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科幻世界电子书 > 科技翻译家 >

第224部分

科技翻译家-第224部分

小说: 科技翻译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知道这个方案可行后,牛征峰站起身,赞许的说道:“这几乎是唯一可行的方案。它易于操作,成本也是最低。

    我们去抓小行星,完全可以把对我们有价值的小行星采集好。

    里面杂质非常多的小行星,就用来修理月球。”

    李浩听到牛征峰赞同后,他脸上露出轻松的笑容。

    微笑着向牛征峰问道:“我们现在公司的技术,可以去小行星带采集小行星吗?”

    牛征峰点了点头,认真的说道:“马一鸣现在正在处理新一代的航天飞船。

    这是无人驾驶智能航天飞船,它验证很多新技术。

    包括微型核电站、中微子通信模块、巨型机械手。

    只不过有好多设备都没制造出来,还需要等一周时间,智能工业集团才能制造好航天飞船。”

    “这已经是很快的速度了,正好我利用这段时间。

    和邱石主任商讨一下合作的细节,国家现在也在月球上采集硅金晶。

    修理月球付出的成本,总不能让我们公司一家承担。

    应该把它分摊到所有采集硅金晶的组织身上。”李浩想了想赞许道。

    他说完之后,立刻和牛征峰分头行动。

    牛征峰设计航天飞船捕捉小行星的方案。

    李浩去找邱石,商讨怎么样分摊修理月球的成本。

 第464章 航天飞船上天

    1月15日,航天机场十分热闹,广场上围笼很多人,他们都盯着一架庞然大物。

    它长达200米,宽40米,高50米。看外形很像蓝鲸。

    这就是宇宙探索集团新设计的航天器,无人智能航天飞船,星海探索者一号。

    它采用了多种新的技术,是清瓷科技和宇宙探索集团技术的集大成之作。

    航天飞船上丰富的设备和庞大的运载量,是它的标志之一。

    它银白色的船身,在太阳光下反衬出彩虹般的光芒。

    看到航天飞船上独有的光学反射效果,就知道它的整体船身都采用现今地球上最高端的材料,硅金晶材料通过一体成型方式制造。

    由于微型核电站可以为离子电推发动机提供庞大的电力。

    庞大的仓储空间,也可以储存足够的燃料。

    航天飞船不只是体积更为庞大,它还抛弃了航天飞机这种机翼型结构设计。

    采用反冲式垂直起降和垂直降落方案。

    航天飞船的起飞过程,虽然没有航天飞机便捷。

    但它起飞过程却更加简单可控,只是多消耗了一些能源和燃料。

    常规的地面完全无法承受离子电推发动机启动时,它向外喷射的极高温度火焰。

    从航天飞船停留的地面上,闪烁着硅金晶特有的彩虹色光带,就可以知道地面的坚固程度。

    李浩笑着对站在他旁边的邱石说道:“邱主任,我们公司新设计的航天飞船怎么样。符不符合您心目中航天飞船的标准。”

    “看上去非常威武,只希望它不是样子货。看到这些硅金晶运用到航天飞船上,总感觉太浪费了一些。”邱石主任有些羡慕的说道。

    “国家和我们公司采集硅金晶的总量差不多,只不过国家使用硅金晶太过分散。

    我们这把全部硅金晶用在航天飞船上。”李浩微笑着说道。

    邱石主任摆摆手,苦笑道:“这也是没办法的,还是总量太少。家业太大,一分摊就没有多少了。”

    “你们这个航天飞船可是要给力一些,现在月球上采集硅金晶活动已经全部停止。

    就等待航天飞船可以成功修理月球后,我们才能继续开展采集工作。

    就是害怕继续查询下去,影响月球的发展,却没有办法修复它。”邱石主任眼神中蕴含一丝焦急,语气平淡的说道。

    李浩很大气地回应道:“放心吧,过程已经模拟很多次。我们这个方案设计的很成熟。

    不出意外的情况下,硅金晶采集工作很快就可以恢复。

    我们公司既然已经收到付款,就绝对能干好这件事情。”

    他们正说着的时候,机场的广场上响起了咚咚咚的鼓声。

    正在围拢航天飞船的人员,听到鼓声响起之后,在维持秩序的智能机器人安排下,都立刻远离航天飞船。

    在机场的广场上,有一道用一米宽的黄线,圈起来的区域。

    所有人员和设备,都被移到黄线之外。

    这样做就是为了保障人和设备,不被离子发动机溅射到硅金晶地板上的火焰伤到。

    本来缓慢的鼓声开始变得急促起来,有智能机器人在广场中巡逻,已经开始封锁整个广场。

    它们严阵以待,哪怕就是一只鸟,都无法飞到航天飞船的上方。

    防止因为意外情况导致航天飞船发射失败。

    在航天指挥中心里,牛振峰看着航天飞船自检已经完成。

    航天指挥中心上的虚拟光幕显示着,航天飞船自检的全部过程。

    “星海探索者一号,自检程序开始。智能计算机活动正常,控制所有设备依次开启。”

    “微型核反应堆控制软件打开,核燃料钍开始加注。核反应堆正式启动。

    电源模块正常,温差发电机正常,备用温差发电机随时可接入电网。航天飞船供电系统正常。”

    “两台主离子发动机燃料加注成功,五台万向副离子发动机燃料加注成功。燃料供应系统正常,燃料仓储充足。”

    “温度维持系统正常启动,机械控制系统正常启动。

    星海探索者一号准备完成,申请起飞。”

    牛征峰看到航天飞船质检完成,他按下航天飞船的启动按钮,开始正式激活航天飞船的起飞程序。

    旁边直径为一米的金属圆球上,有一丝光芒闪过。

    这是最新部署的中微子通信器。

    只需要在地球上部署几个基站。在太空中部署几个中继卫星,就可以覆盖很大范围的通信需求。

    用激光约束好的中微子立刻携带信息,以光速传递到航天飞船的智能计算机中。

    “接受指令,星海探索者一号开始进入到起飞程序。”

    “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起飞。”

    不断响起的鼓声立刻停止,站在广场上的众人看到航天飞船下方,喷出五道淡蓝色的火焰。

    这五道火焰分布情况和色子上的五点差不多。前后各两个中心分布一个。

    这是经过仔细计算的布局,可以让航天飞船整体船身在起飞和降落时稳定。

    航天飞船庞大的船体缓缓抬升。外人看来,它的速度感觉很慢,这是离子发动机加速度小缘故。

    但它的真实速度却一点也不慢,很快就抬升到万米高空中。

    位于航天飞船两侧的主离子发动机立刻启动。

    它喷出炽白色的火焰,把空气都烧灼的扭曲了。

    只看到航天飞船,船身在空中颤一颤,它好是离弦之箭一般,快速向外太空飞去。

    船身和大气层高速摩擦,发出剧烈轰鸣声的同时。

    银白色的船体都变得微微发红。

    船体的热量,通过炎金传热机构,导入到核电站的温差发动机中,变成源源不断的电能。

    航天飞船很快就突破地球引力的束缚。

    它按照指定路径,向着小行星带飞去。

    在航天飞船突破地球引力束缚时。

    牛征峰来到指挥中心外面的大厅中。

    李浩和邱石主任也站在大厅中,但这里的大部分人,都是航天飞船的配套厂商和制造单位。

    牛征峰环视大家,激动地宣布道:“我宣布,星海探索者一号发射计划完美成功。

    航天飞船符合设计要求,已经可以完美的执行航天任务。”

    听到这个消息后,众人都不感到意外。但依然露出万分高兴的神色,热烈地鼓起掌来。

 第465章 星海捕鱼

    1月18日,经过三天的高速航行,星海探索者一号即将接近小行星带。

    它开始关闭主引擎,利用惯性向小行星带飞去。

    主引擎关闭的时候,智能计算机通过中微子通信仪,给地球发送即将到达小行星带的信息。

    这条信息通过航天飞船在沿途上部署的多个中继卫星。

    开始把信息接力传回地球,只用了十几秒钟。地球就接收到星海探索者一号发来的信息。

    李浩看着星海探索者一号发回来的信息,它满意地说道:“看来通过航天飞船部署中微子通信中继卫星,这个方法是成功的。”

    他说完之后,望了一眼虚拟光幕,上面显示太空中的中微子通信中继卫星部署图。

    微型最密集的地方,是在地球周围,一共环绕着十颗中微子通信中继卫星。

    其次就是月球上的三颗中微子通信中继卫星。

    围绕火星的一颗中微子通信中继卫星。

    在地球与火星的拉格朗日点上,还有一颗中微子通信中继卫星。

    共有着15颗中继卫星,组成中微子通信网络。只需要十几秒的延时,就可以和航天飞船互相通信。

    它们组成的带宽十分庞大,甚至可以直接观看由航天飞船拍摄到的高清影像。

    牛征峰向李浩问道:“李总,星海探索者一号已经到达小行星带的外围。

    是否让它现在就开始捕捉小行星。”

    李浩点头同意道:“既然它已经到达小行星带,那就让它一展身手。显示出我们辛苦设计的航天飞船能力。”

    牛征峰听到李浩的吩咐后,他立刻给航天飞船下达指令,同意它展开小行星捕捉计划。

    他下达命令之后,紧张的心情突然放松许多。一切都等待着航天飞船的表现。

    “李总,硅金晶材料真的和测试的结果完全相符吗?航天飞船只装备了五厘米厚的硅金晶壳体。

    小行星带的小行星运行速度非常快。

    凭借航天飞船相对庞大的船身,只能躲避大型的小行星,根本无法躲避小型的小行星。

    它进入到小行星带之后,只能凭借坚硬的壳体,阻挡小行星的袭击。”

    李浩自信的说道:“不需要担心这种事情,别看只有五厘米厚,但这种厚度的硅金晶,它的数据都比五米厚的超强钢板还强许多倍。”

    他们正说着话,在小行星带的星海探索者一号,已经传回来它进入到小行星带的高清视频。

    星海探索者一号以每秒十公里的速度,从小行星带边缘切入进去。

    当庞大的船身进入到小行星带后,它遭遇很多物质撞击。

    许多尘埃大小的物质,都算不上是小行星,只能说是宇宙漂浮物。

    还有拳头大小的小行星,它们以不同速度向深海探索者一号撞来。

    小行星和星海探索者一号形成的相对速度十分庞大。

    它们携带的动能,足以摧毁数米的超强合金钢板。

    星海探索者一号,没有任何躲避动作。直接向既定的航路驶去。

    当小行星撞击在星海探索者一号的壳体上。

    小行星立刻被巨大动能直接摧毁,星海探索者一号的壳体却没有任何变化。

    甚至连凹陷都没有发生,它完好无损。

    星海探索者一号,直接无视这些非常小的小行星。

    有小行星撞击在壳体上,好像有节奏的音乐一般。在宇宙中叮咚的响起。

    只有当它遇到直径高达十多米的小行星时。安装在星海探索者一号船底的万向副离子发动机才会启动。

    它全力探索周围环境,开始预判小行星撞击的轨迹,躲避这种小行星袭来。

    星海探索者一号在小行星带做着各种高难度的机动动作。

    同时在探索着它准备捕捉的目标。

    多普勒雷达和中微子扫描仪,不断的扫描星海探索者一号附近的小行星。

    来一次小行星带,耗费的能源和设备的机械损耗都价值不菲。

    选取小行星修补月球,体型小的小行星根本毫无作用。

    它在探索直径在三公里到五公里的小行星。

    小于这个直径的小行星完全不值得出手,耗费太大不合算。

    大于这个直径的小行星,完全超出了星空探索者一号的能力。

    强行捕捉这种小行星,很可能会使航天飞船造成损坏。

    星海探索者一号在查找目标的同时,他也收集一些认为有价值的小行星。

    星海探索者一号检测到前方有一个直径十多米的小行星。

    中微子扫描仪探测到这个小行星内部,具有稀有价值的物品。

    星海探索者一号的巨型机械手,立刻出舱去抓捕这个小行星。

    咬合力巨大的机械手,直接把小行星紧紧的抓住,拖进它的仓库中。

    来到小行星带,不只是为了找到可以修理月球的小行星。

    如果遇到有价值的小行星。也会出动机械手进行采集。

    星海探索者一号,一直没有发现符合他目标的小行星。

    但凭借中微子的高穿透性,发现很多具有价值的小行星。都被它收集在船舱中。

    星海探索者一号像遨游太空的捕鱼船。追寻它想找到的目标的同时,也捕捉着认为有价值的“鱼”。

    突然前方探测到符合他目标的小行星。

    这个小行星还是由铁和硅等物质,组成的硬质小行星。

    而不像是浮沉冰晶这类物质说组成的小行星。

    星海探索者一号根本无法采集后一种小行星。

    他立刻来到这个目标的小行星附近,根据中微子扫描仪探测到的结果。这个小行星的直径在3。5公里左右。

    星海探索者一号立刻绕到这个小行星的后面。

    它前方的巨型机械手立刻向外伸出十米,并直接卡死在航天飞船上。

    星海探索者一号看准位置后。主引擎开始启动,并用脉冲方式进行加速。

    他直接给小行星来了一把千年杀。

    星海探索者一号直接撞向目标小行星。

    直接在小行星上撞击出一个十多米深的大坑。

    星海探索者一号缓缓吐出巨型机械手。

    在机械手的推力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