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太平新篇 >

第44部分

太平新篇-第44部分

小说: 太平新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发布到了天王府王财才知道,原来当他一脸镇定的被东殿官员从苏州带走的时候,吉顺天和高建国的大军正和胜保在骆马湖决战。吉顺天原本主张遵照王财的要求,避开胜保,全力北上,但是高建国不同意,他认为只要击败胜保,整个山东就没有能够阻挡他们的清妖了,相反,如果避开胜保,则胜保紧随身后,不但要绕路,还会让胜保聚集越来越多的清妖,北伐军等不起,同时对于执行救援任务也是不利的,两个人争了半天,最终还是高建国说服了吉顺天,集中全军在骆马湖与胜保决战!
    发布左二军和新一军乃是苏南兵的精锐,装备先进,每个营的火炮都达到了十五门,全军都装备后膛火枪,因此当胜保看见在猛烈的炮火掩护下,排着着整齐的队形的太平军士兵的时候还以为看见了洋人火枪队。本想着挟新胜余威而来的清军被太平军的炮火打得四处乱窜,在太平军举着火枪顺次冲击的时候,清军撤底崩溃,胜保弹压不住也只好随着乱军四处乱窜,一头栽进骆马湖,要不是紧跟在他后面的桂明急忙让亲兵把他捞起来,这位将来的兵部待郎差点就喂了鱼虾。新胜的大军原要继续北上,却收到郑国的急报,详述了东王以十大罪要处死王财的事情,一下子军心沸腾,特别是左二军那是跟着王财一路拼杀过来的,要不是王财,他们可以还拿着菜刀、长矛在和清妖玩命呢,因此吉顺天和高建国也顾不上救什么北伐军了,直接派人给天京送信,明言要是不放了王财,他们就回师苏南,从此脱离太平军序列。同一时刻,倪守道也带着三千多人赶到天京城外,要求天京放人,更让杨秀清恼火的事,苏南兵在各个战场上与清兵全面停火,纷纷集结部队向天京涌来,从瓜洲渡江赶赴天京的新七军、新八军还在燕子矶和守军交了火,毫不客气的把燕子矶守军缴了械。而清廷也没有放过这个机会,开始从蒙古、黑龙江调集军入关,隐隐有反击之势。
    发布事情发展成这样,杨秀清也没有想到,原本是想利用王财手下分兵各地的机会把他收拾掉,结果适得其反,如果把王财杀了,说不定苏南就真的是要和天国对立了,但是不杀,那王财今后恐怕也不会放过自己,一时间犹豫不下,最后还是石达开建议“不杀不放”,就是不杀他,但是却也不能让他回苏南。这个提议杨秀清没有什么异议,只要王财待在天京,那不怕他翻上天去,等过了段时间,再寻个由头宰了他。
    发布高层们统一了思想,那接下来当然是要安扶一下王财了,杨秀清表示都是因为听了林少男这几个人的无耻滥言,才误会了王财,等于是向王财认了错,而石达开则一再表示王财为天朝呕心沥血,这次又大破胜保清妖,北上增援之计指日可待,如此功臣应该封赏才对,洪秀权也就势宣布加封王财为辅国候,说来说去,最后就是要王财留在天京。
    发布“此番之事,职下本已无心出仕,辅国候位高责重,万万承担不起。”王财压根就不想留在这是非之地,一再推辞。
    发布“将军莫不是心存怨恨!”杨秀清翻着白眼。
    发布妈的,老子这次被你折腾还不惨啊,怨恨一下都不行吗?王财心是气愤之极,“职下不敢,职下在苏南确是做了一些不当之事,全靠各位千岁维护。若是各位千岁还相信职下,职下愿意回苏南再为天国效犬马。”
    发布“好!将军果然忠义,”洪秀权看了一眼刚想张嘴的杨秀清,“将军积功而至辅国候,无需推辞了,若是将军心系苏南,你就回苏南效力……”洪秀权故意不看杨秀清,接着道,“苏南乃天京东面门户拱卫天京,将军小心谋划,勿以天国大业为重!”
    发布杨秀清万万没有想到洪秀权会来这一招,明明商量好的把王财圈养在天京,怎么突然改变主意?略一思索他马上意识到洪秀权这是想要培植自己的势力,示恩于王财,此刻北王、翼王都在,看来这些人是早就算计好了的,杨秀清暗暗满怨自己大意,但是话已出口,又不能不考虑现在的形势,左思右想,又心生一计。
    发布“这样吧,王财,这次北伐大军困守连镇,援军刚刚在骆马湖击败胜保小妖,你且在天京住几天,有什么情况,我们也好议一议,等北伐事定,你再回苏南亦无妨嘛。”杨秀清转了转眼睛。
    发布“如此,职下就在天京待到北伐事毕。”王财眼见推脱不掉,只好假意应承,打定了主意出了天王府就奔东门。
    发布杨秀清点点头,王财做了让步,他也不在强求,转身对典文书命令道:“去把林少男这个伪告上官的家伙给我拿下,关进死牢!”这件事情总得给王财一个交待。
    发布“东王千岁,林监军并无过错,下官有不当之处,身为监军负有监督之责,何错之有?”王财站起为林少男求情,“请留军效力。”
    发布出了天王府,王财转身就去了驿馆,一直在屋内待了半个时辰,才出后门往东门而去,一路上小心怕人盯梢,还好似乎东王并没有想到他会出走,没有派人跟踪,王财很顺利的就到了东门,没想到东门监军一看王财来了,马上使了个眼色,几名守城兵士就准备关城门。王财一个箭步冲上去拦住他们。
    发布“大白天的关门做什么?我要出城!”王财铁青着脸呵道。
    发布东门监军上前冲王财一抱拳:“大人,职下接东王令,天京各门出入需有东殿令牌,”说完手一伸,“请问大人有令牌吗?”
    发布“令牌?”王财心是暗骂,这王八蛋的杨秀清,“哦,刚才出东殿的时候落在承宣厅了,你且让我出去,回头我再补上。”
    发布“大人,东王号令甚严,下官不敢……”
    发布“住口,你敢拦本候吗?”王财摆出了官阶。
    发布东门监军道了声“得罪了。”一摆手上来几个士兵拦在王财的面前,看架势是不会放王财出东门的了。
    发布“闪开!”王财心中愤怒,双手一推就要硬闯,他知道东门外就是他的部队,只有回到自己的军队里王财才有一点安全感,因此是拼了命的挣扎,几个太平军士兵也不硬拦,毕竟是辅国候,只好挤在一起拦住城门。
    发布“哒哒……哒哒……”一阵马蹄声由远而近。
    发布周秀英自从到了倪守道大营后,一直在营门外朝着东门张望,担心王财是不是又出了什么事,正巧看几一群人在东门口挤成一堆。女人的心就是这样,马上她就感觉是王财出了什么事,转身跑进营内告诉倪守道,倪守道二话不说带了自己的亲随,一伙人骑马直冲东门而来,眼看着几个东门守军阻住王财的路,还推推搡搡的,倪守道心头火起,一把抽出战刀,他的手下一看,也跟着刀出鞘,气势汹汹的杀过来。
    发布东门监军一看情况不好,也招呼守军拔刀接战,结果双方在东门“乒乒乓乓”一阵乱打,倪守道带的到底是野战精兵,杀得这些东门守军是东倒西歪,很快抢了王财而去。
    发布当王财骑在马上出现在倪守道大营的时候,整个大营一片欢呼,王财好像回了家一样,向他的士兵们不断的挥手。倪守道跟在王财身边低声道:“大人,此处不宜久留,天京防军众多,我们不如速回丹阳,我派人让各路新军全到丹阳集中,再来报仇!”
    发布王财回头看了一眼远处的天京城墙,高大的城墙在午后的阳光下显得特别苍凉,他深深的叹了口气,摆了摆手,“不必了,让他们按原令行动,吉顺天和高建国继续增援北伐军……我们回苏州吧。”说到这,他又回头看了一眼拍马走在一边的周秀英,“秀英,你跟我一起回苏州吧,还有很多事情要你帮忙呢。”
    发布周秀英红着脸点点头,倪守道愣了一下,冲王财一抱拳,“大人,我去布置一下回营,先告退了。”
    发布王财点点头,他不知道该如何向倪守道解释,周秀英这次孤身来刑场的确让他很感激,但是他很清楚,感激与感情是两回事,也许过段时间再慢慢的向他们两说清楚吧,现在实在是有太多的事情要去做了。
    发布东门的冲突很快就报到东殿,杨秀清知道王财逃出了天京,大惊失色,这个辅国候既然公然带兵冲击天京东门,那难保他不会裂土称王,偏偏天京现在对于王财的态度并不统一,加上各王都对自己心存不满,这个时候想让他们同意讨伐苏南,无论是从军事上,还是舆论上都是得不到支持的。这样 “放虎归山”之后,毫无疑问,王财是肯定站在洪秀权一边了。
    发布
第四十二章:儒生
    第四十二章:儒生
    发布这次事变虽然没有造成天京与苏南的直接冲突,但是明眼人都认为,私自逃离天京,并在东门与守军冲突的苏南系今后八成是摔膀子单干了。但王财却出人意料的在到了苏州之后马上分别给天王、东王发了急件,语气极尽恭顺,表明了自己离开苏南实在是无奈之举,仍是心在天朝,也向天王和东王保证,自己绝没有分疆裂土的野心,“奉天王为主,尽臣下之责,荡满贼于中原,辅明主于华夏!”并且为了表示自己的诚意还装兵工厂刚刚出产的第一批火枪二百支全部送往天京,一时间辅国候仁义之名传遍江南。
    发布对于王财这么做,所有人都很不解,要做做姿态的话,上两道奏折也就行了,送枪就有点莫名其妙了,王财心里却很清楚,虽然这次天京事变让他受了不小的打击,但是他还是不想因此而对抗天京,更不想造反,从这次天京之事上看,洪秀权与杨秀清实际上已经是各怀鬼胎了,那么历史上血流成河的天京变乱应该很快就要发生,与其自己跳出来抢这个背主骂名,还不如让他们自己先斗上一斗,更何况以现在自己的实力对抗天京,只能是各自消耗,让清廷得利,他相信无论是洪秀权还是杨秀清都不会看不到这一点,所以维持缓合的关系,哪怕是表面上的,对于双方都有利。
    发布果然,洪秀权和杨秀清在收到王财的急件后,分别给他回了信,也都是尽力安扶,洪秀权还给王财送来了三个女人。搞得王财哭笑不倒,三名女子倒也年轻貌美,只是王财并不想给自己手下留一个贪淫好色的形象,而且这三名女子到了官衙之后,周秀英每天都会找借口到官衙转个几圈,王财担心她会不会因妒生恨,因此每人打发了几两银子,都给放了。
    发布苏南铁路已经没有了任何官方的阻力了,天京也不会为此事而再次挑起和王财的冲突,但是民间的反对声却是一浪高过一浪,特别是这条铁路基本上连接了苏南所有的大城市,因而老百姓的抵触情绪非常强,在某些地段,当地的大户还与驻防军发生了冲突,面对这样复杂的局面,王财只好召集这些地区的民军帅到苏州议事,同时为了防止冲突进一步升级,他只好给包令写信,请他暂停施工,而包令对此也非常理解,但是他还是暗示了王财,“如果王财解决不了这些老百姓,那英国政府就会用自己的办法完成这条铁路。”
    发布在各地民军帅赶来苏州的这段时间里,王财一刻也没闲着,他现在深深感到人材缺乏,虽然有郑国、魏列帮着他处理政事,但是常常是顾头顾不了尾,刚好苏教老院的夫子们送来了初阅的科举试卷,王财就希望能从中间选出一些好苗子来,但是只看了几份,他就开始怀疑起来,自己好歹也是中文系本科毕业生了,怎么就看不明白这些之乎者也呢?就比如这篇被夫子们一致认为是状元之材的试卷,上面写什么“皇矣上帝,神真无二也。夫犹是神也。得其真者,非独一皇上帝上而何。知群黎之憔悴,悯憔悴者此也,虑亿兆之倒悬,解倒悬者此也,见庶民困于乾旱,救乾旱者此也,念下民厄于水火,拯水火者此也,将以复汉族数千年之余业,以鼎新夫世宙,于以起天朝数百代之景命,以大展其功德。”王财看了半天也没弄明白他倒底想说啥,于是只好把这些八股文全部丢了一边,专找那些答了附加题和策论的试卷来看,就这么着看了几天,倒也大有收获,其中还有一篇关于“食色性也”附加题的文章简直就是坚决的无神论者,针对太平天国拜上帝的事情,他大着胆子写道:“世无上帝,且自三代而下,神灵每操祸福之权,然伪妄者恒多,何解?愚民耳。”也不知道他是如何由“色”而引到“神”的。关于那个“师夷长技以自强”的策论,则有不少人都非常认同这一点,第一次鸦片战争打破国门,丧权辱国,洋人船坚炮利,打得官军溃不成军,往往一战官军阵亡数千,而英夷只伤数个,这种惨酷的现实,让江南士林一下子清醒了大半,平日里也常常思考这个问题,现在正好借此机会,一吐为快,有的人认为是“兵甲不利,器械不精”,有的人提出“应对失当,事倍功半”,但有一个叫于海洋的考生更是详细的指出“战技生疏,铳炮锈涩,兵不识将,将不知兵,营额不满,逡巡不前”。应该说王财并没有想到民间对于前一次鸦片战争的反思达到了这个程度,真是“民心可用”啊,于是兴致勃勃把这些人都找来,想看看这些个印象中的酸醋儒生到底对自己有什么帮助。
    发布“各位都是我苏南的才子,饱读诗书,满腹经纶,我王财就是老粗一个,但是有幸拜读了各位的大作,想听听各位对‘师夷长技以自强’的看法。”王财冲着围坐在一起的几位儒生一抱拳。
    发布几个儒生很拘束的相互看着,谁都不知道怎么说才好,王财虽然是太平天国的辅国候,但在他们的眼中还有人把他当叛军头子看,因此谁也不肯先开口。
    发布“各位乃是我中华栋梁,如果你们都不肯袒露心声,那……”王财站起身摇了摇头。
    发布“大人,世人都认为洋人船坚炮利,而官军则兵甲不利,其实以在下看来,并非如此,在下有一位族兄家住定海,也看过定海官军的训练、装备,大人可能不知道,官军平日从来不开炮放铳,听他说要开炮放铳还要上官批准,因此炮台上的铜炮火铳大多锈涩。接仗那日,溃败的兵丁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