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科幻世界电子书 > 惊天盗墓团 >

第80部分

惊天盗墓团-第80部分

小说: 惊天盗墓团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vr……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164章 伊万诺夫的推断

    这个图像让我目瞪口呆,舌头都粘在了牙齿上。【】

    这是一个几何图形组合体,长条形的底座,方形的身子,锐角等腰三角形的脑袋,脑袋两侧排列着一些小三角形尖刺。

    这套设备不只监测着一个东西,是两个?

    我满头疑问,见伊万诺夫再次按下那个按钮。

    屏幕再次恢复之前墨绿的空白状态,而后光斑闪烁,又形成一个图像。轮廓和之前的相似,但比之前的暗一些。

    不等我发问,它又按下按钮。

    图像再次消失,重新出现一个明暗配比不一样的几何组合体。

    他再按,再次出现。

    等他第五次按下,屏幕恢复到原来那个圆盘的形状。

    我忽然懂了。四个面,一个圆盘,这是监测对象不同的侧面。

    一个圆盘底座,正方体的身子,四面锥体的头。

    我想起布宫中的黄金模型和鲁朗的无上秘密**台。

    这是……一座坛城!

    记忆轮回倒转,我想起一路以来所有人对我说的关于极乐净土、坛城和天宫的信息。

    根据佛祖的谕言,我们将在刘叔的引领下进入极乐净土。

    香巴拉和沙姆巴拉,这个音译的区别。

    坛城是高僧幻想中的极乐境地,是各方神佛的宫殿,在藏语中也被称为香巴拉。

    伊万诺夫家族笔记中记载的神秘远古机器。

    希特勒派人寻找的地球轴心,在传说中的沙姆巴拉。

    南迦巴瓦主峰独特的三角形峰形。

    我们到了!秘密就在我们头顶的大山中,它充斥着能量。而纳粹早在几十年前就发现了它,并展开了监测!

    “是一座充满能量的坛城!”我无不兴奋地说。

    “探头点的明暗证明它还在不断增加能量。”伊万诺夫道。

    “这能量是……”

    “电,”伊万诺夫回答,“雷电如火燃烧。它在不断收集云团中的闪电。”

    “云团是盛会之后出现的,也就是说,盛会的意义不光是为我们指路,还有就是要为这个机器充电。可它是怎么做到吸收闪电的?当今的科技尚且无法利用闪电。”

    “闪电充电的课题研究最大的阻碍就是人类尚没有一种材料能够承接云团放电时强大的能量。”

    “假如有人找到了就可以做到?”

    “没错,”伊万诺夫说,“我相信能在大山里面建造这样一座巨无霸坛城的人掌握着这种材料。”

    “这个东西很大吗?”罗旺问。

    “根据我的笔记记载,它的大小相当于一座克林姆林宫。”

    “不是说是一个机器吗?怎么又变成宫殿了?”罗旺问。

    “在大山里面建宫殿有啥子用处嘛?劳民伤财!”王小红道。

    “是啊!伊万,我也想问。不管掌握着多么不可思议的科技,在大山里面建造宫殿肯定是一个大工程。肯定不会是用来炫技的。”

    “宫殿不过是对它的误解,它真正的面目应该就是地球轴心。”

    “我也这么想,可它为什么会被建造在山里而不是平地上?”

    “在这个问题上,我同意希特勒的推断。”

    “希特勒的推断?”我不记得他跟我讲过希特勒有什么高论。

    “许多传说表明,早在人类出现以前,地球曾发生过几次全球性的洪水灾害,其中有一次摧毁了亚特兰蒂斯。神族预见到灾害,逃往世界各地,其中带着核心科技的一支来到了西藏。”

    “带着核心科技的来到世界屋脊,是为了躲避洪水吧。”

    “对,是为了把他们的智慧成果永久保存下来。”

    “这么说……”我感觉冷汗直流,“真的有亚特兰蒂斯神族?”

    “这就是希特勒的推论。你已经看见了一个当今科技无法解释的智慧结晶,难道还不敢相信世界上曾经存在过比我们更聪明的种族吗?”

    “我信,我信。”我道,“可唐卡上的提示不会是让我们找到这个检测室吧?”

    “当然不是,这只是个意外的发现。根据唐卡的提示走,应该能更加靠近它,并且解开你心中的疑惑。”

    屏幕上的光斑经过几次闪烁,亮度增加。光亮照着伊万诺夫的侧脸,我竟感觉有些狰狞。

    我揉了揉太阳x,让混乱的大脑恢复理智。

    葛央在我们身边倚着一架机器滑坐到地上,表情痛苦。

    我赶忙问:“你怎么了,葛央?”

    他用藏语回答。

    伊万诺夫道:“他说他有点不舒服,想休息一会儿。”

    我看到葛央身旁的一堆白骨,忽然想起我们还有一个疑问没有解释——这个监测站的人员为什么都死了。

    我看了看周围,说:“我们应该想办法回到唐卡指引的路上。这里不会有什么发现了,我们早点走吧。”

    伊万摇头,“不,既然这是一个监测站,应该会有监测记录。我们找到它,一定能得到更多信息。”

    “你能看懂德文吗?”

    “文字不过是语言的记录工具。”他轻松地说,“除了汉字和一些古文明的文字外,其余的文字也是相通的。”

    “那我们找找吧!可葛央……”

    “让他在这休息一下就好了。”说着,他对葛央说了一句藏语。葛央木讷地点了点头。

    “小红,你留下来陪他吧。”我说。

    “没问题撒,张哥你注意安全。”小红爽快地答应。

    “千万不要动任何东西。”伊万诺夫叮嘱道。

    “放心撒,教授。我在这里站岗。”

    我们三个走向此前看见的那些走廊,途中看见一个躺在地上的探头。它看起来并没有很强的科技感,好像真的是一个y化气罐。

    抬头看,棚顶有一个黑d,深不见底。

    没时间研究它,我们三步两步穿过设备区,走进一条走廊,逐个检查每一间屋子,果真找到一个码放着很多纸制品的屋子。

    这里也有一具尸体,身形瘦小,应该是一位老人。在他的衣兜里我发现一张照片,是一对十几岁的双胞胎小孩,笑脸盈盈,互相搂着肩膀,其中一个夹着足球。

    估计死者是两人的父亲。我忽然想留作纪念,便把照片塞进兜里。

    伊万诺夫迅速翻阅书架上的书本,有的看上几眼,有的直接丢在地上。

    十几本之后,他的眼睛忽然一亮。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165章 监测日记

    !…………

    “在这里!”伊万诺夫一边兴奋地说着,一边迅速翻开辞海厚度的大笔记本。

    “写了什么?”我凑过去看,看到工整紧密的德。

    “前面记录的是监测站的修建进程,”他心不在焉地回答,翻倒书的后半部分停下,“这里开始是监测记录。”

    “翻译,翻译。”

    “94年,6月3日,与帝国雄狮全面向苏联扩展‘生存空间’之日同时,最后一颗探头安装完毕。神秘机器的图像第一次出现在帝国第一监测仪上。”

    “4年6月3日,是纳粹德国对苏战争的开始。”

    “是的,纳粹内部习惯把它成为‘扩展生存空间’战争。”他继续读,“它是古老智慧的结晶,是亚特兰蒂斯神族存在最直接的证据。感谢元首派给我这个光荣的任务,让我见证神迹。元首万岁,德意志帝国万岁。”

    “下面还有一些数据。”我看着泛黄的笔记本说。

    “前面的是时间,每间隔一个小时记录一次。后面的是能量数值,估计他们采用了加密的记录方式,我看不懂。”

    “后面呢?”

    他翻过几页,说:“4年7月日,山顶雷电交加,能量数值大幅度提升。安德鲁教授推断它正在吸收雷电。”

    他再翻,“4年7月5日,雷电再次关顾山顶。能量再一次飞跃式增加,安德鲁教授推断它有接收雷电的能力,准备在下一次补给队到来时递交申请,请求元首派遣材料学家和自然科学家来进行深入研究。”

    “这就奇怪了。”我说,“这上面的意思明显是他们来之前不知道机器能重现的事儿,那起初他们是怎么让设备运转的呢?”

    “答案在这。”伊万诺夫再翻,“4年月5日,感谢元首把最好的电力工程师约瑟夫派遣来,供电更改计划正在设计中。9月25日,蓄电池工程完毕,机器取代发电机为我们提供更稳定的电源。”

    “原来是后期更换的。”我心中暗暗佩服这群人执著的精神。

    “记录太多,我们先看最后的记录,然后把它们拿出去仔细研究。”

    “好主意!”

    他翻到空白页,向前倒着翻,几页后,字出现,“943年2月日,天气晴朗,没有雷电,各项数据均维持在平均水平。一个月以前发现的‘四门’怪相消失了。”

    “维科博士认为那是阶段性的表现,叮嘱以后继续仔细观察,博士还说这个东西不仅仅是一个庞大的能量存储装置,它内部的结构更值得深入研究。”

    “我们都相信,这是我们伟大的祖先留在雪域深处的古老智慧结晶,它定将为我们优秀的雅利安后代指引光明之路。元首万岁!元首万岁!元首万岁!”

    “不好的消息是,一个小时前一颗探头松动脱落,砸到了克洛下士的头,幸好阿妮妲护士及时为他包扎。他们两人的爱情也在大家的见证之下在这艰苦的环境中一点点孵化。愿元首祝福他们。”

    “四门怪相是什么?”

    “希望他们做了记录。”伊万诺夫再向前翻,停在三十几页前。

    这一页上没有多少字,有四幅清晰的手绘图,画的是坛城的四个侧面。坛城内部出现复杂的建筑结构,每一面都不一样。

    我在脑海里运用我的建筑学知识把它们还原成三维立体的模样后发现严丝合缝,没有一部分是重叠或者多余的。这证明这四幅图展现的是一个整体。

    除此之外,每一幅画上,方形部分下端都有一个长方形的标记,像是建筑的门。

    一共是四个。四扇门。

    伊万诺夫继续向前翻动。前面的一页也是四幅图案,但内部结构比较模糊,再向前,更加模糊,直到五六页过后,四张图画中只剩下四扇方门模糊的形状。

    “我们观看的是倒叙,四扇门和建筑内部的图景是渐渐出现的。”我顺着想象往下说。

    “应该是这么回事,”伊万诺夫重新扫了一眼最前的四幅图和最后的四幅图,“这个过程持续了一段时间,直到人们遇难。”

    “那他们遇难和图像的变化有关系吗?”

    “很难说。”伊万诺夫回答的心不在焉,估计是在思考关于坛城内部结构的事。

    其实我也好奇,看起来天宫的说法并不是误传,它内部有复杂的建筑结构,被叫做宫殿合情合理。问题是,既然是一个建筑为何又能储存电能?人们如何在一个充斥着巨大能量的宫殿里边活动。

    我想得头痛,坐在一摞纸上。屁股还没坐稳,房间门猛地打开,一脸惊恐的王小红冲进来转身顶住门。

    与此同时,一股强大的力量撞击在门上,几乎把小红撞飞。

    小红咬牙较劲,把门靠到门框里,迅速拉上门栓。

    第二下撞击袭来,门板发出撕裂的声响,振起很多灰尘。

    伊万诺夫扳倒一个铁柜堵住门,问道:“发生什么了?”

    ****起一旁一个花盆,等待他回答。

    王小红喘得不行,好一阵才吐出几个字:“瓜娃!葛央疯了!”

    “谁?”我脑袋好像挨了一闷棍。

    第四下撞击发出剧烈的响声,又把我吓一跳。

    “葛央撒!”王小红说,“我也不晓得咋个事情。”

    “慢慢说,喘口气。”

    “我看他脸色难看,满脸都是汗,脑壳往自己裤裆里钻,感觉不对劲嘛,就拍了他一下。谁晓得这瓜娃忽然抓住我,张嘴咬我地脖子。幸好我练过,把他丢到一旁,他起来便追我,眼睛红地不得了!”

    他说完,门又被撞了一下,小红掏出枪,大叫:“你个哈儿!再闹老子毙了你!”。

    我赶忙按下他的枪,看着伊万诺夫。

    伊万道:“从蓄电池室出来他就不对劲,应该发生了什么。我问问他怎么了。”

    说着,他贴到门上,用藏语说了几句话。

    外面没有回答,只有喘气声。

    伊万又说一遍。

    门第七次被撞响,木板破裂。

    “怎么办?”我焦急地问道。

    “先等等,”伊万说,“杀死他很容易,但我们不能轻率结束这一家人唯一幸存下来的一个。”

    “如果他发疯了回头去找他们怎么办?”

    !……vr……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166章 蚊子

    !…………

    “至少现在他还在门外,”伊万诺夫道,“你们俩先顶住门。我刚看到有几本医疗记录,看看纳粹有没有遇到类似的情况。

    说着,他蹲在地上,翻找刚刚被我们弄乱的各种记录本。

    罗旺扳倒另一个卷柜,卡在之前的卷柜和墙壁之间,把门彻底堵死。

    我稍稍安心了一些,贴着门缝对外面说:“葛央,你别着急,有什么事和我说说,我给你做主。”

    外面久久沉默,我的心忽然一慌。下一秒,一声闷响几乎把我的耳膜震碎。

    我捂住耳朵离开门板,看到一个破碎的凸起。

    是拳头,他正在试着击穿木板。

    伊万诺夫还在认真地翻阅医疗记录。

    小红抬枪瞄着那个凸起,做好随时击毙的准备。

    葛央的铁拳再次击中木板,凸起中央开裂,露出崭新的断茬。

    这力气绝不是常人能有的。下一次,我们就能看见他的拳头。

    我大叫道:“葛央!你丫说句话!虽然咱俩不熟,但毕竟是一起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你丫要是能听懂,就他大爷的回应一声!”

    回应我的是一阵野兽般的嚎叫和更猛烈的一拳。

    木屑纷飞,葛央的拳头从凸起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