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棺-第7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aa2705221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一百一十三章 回归县衙接摊子
时维八月,九月未央,又有花桂飘香,洛阳的牡丹早在五六月就已经在文人墨客们的惋惜与叹息之中凋零,而此时的苏州府,木芙蓉与秋海棠开得正艳,大街小巷也开始售卖桂花糖桂花糕桂花饼甚至桂花糖水。
有了三六九这个老江湖的保驾护航,李秘带着姜壁,很快便回到了吴县境内,也没有回县衙报到,径直到了项穆老爷子这边来。
袁可立早已听说了李秘在吴江县婆龙砦的事情,此时受到项家奴婢的通禀,也惊喜万分地来见李秘。
李秘将姜壁引见于项穆,又说道他的身世,项穆一听说姜太一之名,也吹了吹胡子,想来往日里与姜太一也有过龃龉,不过当李秘将木盒拿出来,提出姜太一的交易之时,项穆又来了兴趣。
他毕竟是个收藏家,对姜太一那一点点偏见,又如何能够抵挡他追求宝物的脚步?
李秘不知道那木盒里装着的是甚么书,只知道项穆毫不犹豫便拿出了全套的十大禁书来,眉头都不皱一下。
袁可立来到之后,却并不需要李秘引荐,因为他担任山西道巡按御史之时,姜壁正在山西当推官,两人本是旧识。
李秘也没想到姜壁竟然还做过推官,早先也说过,新科进士通常会授以主簿、县丞、推官等佐贰官职,而后才会晋升到知县这样的正印官,姜壁当过推官也就不足为奇了。
再者,若非当过推官,只怕姜壁也不可能在短短两三年的时间里,搜集了如此巨量的关于周瑜,或者说王佐的情报资料。
其实李秘并不知道,这个姜壁在历史上也是个探案高手,最后还当上了大明的大理寺右丞,不过这些都是后话了。
李秘结交袁可立,便是希望改变些甚么,希望袁可立不要再沉寂二十六年,而是提前起复,再度进入官场,加快自己的仕途脚步,也好为百姓谋求福利。
只是他没想到,自己在调查过程中,无意结识的姜壁,同样也是烧了一把冷灶,这个姜壁往后在官场上,尤其在司法方面,几乎走上了巅峰!
诸人坐在花厅里头喝茶,仍旧由袁可立来煮茶,三六九是个粗人,也不掺和,坐了一会,礼节做到了,也便退了出去。
李秘便将来龙去脉说道出来,非但袁可立,便是项穆也被吸引了,讲述到自己查到嘉定县之后,便由姜壁接过话头,将关于这个周瑜的事情,一五一十说清道明。
项穆虽然藏书千万,但他绝不是个书痴,他喜欢的是好玩的,值钱的,稀有的东西,各类典籍孤本只是其中一项罢了。
他家中书童如云,各个都必须读书认字,若雇些个睁眼瞎,有眼不识金镶玉,把那些孤本珍本给弄坏弄丢了,可就要悔青肠子了。
所以,于他而言,调动这些书童以及自己的门生,来整理这一大车传闻资料,并不算甚么难事,再加上这个不知是周瑜还是王佐的年轻人,实在太具传奇性,也太过神秘,袁可立恨不得马上加入调查,自然不能少了他出力。
把事情都交托清楚之后,姜壁便留在了项穆府中,许是姜太一做的那笔交易,又或许是姜壁与李秘有交情,又或许是这个案子太过离奇,使得项穆对姜壁也产生了观感。
袁可立横竖是个赋闲的寓公,自然也留在了项穆府中,与姜壁等人一道,梳理那些资料,希望能够统筹交算,找出一两个头绪来。
李秘则在午后,离开了项府,回到了县衙,他让谢缨络将秋冬送到了府衙来,到底是要看一眼的。
再者,他也想知道,简定雍是如何措置蔡葛村事件的。
李秘虽然挂着捕快的名头,但正经坐在签押房里,或者拿票干活,几乎是没有过,整日里都在忙着查案子,但这些案子又超出了吴县的管辖范畴,说不上失职,但也说不上称职。
而对于李秘,县衙的人也感到有些不尴不尬,这个从没来签押上衙的捕快,如何都没人敢藐视,更没人敢冲撞,毕竟李秘虽然只是捕快,可掰着指头数一数,他接触过的封疆大吏,比他们这些人见过的都还多!
当李秘出现在县衙门口之时,连那当班的衙役都以为自己眼花了,过得许久才反应过来,赶忙将李秘请进了衙门里头。
简定雍得到通报之后,也是亲自出来接见,这哪里是个小捕快该有的待遇!
“你可是回来了,本官屁股都要着火了。。。”
见得李秘,简定雍也是一脸惊喜,而他身旁的钱师爷仍旧笑吟吟地笼手站着,只是朝李秘点了点头。
李秘也带着些许歉意道:“是小的麻烦县太爷了。。。不知蔡葛村的事情如何了?”
这不提也就罢了,提到蔡葛村三个字,简定雍脸色就有些为难起来,朝李秘道。
“本官正是为了此事着恼来的,本官接了线报之后,便把蔡续宗和蔡惊蛰父子抓捕归案,连那葛家赤脚郎中也都拘拿了回来,然则他们一口咬定,说你。。。”
李秘也早该知道,他们必定会用自己与姚氏的事情来遮挡,而他与姚氏之间也确有其事,在这封建社会,这等败坏风俗的事情,村里宗祠确实也常常滥用私刑,只要无人举告,官府也是睁眼闭眼,不去管这些事情。
然而今番的对象却是无限的公差,而是还是最炙手可热的一个公差,简定雍也就将他们都拿了回来。
可这些人一口咬定李秘与寡妇姚氏有奸,宗祠处置他们是天经地义。
李秘让简定雍抓他们回来,也不是为了报复他们,而是想留下他们,嘉定县那边没有线索的话,可以从蔡葛村这边着手。
如今已经从姜壁那处得到了可谓巨大的突破,李秘对这些村民的需求也就不是那般迫切了。
“大人。。。这个事情宣扬出去毕竟不好听,若。。。若是可以,便将他们放回去吧。。。”
简定雍见得李秘如此,也知道只怕村民所言非虚,李秘或许真跟那寡妇成了好事,所谓家丑不可外扬,只要官府不追究,这蔡葛村的人估摸着也不会再闹将下去,此时也就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也好,那便放了他们回去吧。。。”简定雍点了点头,便吩咐钱师爷到大牢放人去了。
见得钱师爷离开,简定雍才凑了过来,低声问李秘道:“他们说的可都是真的?”
李秘也不隐瞒,朝简定雍道:“如果大人问的是姚氏与小人的事,那确实是真的。。。”
简定雍微微一愕,但也叹了口气,朝李秘道:“英雄难过美人关,何况你还小,这血气方刚的,也在所难免。。。”
李秘见得简定雍非但没有责备他,反过来竟还安慰他,也有些过意不去。
虽然他心中猜测,姚氏必定也是周瑜的人,今次也是故意与自己欢好,蔡续宗等人便能够抓到借口来杀他李秘,可以说自己是被姚氏坑了一把,可此时李秘还是问道。
“那姚氏。。。”
简定雍拍了拍李秘的肩膀道:“他们坚持说是将姚氏沉江喂鱼了,可。。。”
“可你们并没有找到尸体对不对?”
“你怎么知道?难道这其中还有甚么内情?”简定雍本想着顾及一下李秘的感受,毕竟李秘跟着姚氏有着春风一度的香火情,多少是会难受的,可没想到李秘竟然未卜先知一般!
李秘想了想,终究是没有将自己的推测告诉简定雍,正如他决意放走蔡家父子一样。
在这些村民的心中,王佐便是千年前的周瑜大都督,因为王佐从记事开始,便被这样培养长大,连他自己都对周瑜的身份没有任何质疑,他是从骨子从灵魂坚信自己就是周瑜。
而在这样的状况之下,他用周瑜的身份给这些村民洗脑,村民们对他的真正来历,自然是不清楚的,想要调查估计也找不到甚么有价值的线索,倒不如放了他们。
所以李秘也没有回答简定雍的问题,而是朝他问道:“倭寇那边有消息传来了吗?”
这一问倒是问在了简定雍的痛处,因为浅草薰被劫走,简定雍难辞其咎,剿灭倭寇的事情也就没他的份了,只能老实回来措置危机。
“还未有正式的邸报下发,不过金山卫那边早先发回来消息,说是已经找到了倭寇的老巢,至于战果如何,仍旧没有消息。。。”
李秘虽然辗转多地,已经游历了大半个月,但他也知道,行军打仗并非一朝一夕之事,更何况是围剿海上的倭寇,所以没有进一步的消息,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见得李秘点头,继而沉默,简定雍也不再提这一茬,倒是朝李秘道:“你回来可就好了,按察使司那边三天两头来人催促,说是浅草薰一案必须尽快了结,毕竟杀官越狱,这等事情实是骇人听闻,官场上也是群情激奋,本官也是焦头烂额。。。”
“然则县衙人手不足,苏州府方面,理刑馆虽然还有人手,但陈知府与宋推官等人,全都在忙活剿匪的事情,这桩案子便落到了本官头上来,眼下已经是火烧眉毛了。。。”
李秘闻言,也点了点头,朝简定雍道:“大人放心,小的今遭回来,就是为了这桩事。。。”
李秘也没有敷衍塞责,姜壁那边虽然有项穆和袁可立做帮手,但十天半月只怕没结果,李秘正好利用这段时间,查一查这浅草薰到底逃到哪里去了。
“如此便是最好,本官已经提你为总捕,往后邢捕头以及县内所有人手,都归你调派,一应内援你也不需操心,只想着如何解决这案子便好了。。。”
简定雍想来是早已做好打算,然而李秘却有些犹豫起来。
aa2705221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一百一十四章 调查女贼尽全力
简定雍想让李秘调查浅草薰杀官越狱一事,自然要全权交给李秘,一应调度周全,才能在最短时间内结案,这也无可厚非,可李秘却犹豫了起来。
李秘并非官迷,对头衔并没有太在意,但能够调动这些资源,对查案确实有着极大的帮助。
再者,他三天两头不着家,在县衙里头也没正经当差过几天,让他当上总捕,反倒不是甚么好事。
虽然他接触的都是大人物,可即便这些大人物跟他称兄道弟,官场也有官场的规矩。
县内不入流的胥吏以及诸多衙役,知县确实有权柄任免,但李秘却不敢说一定能够降服这些人,若自己接受总捕的任命,底下人阳奉阴违,反而要拖了他的后腿。
李秘要的是实实在在的可利用资源,而不是这些虚头巴脑的职衔,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这树大招风的道理,李秘还是懂的,与其被推到风口浪尖,不如闷声发大财。
于是李秘便朝简定雍道:“大人抬举,小的也是感激不尽,只是小人在县衙资历尚浅,又无大功,突然当了总捕,只怕难以服众,此事还是再议吧。。。”
李秘不答应,简定雍可急了,毕竟这浅草薰是李秘抓住的,送到县狱来,结果却出了这么大的事情,杀官越狱可都是天大的事情,失职的责任不在李秘,而在他简定雍的头上。
县衙虽然看起来臃肿不堪,然则可堪大用的人才却非常少,这些个捕快衙役,让他们下乡收粮,押送一些个流刑犯也还凑合,真要调查大案子,那是指望不上的。
若李秘不答应,这事情落实下来,他这个知县大老爷可就要官帽不保了!
“不行,这总捕你不当也得当,我这知县大老爷不是泥塑的偶像,谁敢说三道四,推推阻阻,本官定饶不了他!”
简定雍只怕也是早已想好了这一节,然则李秘却仍旧摇头道:“若事事都需要大人替我出头,这案子还如何查下去?”
“小的虽然不才,但人贵有自知之明,我要的是这些弟兄们真心实意,发自肺腑地支持我,而不是用强权来压迫他们,若真要这样做,他们有力无心,办起事来无法尽心尽力,反而要坏事。。。”
“大人且安心,这桩案子我一定会尽快查个水落石出,将浅草薰抓捕归案,一应内援,我也不会客气,但总捕这头衔,我看还是算了。。。”
李秘说得在情在理,简定雍也不是愚笨之人,在官场上打拼,如果连这点觉悟都没有,他也就当不上吴县的牧守了。
“我知你非池中之物,志向也不在我这小小的吴县之中,本官也就不勉强你了,查案之时但有所求,务必跟本官直说便了。”
李秘见简定雍打消了这个念头,也笑了笑道:“大人通情达理,小的感激不尽。”
简定雍点了点头,指了指李秘道:“你呀,那邢捕头盼了好些月头了,本官都没给他总捕的身份,你倒好,直接往外推了,便似本官求着你一般,哼。。。”
李秘也笑了笑,但突然又想起,曹建安三人的事情来,便朝简定雍道:“大人可派人搜查了江边山坡?找到曹建安三人尸骨没?”
简定雍听得是此事,不由有些伤感,朝李秘道:“找是找到了,但他们说是曹建安三人私自进入草庐,结果触动了周瑜大都督设下的机关才被埋杀,是他们咎由自取,怪不得别人。。。”
李秘虽然心中愤慨,但也知道,他们进入草庐之时,并未得到周瑜的许可,虽然人命要算在周瑜的头上,但真要到公堂上理论,道理也绝不在自己这边。
见得李秘一脸悲愤,简定雍也拍了拍他的肩膀,朝李秘宽慰道:“你放心吧,本官已经交给了理刑馆,宋推官与知府衙门也做了抚恤,上头还发了嘉奖,他们三人没有娶妻的,便安顿了他们的父母,曹建安有个儿子,已经送入县学,若他用功读书,便继续供养,若他不想读书,往后便让他子承父业吧。。。”
虽然都安排妥当,但李秘心头终究有着愧疚,这三人若不是跟着他去调查周瑜,也不可能会死在废墟底下,明知道这是周瑜谋划设计的,却又人人将他奉若神明,实是无可奈何。
不过李秘可轻易不会放过他,迟早会查明他的身份来历,到时候新仇旧恨可是要一并清算的!