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科幻世界电子书 > 科技翻译家 >

第226部分

科技翻译家-第226部分

小说: 科技翻译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兴奋的抱住郭建濯,嘴里喃喃道:“终于成功了,我们终于制造出高温超导材料。”

    毕野反应过来后,他激动地大声喊道:“快,快把这个处理技术保存好。”

 第468章 这就是基础材料

    李浩正在为星海探索者一号成功修理月球,硅金晶采矿作业再次恢复而感到高兴。

    他就接到科研大楼发来的信息,他们已经研究出质量加速器可以使用的超导材料。

    李浩获知这个消息后,他立刻赶往科研大楼。

    这个消息是他这段时间收获最重大的消息。

    超导材料的应用太过广泛,这是一种基础性材料。

    它获得突破,会带来更多科技成果涌现。

    最为重大的应用就是发电机与电动机、能源、输电这三大领域。

    李浩想到超导材料的这三大基础性应用,他高兴的简直都快要流出口水。

    只说在能源领域,超导材料最大的应用就是建造核聚变装置。

    现在核聚变最有可能完成的方式就是托卡马克装置。

    李浩也在科技图书馆中检索,符合地球技术水平的核聚变科技。

    就是采用超强磁场约束离子体发生核聚变反应。

    这种技术和托卡马克装置原理几乎相同。

    这种几乎是应用条件最简便的核聚变装置。堪称入门最佳装置。

    但无论是哪种磁约束装置,想要发挥出它设计的能力。

    质量过硬的超导材料是必不可少。

    现在超导材料取得突破,可以想象核聚变技术,也即将进入到发展的快车道。

    如果点亮核聚变技术,那人类现在就完全不缺能源。

    人类的发展一直受到能源稀缺的制约。

    如果能进行充足能源供应,这将极大的改变现在的社会发展方式。

    超导材料对输电领域的改变,起到的作用更加巨大。

    输电材料可不只是电线杆上的电线,还包括各种电器内部的导线。

    根据物理定律,只要材料有电阻。当通过一定电流时,必然会产生发热现象。

    这种发热现象,有时候对设备会产生致命的影响。

    只要把这些照片改成超导材料,设备的性能几乎会成倍提升。

    超导材料还对于电能输送领域产生巨大影响。

    现在华夏电能的总布局是东少西多。必须由西部输送庞大的电能给东部。

    主流输电方式采用特高压输电,它的运营和维护成本都非常高昂。

    之所以采用这种方式输电,就是因为电压越高。在导线上产生的电流就越小,它的发热量就会低很多。

    这样电能在输电线路上的损耗和设备的发热,都能控制在一定程度。

    但只要采用超导材料制作的导线和变压器输送电能。

    哪怕是电压很低,导线的长度非常大。但它不会产生任何热量。

    可以把电能毫无损耗地从发电端输送到用户端。

    现在大城市输送能量的损耗在15%左右。

    偏远农村输送电能的损耗高达50%到60%。

    以华夏为例,每年只是电线损耗,所耗掉的电能就高达一千多亿度。

    在发电领域,利用超导线圈磁体,可以将发电机的磁场强度提高到5t,并且几乎没有能量损失。

    这种发电机便是交流超导发电机。

    超导发电机的单机发电容量比常规发电机提高10多倍,达1万兆瓦。

    而体积却减少一半,整机重量减轻一半,发电效率提高一倍。

    超导材料最大的用处却是在超高扭力电动机上。

    超导材料制成的磁体,可以让电动机产生高达10t的超强磁场。

    这种巨大扭力的电动机,能完成许多不可思议的应用。

    如果真的部署太空电梯。只需要一台这种大扭力电动机,就可以把数千吨的物资提升到地球同步轨道。

    李浩想到这种大扭力的电动机,确实是制造太空电梯。

    但却不是给地球准备的,而是给月球、火星等,以后准备开发的星球准备。

    超导材料不只能制造大扭力的电动机。

    它制造小型电动机,也有非常优良的性能。

    扭力极大的小型电动机,可以让机器人关节变得更加灵活,机器人的力量变得更加庞大。

    超导材料能做的东西太多,这就是基础科技取得突破后带来的成果。

    李浩很快来到科研大楼,毕野带领科研人员正在欢呼。

    看到他们肆意发泄,李浩能想象出研究超导材料的困难程度。

    研究这种材料需要的能力和毅力缺一不可。但更多的还要一些运气。

    他走到毕野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恭喜道:“你们这段时间辛苦了,没想到这么快速就完成超导材料的研制工作。

    每个科研人员作出了贡献,一定要统计好。按照我们公司的规章制度,给予他们一定的奖励。”

    毕野扭头看向正在欢呼的科研人员,他认真的点点头道:“李总放心,我一定会安排好奖励工作。”

    “对了,超导材料是你和郭建濯共同研发,他怎么没有在这里?”

    李浩扭头向四周扫了扫,没有发现郭建濯的身影,他向毕野询问道。

    “郭建国去处理超导材料的制造工艺,不久之后就要开始质量加速器的建造工作。

    这个工程需要用到大量的超导材料,现在只是制造工艺研究出来,让智能工业集团快速的生产出更多的超导材料。

    ”

    “毕主任,你是否知道超导材料的成本怎么样?”李浩向毕业询问道。

    他十分关注超导材料的成本,如果制作这种超导材料费用太高。

    这种超导材料就只能用在特殊领域,无法进行普及。

    建造庞大的质量加速器线圈,需要的成本也更加高昂。

    “成本应该不会太高,我听郭建濯主任说,它的成本应该是炎金材料的三倍左右。”毕野想了想回复道。

    “这个成本啊,那还可以接受。生产设备扩大之后,成本应该还可以再降下来一些。”李浩满意的说道。

    他又对毕野吩咐道:“现在有了超导材料,你们物理实验室,稀缺的一些大型设备也可以正式上马。

    物理专业是高投入高产出的专业,必须要用更高级的设备,才能研究出来更好的成果。

    以前受限于材料,它们需要消耗的电能太过庞大。

    现在有超导材料,需要的电能成倍下降。”

    “好的李总,我们会开始研究这些设备。”

    毕野高兴地回复道,他们终于可以向国际同行一样,开始玩大型的设备。

 第469章 建造质量加速器

    2月4日,除夕。

    李浩端上来一盆饺子,他温柔地喂给周云笙。

    “我包的饺子怎么样?厨艺是不是有进步?”李浩微笑的问道。

    “这次包的能吃下去了,厨艺还有待加强哦。”周云笙抚摸着渐渐隆起的腹部,笑着说道。

    他们在这其乐融融的吃着饺子,唐古拉山口下,有一个队伍在除夕时节依然忙碌着。

    工程带队经理林建军擦了擦额头上的汗,嗓音嘶哑地对大家吼道:“兄弟们,先吃早饭。今天是大年三十,我们却依然在这里工作。

    你们想家,我也想家。我妻子还挺着大肚子等我回去。

    但我不能走,我走了这个工程怎么办。

    公司需要我们,国家需要我们。大家加把劲,短时间内把它保质保量的干完。

    现在请大家吃饺子,庆祝过年的喜悦。

    我们争取留下一个完美的工程,我们安能建设总公司的威名,不能在我们手中丢下。”

    林建军快速吃完手中的饺子,他立刻走到工地的指挥部。与工程师开始研究建设方案。

    指挥部是由速干水泥建设的房间,这是他们亲手在短时间内建造出的工厂。

    这是质量加速器施工的工地,工地平整与地基建设早已经完成,其他的附属设施也已经建设号。

    只差把质量加速器的轨道建设完成,它就可以正式使用。

    林建军走到指挥部,这里是整个工程的指挥中心。

    整个工程的负责人是工信部副部长冯涛。

    林建军看到冯涛这种级别的人,亲自来这个工地指挥。他就知道国家对这个工程的关注程度。

    指挥室中还有一个看上去比较死板的人。

    他手中一个工人也没有,但却控制着七个智能工程机甲。

    这是清瓷科技派到这个工程的监理万方。

    林建军在前几天可见识过工程机甲的威力。

    需要平整一个凸起的小山头,用于建设微型核电站。

    如果是他们接下这个任务,需要数台挖掘机才能清理干净的小山。

    但智能工程机甲一个拳头下去,厚重的山岩立刻变成粉碎。

    它在拿一个庞大的铁锹清理,很快就把小山包清理成平整的土地。

    林建军来到房间后,立刻向冯涛汇报道:“冯部长,工人的情绪良好。不会耽搁我们接下来的工作。”

    冯涛听到之后,满意的点点头。

    冲着林建军竖起大拇指,夸赞道:“不愧是由武警水电部队转业的安能建筑总公司。你们这个工程队的纪律真是很好。没有给退伍军人丢脸。”

    他又向万方问道:“万监理,你们的智能工程机甲能否使用,到时候安装质量加速器的磁悬浮轨道,还需要你的辅助。”

    “这是我的工作,冯部长请放心。我一定会配合好你们的安排。”万方立刻保证道。

    冯涛的智能眼镜亮起,他看了一眼发送过来的信息。

    立刻起身,对他们二人说道:“航天飞机运载设备即将到达,请你们立刻进入到指定位置。”

    “保证完成任务。”林建军习惯的敬个礼后回答道。

    “放心吧,我们公司的智能工程机甲还没有失手的时候。”万方轻松的说道。

    林建军走出指挥部,他立刻就来工程队的小队长。

    表情严肃的对他们吩咐道:“这是我们这个工程最后一道工序。只要完成这道工序,公司明天买票让大家回家。还能过一个晚年。

    如果这次工序安装出现问题,大家也只能一个正月里,都陪着这个工程。你们有信心完成吗?”

    工程队的小队长向他恭敬地敬个礼,保证道:“请林经理放心,我们一定会完成好既定的任务。”

    小队长返回工程后,立刻按照各自分配的任务。乘坐山地车向各自的目标驶去。

    工人们手中都拿着一个特制的机械,这种从来没有在市面上见过的机械,应该是专门为这个工程开发。

    看工人对他们熟悉的眼神,这已经不是他们第一次使用这种机械。

    万方则立刻启动,在旁边等待着智能工程机甲。

    这种智能工程机甲是工程机甲的第二代产品。

    他现在完全不需要人为操作,有超导发动机组成的动力系统。让它的动力更加强劲。

    冯涛在指挥室中等待着,很快就听到离子发动机在空气中的轰鸣声。

    远处立刻飞过来,有两架航天飞机组成的机队。

    航天飞机的腹部下方,有纳米管编织而成的一公分粗细绳索。

    这个绳索的另一头锁紧在一个7公里长的圆形管。

    冯涛看着两架航天飞机吊装的圆形管。

    这就是质量加速器最核心的部件。

    它外围是硅金晶组成的钢圈,钢圈中部署超导材料制成的磁芯。

    只需要通过航天飞机吊装一百次,长达700公里的质量加速器隧道就建设完成。

    航天飞机在智能计算机的控制下,很快飞临到指定地点。

    他们用绳索缓慢的下放轨道,当下放一定高度后,由智能工程机甲用双手拖着轨道。

    把它缓缓地放置在已经提前建设好的基座上。

    整个基座的角度呈35度向上延伸。

    轨道必须要保证,绝对直线。不允许有一丝弯折。

    基座的角度和位置是保证轨道直线的基础。

    他们建设基座时,那是遇山开山,遇沟搭塔。

    当智能工程机甲稳稳地接住轨道后,把它轻轻地放置在轨道上。

    早已准备好的工人爬上基座,他们通过特殊的锁定工具。

    用星型的螺丝按照预留的接口,把轨道固定在基座上。

    紧接着航天飞机又运来第二架轨道。

    它通过特制的卡口,紧密的连接在第一节轨道上。

    工人们这次不仅需要把这个轨道固定在基座上。

    还需要固定两个轨道之间的接口。让他们严丝合缝,绝对不会漏气。

    在工人们安装轨道的过程中,林建军也带着另一组工人。

    把已经提前安装好的脉冲电源和微型核反应堆,还有控制中心的线路接口都找出来。

    都与轨道预留出来的接口相连接。

    林建军亲自把超导电线,通过特制的工具连接在预留的接口。

    这一道工序也只能由它完成,因为他是工地唯一一个掌握连接超导导线连接的技术人员。

 第470章 快舟飞天

    袁定方乘坐车队向唐古拉山口驶去。

    他主要是带着设备去验证质量加速器的可行性。

    工程队在除夕的夜晚,正式完成质量加速器的建造工作。

    经过工程师连续四天的调试,发现质量加速器整体构造没有丝毫问题。

    各个模块的运行数据也完全符合设计要求。

    但没有试验过,谁也不知道质量加速器的具体能力。

    袁定方以前申请的太空工厂获得批准,正好在近期准备用航天飞机或是航天飞船运输到近地轨道上。

    集团了解到他制造的设备,可以承受住质量加速器运行时的100g过载。

    立刻让他把太空工厂各个部件的发射任务,转移给质量加速器。

    同时用太空工厂发射任务,验证一下质量加速器是否达到预定的设计要求。

    袁定方查看一下自己所在的位置,他现在已经快要到达质量加速器的位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