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宋第一公子 >

第225部分

大宋第一公子-第225部分

小说: 大宋第一公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凡是全心全意为我大宋办事的臣子,朕是绝对不会亏待的,这是你们应得的,是朕和大宋应该感谢你们。”

    将士为大宋开疆拓土,赵匡胤自然要表示自己的感谢,一个皇帝的感谢的方法无非是赏赐了。

    “陛下臣有话要说!”樊若水直接站了出来。

    赵匡胤一看是樊若水还别说人家还是自己的救命恩人呢:“若水平身起来回话,怎么嫌弃朕给你的官职太小吗?”

    “微臣不敢,微臣寸功未建却蒙陛下拔擢臣感激不尽,怎么敢嫌弃陛下赐的官职太小呢?”樊若水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说话也是一套套的。

    “此言诧异,你为大宋献上了浮桥计划,使得我大军视江水为平地,功莫大焉,朕代替大宋的士兵感谢你。”

    赵匡胤说着就是一揖!

    这可是大礼,樊若水怎么也不敢受,直接跪在了地上。

    “微臣不敢,这都陛下洪福齐天,微臣不敢贪功。”

    “平身平身,今天你是功臣,平身平身。”赵匡胤也十分的高兴。

    “多谢陛下,不过说到功臣微臣倒认为第一功臣非前太傅现在的皇子赵承嗣应该是首功,微臣的浮桥计划全部是由皇子指点的。”

    樊若水站出来是替赵承嗣请功的。

    “臣也认为首功应该是皇子赵承嗣,臣的一切部署都得到皇子的帮助,我军的行军路线全部都是按照皇帝提供的路线图,这使得我军大大减少了损失,而且他派来很多高手帮助我们,特别是打开了金陵城门,所以皇子才是首功之臣。”

    曹彬也出来奏道,说实话赵承嗣给了他不少帮助,要不然他们也不会那么快将唐国给平定,所以赵承嗣是真的有大功劳的人。

    “哦这么说来,他还真的有大功,朕记得当初还是朕让他去唐国的,想不到他还真的做出来了一番事业,前一段时间赵普为奸人所害,朕一直没有设宰相,下旨任命赵承嗣为宰相,统领百官,任何人不得有异议,钦此!”

    这……

    怎么说着说着就直接任命赵承嗣为宰相了,虽然他也有大功劳也不能当宰相吧,这可是一个重要职位,赵承嗣才十几岁,怎么能担当此重任呢?

    “父皇,皇弟虽然有大功,可是毕竟年纪尚轻,这宰相位子实在是太重要,他才十六岁,这宰相位子怎么能……”

    赵德昭立刻站出来反对,这小子也是当了宰相的话,那还有自己什么事情。

    “怎么不行,古代甘罗拜相的时候才几岁,现在嗣儿比他还要大上几岁,怎么不行呢,就这样定了,不得有异议,退朝。”

    赵德昭眼神阴沉的可怕,这父亲搞什么鬼,怎么让那小子担任宰相,自己都没有总领国事,他却成了宰相。

    这是要扶持他吗?

    而赵承嗣此时则是家中继续研究往生经,这两天他的往生经恢复了不少,甚至有上升,体内的暗伤全部康复了。

    如果刺客再来的话,绝对不是他的一合之敌。

    “爽呀,往生经真的奇妙,到底是谁创立的,如果不是这东西我还真的不知道什么康复呢,有力量的感觉就是好。”

    赵承嗣直接下床,他感觉到脚步轻盈,体内充满往生经的真气。

    “小恒儿,过来让爹抱抱。”

    赵承嗣看到在外面玩耍的儿子,立刻叫道。

    小家伙已经认人了,看到赵承嗣步履蹒跚的走向赵承嗣。

    突然一个趔趄就要摔倒,赵承嗣一个闪身就来到儿子的面前,将他报了起来。

    “这小子这么不小心,否则儿子要破相了。”

    旁边的清雅看到这一幕的时候,起初也是很担心,但是很快就松了一口气。

    “你身形怎么这么快,以前你可是没有那么快的,怎么回事?”清雅疑惑的问道。

    “就这样呗,可能是往生经的原因,不过这样也好以后也能自保,不要担心有人行刺了。”

    正在这个时候外面传旨的人来了,赵匡胤接旨:“门下,赵氏皇帝承嗣有功于社稷,得群臣推戴,朕特任命为宰相,钦此!”(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四三四章 愚蠢的太子

    (全本小说网,。)

    “这个不行官员考核三年一考核时间太长了,我会向父皇禀报以后一年一考核,加强对官员的管理,考核形式也要发生变化,朝廷派人去容易产生腐败,我将会用另外一种形式。”

    “军队将领轮换可以,这样不容易形成势力,但是也容易让军队战斗力降低,这件事先放一放。”

    “这些文件立刻下发到各部,然后开始实行!”

    “下午我要去大宋皇家军校去转转,你们安排!”

    ……

    赵承嗣这位宰相一上任,确实不错,这不开始忙起来了,这一上午过去了,他也累了不行。

    垂拱而治,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毕竟他的愿望是要改变大宋,大宋的一些政策也是要改变的。

    这一段时间他一直在改变那些在后世被认为造成冗兵冗员的问题,赵匡胤也放手让他去做。

    毕竟现在这些也不算很成熟,改变起来也很容易,如果再过十几年,那就不容易了。

    不过他也没有敢进行大规模的整改,只是从局面一点点的改变吧。

    “赵相,陛下宣你觐见!”

    上午的时候,快要休息了,这边太监来见他说是赵匡胤要见他。

    “辛苦顺公公了,这点小意思顺公公拿着喝茶。”赵承嗣将一块金子递了过去,那太监欣喜若狂。

    “相爷放心,官家是召您用膳不用担心,太子殿下也在。”

    也许是看在钱的份上,对赵承嗣十分热心,将皇帝找他的目的说了一遍。

    赵承嗣点点头,跟着太监一起去见赵匡胤,毕竟那是自己的父亲。

    “原来是五弟来了,快点父皇在等着我们。”在路上刚好碰到赵德昭,现在也不叫师傅了,毕竟辈分在那里搁着呢!

    按照兄弟排行赵承嗣还真的是老五。

    “太子,不知道父皇找我们干什么?”赵承嗣行了一礼问道。

    “五弟不知道吗?”

    赵德昭看着赵承嗣,他可不相信赵承嗣不知道,现在他可是宰相了,皇帝身边不可能没有人。

    “臣弟还真的不知道,这不正准备回去用餐吗,父皇让小太监去叫我,难不成发生了什么事情吗?”赵承嗣满脸的疑问。

    “为兄也不知道,那怎么一起进去吧,不要让父皇久等了。”赵德昭率先走了进去,赵承嗣跟在后面看着嘴角露出来一丝笑容。

    “儿臣参加父皇。”哥俩见到赵匡胤第一件事就是行礼,这和普通家庭不一样,规矩太大了。

    “好了,不要多礼了,坐下吧,等你们很久了。”赵匡胤让两个儿子坐下。

    赵匡胤吃饭十分十分简朴,不崇尚铺张,桌子上有只有几个菜,这后世也只有朱元璋可以和他相比了。

    父子三人一顿饭没有用很长时间,让人收拾一下直呼,赵匡胤开始说话了。

    “我也就不说其他的人了,这里就咱们父子三人,我想全民实行马政,你们两个有什么看法吗?”

    马政?

    赵承嗣想不到赵匡胤说的是马政,前一段时间是要自己只是随口一说,想不到赵匡胤真的要实行马政。

    “父皇是想要为以后伐契丹做准备?”赵匡胤问道:“实行马政是为了储备战马?”

    “对,想要成个伐契丹必须要大量的战马,这一次朕就感觉到我们大宋的骑兵不是不行,而是我们战马素质根本没有他们的好,你说的对我们始终要有自己尽量的战马,说说你们的看法吧,德昭你先来。”

    赵匡胤简单说了一下自己的理由,然后直接点名让赵德昭说说自己的看法。

    “父皇儿臣认为现在契丹和我们相安无事,咱们也没有必要去招惹契丹,大宋已经完成一统了,咱们接下来应该要解决的是怎么富国强民,马政劳民伤财,西汉武帝刘彻当初也是在全国实行马政,结果弄的国库空虚,所以我的意思是能不能暂缓这项行动呢?”

    赵德昭这一番话让赵匡胤心里叹息,这小子还真是烂泥扶不上墙,怎么能说出来这样的话。

    赵承嗣在一旁也是直皱眉头,这位大哥怎么这么无知呢,怪不得历史上他没有当上皇帝。

    如果是他继承了皇位大宋还不知道会软弱成什么养自己呢?

    赵光义起码也做了几件实事,最后打不过契丹才慢慢的将注意力放在国内的,起码他还知道要干掉北汉,征伐契丹,而这位皇子居然说天下已经一统了。

    “额,皇兄那此言大大谬矣,我们大宋在父皇的领导下,虽然直接扫平了南北,可是我们的敌人依然存在,北汉一直都是我们大宋的敌人,契丹更是我们中原敌人,亡我之心不死,也许我们大宋现在强盛他们对我们没有什么,可是一点我们大宋出事,那么他们绝对不会放过对大宋的侵略,那么那个时候才是我们的灾难,难道我们要把灾难留给后代不成?”

    赵承嗣看着这位兄长,摇了摇头,这人太没有眼光了,哪怕你说一句同意不说理由也好。

    “五弟这样说就不对了,现在大宋还不够强大,我们刚刚对唐国用兵花费不少,前段时间因为契丹挑衅,父皇才亲征的,最终率军返回,可是契丹却没有出动,所以这样看来契丹也不愿意与我们为敌,这样我们还劳民伤财干什么?”

    我靠,这不是作死吗?

    刚才赵匡胤已经说了要实行马政,其实应是定了,让你发表一下看法,你还真的发表呀。

    赵匡胤听到自己的太子这样说也愣住了,他想不到自己的儿子居然是这样想的,以后江山交到他的手里,那还不知道要出什么事情呢?

    本来就有打算要将他给换掉的大宋,现在他这一番话就更加坚定要将他给换掉了。

    如果真的天下太平也许你的想法是正确的,可是现在毕竟不是真的天下太平,周围还有强敌,你这样的继承人真心不合适,更不用说你身体的原因了。

    赵匡胤心中有了计较,看样子废除太子之位一定要尽快进行了,越迟就会越麻烦。(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四三五章 割据势力

    (全本小说网,。)

    当然最后马政还是得以实施,毕竟赵匡胤决定的事情也是无法改变的,赵德昭被赵匡胤训斥了一顿,在家好好的反省几天。

    “哼,我绝对不会放过你的。”

    赵德昭被老爹训斥了一顿自然是不敢说其赵匡胤的不是,只能将这笔仇恨记在赵承嗣的头上。

    “嗣儿,有件事我想让你亲自去办,平海军节度使陈洪进要国寿,朕要你亲自去一趟,给予恩典,你觉得怎么样?”

    在赵德昭走后赵匡胤又单独将他留了下来,交给他一项重要的任务,去给人家拜寿。

    陈洪进,这个人赵承嗣知道,他是平海军节度使,掌管泉州和漳州,虽然他们归属于大宋,可是手中握着实权。

    这个人在当地可是土皇帝了,自从大宋平定南方,吴越纳土归降之后,他陈洪进也乖了不少,表示愿意接受大宋的一切指令。

    甚至打算去汴京,让大宋另外委派官吏来官吏清源军,赵匡胤那个时候没有同意。

    现在有时间了,就是要将泉州和漳州给收回来。

    快到了陈洪进的五十二岁大寿了,朝廷决定在这个时候给他加封。

    其实五十二岁在古代看来又不是什么重要的时刻,但是赵匡胤却十分重视。

    足以显示对陈洪进的看重,想来陈洪进也知道大宋的意思。

    而且大宋现在想要对付他们很简单,之所以这样以礼相待,就是让陈洪进看清楚形势,赶紧来汴京,至于泉州和漳州那是大宋的地方。

    让宰相去宣旨那更加上对陈洪进的恩典了,赵匡胤看着赵承嗣不知道他同意与否。

    其实赵匡胤想接着这个机会让赵承嗣立新功,毕竟为国开疆拓土那是天大的功劳。

    “您说的这个陈洪进就是那个废掉张汉思自立为节度使的陈洪进吧?”

    赵承嗣说他自立其实不承认陈洪进当初取得节度使的合法性。

    陈洪进年少时喜欢读书,又学习兵法,以其才能勇略闻名乡里。长大从军后,在一次攻汀州的战役中因为自己作战勇敢,于是被任命为副兵马使。

    闽国永隆六年,朱文进、连重遇杀闽帝王延羲,朱文进并自立为闽主。陈洪进追随留从效、董思安、张汉思等人反抗朱、连一党,并被殷帝王延政任命为都指挥使。

    在朱文进被杀、殷帝王延政投降南唐后,陈洪进亦随之归南唐,留从效被任命为清源节度使时,陈洪进被任命为统军使。

    建隆三年,留从效去世,继立的留绍镃年纪尚小,无法掌控军政,陈洪进遂诬指其欲归附吴越,将留绍镃送往南唐,反推年迈的统军副使张汉思为清源留后,陈洪进则任节度副使。

    其实这个时候陈洪进已经掌握大权了,只不过名义上还是节度副使。

    张汉思此时已经年老而不能处理军政,因此事情都由陈洪进决定。张汉思害怕陈洪进专权,因此在酒宴上埋伏士兵准备杀死他。

    酒过三巡,忽然地震,和张汉思同谋的人恐惧,就告诉陈洪进,陈洪进赶紧离开酒宴,自此事以后,陈洪进就被张汉思以重兵严防。

    建隆四年四月,陈洪进袖藏大锁,穿著平常服装进入军府,喝退值勤卫兵,张汉思在里面,陈洪进将其反锁,胁迫交出印信后将其软禁。

    张汉思也十分的悲剧,就这样被人家囚禁了,不久,南唐帝李煜顺势任命陈洪进为清源军节度使、泉南等州观察使,自此割据泉、漳二州。

    赵承嗣不承认的就是这一点,但是大宋也对他进行了正式册封。

    乾德二年,宋将清源军改为平海军,再任命陈洪进为平海节度使,泉漳等州观察使、检校太傅,赐号为“推诚顺化功臣”。

    其实就是说他识时务,不过也是一些虚名,这陈洪进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