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恐怖悬拟电子书 > 丧宴 >

第103部分

丧宴-第103部分

小说: 丧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出现这种情况的前提条件是,头发上必须沾有人气,也就是说,这个头颅是活着的!”

    我惊讶道:“砍下来的头还活着?”

    林姐笑道:“我想,出现最后一种情况的可能性很小,谁的头颅被砍下来,还能活着啊?”

    又等了十几分钟,林姐也急了,深吸了口气,返回到了屋子里。

    我说:“林姐,要不要再养一只?”

    林姐道:“不能再养了,这样耗费精力不说,第二只出去之后,说不定还是有去无回。我还有别的办法。”

    说完,林姐取出白,青,红,黑四色豆子各一颗,加上原先的那颗黄豆,总共五颗豆子。

    林姐说:“五行中,白为金,青为木,红为火,黑为水,黄为土,所以说,这五颗豆子。也叫五行豆。万事万物,皆在阴阳五行中。”

    我说:“你这是要用五行豆来干嘛?”

    “当然是卜卦。”

    说着,林姐取出一张看上去非常陈旧的黄皮纸,上面有阴阳八卦的图案。将破纸铺展好之后,林姐手握五行豆,静心闭目片刻,手一松,五颗豆子全都落在了八卦图上。

    林姐看着豆子所处的方位说:“你看,黄豆和黑豆青豆、处于东南方。”

    我说:“东南方在巽宫,巽宫属于木,木死生土,这人要是个做生意的,应该挺赚钱的。”

    林姐一笑:“弟弟,你长进不小啊。这黄豆为主,青豆和黑豆为辅,青为木,木秀于东南巽宫,黑为水,滋养树木,所以,凶手所处的地点,应该在东南方位,附近有大片的树林,青豆在黄豆北侧,说明林子在凶手的北侧。黑豆在东,说明河流在其东侧。”

    我说:“这么一来,岂不是很好找了。”

    林姐看了看时间:“现在是晚上,咱们俩对这里不熟悉,找起来恐怕很难,这事就交给赵正伟吧。但咱们圈定的不过是一个大体的范围,找起来,恐怕也没那么简单。”

    随即,我们给赵正伟打了个电话,让他按照我们圈定的范围,找出这片区域。

    赵正伟听完。立刻道:“你们两个真是神人呐,古县的东南方,有个挺大的植物园,植物园的东侧就是古浪河啊。你们所说的位置,是一片商业区,具体的,明天再说吧。辛苦你们了。早点回去休息。”

    听赵正伟说那是一片商业区,我顿时又不解了,凶手会把头颅藏在商业区里?

    林姐说,确实比较奇怪,但对这个凶手来说,其实也算是正常,因为从收集美女头颅这一点来说。他的心理已经不是常人能理解的了。

    我和林姐回宾馆好好休息了一晚上,第二天白天也没什么事,我们便打算去那片商业区转转。

    到了那里之后,我们才发现,这片商业区有好几条街,每条街都有一百多米。林姐说,白天人多,阳气重,很难发现异常。我们只好晚上再想办法。

    于是,我和林姐先找了处特色小吃店,吃饱以后,原本打算去古浪河边散散步,没想到,还没走到河边。就碰上了熟人。这人叫宋义平,他认识林姐。听林姐介绍说,宋义平曾经在我们那边做过生意。

    我和林姐看着宋义平似乎有急事,便想着告辞,不再打扰人家。没想到,宋义平却说:“见了你们,我这事就不急了。大老远来这么一趟,一定要去我家喝杯茶。”

    见宋义平非常的诚恳,我们就没推辞,跟着他很快到了附近的一个小区。

    上了三楼,宋义平敲了敲门,一个女人打开门,奇怪地问宋义平:“哥,这么快就回来了?”

    这女人肯定是宋义平的妹妹了。

    宋义平点头,介绍说:“这是我妹子宋义蓝,走,进去再说。”

    进门之后,我们才知道,这其实是宋义平他妹妹的家。

    我和林姐顿时觉得,有些不好意思。

    宋义平的妹妹请我们坐下,焦急地问他:“见到胡婆没有?”

    宋义平呵呵一笑:“我带来的人。保准比胡婆管用。”

    我和林姐都奇怪地看着宋义平。

    宋义蓝看着我们,有些惊讶。

    宋义平有些不好意道:“请你们来我妹子家,一来是想请你们喝杯茶,二来,是想请你们帮个小忙。”

    林姐笑道:“一开始我就知道你心里有事,说吧,这会儿,我们正好有空,晚上可就忙了。”

    宋义平说:“我妹妹的孩子,最近去了一趟农村老家,回来之后,一直发烧说胡话,针也打了,药也吃了,但反反复复就是不见好。我琢磨着,孩子是不是在老家招惹了什么不干净的东西了,本来是要去请一个叫胡婆的人来给看看的,没想到遇上了你们。”

    林姐点头起身:“带我去看看孩子。”

    宋义蓝答应着,带我们去了孩子的卧室,此时,孩子正在睡觉。但这小姑娘的手指和嘴巴鼻子,一直在抽动,嘴里还时不时发出“呃呃呃”怪异的叫声。

    林姐附身摸了摸孩子的头,在屋子里转了一圈,最后目光落在墙角的一个蓝色塑料盆上。

    林姐拿起塑料盆,凑上去闻了闻。

    宋义蓝说:“孩子吃过饭后经常呕吐,每次都是吐在那盆里的。”

    林姐点头:“让孩子平躺过来。”

    宋义蓝让孩子平躺之后。林姐子在孩子的肚皮上摸索了一番,最后出了卧室。

    在客厅里坐下,宋义平问林姐,看出什么没有,是不是招惹了什么邪祟?

    林姐皱了皱眉,道:“招邪祟是肯定的了,孩子去乡下的时候,都去什么地方玩了,你们知不知道?”

    宋义蓝说:“孩子回老家之后,喜欢去村北的一条河边玩,我们怕孩子有事,一直紧紧跟着,别的地方,也没去过。”

    宋义平说:“我想起来了。那条河里可是淹死过人的,孩子不会是……”

    林姐摇头:“淹死过人的话,水里可能不干净,但孩子没下水,根本不可能招惹上那些东西。”

    刚才我看林姐的样子,感觉她似乎看出了什么,于是问她:“那你觉得,是怎么回事?”

    林姐说:“现在我也不能确定,但招了邪祟是肯定的了。”转而,又对宋义平说,“老宋,你给我准备几张大荷叶和一些小米,糯米。”

    宋义平没反应过来:“荷叶和小米、糯米?”

    宋义蓝说;“让你去,你赶紧的吧。”

    宋义平点头:“小米和糯米家里有,荷叶我去找。”

    宋义平走后,宋义蓝拿了小米和糯米,交给林姐。

    林姐把一些小米和糯米按照一定的比例放在一个干净的碗里,让宋义蓝去蒸熟。

    从《冥食谱》上看,我们这一门里做事,五谷,特别是小米。糯米是经常用的。但我不明白,林姐为啥还要用到荷叶。

    林姐见我思索,笑道:“我做的一切,都是按照《冥食谱》上来的,你做过之后,就会觉得很简单。”

    没多会儿,宋义平找来了荷叶,宋姐那边的米也蒸熟了。

    林姐把蒸熟的米均匀涂抹到荷叶上,带着这些东西,进了孩子的房间。接着,林姐让我们关好门窗,并且熄了灯。

    黑暗中,我隐隐地看到林姐把那孩子的衣服脱了个精光,然后把沾着米的荷叶,全都包裹在了那孩子的身上。

    最后,我们全都退了出来。

    宋义平兄妹都不解,问这样是不是就能把孩子的病给治好。

    林姐刚要说话,屋子里忽然传来了孩子的叫声,那声音非常奇怪,不像个十几岁的孩子,倒好像是个婴儿,听着凄厉而恐怖。

    宋义蓝听了,先是吓得腿软,但那毕竟是她的女儿,这就要不顾一切的冲进屋子里去。

    林姐一把拉住她道:“别进去,放心,孩子不会有事。”

    宋义平颤声道:“孩子都那么大了,怎么会发出那种声音?”

    林姐长出了口气说:“刚才我所做的一切。就是为了弄清楚,这孩子到底是招了啥邪祟。”

    我说:“是婴孩的哭声,不会是婴灵吧?”

    林姐摇头:“不是婴灵,等会儿你们就知道了。”

    大概过了三四分钟,屋子里的声音停了下来,我们进去打开灯一看,孩子已经醒了。她满头大汗地躺在床上,怔怔地看着天花板,见了宋义蓝,哇的一声哭了出来。

    见孩子哭了,宋义蓝才流着泪水,放了心。

    林姐走到跟前,告诉那小女孩说没事了,让她别动。随后把她身上的荷叶全都拿了下来。最后,林姐让宋义蓝多给孩子喝些水。

    到了客厅之后,林姐把荷叶展开,我们看到荷叶上竟然布满了密密麻麻的小小手印。那些手印很奇怪,手指很细,看着像是人的,又不像。

    我咽了口唾沫。问林姐;“这是……什么东西留下的?”(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161章 蛤蟆吞魂

    (全本小说网,。)

    林姐说:“像不像青蛙的?”

    青蛙的?

    像,像!

    我和宋义平都觉得像。

    林姐说:“没错,这就是青蛙的。”

    我说:“难不成,那孩子的肚子里有一只青蛙?不可能啊?”

    林姐说:“孩子的肚子里,肯定没青蛙……”

    这个时候,宋义蓝带着孩子走了出来,此时,孩子的精神头好了许多。

    宋义蓝把孩子带到我们身边说:“小冉,赶紧谢谢叔叔、阿姨。”

    孩子倒是很听话,聊了几句话,林姐问小冉:“你回老家的时候,是不是玩过和青蛙有关的游戏?”

    宋小冉奇怪:“林阿姨,你怎么知道,我都没跟我爸妈说过。”

    听小冉这么说。我们都惊诧不已。

    宋义平问林姐,怎么知道的。

    林姐说:“我也是根据刚才的一些情况猜测的,小冉玩的那个游戏应该叫蛤蟆吞魂。”

    我顿时想起来,关于蛤蟆吞魂,《冥食谱》上还真有介绍。

    这回,我终于有了表现的机会,于是就给宋义平他们讲了讲。

    所谓的蛤蟆吞魂,也叫蛤蟆附身,其实这样的故事,很多人都听说过。蒲松龄在《聊斋志异》里也写过。

    其实,古代的时候,蛤蟆吞魂,是一个非常好玩的民间游戏,古时候的小朋友经常玩。

    玩这个游戏的时候,要三五个人,一根蜡烛,一个瓦罐,一根木棒,一只青蛙。

    地点一般都选择在河边,或者井边。

    把青蛙抓起来后,用瓦罐扣住它,然后在瓦罐上点一只蜡烛。把一个人的眼睛给蒙上,蒙的时候,用黑布。

    蒙好眼之后,一个小孩子就围着瓦罐转圈,其他的人要在外面手牵手围成一个圈。

    里面的人转了几圈后,外面的一个孩子就用木棍敲一下那瓦罐,嘴里要这样说:“蛙公。蛙公你能听到么?”

    里面的孩子就回应:“听到啦,听到啦。”

    里面的孩子继续转圈,转三圈后,外面人再敲一下那瓦罐道:“蛙公,蛙公你憋闷么?”

    里面的孩子说:“憋闷的不得了!”

    外面的孩子,继续敲瓦罐:“蛙公,蛙公,你想出来么?”

    里面的孩子说:“想出来,想出来!”

    外面的孩子敲一下瓦罐,再说:“蛙公想出来,咱们换魂吧。你走走,我跳跳,我要到水里洗澡澡。”

    里面的孩子就说:“那好啊,那好啊。”

    说完,里面的这个孩子就开始加快脚步,跑十圈,停下来之后,要猛地一口吹灭瓦罐上的蜡烛。

    据说,这样一来,里面的那个孩子就会与蛙公换魂,或者吞魂。

    随后,外面的孩子一敲瓦罐,圈里的那个孩子就会发出青蛙的叫声,做出青蛙的动作。更让人不解的是,这个孩子的跳跃能力会大大增加,有时候,能一跃而起,向前跳出一个孩子根本不可能达到的距离和高度。

    除此之外,这个孩子的游泳和潜水的能力也会大大增加。本来不会游泳的孩子,游起来跟一条鱼似的。而且,在水下活动十几分钟都一点事儿都没有。

    当一个孩子玩的差不多的时候,这些孩子还可以轮流玩。

    但被吞魂的孩子醒来的时候,却对自己的所作所为,一点儿都不知道。

    这就是所谓的蛤蟆吞魂,但是现在这个游戏的很多细节都失传了。基本上没人玩了。

    在古代,蛤蟆吞魂之后,很轻易地就能把魂儿给找回来,就连小孩子都会。要不,谁还敢玩儿这游戏啊?所以我觉得,古人招魂的方法应该是很简单的,可以说并不需要什么仪式。

    但是。古人到底用的什么法子,史料或者古书上并无详细的记载。

    宋卫平说:“你是说,孩子出事,是因为玩了这么个游戏?”

    林姐道:“问题并非出在这个游戏本身,而出在孩子们抓的那只蛙身上。”

    “那蛙还有什么问题?”我也不解了。

    林姐问小冉道:“你们抓的那只蛙,是不是个头比较大,后背上有个人脸的图案。”

    小冉点头:“我记得很清楚。是有个人脸的图案。”

    林姐说:“人脸的图案出现在比较大的蛤蟆身上,说明,那是一只葬婴蛙。”

    我恍然道:“你说葬婴蛙我是知道的,是不是埋死婴的时候,同时埋一只蛙进去。”

    林姐点头:“没错,因为婴孩思想不成熟,灵魂也处于混沌朦胧状态,所以死后经常缠着家人,对于孩子的父母非常的不利,所以,很多地方的人在埋葬死婴孩的时候,都会在水沟旁选个地方,抓一只蛤蟆放进去,同时埋葬。据说。这么一来,婴孩的灵魄便进入蛤蟆的身体,从此找到了依托,不再去招惹家里人。

    其实,农村人是很忌讳这种东西的,别说小孩不让碰,就连大人挖地的时候,偶尔挖到,也会躲得远远的,从此三个月霉运不断。所以说,小冉是惹上婴蛙了。”

    宋义平点头:“你说的对,小冉老家那条水沟子我知道,过去的时候,村里的死婴都会埋藏在那里。”

    宋义蓝说:“那这有什么办法破解吗?”

    林姐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