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春茂侯门 >

第387部分

春茂侯门-第387部分

小说: 春茂侯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他处!否则以父亲当时的状况,随便闹上一场都能叫父亲承受不住了……”


这么说来雍城侯的伤是现在才转成不危及性命的?才受伤时更是凶险万分了?


卓昭节凝神一想,担心的道:“既然太子在东夷山还有这许多死士,那太子这些日子怕已经收到消息了罢?唐三那可是太子和绿姬的命。根。子!怎么太子这些日子都没发作?绿姬也没听说有什么不一样……却不知道太子打算如何处置?按说,唐三去后,唐澄是万万不能和真定郡王争什么的。可太子一向就偏心绿姬及其所出之子……”


宁摇碧道:“好就好在东夷山实在偏远,隼信最快也最安全。苏伯在事发之后立刻命猎隼轮流盘旋上空,但见飞禽,无论是否可疑,一律扑杀!当然士卒之中若有太子心腹溜回长安报信,苏伯也不可能每个都看住。只不过东夷山附近并无信鸽可用,他们不入关,只能靠快马!还要穿越大漠……想把消息传回来,没那么容易。”


“但祖母寿辰也有些日子了。”卓昭节蹙着眉算着太子下属的行程,只是她才这么说,宁摇碧已经道:“放心罢,唐三一死,苏伯就立刻发了隼信来与我……送信的猎隼是专门挑选过的,和饮渊、饮涧长的非常相似,横竖从空中飞过除了我和鸾奴外没人分得出来。我怎么还会让这些人进关?”他面上闪过杀意,“但我会私养其他猎隼,太子未必不会这么做!关外恐怕会有太子专门备下来传急讯的雀鸟之类。所以太子会先得知此事,也是有可能的!好在咱们祖母身份尊贵,就算是太子,想把父亲不好的消息添油加醋说到祖母跟前,也没那么容易!”


卓昭节咬着唇道:“你放心,这些日子我哪里也不去,就专门在家里看着,只要一得到有外人想见祖母,必过去阻拦……只是,下个月就是千秋节了!”


如今已是八月初,雍城侯却还不能动身,即使他伤一好就起行,大队人马拖拖拉拉的,年关之前能回来就不错了。可九月就是皇后生辰了,照例这日纪阳长公主也会进宫去贺皇后的,平常长公主待在府里很少见外人,倒是好糊弄。但千秋节这日……太子若是在这之前得了噩耗,虽然唐三死了,他和绿姬多年心血毁于一旦,可太子会就这么放过宁家?!这是不可能的事情。恐怕届时太子会更疯狂的报复宁家!想象着千秋节上毫无防备的长公主也许正和皇后谈笑着期望雍城侯一行早日归来,太子却忽然上前跪到长公主跟前大哭表弟惨死西域……


卓昭节觉得头皮一阵发麻!真要那样,长公主怕是连长公主府都回不了了……要知道去年长公主还能一手一个抱上两个襁褓里的曾孙,可经过了大房之事的打击后,长公主就再没有把曾孙抱起来过。不仅仅是因为宁夷旷和宁夷徽长大了许多,更大的原因就是长公主这一年来身体差了太多了!以长公主现在的身体,宁朗清出点大事,估计长公主就好不了了。更不要说长公主心爱的小儿子——孙儿也好,曾孙也罢,再亲切,到底和亲自怀胎十月生下来的孩儿不一样!长公主现在可就这么一个儿子了,雍城侯出点事情——就算明知道他只是受了重伤,性命无忧,恐怕长公主也能痛死过去!所以太子只要确定了雍城侯的情况,就算对长公主实话实说,也能直接收了长公主的性命!届时咸平帝大受打击……咸平帝不好,与咸平帝伉俪情深的淳于皇后未必能好到哪里去!这样太子还怕翻不了身?即使宁摇碧的人能够在关外把太子的信使全部拦截下来,其实也不可靠。因为唐三也好,那些信使也罢,必然是隔段辰光就要和太子联络的。如今唐三死了,信使也被劫杀在半途,过了时候不见消息传到,太子又不是傻子,哪里不会猜测到西域发生了事情而且是对唐三不妙的事情?在这种情况下,太子很有可能为了儿子和自己铤而走险!他索性把心横下来,在没有收到任何消息的情况下危言耸听,向长公主假报噩耗……反正只要帝后不能继续临朝视事,即使是空口无凭的话,还怕太子敷衍不过去?拿到了大权的太子才能够对失去和自己联系的西域进行干涉!支援自己心爱的长子——虽然唐三已经完全不需要他的帮助了。


所以千秋节上,无论太子是否收到唐三身死、雍城侯重伤的消息,都必然会出招!


听到千秋节,宁摇碧也不禁皱紧了眉,思忖良久,才道:“想个法子,让祖母今年千秋节不要去宫里了。”卓昭节为难的道:“因为今日要回长安,昨儿个我还去祖母跟前请过安。听常嬷嬷和许院判都说,祖母现在身子僘儿好多了,千秋节上甚至还能喝几盏。而且看祖母的意思,也想趁这个机会松快松快。”


“让我想想!”论到对付纪阳长公主,到底还是宁摇碧这个长公主爱孙比卓昭节更擅长,他凝神片刻,有了主意,道,“明儿个叫许珍过来,给你诊上一脉。”卓昭节疑惑道:“便是我在千秋节前后病倒了,祖母领着旷郎和徽娘进宫也是可以的啊!”


“怎么会叫你装病?”宁摇碧伸手捏了捏她面颊,轻声道,“我怎会说你这样不好的事情?我是想,旷郎和徽娘也有两岁了,年初又就出了大房的孝,这会儿如果再传好消息……”


卓昭节这才明白过来,微微红了脸,道:“这样?可往后怎么交代呢?”“往后再说罢。”宁摇碧叹了口气,道,“到时候我会和祖母说,你如今才有了一个月的身孕,到皇后千秋节时还不足三个月,胎像不稳!千秋节还是不去的好,祖母必会准许。到了那日,你起早打发人去告诉祖母说……嗯,不大舒服,祖母担心曾孙,一定不会有心思去千秋节,必然要留在长公主府里坐镇,预防你这儿有事情没人做主的。”


虽然对着长辈装怀孕不好,但卓昭节想来想去也确实想不到更加稳妥更加不引人注意的理由阻止纪阳长公主去千秋节了,这件事情便就这么定了。


第一百八十九章:卓昭姝的婚事
纪阳长公主得知孙媳又有了身孕,果然十分高兴。虽然长公主已经有三个曾孙了,但大房出事之后,就剩了一个宁朗清,二房父子两代都是单传,宁家的子嗣一下子就因为大房出事单薄下来了,长公主当然是盼望着孙媳能够争气些,多生几个嫡出曾孙和曾孙女才好。
结果卓昭节过门还不到三年,不但就给宁家添了一子一女,如今又怀上了身子——既然二房已经有了嫡曾孙,那么这一胎是男是女都不打紧了,加上宁夷旷和宁夷徽的容貌让长公主非常的满意——毕竟卓昭节容貌再好,到底不是长公主的血脉,宁家子孙生得好看,才更能让长公主感到欣慰。
长公主一高兴,加倍的体贴,不但把常嬷嬷又派到侯府来帮着主持事务,少不得又要赏赐一回东西。东西对宁摇碧和卓昭节来说可有可无,横竖两人都不少什么。倒是常嬷嬷的过来,虽然知道以长公主的胸襟,不会让这老嬷嬷到侯府来揽权,更不会借机给二房做手脚,是真心出于疼爱孙媳。问题是瑟兰居,苏史那这会跟着雍城侯在西域,宁朗清的身体当然就让卓昭节管起来了,听说常嬷嬷要过来代为掌家,好让自己安心的“养胎”,卓昭节不免就担心起来。好在宁摇碧安慰她道:“这事情回头我去和常嬷嬷说一下,你不必担心。”卓昭节惊讶的问:“嬷嬷会肯?”“常嬷嬷对祖母最忠心不过,向来就不大喜欢大房的。”宁摇碧淡淡的笑了笑,道,“再说如今叫祖母晓得这个消息对祖母也不好。

倒也是,常嬷嬷这种愿意一辈子不嫁来伺候主人的下仆,那是真正忠心之极了。

当初宁战没良心的伤害生母,纪阳长公主被气得几十年来都愤恨难平,常嬷嬷这忠仆能不烦大房吗?别说常嬷嬷了,家令庞绥不也因为长公主对大房的不喜,长年都替得宠的二房说话?说到底长公主府里的这些有头脸的下人,不管是出于忠心还是出于踩低拜高,总归是觑着长公主的脸色做事情的。
因此常嬷嬷对宁朗清未必多么同情——毕竟对长公主来说,宁朗清是她可怜的曾长孙,对常嬷嬷来说,这小子是那讨厌的宁战的孙儿……而且常嬷嬷即使同情宁朗清,也要为长公主考虑,现在的长公主是只能听好消息不能听坏消息的了

这会雍城侯重伤的事情都瞒着她呢,孙儿一直算计着曾孙的事情怎么能够叫太后知道?这一点宁摇碧心知肚明——常嬷嬷再不赞成也绝对不会去禀告长公主,总归是先寻了宁摇碧和卓昭节警告的。卓昭节把头往他肩上一靠,叹道:“既然要瞒祖母,别处也不能不说,不然就太假了。”“你是怕义康姑母又过来要什么生子的秘方吗?”宁摇碧调笑着道,“上回不是叫她抄了一个去了?”“义康公主殿下性情又不坏,就算过来又怎么样?”卓昭节拨着他的手臂,道,“我想的是,定成郡主、淳于家的六娘子都是下半年出阁,既然千秋节要不去,这两处怕都不去了,这两处还还罢了,但我那八妹出阁,可就在千秋节后半个月,到那时候……”
宁摇碧微笑着道:“回头补她点好东西罢。”也只能这样了。
卓昭节有些遗憾的道:“唐表哥若是没有那么曲折的婚事,本来他和我八妹的婚事真的不坏的。”
“我倒觉得现在更好。”宁摇碧打趣道,“原本是你的堂妹,嫁了你表哥那就是你的嫂子了。如今嫁你另外的表弟,那是弟妹,这样才不亏啊。”

——虽然卓家三房很想继续和唐慎之结亲,为此还请求卓昭节在皇后跟前多说卓昭姝的好话。实际上皇后倒是无所谓唐慎之娶卓昭姝,毕竟卓家上下,也就卓昭节因为长得像祖母,比较得皇后偏爱点。至于卓昭姝,在皇后眼里只是一个普通的臣女罢了,卓家从前亲近延昌郡王,不属于皇后心目中的自己人,这卓八娘嫁了唐慎之,往后是什么前程,皇后才不关心。所以皇后并不反对这门婚事,只不过皇后意思意思的叫了唐慎之到跟前一问,本来以为唐慎之也不会有意见,不想唐慎之却借口之前父母一直未能合葬,所以打算把父母并葬之后再考虑此事。这是孝义,皇后也不好阻拦。私下里,唐慎之又透过游氏表达了前程莫测,不愿意耽搁了卓昭姝青春的意思。卓家三房当然不愿意相信这是唐慎之的真心话,毕竟三房里对唐慎之所处的景遇也不是太清楚。在三房看来唐慎之既然没被天家问罪,还封了个多少人都梦寐以求的侯爵——是,卓家也有侯爵之位,可这是卓家上代在战场上九死一生拼杀出来的,还有敏平侯当年站队正确、处置政事利落的功劳才从伯升到了侯。但唐慎之仅仅凭着齐王之后的身份、凭着他的血脉就得了个侯爵。在从一开始就与世子之位毫无关系的三房看来,卓家的爵位,庶出的三房是怎么都轮不上的。但唐慎之的爵位就不一样了,卓昭姝若是嫁他做了正妻,往后的嫡长子可不就是世子?所以知道唐慎之拒婚后,三夫人和丁氏一致认为这是唐慎之身份转变后瞧不起三房的门楣了。这让三夫人很是气愤——唐慎之还没改回原本姓氏之前,可是个无父无母的清贫士子!那会三房都没嫌弃他,这人!三夫人气过了又怀疑这里头也有唐慎之之前被丁氏逼得太多的缘故,把媳妇狠狠骂了一顿,游氏在其中劝说了好几回,也没少听三夫人夹枪带棒的话,若非大夫人圆场,妯娌两个差点就翻脸了!

亏得卓昭姝好性情,知道母亲和四婶为了自己的婚事闹起来后,顾不得小娘子家脸皮薄,出来说和。念着这乖巧懂事的女儿和侄女的份上,妯娌两个才揭过。只不过卓昭姝也有十八岁了,之前以为可以嫁唐慎之,就没再物色旁的人家,这会唐慎之这儿断了,这年岁真的要让家里人急了。

——倒是古盼儿提了个好主意,便是游焕。虽然没有爵位,中榜的名次也远不如唐慎之。但游焕一样是三房看在眼里过两年,晓得性情的人。这个游家四房的嫡长子不像表哥唐慎之那样好脾气好说话到了近乎懦弱的地步,但也不是暴躁的人,真正论起来他倒比唐慎之更坚毅些。而且现在也是进士了。游氏又打包票说游霄为人虽然迂腐了点儿,但为人是极正直的,而游焕的母亲边氏更加不是会苛刻媳妇的人!三夫人虽然差点和游氏吵了一架,但对这个弟妹还是信任的,听说游焕的父母都好相处,且也只有一个胞弟,就是之前惹过祸的游煊,但也是被人算计了,并不是纨绔不讲理会成拖累的人,心里就有些意动。结果倒是赫氏一句话说得三夫人眉开眼笑,当下就决定趁早把这门婚事决定了——赫氏含蓄的提醒三夫人,游霄和边氏结发多年,并无一妾,甚至连个宠爱的使女都没有。这里头的缘故也就四房知道些真正的缘故当然是游霄一直都不死心的认为自己必能考上,整日里埋头读书。但三夫人却误以为这是游霄特别的有规矩,厌恶侍妾。归根到底三夫人虽然想把女儿高嫁,但也不是卖女儿的人。唐慎之固然富贵,可往后未必却不会不纳妾。
倒是游霄这么有规矩的公公,游焕看着也不像是忤逆的人,卓昭姝是个很守规矩懂道理的女儿,不怕夫家规矩大,就怕夫家长辈不慈、夫婿蛮横。既然游家四房有这样的规矩,加上游焕已经中了榜,前程在望——三夫人哪里还会再犹豫?而且吸取了唐慎之的教训,生怕再发生变故,把这个好好的女婿给再错过了,催促着游氏匆匆问了游焕——好在之前想把卓昭姝许配给唐慎之的事情除了卓家几个媳妇知道外,这些寄居的侄子们都不太清楚,倒也不怕游焕听了有什么。而卓昭姝温柔娴静、人也长得秀气,又是侯府的小娘子,游焕见过两回,虽然没生出过什么心思,但也不讨厌。
由于边氏是个非常贤惠的人,游焕受母亲影响,本来对妻子也是喜欢这种贤妻良母的小娘子,不娇纵不任性、文静懂事的卓昭姝给他印象不坏。

是以听了游氏的询问,本身就有些意动了,只是还记着规矩,说要问过祖父祖母。游氏就笑了:“年前你祖父祖母就写了信来,说你和你表哥的婚事让我帮着掌眼,若有合适的直接定下来便是。只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