

    “这足以说明仙长对你的看重,不怕对你说,朕之所以任命你我为太子太傅,一方面是你的功劳,另一方面是因为仙长也看重你,朕相信仙长的眼光,所以你不要辜负朕更加不要辜负仙长的期望。”

    赵匡胤语重心长的说道。

    “纯臣听到陛下说的吧,以后那你可要尽心尽力的辅助陛下开创我大宋盛世。”王著也十分有面子,这么一个弟子在这里,他也十分的高兴。

    “官家,咱们的赵太傅应该是大宋最年轻的官员了,古之甘罗也不过如此,看起来这是上天赐予我们的良臣,这是陛下洪福齐天。”

    赵普不失时机的拍了一个马屁,不过这个马屁恰到好处,赵匡胤也深以为然。

    “好了,朕让你们是谈论正事的,这一次光义居然做出如此大逆不道的事情,朕也有责任,好在最后没有引起来大的动乱,但是依然将大部分官员给牵扯进去了,这善后的事情诸位看看怎么办呢?”

    那些官员都被抓起来了,对外宣称是他们触犯了宋律,抄家的抄家,但是最终怎么处置还没有定下来。

    “官家,虽然这件事罪魁祸首已经去了,但是为了杀一儆百,臣建议对他们严惩不贷,这些人居然敢跟着造反,加上他们本身就有问题,所以杀了他们也符合咱们宋律,如果这一次不严惩的话,那么以后难保不会出现这样的事情,臣建议严惩。”

    赵普立刻站了出来,严惩,那就是杀无赦了,甚至他们的九族都会收到牵连。

    “父皇儿臣也赞同赵相的意见,对于这些臣子不能姑息,如果不是父皇洪福齐天,此刻恐怕……就连忠于大宋的那些忠臣下场都会很惨,所以儿臣也赞同将诛九族。”

    赵德昭可是找到机会了,这些大臣跟他们不对付,趁着这个机会直接给除掉,这也是他们直接给干掉了。

    赵匡胤点了点头,他也能想到赵普和自己的儿子这样说,毕竟这一次事情太大了,自己还从来没有处置过这么多的官员。

    自己也很为难,杀这么多人自己于心不忍。

    “纯臣你有什么意见,说来听听?”赵匡胤心中还是没有最终决定,问起这个年轻的臣子。

    “陛下,臣也赞同太子和赵相的意见,虽然陛下宅心仁厚,但是对于那些乱臣贼子也不能手软,俗话说对敌人仁慈就是对自己残忍。”

    对敌人仁慈就是对自己的残忍!

    这句话在现在还没有出现,现在人讲究的放虎归山,那里有这么贴底气的话。

    “对敌人仁慈就是对自己残忍!”赵匡胤在嘴里念叨了好几句,眼前一亮,以前还没有人跟自己这样说话。

    “那你的意见也是对那些人处以极刑?”

    “官家臣是这个意思,不仅如此,还要写个奸臣录,将这些人全部记录上去,昭示全国,让后人知道他们的恶行,这样乱臣贼子再也不敢窥测神器,还请官家恩准。”

    恩?

    所有的人都吸了一口凉气,这赵承嗣也太狠了一点吧,不仅支持处斩,还搞个什么奸臣录,这是要将这些人遗臭万年的节奏。

    如果说处置他们,也只是一朝的事情,但是如果将他们写进奸臣录的话,那可是传之万世的,事情,被史书记录下来万世流传。

    绝对是遗臭万年,赵匡胤怕什么,就怕史书上对自己不好的评价,这也是让一直谨言慎行的原因。

    想不到今天赵承嗣居然来了一个奸臣录,这和史书记录下来这些大臣的恶行没有什么区别,如果真的实行话,那这些人一辈子甚至十辈子都不能翻身。

    可是其中的好处也不少,比如赵承嗣所说的,那就是对那些乱臣贼子起到一种震慑,极大的震慑,这也是一件好事。

    “既然这件事是你提出来的,就交给你办吧,太子也跟着去吧,你们都下去吧,成象先生留下,朕还有话要对你说。”

    赵承嗣摆摆手让赵承嗣去办这件事,也就是说奸臣录要出,那些人要死。(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四一三章 枢密副使

    (全本小说网,。)

    奸臣录一出,朝野震动。

    那些上了奸臣录的人不仅在大宋一朝丢人出丑,在以后也会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那些有野心的人现在也要掂量一下自己以后的名声了。

    有的人把名声看的比生命重要,宁可死也也要维护自己的名声,赵承嗣这一招可是掐住了那些心怀不轨大臣的脉门了。

    当知道这一切都是出自于新任太子太傅赵承嗣之手的时候大家对这个年轻人的忌惮又深了一层。

    而赵承嗣这几天就忙着处理这些,要不然就是被那些大臣给宴请,现在终于有机会好好休息一下了。

    不过自己的便宜徒弟赵德昭又来了,还带来了大量的礼物,让赵承嗣苦笑不得。

    “我说殿下,这么晚了你这是干什么呢?还有这几位是?”

    赵德昭不仅带来了大量的礼物,后边还跟着几个漂亮的女子,年纪都不大,大约有十五六岁的样子。

    这让赵承嗣有点疑惑,送礼自己可以理解,毕竟自己这一次帮了赵德昭这么多大一个忙,将他送上了太子之位,送点礼物表表心意也是可以的。

    赵承嗣也不是那种迂腐之人,知道变通,而现在自己是和赵德昭绑到一辆战车上了,礼尚往来也是应该的。

    “太傅,这是我的一点小意思,这几个人是我宫中的几个女官,姿色自然不用说来了,她们个个都是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我看太傅府中也没有主事之人,所以将她们两个送给太傅,太傅放心,她们可都是清白之身。”

    赵德昭满是笑意,这两个姑娘还真的是他千挑万选的,真心送给赵承嗣的。

    赵承嗣当初成亲的事情闹的是满城风雨,现在赵承嗣身边还没有一个女子,这怎么行,所以赵德昭决定帮助这位年轻的太傅找几个女子,成家。

    “再说了太傅你也应成家来了,那件事已经过了很久了也是时候成个家了,你看上那家姑娘了,给我说,我请父皇赐婚,这两个可以当妾嘛!再怎么说这么大一个家怎么能没有一个女人呢,就这样定了,太傅还请给我这个面子。”

    赵德昭话都说到了这份上,赵承嗣只能无奈的摇摇头,让人给去她们安排住处,毕竟赵德昭的面子也要给的。

    但是赵承嗣可没有放下戒心,这个时候赵德昭送来两个人,谁又能保证她们是不是赵德昭的眼线呢?

    防人之心不可无,但是这件事也不会摆在明面上,心里有数就行了。

    “如此多谢殿下了,不知殿下这么晚来有何事,我想总不会是专门来送这些东西吧?”

    跟赵德昭也不用这么客气,还不如直接点好。

    “太傅你能不能不要这么聪明,难不成我就不能专门来看看你吗,你这样说实在是令我感到伤心呀。”赵德昭也难得开玩笑,一张苦瓜脸,赵承嗣看着都觉得他是窦娥的哥哥一般。

    也是,要是放在以前赵德昭也不敢开这样的玩笑,也是最近他春风得意,才有心思开玩笑,在以前这是想都不敢想的。

    以前他是小心翼翼,生怕出一点错,但是现在不一样来了。

    赵光义死了,朝中赵光义一派的人也都死绝了,他还被立为太子,已经没有人能威胁到他了,他脸上的笑容也渐渐多了起来。

    赵承嗣撇了撇嘴,赵德昭这家伙这么晚来一定是有事情。

    赵德昭看到赵承嗣那不信的样子,也知道自己骗不了他,于是进入到正题:

    “太傅,其实我是来告诉你,今天在你离开之后父皇已经正式任命你为枢密副使了,我是来告诉你这个好消息的,怎么样还不错吧?”

    枢密副使?

    赵匡胤要任命自己为枢密副使?

    这可是实权位置。

    要说自己的太子太傅是一个高位,但是却没有什么实权,到底不如丞相尚书这样的职位。

    但是枢密副使就不一样了,那是枢密使的助手,这是真正的实权。

    从唐宋时期的枢密使制度是封建社会中央集权加强的产物,也是皇权与相权斗争的结果,其经历了从内廷化向外朝化的转变。从唐后期最初的由皇帝近侍宦官担任,经历了五代枢密使改由士人充当并建立起日趋庞大的枢密院机构,总揽财权、政权、军权,凌驾于三省之上,“是宰相之外复有宰相,三省之外复有三省矣”,基本上完成了由内廷向外朝的转化,成为正式的决策机构。宋政府鉴于武将骄悍,逐步建立重文轻武的“家法”,大量起用士人担任枢密使,实际上是继承了五代以来的枢密使制度,彻底完成了枢密使从内廷向外朝的转变。

    其实现在的枢密副使已经是枢密院的老大来了,因为前段时间枢密使跟着赵光义,被处死了。

    赵匡胤一直没有任命书迷使,现在突然任命赵承嗣为枢密副使,却没有设立枢密使,其实就是赵承嗣在当家。

    “并且父皇说以后让我跟你好好学习一下,太傅可不要吝啬哟!”赵德昭十分高兴。

    自己和赵承嗣有师徒之名,绝对的自己人,赵承嗣权力越大,对自己越有利,这样自己在朝中的地位越来越稳固了。

    等到自己父亲百年之后,那自己就是名正言顺的皇帝了。

    赵承嗣就是自己的班底,班底越强,那自己登基的阻力越小,越能尽快掌握朝政大权,所以要说最高兴的绝对是赵德昭。

    赵承嗣也愣住了,枢密副使,这赵匡胤也真大方,直接给了自己这么一个职位,可是自己却不是那么精通军事,但是也能够理解。

    自己也算是文臣吧,现在大宋虽然还没有像后来那样限制武将,可是在一些重要的职位上用的都是文臣。

    赵匡胤这样任命也正常,不过让赵承嗣吃惊的是,赵匡胤会让自己担任枢密副使,这是没有想到的。

    前次任命自己为太子太傅已经引起了轩然大波,现在一定会更加引起轰动吧,不过这些都不是赵承嗣能过问的,让自己干就干呗,反正自己就是为了夺取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