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翻译家-第1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们采购好设备后,组成只有一两台光刻机的小型智能芯片生产线。
它是为了以后微电子公司芯片生产线,提前探索技术要领。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生产一批智能芯片。满足我们公司自用芯片的要求。
像我们公司的超级计算机,智能工厂的机器人控制设备等这些设备,要逐步把国外的芯片,替换成我们公司的智能芯片。
这样做不只是能提高我们公司装备的性能,更重要的是解决使用外国芯片带来的安全隐患。”
周云笙听明白李浩的意思,她赞同道:“我们是应该生产出一种智能芯片,顺便也能帮智能芯片检查一下它是否具有漏洞。”
“这件事情等我们回到公司,再仔细商量。”李浩先是交代了周云笙一句。
他随后就向孙凯道别,他们来实验室的目的已经达成。就不打扰你们的研发活动。李浩和周云笙直接赶回公司。
第286章 测试光刻机
华夏最高端的科研机构中科院,它位于燕京的光学实验室。这里现在聚拢着很多专家。
科技部吴芊语副部长也带着科技部工程师们来到这里。
今天何万明院士从清瓷科技那里带来一台即将投产的光刻机样机。他们对这个机器进行测试工作。
这个机器的性能将影响由政务院亲自牵头主导的华夏芯片产业战略布局。
何万明看着包装严密的光刻机被抬到旁边的无尘实验室中。
他感慨地说道:“我一直在关注清瓷科技光刻机的研发项目,没想到他们研发的进度这么快。
现在就已经制造出样机,这才多长时间。我记着研发刻蚀机,凭借他们数十年技术的积累,还用了两年才研发成功。”
“时代不同了,现在只要基础基础打好。产品可以快速的制造出来。
一个是材料科学的进步,现在研发出许多新的材料,一种新材料就可以解决以前绝对突破不了的难题。
另一个是加工技术进步,现在的智能数控机床和3d打印技术可以方便地加工复杂的零配件。我们那时研究一个设备,还需要九级钳工用手加工零配件。”
站在众人中间,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头子说道。他是华夏第一代光刻机的研发者欧靖宇老先生。
那时只看着外国公开的资料,在一穷二白的情况下独自摸索。解决了光刻机有无的问题,可以让国家生产大量的单片机等工业芯片。
吴芊语笑着说道:“我们还是看一下这个光刻机的性能,无论研发的速度快还是慢,能加工出优质的芯片才是最重要。”
何万明点头笑道:“是应该这样,我们现在考虑太多也没必要。现在就开始测试这个光刻机。”
随后何万明就开始吩咐工作人员测试这个光刻机。
运用特殊工具把这个箱子彻底的清洁好后,机器人把它送入无尘车间。
之后由机器人打开这个箱子,里面的光刻机立刻露出来。
看到这个光刻机的样子,立刻就有人小声嘀咕道:“这个光刻机外观也太普通了,就是一个薄铁片的大箱子,一点科技感都没有。”
随后机器人把准备好的半成品碳基半导体,放入到光刻机的入料口。
只看到光刻机立刻启动,这个箱子开始展开。光刻机的上方好像是花朵盛开一样,一个支架设备舒展开来。
何万明介绍道:“这是加工芯片最主要的部件,叠加激光发射器,它采用弹性金属为骨架,有13个激光发射器组成。通过光刻机系统的控制,可以在任意角度加工芯片。
这个系统可是我领导研发,绝对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不只是加工我们准备到碳基芯片。就是加工七纳米的硅基芯片也毫无问题。”
“老何,你就别夸耀自己的功绩了。快些启动光刻机,大家都等不及了。”何万明的同事催促道。
“好,好。我现在就启动光刻机,它的加工过程很快速,也看不到什么东西。还是准备检测加工出来的芯片性能。”何万明院士立刻答应他。
他随后拿出遥控器,开始远程控制光刻机启动。设定芯片的加工标准。
只看到原料和成品芯片不断的进出光刻机,不一会儿就把预备的原料加工完成。
吴芊语看到光刻机已经加工好智能芯片。
她就露出了久违的笑容。这基本可以确认光刻机研发成功了。
这个设备对国家的影响实在是太。哪怕是智能芯片没有加工成功。但有光刻机在手这也是一个极大的政绩。
终于看到光刻机成功加工出来芯片。大家都热烈地鼓起掌声。
吴芊语笑着说道:“这个光刻机加工速度真快,我们现在可以分别测试光刻机与它加工芯片的性能。”
她说完话之后,站在旁边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们,有几个跃跃欲试,准备选取几个刚加工完的智能芯片进行测试。
他们测试的项目不需要对芯片进行封装。
何万明听到之后,立刻制止他们的行动说道:“你们那么冲动干什么?还需要进行芯片进行封装和激活后,才可以进行测试工作。
当然加工的芯片很多,如果不测试整体芯片性能,也可以先选取芯片测试。”
随后何万明拿出来一个小盒子,放在芯片的旁边。他对着众人说道:“测试芯片整体性能的人,你们不要太着急。芯片还没有进行封装,等芯片封装好后,芯片装在这个小盒子上。它会自动写入启动程序,要不然芯片就是一个废片。”
众人听到后都理解,这应该是芯片研发企业对芯片的专利保护手段。
吴芊语最先上前,选取一个芯片。这些芯片都是相同的,他们刚刚从光刻机上加工出来,没有经过封装。
只是一个黑幽幽的碳基原片,还需要特殊设备把它们封装,集成一些内部电路和外接的针脚。这个才是完整的芯片。
有一个科学家,他拿起芯片,说道:“我选取的芯片就不用封装,主要是测试碳基晶体管性能。”
随着这个科学家的行动,有很多主要是测试的芯片构造性能的人。
他们就直接选取没有封装的智能芯片,快步走到实验室中测试。
等到他们选完芯片后,有工作人员把芯片带走进行封装工作。封装之后的芯片又被激活
他们才把芯片分发给各个单位的人,让他们进行测试芯片的性能。
智能芯片加工完成,何万明也没有让这个光刻机闲着。立即改变它的工作模式。
加工在国际上一流的芯片,七纳米硅基芯片。选取的加工方案是龙芯国际研究出来的微结构。
何万明和吴芊语等在这里进行数据的汇总。
检测一个芯片的性能的手段已经有很多。很快各个消息就会汇集他们手中。
智能芯片的基本构造,碳基晶体管是寻常硅基晶体管功率的三倍。耗电性能下降了30%。
其他芯片的基础性能也大范围的超出硅基芯片。
碳基芯片经过测试,也传来好消息。它的性能完全不输于国际最顶级的芯片。
还有很强大的兼容性,可以兼容大部分软硬件。
特别是碳基芯片有有硬件智能电路。改变了常规芯片判断数据的方式。在这个芯片上可以更好的开发人工智能程序。
何万明又拿着手中已经封装好的硅基芯片。经过测试这个轨迹芯片也达到国际主流水准。
这个光刻机完美的通过他们的测试。
第287章 制作超级电脑
李浩从会议室中出来,周云笙里面正在给公司的高管布置建立微电子公司和芯片战略发展计划。
他有更重要的事情去办,就不再听着他们早已经商量好的公司战略。
智能工厂用第一台光刻机样机,布置了一个小型芯片生产线,小批量生产智能芯片。
周云笙看到智能芯片逐步改装智能工厂的机器人控制核心后,让智能工厂的生产效率提高150%。她还想把第一台正式的原型机投入到芯片生产线上。
李浩则决定直接让何万明院士带走这台原型机。
他们公司和国家关于芯片战略的谈判,一直没有决定下来。
他就觉得一定是国家没有看到光刻机真正的效果。心中还有些疑虑。
果然和他想的一样,得到光刻机之后。他们公司和国家的谈判立刻取得重大进展。现在已经签订合同。
周云笙回来之后就匆匆召开公司高管会议。公司准备全速奔向芯片制造领域。
实在是时间很紧张,要争分夺秒的把芯片投入到市场。争取别让国家队把他们落下的太远。
他们公司能这么顺利的签订合同,也作出一定的让步。
最重要的光刻机分配,是按照国家和清瓷科技公司6:4的比例分配。
再加上华夏体制的不同,国家队可以更大限度的整合资源。国家比他们公司强大的地方数不胜数。
他们还需要建立芯片生产厂房,而国家队直接改造原先厂房就可以。
所以说国家队智能芯片投产,一定远远早于清瓷科技。
如果国家队把智能芯片投入民用领域。那肯定没有清瓷科技什么事情。
那他们公司就不会辛苦的投入到投资巨大,收益漫长的芯片制造领域。最多就是维持小规模生产线,用于公司内部使用。
市场不大的话,还不如他们只是建立光刻机的生产厂房。直接卖这种附加值更高的设备。
但丈母娘吴芊语却早已提前提醒他们,国家队生产的智能芯片绝对不会第一时间投入到民用市场。
因为国家有自己的战略规划,生产出来的高性能智能芯片,优先满足于军事、航天、科研等重大领域。
李浩和周云笙因为知道这个消息,才下定决心进入到芯片制造领域,专门主攻民用芯片的制造。
毕竟不提民用市场,只算国家内部需要的智能芯片用量,这也是实在太多。
在这三个重点消耗芯片用量的领域中,他还清楚的军事领域的用料。
但是航天和科研领域,每年采购的芯片都是数以亿计。国加队芯片公司想要投入到民用领域,他首先就要满足这些领域芯片的用量。
这还有很长的时间要走,也给了清瓷科技准备的时间。
智能芯片在李浩的战略计划中,前期它不会独自售卖。要搭配他们公司的高端产品出售。等到市场已经认可这个芯片的性能,才会独自售卖这种芯片。
李浩一路思考着,转身又去办公室取出他用于记载外星文明文字的笔记本电脑,很快来到七楼的一间实验室内。
现在公司的科研部门已经全部迁移到科研大楼中。但有些不便移动的基础设备还留在实验室里。
这些实验场所通常作为员工们培养自我兴趣的地方。利用这些设备研发出一点小发明。
今天他来到实验室,就是要自己制造一台超级电脑供自己使用。
李浩通过现在收集到的外星文明文字数据,他经过长久的积累,加上对人工智能算法的学习。
他已经成功分析出一套算法,用于软件翻译外星文明的文字。
当时他编出这套算法,喜悦之情简直无法表述。自己的金手指不完整,他就想办法把金手指补全。
他对外星文明文字的翻译工作,也终于和现在翻译界接轨,步入先进的机翻时代。
可是经过实际测试,他以前的笔记本电脑完全无法带动这个算法程序。
李浩又不能直接调动位于房山数据中心的超级计算机。
他对于外星文明文字一向很谨慎,连和他最亲近的周云笙都不告诉。
深谙心理学的他知道,一个人守护的秘密是绝密,两个人知道的秘密就不再是秘密。
李浩怎么可能冒着外星文明文字泄露的风险,去远程调动超级计算机的运算功能。
只能在考察房山数据中心的时候。运用超级计算机的计算资源,勉强带动这个算法运行,翻译出几个外星文明的简单技术。
这就是光刻机能这么短时间完成的内在驱动力。也是智能芯片最核心之一,智能微结构突然出现的原因。
但是他用了几次超级计算机带动算法,发现超级计算机庞大的计算力,却很费劲的驱动这个算法运行。
经过李浩仔细的思考发现,超级计算机芯片的计算方式不适合这个翻译算法。
但他们新研发的智能芯片却和这个翻译算法极为契合。
李浩想到这里回过神来,还是要先制作好超级电脑。他来到实验室中准备开工。
在这里已经准备好所有的原材料,房间里也有一台小型的激光数控机床和先进的3d打印机。
李浩开始用他灵巧的双手,制作好超级电脑的配件。
他没有选择在外面采购成品的配件,而是用电子元件一步步加工出超级电脑所用的配件。
毕竟他不知道这些配件里面有没有间谍设备。
要知道国外的大型财团,他们一直想办法渗透清瓷科技,窃取他们独有的技术。
这些财团无所不用其极,如果在他极为隐私的项目中使用成品配件,万一要是泄露消息就太可怕了。
而电子元器件想要做手脚,绝不是那么容易。标准的电子元器件,每一个物理参数都在一定的范围内。只要经过仔细检测,绝对能保证安全。
李浩一直在这间实验室中忙碌着。他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看着面前一个像平板大小,但厚度足有五厘米厚的设备。
这个极像板砖的设备,就是李浩通过科研辅助系统研发出来的超级电脑。
就是这么一个不起眼的电脑,它的运算能力和一个中型的服务器差不多。处理数据还更加高效。
李浩打开这个超级电脑,开始转移数据。
这个超级电脑都显示系统不再是液晶显示屏,而是换成了虚拟光幕。
这么做有极大的好处,现在的虚拟成像设备,可以发出多层光幕。
李浩就可以给自己分配一个单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