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科幻世界电子书 > 科技翻译家 >

第129部分

科技翻译家-第129部分

小说: 科技翻译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近期我们公司又研究一项新的显示技术。它是增强现实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完美结合。

    这个显示技术和云智能平台深度结合。可以很便捷地管理公司。我们公司子公司和分公司非常多。就是靠这个软件统筹管理。

    它可以有多重显示方案,同一个光幕。不带特殊眼镜的人,看到的是一种内容,用不同眼镜看到的内容又是不同的内容。

    我们的设备具有这种能力,再配合我们公司生产的高端隐形眼镜。可以让公司的管理更加高效便利。

    即使您在燕京,也能清晰的指挥远处公司的任何一个事件。

    我们的云智能平台还有详细的统计功能,任何人的小动作都瞒不过这个软件。”

    李浩之所以想推广云智能平台,就是打造基于他们企业的生态圈。

    现在云上清瓷公司已经在全球布局完成,保证在任何一个地点,都能更方便的传输和处理数据。

    再说优秀的软件也不能只让自己使用。通过分享发展起来,才能逐步完善软件的性能。

    如果比尔盖茨只在自己的电脑中使用微软系统,那他就不会建立庞大的微软帝国。

    如果乔布斯研发的智能手机只是自己使用。那现在绝不会进入到移动互联网时代。

    李浩说完之后,他拿出手机给周桥观看周云笙平常利用云智能平台处理公司事务的视频。

    周桥耐心的观看视频,脸上不断露出笑容。他看完之后高兴的说道:“我们公司就采用你这种云智能平台,如果体验良好,我就不回金陵工作。”

    周云笙拉着周媛媛的手走过来,看到他父母正在观看自己工作中的视频。

    她奇怪的问道:“你们看这个干什么?”

    周桥和蔼的说道:“看看你平常工作怎么样,没想到这么干练。超出同辈人许多。”

    “哼!”周云笙没有回话,拉着周媛媛的手扭头就走。

    李浩看到岳父的脸色不太好,他们父女之间的感情,他也不好插手。

    “姑父,你过来一下。”周媛媛冲他招招手。

    正好周媛媛叫他,李浩就趁着这个机会,躲避这里的尴尬气氛,向周媛媛走去。

    李浩走到周媛媛身边,向他问道:“媛媛有什么事情找我。”

    周媛媛指着趴在墙角的蛋黄,萌萌的说道:“蛋黄这几天都不和我玩耍,胃口也不好不爱吃东西。我想它是想家了。现在我眼睛已经好了,有笨笨陪我就行。你们把它带回家。”

    周云笙走上前抱起蛋黄,它抬头嗅了嗅,看到是自己主人,就不动弹。

    她抱着蛋黄向外走去,对她母亲说道:“妈,我走了。”

    他们来到外面,现在小雨已经停了,远处的天空上还有彩虹。

    周云笙看着蛋黄,心疼的说道:“它应该是生病了,我们去宠物医院带他看病。”

    李浩指着蛋黄的肚子说道:“生什么病,看这只狗肚子这么大,明显是怀孕。送去时是一只狗,接回来后就变成一窝狗。”

 第267章 科研大楼完工

    时间很快来到7月15日,今天对于清瓷科技来说,是一个重大的日子。

    他们公司的重要引擎之一,它几乎是最功能最齐全的实验室,它和中科院的实验室在设备上相比也不逊色许多。

    位于智能工厂旁边的科研大楼正式启动。

    李浩和周云笙脚下踩着平衡车,飞快的走进科研大楼。

    科研大楼的启动仪式是静悄悄地完成。没有剪彩也没有搞庆祝活动。

    他们只是计划相关的领导抽出时间搞一个简短的启动仪式。

    公司和生物实验室的科研人员都转移到这里。

    李浩和周云笙两人的眼睛都泛着紫光,看向周围面带笑容。这不是眼睛出毛病,而是他们带着特殊的隐形眼镜。

    周云笙设计的隐形眼镜等级是按照光的七种颜色依次排列。红橙黄绿蓝靛紫,紫色的级别最高。

    在外人眼中,这个科研大楼里面静悄悄的,没有什么特别东西。

    但是在他们眼中就完全不同,他们可以看到旁边的通道中有智能机器人在紧急运送物品。

    周围用玻璃墙隔着的实验室,他们的目光可以轻易的穿透。里面有科研人员在做实验。他们的头顶上还不断闪烁着这个实验的贡献百分比。

    设备上也显示出一串数字,这是这次实验的成功率。

    当然这只是一个概率推断,但也足以给科研人员提供重大的提示。

    这个科研科研大楼,清瓷科技把他们现在研发出的所有高新技术都应用上。

    平衡车的速度非常快速,他们很快来到会议室内。

    这里面有计算机公司经理丁一,智能工厂总经理袁定方。生物实验室主任杜先宇,物理实验室主任毕野,材料与化学实验室主任郭建濯。还有科研大楼的保安经理秦峰。

    李浩进来后,把平衡车放在门口。冲着大家打招呼道:“大家来的好早,我们这个智能工厂正式投入使用。大家在新的地方一起努力,取得更辉煌的成果。”

    李浩说完之后,他和周云笙一起走到会议室的中间。

    这里面在平常人眼中,没有任何特殊的地方。只是一个空荡荡的会议室。

    但在他们眼中,这个会议室的中心却是一个控制台。

    李浩和周云笙分别伸出左手和右手。他们两只手交叠,共同按在控制台上。

    在科研大楼其他房间内,科研人员根本毫无感觉。但整个科研大楼,在实质上已经和刚才有本质的区别。

    所有的工作软件已经正式激活,人工智能鹦鹉也通过临近空间的通信站,远程指挥科研大楼内的一切系统。

    丁一掌中托着虚拟光幕,仔细查看它上面的运行数据。

    最后松了口气说道:“软件运行一切正常,我的工作已经完成。李总我就先行离开。”

    丁一看到李浩点点头后,他就驾驶着一辆平衡车,离开这里。

    袁定方也查看着他手上的光幕。只看到手上的光幕,是整个科研大楼的分布图。上面有亮点在不断闪烁。

    他握紧拳头,光幕整个消失。高兴地对李浩说道:“工程师已经检修完所有设备,所有设备运行良好。

    自动检测系统也正常,某一个设备出现故障后,会立刻向我们报修。

    我们智能工厂的工程师随时待命,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科研大楼故障设备的修复工作。绝对不会耽搁科学家们的科研工作。”

    “你们做得很不错,科研大楼想要良好运行。离不开智能工厂的工程师辅助。越智能的设备,它就越脆弱,必须要靠工程师勤加修理。”李浩对袁定方夸奖道。

    “李总,我们一定会保障智能工厂所有设备的通畅运行。”袁定方保证后,他就离开会议室和工程师会合回归智能工厂。

    秦峰双腿并拢挺直他的脊梁,面容肃穆,严肃认真的说道:“李总,科研大楼的安全保卫系统全面启动。我们保安部随时待命,再加上无人机巡逻。足以保证科研大楼人员和技术的安全。”

    李浩对他鼓励道:“你在每个岗位都有出色的表现,没出现过一例差错。希望你出色的能力,可以平稳的保证科研大楼的安全。”

    “坚决完成任务。”秦峰向他略微鞠躬后,走出会议室。正式开始他的保卫工作。

    杜先宇笑着说道:“我们生物实验室正在适应科研大楼的环境,我先过去看看各个科研项目组的情况。”

    郭建濯也走向着门口走去,他和李浩说道:“我们光刻机项目进展很快,所有关键性材料已经基本完成。只等待聚铜锌合金材料稳定后,就正式开始组装光刻机。”

    他又看着毕野说道:“希望毕主任的物理实验室给力些,可以看到需要的激光完成。”

    郭建濯说完之后,他就急忙驾驶平衡车去光刻机项目组。

    毕野摇了摇头说道:“老郭真是太急了。也是,整个光刻机项目的成败都压在他的肩上。

    光刻机项目孙凯负责统筹,但新型光刻机,最重要的就是材料研发。孙凯他们只负责把材料能实现的功能进行加工组装。光刻机的性能是依靠新型材料来完成。

    我还没有和他说,叠加激光器已经完成。他就急忙的走了。”

    李浩惊讶的说道:“毕主任,我记得我把可以叠加光波的激光交给孙凯,它怎么来到你的手中。”

    毕野笑着说道:“要是激光可以轻易地叠加,还能发挥出特殊的能力。

    这种技术还能让我们公司完成,别人早已经突破这种技术了。

    孙凯他们工程师很多,但科研人员非常少。根本搞不定物理方面的技术,他也只能把这个技术转交给我。

    我们实验室通过多次实验,又根据实验数据和技术的理论指导。在科研辅助系统上进行数亿次演算,终于搞定叠加激光器的各种技术难题。”

    李浩听到之后非常高兴,无论是谁完成这个项目。总之他们公司解决了一个大难点。

    周云笙在旁边问道:“你们在说什么?我怎么有些听不明白。”

    李浩简单地给她解释道:“我们在说光刻机的核心光源,公司开发新型光刻机。必须要采用新的光源。

    经过我们公司科研人员的努力,终于研发出和新型光刻机相匹配的光源。估计不久之后,光刻机的样品就会制造出来。”

    周云笙听到这个消息,她脸上露出两个小酒窝,高兴的说道:“这真是太好了,我们公司的光刻机越早成功,它能带来的价值就越大。”

 第268章 芯片模拟器

    李浩吃完早饭,让保安季霖送周云笙去公司。他则去租用的实验室。

    今天和王容哲教授约好,共同来到光刻机项目实验室,他们要协商合作的相关事宜。

    李浩开车很快来到实验室,看到员工们也在这个时间陆续上班。

    这间实验室已经完全启动科研辅助系统,可以看到员工们的眼睛上都安装有特殊的眼镜。

    大部分人都是橙色和绿色之间的眼镜,很少有蓝色以上的眼镜。

    李浩刚走进实验室,就看到光刻机项目的负责人孙凯正在大厅里。

    孙凯看到李浩来到实验室后,他走到李浩身边,惊喜的说道:“毕野主任他们物理实验室水平真的很不错。现在已经研发成功光刻机最重要的光源。

    我试过他们新研发的叠加激光器,它可以轻易地加工硅基半导体材料和碳基半导体材料。应该能加工出王容哲需要的碳基芯片”

    “你们项目进展的很快,这个势头要保持下去。”李浩先是赞赏道。

    他随后又提醒道:“不要对于研发出一个配件而沾沾自喜。光刻机是一个复杂的机械,它对加工精度和组装精度要求都十分高。

    我们就是制作出所有的配件,最后工业组装不过关,整个光刻机就失败了。

    我现在最担心的就是加工精度和组装精度。在这个领域我们公司完全是新手。”

    “我们项目组成员也经过详细的讨论,最后得出的意见是采用人工智能和工业机器人的加工组装方法。

    逐步的调整机器人的精度,先期可能失败率很高,但只要有一次成功。通过人工智能的记忆,就可以达到99%以上的成功率。”孙凯高兴地说着他们准备实施的技术方案。

    李浩听完之后,他仔细思考一会儿。发现这个办法是他们公司能实现的最简单办法。

    他微笑着同意道:“那就先试一试这个办法,成功更好。如果不成功,也只能通过长时间培养技术人员。让他们达到可以组装光刻机的程度。”

    他们正讨论时,就听见实验室大门处有喧嚣声。

    李浩转身向大门看去,发现是王容哲教授带着他的博士生来到实验室。

    他还看到波哥和和他的同事一起抬着一个大箱子。

    李浩立刻走过去迎接他们,他上前和王容哲教授握了握手,说道:“欢迎你们来我们实验室,希望今天我们能达成共识。”

    客气话说完之后,李浩指着这个大箱子询问道:“王教授,这箱子里装的是什么?”

    王容哲笑着说道:“这箱子里装的是我们实验室生产的碳基半导体材料。

    昨天孙凯经理给我发来信息,说是加工碳基芯片的光源已经研发完成。

    我趁着这个机会,加工一批碳基芯片。验证我所设计的碳纳米晶体管能否正确的加工完成。并试验碳基芯片设计的微结构是否能完成它预计的功能。”

    李浩听到王容哲的话,他连忙摆手说道:“王教授你也太着急了,我们光刻机项目只完成光源,光栅材料还是半成品存在时间极短。

    其他的系统正在研发中,连一个雏形光刻机都组装不起来,现在加工碳基芯片,这不是开玩笑吗?”

    王容哲立刻解释道:“李董事长想多了,我们不可能要求现在就加工出碳基芯片。

    我们要加工的是碳基芯片模拟器,它本质上也是一个碳基芯片。

    只不过碳基芯片的大小时一平方厘米,而我们要加工的碳基芯片为一平方米。

    加工微型碳基芯片需要光刻机,加工这个巨大的芯片模拟器,它只需要达到加工要求的要求的光源和光栅组合就能加工完成,对设备的精度要求不高。

    这个芯片模拟器主要是为了验证我们碳基芯片和各种微结构的性能。

    查看是否能达到我们设计的要求,好及时调整碳基芯片的设计图。对它的要求只是能够正常使用。”

    李浩听到王容哲的述说后,他看向孙凯询问道:“我们公司现在的技术水平,能否达到王教授所说的加工要求吗?”

    孙凯手指在空中点了几下,李浩能看出来,他是在询问工程师。其中主要询问的工程师就有风凤逢这个中科院支援过来的专家。

    看完汇总过来的数据,孙凯笑着说道:“我们公司完全能达到王教授的要求,只不过现在光栅材料不稳定,需要加工完一个芯片后,就要立即换一个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